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有人說中國過去數千年的歷史就是一部中央集權史,歷經歲月變革,皇權終成至高無上,可與此同時它所帶來的誘惑力也更加讓人難以抵擋。而在競逐至高權力時,相較於外人,皇室中人的威脅其實更大,因為某種意義上這些人更能佔據大勢,七王之亂、靖難之役猶歷歷在目,所以歷代削藩幾成定局,而且這個過程勢必不會太過和氣。當下,《劍來》中風頭正勁的大驪王朝似乎也已經走到了這一步,作為大驪皇帝和強勢藩王,宋和、宋睦兩兄弟似乎未來終究還是無法和和睦睦。
兩座天下大戰硝煙散盡,如果非要分個勝負,我想兩座天下應該都算輸家。蠻荒天下自不必說,浩蕩而來、灰溜而去,更兼王座大妖損失慘重,尤其是排名第二、三、四的頂尖戰力或死或失蹤;而浩然天下雖然將侵略者趕了出去,但守護天下萬年的屏障劍氣長城被破,幾近三洲之地陸沉,頂尖大修士死傷嚴重,說是勝利好像又有些尷尬。但這並不意味著在這場大戰中就沒有勝者,比如新晉王座大妖重光、斐然,又比如半個十四境的於玄,這些人無論主動還是被動總之都獲得了相當的成功,說是勝者並不為過,而同樣如此的還有那個從天下第十一躍成就天下第二大王朝的大驪!
本是浩然天下最弱一洲的偏隅小國,在文聖一脈師兄弟的幫助下、歷經父子兩代人、更是借著那一場大戰的風口,終於一躍成就了如今的天下第二大王朝,這對於大驪、對於宋氏來說,應該算是極盡輝煌了。但福兮禍所依,隨著名氣和勢力的逐漸強大,大驪也會遇到更多更棘手的困難,尤其是在那位再次名震天下的國師崔瀺離開以後,這種情況只會愈加嚴重。先前大驪設計坑殺的那一批頭硬的山上仙門還只是一些小場面,他們未來所面對之敵人只會更加強大。
而這還只是外敵,其實不算最棘手,因為大驪本就戰功赫赫,只要他們不主動挑事,中土文廟總會對其庇護一二的,真正能夠動搖大驪國本的,說到底還是內部傾軋。宋和,大驪皇帝,崔瀺學生,總覽寶瓶洲大局,調度一洲戰事;宋睦,大驪藩王,齊靜春學生,坐鎮陪都直面廝殺,聲威赫赫,該說不說,宋家兩兄弟都堪稱人傑,而這恰恰就是問題的關鍵,四個字——功高震主。
而且這兩個人擁有的實力實際上是差不多的,宋和佔據名分大義,手下還有崔瀺精心挑選的兩柄尖刀,如果仿白玉京還在手的話就更是如虎添翼;宋睦在大驪邊軍之中威望甚高,還有一批高手跟隨,包括已是飛升境的稚圭和「睥睨」十人的馬苦玄。而為了讓權力歸一,這兩個人之間的戰鬥幾乎無可避免,除非有一個人選擇放棄,但這種情況在這兩個人身上發生的可能性不太高,到時候國力內耗,這對大驪來說才是最致命的,畢竟堡壘總是容易從內部瓦解。
如果崔瀺還在,無論是威望、身份還是實力都足以壓住這兩個人不敢妄動,甚至他們還要隱隱聯手避免被崔瀺賣了,畢竟防人之心嗎。可當下新國師趙繇力有不逮,整個大驪也根本就沒有一個能夠彈壓下這種局面的強勢人物存在,包括那個失蹤已久的「宋單手」,畢竟都不再是曾經少年。所以說如果非要找到一個辦法,能夠既不損失大驪的國力,又能讓這場爭鬥平息於無形的,恐怕就只有再找出另一個繡虎。
而縱觀整個寶瓶洲,有身份、資格、能力掌控局面而且還沒有覬覦之心的人,唯有陳平安。論身份,陳平安是文聖關門弟子,宋和、宋睦兩兄弟的小師叔;論修為,陳平安是止境武夫加劍仙,綜合戰力直逼飛升境;論能力,陳平安指揮劍氣長城諸劍仙鬥蠻荒天下妖族時這哥倆還是乖乖學生呢,所以說真要找出一個能夠幫助大驪走出困境的,也只有陳平安,這也是宋睦先前為什麼執意想請他出任大驪國師一職。
無論陳平安和大驪上一代人有多少恩怨,但有一點不可否認,從某種意義上講大驪與落魄山一樣,都可以算作文聖一脈的勢力。看在崔瀺和齊靜春的份上,陳平安最終應該會選擇出手相助,但究竟是以何種形式出手尚未可知,只能等到劇情一點點鋪陳開來才能知曉,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p.s. 以上觀點皆屬個人看法,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是關注作者,大家一同討論。
劍來:劉羨陽、宋集薪本是阮秀的祭品,陳平安的出現救了他們!
劍來:秀神開天而去,只對陳平安溫柔的阮秀能否重返人間?
劍來:裴旻的老話很實在,喜歡走夜路的人終會遇到陳平安!
劍來:群雄匯聚霽色峰,隱官陳十一正式更名陳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