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2020-10-09 09:43 來源:澎湃新聞
北京師範大學官網10月9日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計算化學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劉若莊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8日零時三十五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訃告稱,劉若莊先生喪事從簡,遺體告別儀式定於2020年10月12日上午9點在八寶山殯儀館竹廳舉行。
劉若莊1925年5月25日出生於北京。1956年加入九三學社,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畢業於輔仁大學化學系,1950年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1952年到北京師範大學化學系從事教學科研工作。1978年創建了為教育部正式批准的北京師範大學量子化學研究室,該研究室是我國運用量子化學手段研究實際化學體系的重要基地,也是我國理論化學對外聯繫的重要窗口之一。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劉若莊歷任國家科委化學學科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物理化學評審組評委、國家教委理科化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化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化學會理事長、中國科技大學兼職教授、中國科學院感光化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南京大學理論與計算化學研究所兼職教授、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客座教授。先後榮獲北京市文教先進工作者(1961年)、北京市科學技術先進工作者(1977年)、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1990年)等稱號,2019年被授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劉若莊在我國開創了電子結構計算並持續推動我國計算量子化學的發展,也是國際上最早進行電子結構計算的學者之一,在國內甚至是國際上都享有很高的聲望。劉若莊長期從事分子間相互作用、化學鍵和化學反應理論的研究,先後在氫鍵、配位場理論方法、有機導體和半導體理論計算、激發態勢能面和光化學反應機理探索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劉若莊創造性地將量子化學理論和計算方法應用於研究化學反應途徑和沿反應途徑的動態學問題,形成了達到國際水平的系統研究成果。曾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982年,參與),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987年和1988年),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98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科技進步二等獎(1990年)以及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002年,第二完成人)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院士逝世,北京師範大學,劉若莊,物理化學,計算化學,中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