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攝影是大家可以擁有極具挑戰性和最有價值的愛好之一,這和人像攝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每當我們看到風景如畫想要用相機保留下來,但是我們拍到的仍然和攝影師有區別。
這就有了很多人認為是單反設備不好的原因,果真如此嗎?今天就從各個方面讓我們手裡的相機,不分貴賤的拍出你想要的照片。
本文約5040字,可收藏或關注後閱讀。
閱讀步驟:
約束風景照片的因素與配件選擇;風景照片對相機設置的要求;自然光線的運用;構圖原理;
如果你想要拍出高質量的風景照片,那你就必須認真讀完這篇文章,了解本文中所提到的各個層次的原理與技巧,我相信這些技巧可以幫助你拍出引人入勝的照片。
一、約束風景照片的因素與配件選擇
相機的好壞不是拍不好照片的藉口,不管我們使用什麼相機,除了一些必要因素之外,我們都可以拍出令人稱奇的照片,換做手機也一樣,所以我們不要質疑我們手中的相機了,無論他是單反、無反相機或者普通的數位相機。
當然我們用單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他有很多鏡頭可以輔助你拍攝,但這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單反有更大的感光元件,可以更多的保留風景的細節,這就是手機拍攝的照片在Photoshop中原形畢露,無法和單眼相機照片質量相提並論了。
傳感器CMOS或CCD
在相機的選擇方面我們唯一要選擇的就是傳感器的大小,標的再高的像素,都不如一塊全尺寸的感光元件來的實在。
最大尺寸的傳感器,被稱為全畫幅,因為他和35毫米的膠片擁有相同的尺寸,這也是行業中的一個標準,小於35毫米的CMOS稱之為裁剪尺寸傳感器,擁有不同傳感器尺寸的單反機身很多,但這取決你口袋裡的銀子。
無反相機也是很有爭議的,但在長途跋涉,會為我們節省很多體力,但是無論是單反還是無反相機,都可以拍出來相當不錯的照片,我們也不要糾結於相機的品牌,這毫無意義,只要能拍出好的照片,管他什麼牌子。
鏡頭的選擇很重要
一旦你選好了機身,那麼你必須擁有一批優質的鏡頭,廣角鏡頭可以提供更好的視覺範圍,長焦鏡頭可以更好的拉近遠處的景象,讓你能更好的把你想要的圖像放入相機內。
鏡頭對畫面的影響遠大於機身,我們所熟知的清晰度、對比度、景深、細節等全部由鏡頭來決定,而機身只是用來捕捉鏡頭看到的景象。
鏡頭雖然在花費上是很燒銀子的,但為自己的愛好投資一款好的鏡頭也是必須的,在這之前我認為「單反毀一生,攝影窮三代」是對的,但是等我投資了鏡頭之後,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才從我腦海中消失,因為鐵打的鏡頭,流水的機身,縱使我換過很多相機,但鏡頭一直在那裡等我。
變焦鏡頭的選擇
通常定焦鏡頭擁有很好的成像質量,但我們一直把它使用在人像或者靜物當中,那麼變焦鏡頭就是對風景的恩賜,因為我們擁有了更多的範圍,而且可以減少鏡頭的數量,如果不信,那麼當你背上自以為很輕的攝影包的時候,經過長時間取景,你就會明白少一個定焦,猶如脫韁之野馬。
所以我建議大家使用10毫米焦段到200毫米焦段範圍的鏡頭:
廣角變焦10-18mm常規變焦18-55mm長焦70-200mm
三腳架的選擇
對於風景拍攝,我們必須要使用到三腳架,因為自然界中的光線是多變的,如果你認為你能用手端住相機,對不起,那真是你自以為是了,因為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相機需要長時間的曝光,你的一個呼吸都可以百分之百的影響相機的穩定。
在選擇三腳架的時候,我們要一步到位,買便宜了,還要買第二次,兩次加起來的銀兩足夠你買一個更好的三腳架,因為便宜的三腳架不能更好的穩定相機,特別是帶有遠射鏡頭的相機,如果有風的話,他就會變得水性楊花,雖然在你眼中它穩如泰山,但它早已在風的勾引下出軌。
所以三腳架的負載能力我們要放到第一位。
拍攝風景必須準備的兩個濾鏡
很多拍攝風景的都有許許多多的濾鏡,他不同於普通UV鏡,他可幫助你減少折射反光,幫助我們增強圖像質量。
偏振鏡 - 這是拍攝水時必不可少的設備,可以消除水面上的反射和眩光,讓你透過水麵看到下面任何有趣的巖石。它還可以幫助增強清澈藍天的豐富度,或者消除城市環境中窗戶和其他閃亮表面的反射。
中灰鏡 - 如果你決定拍攝長時間曝光,並且碰巧是在光線很多的環境中,那麼我們需要在鏡頭前放置這種灰色的玻璃片。它會阻擋部分光線照射傳感器,讓我們可以使用較慢的快門速度,這種鏡片有不同的類型,並且可以堆疊以用於不同水平的光吸收,讓畫質更好。注意:購買這種鏡片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根據我們鏡頭的口徑來選擇。
二、風景照片對相機設置的要求
用RAW格式拍攝-許多拍攝者喜歡用相機的出場設置來拍攝照片,但這種格式的照片是以JPEG格式來呈現的,這是一種壓縮格式,意味著丟失相機捕捉到的所有數據中心的一部分,使用RAW格式,將保留原始圖像數據,後期可以通過相機自帶的軟體來修改各項參數,就好比你身臨其境的設置相機的各種參數,以達到圖片最佳狀態。
拍攝模式的選擇
拍攝風景我強烈建議大家使用光圈優先模式拍攝,就是我們相機上的「A」或「Av」擋。
這是因為光圈優先控制著圖像中的景深,可以讓我們突出我們拍攝場景的焦點,讓人明了的了解你的意圖和主題。
例如,對於大型景觀,我們想要從前景到背景完全清晰,所以我們就需要選擇f11或者更小光圈,但有時候我們想突出一個事物,讓其變的敏銳,並讓其它參照物變的模糊,所以我們就要選擇大光圈了。
注意:在光圈優先模式下,我們完全不用擔心快門速度,因為他是由相機自動調整的。
測光模式
評價測光和平均測光是風景拍攝中經常使用的測光模式,這對於陰影和高光分布比較均勻的場景中是最好的選擇。
但如果有非常暗或者非常亮的情況下,我們就必須要使用點測光,相機會根據我們在場景中的一個點來讀取數據,調整曝光,儘可能的正確曝光被拍攝的主體。
注意:我們在使用點測光之前,我們要熟悉相機的曝光原理,大家要記住,相機在點測光的時候回保持18%的灰度,這時候我們就需要使用曝光補償了,這裡我們就不多說,在上一篇文章《相機塵封吃土不會用?全方位帶你掌握單反,拍出攝影師級別的照片》中有詳細講解。
對焦模式的選擇
我們的相機中有四種模式對焦,分別是單點自動對焦、自動連續對焦、連續西東對焦和手動對焦,如果你的眼睛夠毒,那麼可以完全使用手動對焦,但我還是建議使用自動對焦,但自動對焦中單點自動對焦是最佳選擇。
三、自然光線的運用
首先我們在拍攝風景中的一個場景的時候,我們第一步就是要確定拍攝的位置,最佳位置,才能拍出最有意境的風景靚照,但比這更重要的就是對自然界中光線的運用。
充分利用自然光,哪怕一點點
自然光是拍攝風景的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如果你選擇了正確的曝光,但不適合你場景的曝光會讓你的照片遜色很多,光沒有好光和壞光的說法,我們合理利用,就會讓相機發揮到極致,下面就介紹各種類型的自然光的運用。
但我們要記住,當拿起相機的那一刻,我們是攝影師,所以當你移動的時候,光線就會改變方向,所謂山不轉,水轉,你不動,我動。
側光
光線在撞擊物體時會發生側光,那麼另一面就會產生陰影,這種光線有明暗對比,強化了紋理和形狀,讓人心情愉悅。
逆光
很簡單的說,光線位於我們前方,會發生背光,產生高對比度的場景,這樣的情況下,曝光是非常困難的。
例如上圖的花瓣,在逆光狀態下花瓣表現出透明的狀態,這樣的背光很完美,他讓花瓣看起來有點光暈,營造出唯美的畫面,對於這種手法,我們要把主體外的部分也要加入其中,曝光測量也需要將其算在內。
當我們看到一個受逆光影響,呈現出輪廓的影像時,我們如果要保留下來,那麼我們就要對天空部分測量曝光,這種手法需要不斷的探索和測光,不會因為一次快門成功,如果有,那絕對是偶然。
後置光線
當太陽在你身後直接衝擊你眼前的景象的時候,這種光線會讓場景變的缺乏紋理和深度,所以這種光線有點無情,強烈的打擊著攝影師的心靈,但是只要肯研究,也是可以徵服這毒辣的光線。
這種光線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才能成為美景,在日出和日落時一個最佳的狀態,我們只需要輕輕按下快門就可以保留這幅美景,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從天空到地面,從遠處到近景都有著完美的過渡,與畫面感的呈現,如果還是不明白,那麼明天早上拿相機拍一下遠處的建築你就會明白了。
漫射光
漫射光出現在陰天或者主體在陰暗處的一種表現方式,這種光線會讓主體環境的光線柔和並沒有陰影,也會是說周圍的光量都是均勻的照亮物體,所以這種裝填下沒有很高的對比度,我們將無法獲取主體的形狀和紋理。
這種柔和不是冷淡光源可以讓我們創建一些突出主題的場景,例如拍攝鮮花的特寫或者是其他植物的特寫就會有著不一樣的氣氛。
用直方圖了解相片有沒有高光溢出
我們除了快門速度、光圈和ISO以外,我們可以在相機上看我們拍攝到的照片的直方圖,它會直觀的讓你看到這張圖片的敏感區域,左遍是黑色,右邊是亮色也就是白色,我們要看的就是確保直方圖有沒有劍鋒,如果他在邊緣之前升高,那很正常,如果峰值接觸到右邊緣,就說明曝光過度,這時候我們就需要要用曝光補償來降低亮度了。
光圈扮演者風景攝影的劊子手
光圈直接影響著風景的景深,不同的景深運用就會表現出不同的氛圍,所以風景中,光圈尤為重要。
光圈是光線傳輸到相機傳感器中的可變量開口,f值越小,開口越大,景深越淺,清晰範圍就越小,反之就越大,千萬不要搞混了,光圈越大,f值就越小,我們可以用下面的圖更直觀的了解。
下面我們用從大光圈到小光圈所拍攝的圖來對比一下,相同的場景在不同的光圈下的不同狀態。
光圈:f / 4.5
光圈:f / 11
光圈:f / 29
這裡我們還要強調一下,在拍攝風景時,我們儘量使用低感光度ISO,高感光度會讓相片出現噪點,影響畫面質感,但這似乎需要f值更小的光圈的加入,當然很費銀兩,如果你還不熟悉你的這項愛好,那麼過一段時間入手也不遲。
四、構圖原理
我們會發現同樣的一個場景,不同的人會拍出不一樣的感覺,除了角度的不同,更是構圖的不同,有的構圖單一,有的構圖比較複雜,這是運用了多種構圖組合,這也就是拍漂亮和拍到藝術感的升華。
三分法則
三分法則可能是攝影中最著名的「規則」。這個規則很實用。隨著我們的攝影技術的發展,我們可能會開始打破這些規則,並提出自己獨特的構圖方式。但是你必須先理解規則才能打破它,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自己的風格」。
使用三分法則,框架被分為三個垂直和三個水平部分,如井字遊戲。這個法則是你的主體應該落在其中一條線上,以創造一個動態和有趣的組合。將主體定位在兩條線的交叉點上是理想的選擇。
上圖中心地平線賦予了陸海空的視覺衝擊力,並引導了觀賞者的目光方向,也就是你照片突出的主體,我們可以看到圖片中把海、石頭山河天空平分為大致相等的三分,但天空卻佔據了圖片的2分之1,這樣的視覺加權很重,很容易的將觀賞者的目光引導到這個區域,而更高的水平放置,又將觀賞者的目光調到圖像的底部,這更加的強調了這張圖片的主題,看完 這張圖片,就好比一個身臨其境的故事,每個人將由自己的想法。
對稱法則
對稱法則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這種法則與三分法則完全相反,以對稱構圖的主體中心恰好位於礦機中間,兩側通常是彼此的鏡像,這對於植物和一些建築的主體是不可缺少的一種構圖方式。
引導線框架構圖
使用引導線可以將觀賞者的眼睛層層遞進你的融入到我們的主題中,這些線條都是人造的或者大自然形成的,例如道路、橋梁、山石、河流小溪等等。
這種線條從框架的底部開始並向上和向內裡移動,連接前景和背景,這種拍攝手法的目的就是由線條導向主要的被拍攝物體,讓人明確主題。
添加前景元素讓照片更豐富
攝影最大的困難就是把看到的風景變成一張三維場景的照片,但是目前來說只能拍成二維場景的圖像,如果想要增加這種類似三維場景的感覺,那麼我們就需要使用或者尋找一些前景元素來塑造三維場景的感覺。
合理使用陰影會讓圖片看起來更有深度
如果說音符是音樂的體現,那麼光線就是照片的靈魂,往往帶有合理陰影的風景照片,會讓人看了更加難以忘懷,這是因為陰影有助於講述畫面故事並增強照片的情緒和高對比的視覺衝擊力,更有趣的就是利用好了陰影,它有時候可以完全掩蓋主題,出現你想不到的效果。
風景攝影是一種有趣又能陶冶心情的事兒,也許為了一張照片,你將踏上新的旅程,用相機探索這美妙的大自然帶來的方寸間的成就感。
但是我們要記住,生活是最好的老師,無論你是誰,無論你在哪裡,不管你用的是什麼樣的相機或者手機,你只要把風景攝影當做你生活的一部分,充滿熱情並分享,那麼你在一年之後,你就會發現你的攝影技術成長是相當巨大的,但同時你要總結這一年收穫到了什麼,接下來將要學習什麼。
感謝閱讀,我是有料的芒果,專注有料,未來除了其他科技領域,我將會給大家提供更多的使用技巧,下一篇將為大家呈現人像攝影技巧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