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納米之星」?中國納米科技領域最高賽事圓滿收官

2020-12-28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栩豪通訊員 張成 範敏玲 吳衝 劉春豔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鄧勃

用納米材料製成的全息混合現實MR眼鏡、有機半導體材料及其納米光電器件、自研磁芯製備的高性能納米晶磁芯……9月27日,在黃埔區、廣州高新區舉辦的中國納米科技領域最高創新賽事——第六屆全國「納米之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上,各種納米尖端技術及應用令人眼前一亮。

經過激烈角逐,廣州金磁海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來自黃埔區的納米光學器件項目組團隊摘得分別摘得創新企業組和未來企業組桂冠。

本次「納米之星」創新創業大賽由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廣州高新區管委會指導,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廣納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共同主辦,納米科技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提供支持。大賽旨在帶動和發掘一批在技術基礎、團隊構成、市場前景等方面具有突出發展潛力的納米科技創新創業團隊,促進納米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助力納米產業發展。

「技術」對接「產業」打通納米科技轉化關鍵環節

本屆全國「納米之星」創新創業大賽自4月份報名啟動以來,受到眾多納米科技領域創業者關注,吸引了來自北京、長三角、珠三角、西部、湖北、安徽6個分賽區逾200個參賽項目,涉及納米器件、納米製造、納米健康與環境等納米領域熱點板塊,充分展現了納米領域技術驅動、理想牽引、理性布局的「硬科技」創業特色。經過分賽區初賽、決賽等環節,共選拔出29個優秀參賽項目入圍總決賽。

「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納米科技在基礎研究方面已經有很大的進步,一些領域走在國際前沿,積累了大量的成果,但這些成果大部分還停留在論文、專利上,沒有被轉化成真正的技術和產品。」主辦方負責人、廣納院院長、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宇亮表示。中國納米科技界未來亟需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加強基礎研究與產業界的融合,在繼續深入開展科學研究的同時,也應持續加強成果的轉化應用,「納米之星」大賽正是這樣的一個契機。

本屆大賽通過項目參賽培訓、路演展示、資源匹配等手段,實現人才、技術與產業、資本等要素的深度融合,將科技優勢直接轉化為創業資源、發展動力,促進納米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我國納米科技產業發展。

與往屆比賽不同,今年「納米之星」大賽參賽企業或團隊展現出兩大亮點:

一是涉及信息技術的項目數量明顯提升。總決賽29個參賽項目中,近半數的項目內容都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相關,其中不乏納米光學器件項目團隊的「全息衍射波導顯示器件」項目這樣的改變人類信息感知與交互的顛覆性技術,該項目團隊以納米光柵波導器件為核心部件,在納米光柵設計、尖端納米加工以及系統性開發等多個方向完成了突破性關鍵技術研發。

二是針對「卡脖子」技術展開的研發及產品明顯增多。不僅有定位「下一代顯示技術」創造者的「全息衍射波導顯示器件」項目團隊,還湧現了一批覆蓋高性能磁芯、有機半導體、高性能複合材料、高能量密度儲電材料及器件等核心技術領域的項目。越來越多企業和創業團隊以突破核心技術封鎖為己任,利用納米科技賦能技術提升和產業發展。

大賽除了評出未來企業組和創新企業組一、二、三等獎外,還根據參賽項目的技術、價值、商業運作等方面的優異表現,各組分別評出「技術領先」「投資價值」「商業模式」專項獎。

賦能納米科技產業化打造產業集聚的「黃埔加速度」

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廣納院院長、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趙宇亮,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校長高松,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先進炭材料研究部主任、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低維材料與器件實驗室主任成會明,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謝毅等四位院士出席本次比賽。

本屆大賽同步舉辦全國納米科技大講堂,高松、成會明、謝毅三位院士分別就「服務社會經濟發展,著力培養產業領袖」「石墨烯及二維材料:製備與應用」「熱場下二維材料表界面行為規律與智能無機熱防護」等主題作專題演講。

納米科技是多領域交叉學科,與廣州布局的IAB(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和NEM(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具有高度融合性。比如在人工智慧領域,傳感器的核心技術包括微納器件設計加工、敏感材料,都離不開納米技術的應用。

據悉,「納米之星」創新創業大賽作為中國納米科技領域最高賽事,迄今已成功舉辦至第六屆。今年起,大賽總決賽落戶黃埔區、廣州高新區,將有助於推動一批優秀的納米科技領域成果在粵港澳大灣區轉化落地。

「黃埔區聚集了眾多的頂級科研院所,可以相互交流,具有很好的研發基礎。同時對高科技技術支持的政策力度大且務實,『納米10條』規定的相關獎勵和扶持政策,我們正在努力爭取。」總決賽參賽團隊納米光學器件項目組負責人李曉軍說。

據悉,2021年起「納米之星」創新創業大賽將納入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專業賽。這是繼醫藥行業總決賽後,廣州高新區承辦的又一項全國性雙創賽事。廣州高新區將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和創業政策,做深做實創業服務,以更積極、開放、有效的方式聚才引才,助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地,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王楠

審籤 | 張德鋼

實習生 | 陳怡晴

相關焦點

  • 誰才是「納米之星」?這項中國納米科技領域最高賽事圓滿收官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栩豪 通訊員 張成 範敏玲 吳衝 劉春豔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鄧勃用納米材料製成的全息混合現實MR眼鏡、有機半導體材料及其納米光電器件、自研磁芯製備的高性能納米晶磁芯……9月27日,在黃埔區、廣州高新區舉辦的中國納米科技領域最高創新賽事——第六屆全國「納米之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上,各種納米尖端技術及應用令人眼前一亮。
  • 淨院士納米鉑金除醛新品發布會圓滿成功
    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可佑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淨院士納米鉑金除醛新品發布會圓滿成功 」、「納米科學技術分會納米生物與醫藥技術專業委員會」、「納米生物醫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全國納米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上海納米技術工作組」,以及中心與在納米技術領域具有優勢的高校、研究所、醫院和企業建立的聯合研究中心、聯合實驗室和產業化基地為支撐,立足於納米技術研發與工程化應用,致力於納米技術在環境治理、功能材料、生物醫藥、清潔能源、表面信息等領域的應用;通過自主研發、產學研醫用聯合、引進吸收等多種模式
  • 卡博特8億收購三順納米 進軍碳納米管領域
    卡博特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增長最快的電動汽車市場,此次收購將有利於增強公司在在中國動力電池市場地位和配方能力。資料顯示,三順納米成立於2011年,是國內領先的碳納米管(CNT)和分散體生產商,為中國和海外的鋰電池製造商提供產品。主要產品涵蓋單壁CNT,多壁CNT和各種類型的混合物。
  • 第三屆「創業之星」大賽圓滿收官
    第三屆「創業之星」大賽圓滿收官 2020-12-13 14: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納米科技測抗體
    期間,由廣東省科學技術廳主辦,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實驗室協辦,廣東科技合作研究促進中心等單位承辦的分析測試技術與產品在新冠病毒檢測中的應用推廣專題研討會於昨日舉行。現場多位專家及企業代表向與會者分享了快速檢測技術、納米技術、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等科技在疫情防控等方面的實踐和展望。
  • 世界納米材料專家解密生活中的納米科技
    世界納米材料專家解密生活中的納米科技   中新網南京10月26日電 (記者 吳瞳)將納米技術應用於生物醫藥,納米粉體顆粒可直達癌症病灶,最大限度減少傳統口服治癌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在噴氣式飛機引擎的表面圖上一層納米材料,可以大量節省燃油消耗,從歐洲到美國單趟航班可節省燃油150噸左右……26日,在南京理工大學格萊特納米科技研究所成立儀式上,該所所長赫伯特·格萊特教授介紹了納米科技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各種福音。
  • 中國已造出22納米光刻機,更為精密的5納米需要多久?
    如今中國用實力打臉西方專家,目前22納米光刻機已經安排上了,這也標誌著中國如今已經成功突破了光刻機這個難關,既然中國現在已經能夠造出22納米的光刻機了,那麼更加精密的5納米光刻機還需要多久呢?看來這一天也已經不久了。
  • 《納米核心》一部開創國內的3D動畫的先河之作
    今天小北給大家介紹的動畫是由海岸線動畫工作室原創動畫,一部科幻冒險題材的3D動畫,作為一部開創國內3D動畫的先河之作,它到底有什麼優點和看點呢?下面小就簡單的給大家一下這部動畫吧!小北先簡單的說一下納米核心的世界觀,世界的起源於一個銀河系邊緣的星球名為「元星」,在紀念元年時,元星上面突然降落了一艘宇宙飛船。後來元星人偶然發現了宇宙飛船,隨後把飛船上面的人工智慧ai稱為聖櫃,也是這個聖櫃指導了元星的科技飛速成長。後來曙光科技用科技培養出了進化種名為「帕克斯」,這種進化人類不老不死,後來這種不老,不死的進化種被普通人類稱之為「亞人」。
  • 10納米還是14納米?新冠都無法阻攔的中國科技發展
    中國乃至全世界都因為今年的疫情收到的嚴重的打擊,中國更是疫情最先爆發的國家,再加上在疫情前由於5G技術和各種原因中美國對中國的多方面的貿易打擊,中國可謂是壓力山大。哪怕是美國國內被疫情肆虐的時候都要繼續對中國高科技、半導體發展進行打壓,打壓力度最大的便是在晶片方面上,美國阻止臺積電等多家晶片廠家向中國的高科企業提供晶片,而華為是中國最具有代表性的高新科技企業,因此收到了較為嚴重的損失和打擊。
  • 斌正納米科技與中九源攜手聚力納米銀科技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12月12日,四川斌正納米科技公司與四川中九源進出口公司籤約儀式在瀘州市敘永縣富麗大酒店舉行。出席籤約儀式領導有瀘州市慈善總會會長巫俊明、鄉村振興鎮域發展研究院院長及專家先大利、瀘州市商會副會長廖永清、四川斌正納米科技公司總經理葉劍波、四川中九源進出口公司董事長李昌能等領導,出席籤約儀式的還有應邀參加的各界嘉賓。
  • 戴壟科技上海全球首發「關鍵納米細化技術」
    中國經濟網上海12月7日訊(記者沈則瑾) 一年前,英特爾公司高調推出其全新14納米工藝晶片,半年後,IBM公司花費30億美元研製出首款7納米晶片處理器,業界稱其實現了「驚人的彎道超車」。幾個月後,戴壟科技世界首創「關鍵納米細化技術」,獲市場眾多行業領軍企業關注。
  • 時代之星圓滿收官,音樂夢想與生活藝術永不落幕
    (原標題:時代之星圓滿收官,音樂夢想與生活藝術永不落幕)
  • 納微科技精研納米微球技術 工匠精神助推「中國創造」
    納微科技精研納米微球技術 工匠精神助推「中國創造」
  • 納米科技 「以小搏大」(開卷知新)
    納米科學以尺度在0.1—100納米之間的物質為研究對象,探索其特有的物理、化學、生物性質和功能;納米技術則是在這一空間尺度內操縱原子和分子,對材料進行加工,製造具有特定功能的器件。科技革命提供了新工具,深刻改變著人與自然的關係。納米科技通過納米尺度的精準操作,調控物質的屬性,賦予納米材料理想的機械、化學、電學、磁學、熱學或光學性能,使這些新型納米材料在傳統和新興工業製造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 中國納米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多個領域實現創新
    我國納米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在長續航動力鋰電池、納米綠色印刷等領域實現創新本報北京6月14日電 (記者吳月輝)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變革性納米產業製造技術聚焦」團隊13日在北京宣布,經過5年協同攻關,專項在長續航動力鋰電池、納米綠色印刷、納米催化、健康診療及飲用水等產業領域形成了一系列納米核心技術創新
  • 中國科技丨科技時代,未來給你做手術的也許是DNA納米機器人
    【編輯/作者 日月探索欄目 火光/小灰灰】 前言:隨著科技的發展如今的機器人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肌醇人,它被DNA賦予了血肉之軀。能夠在納米尺度上執行任務,這一研究能夠幫助人類在醫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 中國科大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學院揭牌儀式在蘇州納米所舉行
    中國科大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學院揭牌儀式在蘇州納米所舉行 2016-05-27 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納米噴鍍常見用於哪些領域?
    作為表面鍍制領域的佼佼者,納米噴鍍以工作原理先進、表面性能優越、適用範圍廣泛而得到用戶的認可,而對於專注納米級材料研發應用的嘉豐來說
  • 中國科技領域又一重大突破:新型納米矽鋰電池研發成功
    近日,位於廣東珠海的銀隆新能源儲能系統研究院、中國頂尖鋰電池研發團隊最新研發的新型納米矽鋰電池研發成功。新型納米矽電池問世:容量是傳統電池的5倍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今年已有80高齡,是我國鋰電產業的奠基人。上世紀80年代,陳立泉帶領團隊率先開展了固體電解質和鋰二次電池的研究。
  • 再創賽事運營新高度 | 第二屆「網鼎杯」網絡安全大賽圓滿收官
    11月29日,由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信息通報中心、深圳市人民政府、廣東省公安廳支持的第二屆「網鼎杯」網絡安全大賽圓滿收官。作為在網絡安全賽事領域擁有多年豐富經驗的網絡安全企業,永信至誠連續兩屆主辦「網鼎杯」,並全程為大賽提供運營、技術及平臺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在「春秋雲」平臺和平行仿真技術的強力支撐下,未來數字城市「網鼎之城」重磅誕生,成功支撐2000人全球最大規模網安競賽現場實戰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