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農業保險|平安產險:數據驅動,服務創新,科技賦能傳統農險

2020-12-19 新華網新疆頻道

不一樣的農業保險

數據驅動,服務創新,科技賦能傳統農險

  近日,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奇臺農場遭受風災後,一架無人機飛過了倒伏的麥田,藉助自動巡航,快速識別受災面積和作物情況,僅用3小時,即完成800畝麥地查勘,快速生成估損情況分析圖,確認損失及賠付,為農戶挽回災害損失,高效精準的服務受到農戶廣泛好評。

  快速定損及理賠的背後,依託的是平安產險堅持科技賦能,運用多種線上化智慧平臺及工具來保障服務農業生產的戰略規劃。平安產險科技農險智慧雲平臺搭載無人機操控系統,可支持農險服務人員無需具備無人機操控經驗,也可以操作無人機進行作業,只需打開「AI農寶」APP,即可操控無人機一鍵起飛、自動規劃路徑、自動輸出查勘影像、自動識別損失情況,解決在傳統模式下,手動操作難,拍攝作物識別難,定損出圖慢等影響無人機普及應用的痛點問題,與傳統的人工現場查勘相比較,作業效率提升一倍。

  平安產險新疆分公司繼2019年在石河子落地新疆首張農險電子保單後持續升級服務,自2020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農險線上化經營,將農險承保理賠過程中的信息採集、驗標、出單、公示繳費、報案、賠款確認、回訪等作業環節或操作優化至線上運行,構建以線上化為基礎,智能化,電子化,數據化為相互支撐的科技農險一體化管理服務模式。

  在疫情期間,平安科技農險一體化經營服務平臺發揮了「大作用」。平安產險配合政府疫情防控要求,發揮科技優勢,開通農險綠色服務通道,支持在線自助投保、遠程理賠等,在充分減少農險服務現場接觸頻次、抑制病毒傳播的同時,妥善落實惠農政策,確保疫情期間農業生產風險保障不間斷、服務質量不下降。

  期間,平安承保的222團 某養殖企業客戶出險,保險公司農險專員通過線上指引,協助客戶自助完成報案、查勘影像拍攝等工作,公司啟動綠色理賠通道,從報案到賠款到帳僅花費1.2小時;在第一師阿拉爾墾區(7團至14團、16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各地(44團、45團、50團、51團、53團、伽師總場)出現強降雨天氣後,平安產險第一時間線上指導農戶通過微信小程序收集受災影像資料,完成報案。

  同時,平安產險在農險服務基礎上,基於平安科技農險智慧雲平臺打造了災前預警、災中監測、災後估損一體化農業風險及災害管理體系,輸出「智慧農業災害管理服務」,實現大範圍作物識別、災害預警、監測,為政府和農戶提供災害快速反應能力及快捷的防災減損措施,提升農業保險保中風控管理水平,同時為政府高效救助提供依據等。在承保服務時,嚴格承保落圖,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保證農戶和投保地塊的一一對應,系統確認「哪個農戶種哪塊地」;種植過程中,開展天氣預測和長勢監控,做好災害預警和種植技術提示;在理賠服務時,堅持理賠落圖,智能識別受損面積,嚴格進行科學定損。

  未來,在中國平安「金融+科技」戰略引領下,平安產險將繼續強化科技創新業務模式,打造品牌核心競爭力,切實從支持業務發展、服務農業出發,加強對科技手段的應用,統籌資源快速推進,全面提升服務農業生產效能,為農業生產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平安產險推出智慧農業一體化服務 全面助力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
    3月23日,陽江市政府聯合平安產險在陽江舉行科技農險上線暨智慧農業籤約儀式,陽江市政府副市長丁錫豐、陽江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關德榮、平安產險總部副總經理曹六一、平安產險廣東分公司總經理石合群等領導出席籤約儀式。
  • 平安產險上線科技農險「智慧雲平臺」 持續提升線上化服務水平
    近日,平安產險上線科技農險「智慧雲平臺」,該平臺聚合兩大核心功能,集成衛星遙感、無人機智能化作業應用,支持承保理賠數據實時雲端處理、農險業務按圖承保和理賠。  根據銀保監會近期下發的《關於推進財產保險業務線上化發展的指導意見》,為積極響應推進農險線上化、拓寬線上化服務領域、夯實線上化工作基礎、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有關要求,平安產險持續推進科技農險建設,搭建了「智慧雲平臺」。
  • 紹興平安產險 數據科技,促進保險服務「高效能」
    近日,銀保監會下發的《關於推進財產保險業務線上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2年,我國車險、農險、意外險、短期健康險、家財險等業務領域線上化率要達到80%以上。面臨新場景、新格局,數位化轉型刻不容緩,擁抱全面線上化,在不斷提升競爭力的同時,讓客戶享受到更優質的服務。
  • 平安農險亮相廣州現代農業嘉年華
    無人機可以為承保驗標、理賠查勘定損提供精準數據支持。人民網廣州10月1日電(李語、王娜)10月1日,平安產險廣東分公司展臺亮相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暨廣州現代農業嘉年華。作為活動的承辦方之一,平安產險藉助科技之力,打造平安智慧農業平臺、推廣廣東扶貧農產品、展示農業科技查勘過程,在國慶假期,為市民帶來不一樣的新奇體驗。
  • 平安產險深圳分公司:科技賦能理賠,創新提升服務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突發,各行業都受到一定影響。平安產險深圳分公司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創新為驅動,重磅推出理賠包辦、愛車無痕上門服務大禮包等創新服務,不斷提升理賠服務水平,滿足客戶多樣化的服務需求。
  • 平安產險榮獲《亞洲保險新聞》「2020年度卓越數字保險公司」大獎
    《Insurance Asia News》認為「平安產險推動了一系列重大創新,在線上理賠、人工智慧和移動APP等方面所展現的數字科技實力令人印象深刻,這些創新服務在促進理賠更加高效、便捷中發揮重要作用。」評審專家表示,平安產險的眾多開創性舉措,包括線上車服務等已使其超越傳統意義上的保險;在人工智慧、衛星遙感、圖像識別等方面應用也表現優異。
  • 平安產險: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繼續取得雙優佳績
    03、全面數據化轉型,構築發展護城河出色的業績背後是對科技賦能的不懈堅持。從創立之初,前進保險就十分重視技術創新,尤其是數據的獲取和使用。目前,前進保險在美國財險市場佔有率約5%,而平安產險在國內的市佔率約為20%。
  • 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 | 「農險專項產品創新與脫貧攻堅分論壇...
    四、打造農險黑科技,賦能智慧農險新方向科技興、農業興,科技強、農險強。早在2009年中國人保率先開展基於衛星遙感和無人機輔助的玉米旱災理賠服務,並在業內首先提出「天空地」一體化農險科技服務體系。通過發揮農險平臺基礎設施作用,有效改善了傳統農險投保手續繁瑣、承保周期長、業務操作不規範等問題,有效促進行業降本提效、合規化發展,獲得多地監管及行業的認可。當前農業保險承保電子化服務分別在北京、四川、寧夏、內蒙古、陝西、廣東、重慶、河南等8個地區上線,28家行業主體公司,21家公司已完成電子化改造,實現行業內主要農險公司全覆蓋。預計2022年完成全國農業保險業務及地區的電子化上線運行。
  • 助力春耕復產,平安財險推出「無接觸式」農業保險服務
    威遠縣連界鎮廣陽村的養殖戶周先生近日入欄30頭育肥豬,立即想到了給30頭育肥豬投保險,但考慮到疫情,他就犯了難,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可能還沒正常上班,即使上了班,作為「外來人員」,也不一定能進村。2月8日上午,周先生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電話聯繫了平安產險威遠支公司的農險工作人員,對方為其介紹了小程序「平安愛農寶」,並指導他通過線上方式完成信息錄入和繳費等操作。
  • 首部安責險標準出臺,平安產險科技助力「保險+風控」模式賦能安全...
    平安產險依託「金融+科技」雙輪驅動優勢,通過創新模式,搭建科技應用平臺,積極參與安全生產社會化治理,配合政府職能轉型,實現保險服務從事後救助向事前預防、事中和事後救援轉變。截至2018年,平安產險已經在全國31個省份開展安全生產責任保險,覆蓋近300個地市,為超過5萬家生產經營單位提供保額超6000億元的風險保障。
  • 平安產險:「金融+科技」「數據+平臺」開啟全面數據化轉型
    沂蒙透露,平安產險上海分公司今年前7個月線上車險理賠報案率達到37.62%,同比增長2.4倍。疫情下車險市場的變化,折射出保險「線上化」的發展趨勢。而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金融科技加持下的保險行業「數位化轉型」。來自銀保監會的最新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保險行業保費收入同比增長6.46%。
  • 平安產險黎平支公司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
    近期,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貴州分公司黎平支公司對黎平縣八棵樹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蛋雞養殖進行了蛋雞養殖投保工作,該項目為黎平縣扶貧項目。
  • 平安產險郭曉濤:用科技和數據打造財產險公司競爭新優勢
    要從傳統的以渠道為王、產品導向,轉向用戶和客戶導向,多思考如何滿足客戶的需求。二是銷售方式的轉變。從傳統的人海戰術、銷售靠經驗、獲客靠關係轉向銷售團隊、產品與客戶需求精準匹配,用數據的平臺、智慧化的經營方式為隊伍賦能,為他們提供最好的支持、最好的幫助。三是運營方式的轉變。
  • 平安產險:連獲國際大獎,商業模式背後的數字力量
    12月17日,平安產險憑藉領先的保險科技和數據化轉型成效,一舉斬獲《World Finance》全球「最佳產險公司」。這不是平安產險2020年唯一的國際大獎,在10月平安產險還榮獲《Insurance Asia News》「年度卓越數字保險公司」,6月贏得歐洲金融管理協會Efma「保險創新大獎」,一年時間就將多個國際大賽和企業評比獎項收入囊中。
  • 透視平安產險連獲國際大獎:商業模式背後的數字力量
    12月17日,平安產險憑藉領先的保險科技和數據化轉型成效,一舉斬獲《World Finance》全球「最佳產險公司」。這不是平安產險2020年唯一的國際大獎,在10月平安產險還榮獲《Insurance Asia News》「年度卓越數字保險公司」,6月贏得歐洲金融管理協會Efma「保險創新大獎」,一年時間就將多個國際大賽和企業評比獎項收入囊中。
  • 平安產險董事長特別助理郭曉濤:用科技和數據打造財產險公司競爭新...
    」雲端大講堂上,平安產險董事長特別助理郭曉濤發表題為《財產險公司數據化轉型——用科技和數據打造競爭新優勢》的主旨演講。從傳統的靠經驗、逐層管理、多重反覆轉向數據驅動決策,用系統直達的方式穿透到最前線,讓前線「打仗」的人可以呼喚「炮火」,後線的「炮火」可以準確地幫助到前線,直達現場。  如何實現以上四個方面的轉型?郭曉濤認為,根據平安產險的經驗來看,財產險公司需要通過銷售、運營、管理、科技及組織五大抓手,實施全面變革。
  • 科技賦能保險展業,平安好幫手閃耀上線
    4月27日,平安好幫手APP正式發布。平安產險董事長兼CEO孫建平作為產品經理,通過線上直播,與公司團體渠道直銷隊伍的11000多位用戶進行了深入溝通。孫建平表示,無論現在還是未來,公司永遠是銷售隊伍最強大的後盾,公司將通過好幫手與銷售隊伍一起戰鬥,好幫手也將成為產險銷售隊伍服務客戶的最佳夥伴。
  • 強內功穩業績 支撐平安產險轉型進級
    在集團已定調的「金融+科技」雙輪驅動模式下,平安產險也正走在科技驅動下的「數據產險」變革路上,且階段性改革成效在2019年年報中已有呈現。未來已來,伴隨著平安集團「科技進階」之路的啟程,平安產險的「數據化」轉型方向,也勢必會在堅定中持續升級。
  • 科技創新賦能 助力保險惠農 全國首個農險全流程信息化在京上線
    2019年5月10日,北京保險業在全國率先啟動了政策性農業保險承保電子化改革試點,為北京廣大農險消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電子化承保服務。北京農險承保電子化上線至今,電子化投保率超過90%。在完成農險承保電子化的基礎上,北京保險業再接再厲,全面推進農險理賠信息化建設步伐。農險理賠信息化主要涵蓋報案信息採集、查勘定損、查勘定損結果確認、支付賠款及客戶回訪等理賠業務全流程。
  • 平安農險快速理賠,為漢南甜玉米保駕護航
    在災害發生前,平安產險湖北分公司持續關注氣象,並結合平臺科技大數據平臺,通過簡訊、電話、會議等方式,及時提醒漢南區農戶進行高溫、暴雨的災害的防預工作。本次災害歷時較久、小災頻發,涉及農田範圍較大,每次接到農戶報案後,平安產險湖北分公均立即前往現場查勘,並邀請玉米專家指導查勘定損,最終核定受損面積達1萬餘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