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娃3周學完三四年級數學?半年英語從零基礎到達人?

2020-12-19 家長筆記

(關注家長筆記社區,獲得更多教育乾貨)

啟蒙要趁早?

專心研究科學雞娃的星媽——Mr媽用經驗證明:啟蒙不在於時間早晚。只要自己事事勤思考、步步有計劃,一年級啟蒙都能「家有牛娃」。

人物檔案

星媽——Mr媽媽

定位廣州,家有倆娃的細心媽媽。喜歡研究和學習各種「雞娃」方法,根據自家娃不同時期的情況及時調整而且有很好效果的成長型媽媽,認為雞娃必須要科學,這樣才算是「高質量」雞娃。

牛娃——Minnie

8歲即將進入三年級的可愛女娃,半年時間英語從0到AR2.3,7歲拿下KET,3周刷完三、四年級數學(數學一直滿分),也很擅長寫作的寫作小達人。

「即使家裡的孩子啟蒙比別人家的孩子晚,家長也沒必要焦慮,很多是需要用數據去分析和參考。很多家長看到幼兒園或者小學很多娃早就開始啟蒙英文,就恐慌。但實際查看每年FCE的通過率和人數,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多,還有些很小開始學,但後期並沒有堅持下來。有些感覺學得很好的,未必是真的好。所以需要用數據和理性去分析教育環境,不要氛圍言論搞得自己焦慮不堪。」——Mr媽媽

Part1「自雞」小學娃的重點:有計劃

要說到Mr媽媽,必須要用「超級用心」來形容,她在雞娃這條路上不僅花了心思,還做了很多計劃和筆記。

雖然Minnie在一年級才算正式啟蒙,但是因為Mr媽極具計劃性,英語半年就突破了零基礎AR到了2.3,一年就考下KET。而數學一直持續滿分,語文更不用說了,才三年級就能輕鬆寫出散文詩。

這完全要歸功於Mr媽媽的教育策略:不著急、有計劃、抓重點。

說到計劃,我完全被震驚,可謂是「一步一個計劃」。

就像啟蒙英語,會先計劃用什麼書、怎麼用、搭配什麼、什麼程度開始做練習、自己怎麼輔導;還有孩子階段性的學習規劃......

除了做計劃,Mr媽還特別善於總結:在輔導孩子之前,她會先自己總結歸納,然後有針對性的輔導。

正所謂「雞娃先雞己」,想要孩子達到目標程度,家長一定要花心思,做研究,這樣才能夠找到適合自己娃的教育方式,並雞出厲害的娃。

除了計劃性,Mr媽提到,其實雞娃最怕焦慮,也不必焦慮。

「別人家的孩子始終是別人家的,自己家娃其實什麼程度自己最清楚,也不用和其他娃比。計劃好輔導步驟,做好打算,即使娃是普娃,也能成長為普牛娃。」

Part2小學娃的「自雞」之路

1、雞娃之前先分析娃的特點

(1)時間緊

小學的娃每天上完課回家要寫作業,還要做拓展練習,時間非常有限。正因為如此,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達到好的啟蒙效果?就變成了這個時期啟蒙的一大難題。

這就需要家長有深度思考,有計劃,要找到一個適合自己家娃的科學方法。不然就會浪費時間還會浪費精力。

「所以,才要做好教學前的研究和鋪墊,保證選擇教材內容的銜接順暢、孩子能輕鬆接受,這樣才能保證啟蒙的有效性。」

(2)理解能力強

小學娃的理解能力比學齡前好一些 ,講解起來會更簡單。但和學齡前兒童相比,敏感度相對弱了些,但認知能力很好,所以只要掌握好方法,學習起來會很輕鬆,進展也很快。

分析出處於小學階段的Minnie的特點,Mr媽就開始有針對性的做起了教學計劃。跟著自己的計劃施行,Minnie的學習稱得上「飛一樣」的進步。

2、雞英語要「聽讀」並行

這裡其實要說的是「如何給小學娃做英語啟蒙」。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啟蒙的時候會把「聽力」放在第一位,但因為Minnie這個階段已經不適合按照低齡娃的啟蒙方式——「刷耳朵」了,Mr媽就思考應該如何進行。

根據Minnie的學習特點,Mr媽決定把「聽讀並行」,而且把自然拼讀和閱讀放在了一起。

這裡她使用的是RAZ,但每個階段都進行了不同的內容規劃。

(RAZ的優勢:本書多、詞彙多、內容豐富,難度螺旋式上升,適合零基礎的孩子學習。)

RAZ的第一個階段AA到D

每天一個小時,Mr媽帶著Minnie讀(不會的詞自己要先查一遍)。

「每讀一句觀察孩子的反應,如果孩子表現出學習興趣,就可以試著讓孩子仿造例句造句。」

而Mr媽還會根據Minnie的狀態判斷是否能進行下一本書,也就要求家長必須了解孩子的情況,否則是判斷不出孩子的程度的。

這個階段因為簡單,幾乎一個級別一周多就看完了,每天刷10本。

而這個系列配套的聽力,並沒有根據閱讀的進度練習。

Mr媽會在零散的時間,上學路上、放學路上......這樣的時間不斷地給孩子放,在重複了幾遍以後就會繼續播放下一個等級的聽力。

星媽小tips:

聽力要比學習的書籍高1-2個級別,比如說進行AA的時候,進行到一半,可能聽力已經在零散的時間刷了幾遍,孩子已經很熟練了,這時候就要進行下一階段的聽力。

在這個階段,Mr媽還搭配了一本學習自然拼讀的書《Phonics Kids》,這套書一共12本,幾乎是一天一本,但因為Minnie的時間很緊,差不多一個多月才學完。

關於自然拼讀Mr媽覺得不要當成一個科目來學,這只是一個法則,不要花太多時間在這個上面,除此之外,自然拼讀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語音語調。

「初期我不在意語音語調,因為涉及不到,但後期像」th「這樣開始有了口腔音,我就開始做了專題,慢慢解決孩子的語音語調問題。」

但從D開始,就有每天10本減少到每天5本,因為加入了AA-C級別的複習環節。每天閱讀D級別5本,同時Minnie自己讀AA-C級別的書10本。

「這樣用減緩的D級別節奏,配合快速的重複溫習節奏,即達到了複習,也順便檢驗孩子掌握的程度,查缺補漏。」

RAZ的第二個階段E到G

每天一小時,E和F級別每天4~5本,G級別每天2本。

閱讀方法和前面的一樣,需要家長帶著。

而RAZ從E開始內容就更加有意思,會涉及到歷史人文方面的故事,在這個時候Mr媽開始做一些故事背景的介紹,比如文章關於南北戰爭相關內容,就會給孩子講解這方面的背景。

因為這樣,加上難度稍微增加,這個階段的速度減慢了。

在進行F級別的時候,加入了牛津樹系列,還有新加坡語法,一天刷一課,在G快要結束的時候,刷完了第一冊(在往後的兩個月把第二冊到~第五冊按部就班的刷完)。

這個時候也給Minnie找了一個在線外教,主要是Mr媽希望孩子在通過KET後,口語不要只停留在聊天氣活動和心情這類內容,便開始安排孩子參加英文閱讀思辨課,鍛鍊孩子的英文思辨能力(課程每周兩次、每次半小時,內容以日常交流、討論一些話題為主)。

星媽tips:

如果要刷語法,新加坡語法是一套挺好的書。我主要是不太建議太小刷語法。語法可以等到有考試需求,備考時候刷。因為劍橋考試備考書都有語法版塊的。

而到了G,就開始讀蘭登,獨立完成了兩個系列,其中還加入了《國家少兒地理》的部分書籍。

RAZ的第三階段H+:

這個階段以閱讀為主線,就在H結束以後,Minnie的AR測試也達到了2.3。

此時Mr媽簡單地做了個調研,發現AR達到3,RAZ到了K級別水平的孩子,是可以嘗試KET的,所以Mr媽把學習方向變成了專攻KET的考試,利用KET的考試框架進行教學。

為此,加入了口語訓練、單詞聽寫、寫作訓練這樣的內容。

星媽tips:

RAZ到I之前都需要陪讀,但過了I級別就放手讓孩子自己讀,前提是在之前一定要給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3、數學注重「拓展思維和培養興趣」

提到數學,Minnie的成績估計會讓很多家長羨慕,因為一直保持滿分。

而保持滿分的重點,是孩子的學習習慣。

其實很多娃都很難保證數學滿分,而導致這個問題的原因就是「粗心、馬虎」。這在Mr媽看來就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為了讓孩子有個好的學習習慣,Mr媽很看重Minnie的學習環境。

「孩子很容易被其他的物品、事情吸引注意力,這就沒辦法養成專心的習慣。」

所以Mr媽會「清空」孩子的學習環境,桌子特別乾淨,甚至用的文具都是簡單的原色調,從來不買市面上那些花花綠綠的。

除此以外,Mr媽發現有時候孩子會花時間找文具,所以就規定要使用的文具一定要放在一定的位置,比如格尺就要放在左邊10點鐘方向,橡皮擦只能放在右邊1點鐘方向。

雖然看上去這樣的要求很苛刻,但確實能改變孩子的學習習慣,養成專心的習慣以後,孩子的注意力就能保證長時間集中。

除此以外,為了提高Minnie做題的正確率,Mr媽會有一個懲罰的措施:在一二年級訓練計算能力的時候,錯一道題就會有懲罰,會再多做題。

這樣會讓孩子有警戒心:如果做錯了本不該錯的題,就會有懲罰,那麼孩子就會更細心,不知不覺就沒有了粗心大意的毛病,對於小學一二年級數學的學習就會容易一些,做題正確率就高了。

再加上孩子本身的能力,保持滿分就更容易了。

但在Mr媽眼裡「會做題」、「得滿分」是遠遠不夠的,她更看重的是孩子的思維。就在孩子二年級升三年級的階段,開始自雞孩子的數學了。

「前期給孩子養成這樣的習慣,再加上孩子的資質比較好,這樣的狀態會持續很久,但再完後就不行了,就像高中,數學就更難,需要更嚴謹、靈活的思維,所以在Minnie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我加入了擴展思維的訓練。」

這裡的拓展思維和奧數還是區別的,難度會比奧數低,但比孩子現有的能力高一些。

之所以這麼安排,Mr媽覺得,剛開始接觸有難度、自己不會的題,孩子會有點抗拒,但還是要堅持,隨著難度慢慢增加,自己會做的更多,孩子就會有信心,就有一種「我能行」的心態,之後自己就會帶著興趣去研究。

不僅能提升孩子的數學思維,還能提高孩子學習的動力,一舉兩得。

就在前段,Mr媽帶著Minnie只用了3周時間提前學完了三、四年級的數學。

學習方法:

三年級:全部都學習完(考慮到孩子馬上要升三年級,這部分就會學得相對仔細、用心)。每天一個小時學習一單元,而講解的方法是按照書的內容,先講概念理論,然後在每一課後面的練習裡選擇幾道題測試,就能知道這一單元孩子的接受程度。

星媽tips:

選擇的題要複合孩子的認知程度,選擇的題太簡單或是太難就判斷不出孩子的接受程度,這就要求家長要特別了解孩子了。

四年級:根據「學而思」的教學大綱內容對比選擇教材裡的內容自雞,像常識性、過於細節的內容(類似統計圖表這樣的)自雞的時候可以跳過(如果都學,孩子記不住,不僅時間成本增加,孩子還會遺忘,這類內容在校學就可以),學習方法也是按照三年級的進行。

教學大綱

四年級選取內容

星媽tips:

1、提前學習一是能提前打好基礎,二是會有更多時間提高。

2、不用擔心孩子提前學會以後,在校聽課不認真。一是因為已經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二是因為家長講的和老師講的側重點會不同。

4、雞作文要實行「三步走」

二年級開始,Mr媽就開始雞Minnie的作文了。

「寫作是一個長徵,不是突擊就能收穫好的結果,所以需要早些準備。」

在決定給孩子雞作文以後,Mr媽就聯合了幾個媽媽對他們那邊市面上的一些課程做調查。經過對比,選出了最符合自己要求的培訓機構。

星媽tips:

選擇作文機構要看是否有在課上練習寫作、課程最好是同步校內、必須有寫後修改。

但在培訓進行了一段時間以後,Mr媽卻發現了孩子身上很明顯的問題:脫離老師的引導,自行寫作的文章並沒有那麼亮眼(這說明課上老師手把手的教,並不能完全讓孩子掌握寫作技巧);寫作意識仍處於被動,並沒有愛上寫作。

在反思以後,Mr媽制定了Minnie的「作文訓練方案」。

第一步:記日記

這個階段會先讓孩子列提綱:寫什麼、怎麼寫、用什麼例子、使用什麼方法,在Mr媽覺得沒問題以後,才會讓Minnie動筆。

在進行了大概兩周以後(每周5~6次),發現孩子對寫作沒那麼抗拒了,寫的文章也有大致的邏輯了,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

第二步:文章仿寫+日記

首先仿寫的內容以課本為主,Mr媽會選擇課本裡一些優質的文章(著名作者的或是獲獎作文)讓Minnie仿寫。

仿寫之前需要先分析文章,掌握結構、修辭等內容,大概15分鐘,在分析透徹以後會開始仿寫,仿寫的目的是希望能幫助孩子掌握文章的邏輯框架以及修辭手法的運用。

這個大約進行了兩周,在這個階段,日記也要進行,只是重心要放在「仿寫」,掌握寫作技巧上。

第三步:片段仿寫+文章仿寫+日記

所謂的片段仿寫其實是對好的文章段落進行仿寫,主要鍛鍊孩子的細節描寫和修辭運用。

而這個階段,Mr媽會根據Minnie前一天學習的課文內容進行第二天的寫作練習安排,學習的課文全文都值得仿寫就「文章仿寫」,只有段落不錯,那就「片段仿寫」,如果不值得仿寫,就寫日記,很靈活,只是每天都要練習,不能斷。

星媽tips:

以上幾個階段,必須進行復盤,分析每篇文章的優點和缺點,挑選不足的部分鼓勵重寫,改善不足。

最後

因為家有倆個不同階段的萌娃,所以教育起來需要更費心。但Mr媽建議,如果有家長和她一樣,教育需要偏重大一點的。

「因為小學娃的任務會更重,時間更緊,這個時候不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不注重教育,那孩子以後的學習是不會輕鬆的,成績也不會好,那個時候再開始抓,就晚了。」

而小一點的孩子,簡單教育就可以,甚至不用抓,因為有了姐姐的經驗,覺得其實啟蒙真的不用太早。

彩蛋——星媽的KET備考攻略:

1、提前10個月開始準備;

2、家長研究考試攻略:可以看不同老師的備考講解視頻,然後自己總結考試題型;

3、刷備考書籍:按照書的內容進行,一天一個單元+練習。

相關焦點

  • 一年級拼音一個月就要學完?沒上幼小銜接的娃,上一年級後咋樣了
    隨著女兒進入大班,我們這些做媽媽的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幼小銜接了,班上很多孩子已經轉走了,據說是上了一些學前班,她們已經開始學習拼音和加減法了,再看看留下來的娃們,全然不知差距已經拉開,每天還是玩玩玩,所謂孩子不急,急死父母,我們幾個私下比較要好的父母,也商量著對策,聽說一年級拼音進度是很快的,
  • 一年級拼音一個月就要學完?零基礎的孩子們,拼音學得怎麼樣了?
    李女士非常的擔心,如果孩子在幼兒園沒有學習拼音的話,那麼到了一年級會不會非常的吃力?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有過被拼音支配過的恐懼吧,拼音可以說是一年級最難的知識點,什麼聲母韻母啊,什麼前鼻音後鼻音啊,而現在一年級要花一個月的時間學完,孩子能做到嗎?而今年教一年級語文的老師說,十一月前就會學完拼音!那麼對拼音沒有什麼基礎的孩子肯定是會非常的吃力的。
  • 沒讀過學前班的一年級孩子有多難?拼音沒學完,數學老師不讀題了
    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7歲入學,上一年級。由於零起點入學,孩子們在幼兒園不允許學任何東西,幼兒園的老師也不允許教任何東西。結果一到一年級,老師和孩子,全都「傻」掉了!孩子難以適應快節奏的一年級生活,沒上過學前班,沒接受過幼小銜接教育,啥也不會,拼音沒基礎,生字沒基礎,寫字沒姿勢,習慣沒養好……再加上現在的一年級語文數學教材,不斷在變難!以前的小學三、四年級課文,都給放到一年級的教材當中了。先別說漢語拼音能不能過關,那些比較長比較難的課文,結結巴巴讀下來都做不到!
  • 英語零基礎,學完了新概念一二,有必要繼續學習新概念三四嗎?
    有同學問:「英語零基礎,學完了新概念一二,有必要繼續學習新概念三四嗎?」你這樣學,打算學到猴年馬月?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要選擇新概念?很多認為自己是「英語零基礎者」,在重拾英語的時候,大多比較盲目,沒有方向,匆忙上路。
  • ...學完五年級英語課程!看別人家的爸爸怎樣將女兒培養成英語大賽...
    在一年級時就學完了五年級的英語課程,2009年出生的她,如今英語詞彙量超過3500個,在菲律賓上語言學校時,跟外教老師和外國同學可以無障礙交流。    2018年,她再次參加了2018-2019賽季 SPELLING BEE徐州賽區小中組(3-4年級)的比賽,獲得了徐州賽區小中組的冠軍。
  • 語文老師讓上學前就把拼音都學完,一年級才能跟得上,真是這樣嗎
    還有一個月就開學了,不少一年級新生家長開始焦慮了。有老師來家訪問學沒學拼音,是否上了幼小銜接?語文老師說讓上學前就把拼音學完。看著家裡那個沒上過銜接班的孩子,家長很擔心,老師這麼問是不是已經給開學後的語文學習做好了鋪墊呢?孩子沒去學拼音,開學就跟不上了嗎?一年級的準新生們,到底要學習多少語文內容,才能在入學後跟得上語文學習的節奏?
  • 幼兒園大班不開學耽誤上一年級嗎?拼音一個月學完的「魔咒」將破
    家長盼望開學的原因也很簡單,神獸們已經在家這麼久了,家長要上班,老人要買菜做飯,周末全天候帶帶孩子,還能擠出時間,如今孩子們24小時待在家裡,神獸們已經玩瘋了,尤其是大班的孩子,馬上就要步入一年級,該學習一些幼小銜接的知識了,不少家長都聽說,一年級的課程進展得很快,比如說拼音,一個月基本就都學完了,現在不抓緊,到時候不是抓瞎嗎?
  • 我向幾位一年級媽媽請教後,總結了這些學前易踩的坑,一定要避開
    語文的學習比英語、數學見效都慢,一年的時間,英語方面孩子可以從零基礎拼到初章,數學可以從5以內加減法學到2年級的計算題,但語文,一年下來,你會懷疑自己什麼都不曾學過。閱讀、詩詞、看圖說話……任何一項拿出來都要有閱讀基礎和識字量做擔保。數學的坑,讓你意想不到。
  • hcip從零基礎到學完大概花多長時間?
    有一些朋友比較著急著想找工作,特別是一些零基礎和小白人群,其實比較想知道,如果他們是從零基礎開始的話,多長時間可以學完華為認證的網絡工程師網絡工程師成長日記,作者小編來給大家分析和整理一下絕大多數的朋友,一般從零基礎到學完華為認證網絡工程師的話
  • 一年級小學生數學作業,3個重點,總複習不能忽視
    一年級上冊數學,也已經全部學完了。在期末總複習當中,一年級小同學,需要注意些什麼呢?看上圖,第二大題的第1小題,就複習到了數學的順序,既有前後左右的關係,又有數的大小排列。對於一年級小同學來說,雖然上冊內容相對簡單,但是,讀題卻存在著一定的障礙,需要通過大人的讀題,輔助他們理解題目的意思。
  • 一年級小學生語文教材裡有個東西,可能你都沒學過!
    在講它之前,容我先吐槽一下一年級教材的詭異之處。至於兩者之間有啥聯繫,看到最後你就明白了。英語教材的荒謬之處上海一年級小孩學的是牛津版教材,它神就神在不從教字母開始,直接聽和說,當然教材裡是有配圖,但是呢,句子其實太複雜,圖並不能每一張都一眼看出來說的啥。其實我大概能get到編教材老師的點,小baby學語言都是從聽和說開始的。
  • 「三年級才開數學課」小學校長:學生數學並不比誰差
    這意味著:在一二年級砍掉數學課,就可能涉嫌違法。可他在72歲時又冒了這個「大不韙」:實驗班的學生一二年級不上數學課,三年級開始上。騰出來的課時上說話、閱讀、藝體、常識等課程。3年多過去了,實驗班的「小白鼠」已上四年級,數學平均分比普通班高出11.5分;語文平均分比普通班高15.3分。這種現象雖贏得了教育主管部門和專家的肯定,但外界質疑聲沒斷過。
  • 超級乾貨 | 程式設計師爸爸:從一年級到五年級,我是這樣教孩子學編程!
    2、太難了,根本聽不懂,沒興趣了;3、太簡單了,應該學更高深的,但是沒小夥伴一起;2、3兩點雖然理由不一樣,但是實際情況都是因為沒有合適的小夥伴,低年級的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合適的學習夥伴真的很重要,某種程度上,學而思的分層學奧數的模式,還真是很有必要;4、看不出究竟學到了啥,
  • 最新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試卷期末測試卷(有答案)
    (3)江南________ ________鄉,________ ________竹排畫中遊。  八、課外你背古詩和《弟子規》了嗎?連一連。  朝起早,夜眠遲。 心眼口,信皆要。  借人物,及時還。 老易至,惜此時。  讀書法,有三到。 人借物,有勿慳。
  • 蘇教版一年級語文教材改版:邊學拼音邊識字
    以前一年級上學期一兩個月學完拼音,但新的修訂版引導老師把學習拼音的時間拉長,過去在拼讀背誦方面要求高,現在難度有所降低。有關人士透露,這是根據課標做出的變化,更貼近兒童的需要,符合語文規律。具體來說,孩子們學習拼音和識字同時進行,滿足入學後的識字願望。在拼音學習過程中,配以文字兒歌,更有童趣,讓孩子們愛上學習。
  • 升小學後拼音1個月要學完?沒上幼小銜接的娃,一年級能跟上嗎?
    其中一位家長提到,學前班的老師會教給孩子漢語拼音,如果拼音基礎打不好,以後升到小學學漢字可就「費勁了」。拼音對孩子而言到底有多難學,相信每一位家長都會多多少少有些印象。可如果拼音基礎打不好,不僅會給認漢字造成困難,甚至如今一年級的語文考試中出現的漢字都是標註漢語拼音的。漢語拼音拼讀不熟練,很可能連考試的題目都看不懂。
  • 說說我每天給我上一年級的兒子的安排大家都是怎麼做的
    今年我兒子一年級,他從幼兒園到小學我中間焦慮過,現在孩子的表現還不錯,算是心裡安慰。因為我在他很小的時候就經常給他讀繪本,所以他的識字量不錯,目前只要是常見的字他都能讀出來,我也不清楚他是什麼方法記住的,所以做試卷我從不給他讀題,都是讓他自己完成,這也給我省了不少心,讓我有時間整理資料。
  • 一年級數學下冊圖形與幾何專項複習卷,出題靈活,附答案
    一年級數學下冊,已經學完了全部內容,進入了總複習。這個學期,圖形與幾何部分,難度開始上升。那麼,在總複習中,一年級小學生,如何做好圖形與幾何的複習呢?需要注意些什麼呢?重點要掌握哪些知識和技能呢?相信大部分一年級小學生,都能熟練地辨認以上5種平面圖形,不過,在實際做題當中,還需要運用空間想像能力,需要正確判斷圖形的數量……這些部分,都得活學活用。像第一大題,給出了13個圖形,要求將序號填入相應的括號中,這其中,比較難判斷的,就是平行四邊形。一年級小學生,需要掌握平行四邊形的特點,仔細辨認。
  • 有必要在一年級輔導孩子學英語嗎?
    除了語文、數學兩門科目之外,英語也是考試中會重點考察到的,它的分數並不比語文、數學少,難度也不比它們小,所以學生和家長要對英語有足夠的重視。那麼,有必要在一年級輔導孩子學英語嗎?小學一年級輔導都有哪些選擇呢?
  • 一年級數學上冊必考題匯總,孩子即將讀一年級的家長一定要看!
    最近不少網上的朋友因為孩子九月份就開始讀一年級了,找我要一年級數學的重點題目,好有重點的來輔導孩子,讓孩子入學以後能夠更快的適應小學的課堂節奏。首先一個建議給到大家,就是「稍安勿躁」,在一年級的上冊光數字的書寫大概就要用到幾個課時。要用到的是這樣的田字格,在田字格裡把每個數字寫得工工整整是一年級數學上冊一個很重要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