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存儲量最大的硬碟,就是你的DNA
根據紐約基因組中心的數據, 一克DNA 可存儲2.15 億GB 數據。把這些數據存到1T 容量, 7mm 規格的硬碟裡,硬碟堆在一起, 有1505 米高。世界最高建築,杜拜塔也只有828 米。。。用7mm 厚的硬碟堆到兩個杜拜塔高想想都有些小刺激
-
DNA硬碟:16GB的英文版維基百科,正以4Mb/s的速度存入DNA
——DNA寫入機的哲學基礎據CNET報導,StartCatalog已經將所有16 GB的英語維基百科存儲在這個小瓶中的dna上。CataLog是一家位於美國波士頓的初創公司,成立於2016年,2018年累計獲得千萬級美元融資。上個世紀60年代,生物存儲信息的想法被科學家提了出來。而今,美國是DNA存儲技術的最大玩家,其次是歐洲。
-
1克DNA=5億TB硬碟 DNA存儲數據試驗成功!
【PConline 資訊】不久前來自美國的一家雲服務商Backblaze統計了4年來包括希捷、西數、日立在內的共計4萬多塊硬碟的損耗情況,難以啟齒的是,故障率最高竟然達到了40%,這無疑是災難性的。因此,科學家一直在尋覓能使數據存續數百萬年之久的方法。
-
美光BX300固態硬碟開箱
3年前120gb的固態硬碟,空間不夠了,趁最近美亞促銷,海淘了幾塊BX300固態硬碟,240GB標稱容量,實際僅僅224GB流量。記得上次買的威剛su600,240gb標稱容量,實際達到236gb容量。今天來個接地氣的開箱。
-
《自然》:劉如謙團隊發明全新基因編輯技術,首次實現線粒體DNA的...
今日,《自然》雜誌刊登了一項新研究[1],科學家們利用一種細菌毒素DddA開發了針對線粒體DNA的單鹼基編輯器DdCBE,可直接針對雙鏈DNA將C-G鹼基對編輯為T-A鹼基對,而且編輯效率很高,也幾乎沒有脫靶效應。該研究通訊作者為劉如謙和Joseph D. Mougous。
-
上海百佳婦產無創dna怎麼樣
核心提示:上海百佳婦產無創dna怎麼樣?產前檢測能有效預防21三體症候群患兒的出生,產前檢測的技術有羊水穿刺或是產前無創基因檢查。但大家都知道羊水穿刺存在一定流產的風險,而無創基因檢查就要安全的多。但有很多孕媽對無創基因檢查的準確率表示質疑,究竟無創基因檢查準確率有多少呢?
-
無創dna篩查的是什麼無創dna篩查最佳時期
很多懷孕媽媽在懷孕過程中想必遇到過這樣的選擇困難症:在內地做無創dna產前檢測好還是到香港做無創dna產前檢測比較好。今天裕力健康給大家分享下內地和香港無創dna產前檢測有什麼區別。
-
DNA或成終極數據存儲器 1克DNA能容納4550GB字節
捫心自問一下,我們存儲在硬碟或移動快閃記憶體內的信息可以保存多久呢?5年?10年?還是更久?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近日報導,目前,一家名為Backblaze的在線備份服務商正在同時運行2.5萬個硬碟,它們希望藉此將這個問題查個水落石出。儘管該調查目前僅僅進行了5年,但研究結果表明,4年的損耗率就高達22%。
-
希捷新8TB硬碟開賣:單碟容量哽咽!
第一個將機械硬碟做到8TB大容量的希捷,在九月初發布了三款8TB新品,都是企業級的,但其中至少兩款的單碟容量都僅有1.33TB,因此都是厚重的六碟裝。現在,其中面向NAS應用的Enterprise NAS HDD 8TB終於上市了,具體編號為「ST8000NE0001」。
-
革命性顛覆DNA科技或將革了中國首富馬雲的...
難怪古時候的人們留下來的文字及圖畫(相當於現在存儲的數據)都是相當精闢的,短小精悍,很少有廢話。由於1克DNA就有極其龐大的鹼基,1克DNA就能夠表示4.5乘以10的20次方字節的數據【4】,多麼地驚人!而1克DNA有多少呢?就如一小勺鹽一樣多!一小勺鹽的量就存儲了天量數據,多麼地讓人驚嘆!
-
使用機器學習和Python揭開DNA測序神秘面紗
在此示例中,「 ATGC」將變為[0,0,0,1],[0,0,1,0],[0,1,0,0],[1,0,0,0]。這些編碼的矢量可以連接起來,也可以變成二維數組。用例:建立一個在人類DNA序列上受訓的分類模型,並可以根據編碼序列的DNA序列預測基因家族。為了測試該模型,我們將使用人,狗和黑猩猩的DNA序列進行訓練,並測試其準確性。基因家族是一組具有共同祖先的相關基因。基因家族的成員可以是旁系同源物或直系同源物。基因旁系同源物是來自相同物種的具有相似序列的基因,而基因直系同源物是在不同物種中具有相似序列的基因。
-
無創dna產前檢測有必要做嗎?
根據新生兒出生的畸形統計概率顯示,在科學醫療技術和產前診斷技術的不斷加持下,每年新出生的新生兒罹患畸形或攜帶先天性基因疾病的人數在不斷下降。但仍然持續有部分不健康的新生兒會降臨,給新生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由此,跟孕期女性解答下孕期常糾結的問題:無創dna產前檢測有必要做嗎?
-
高轉速還是大容量?猛禽/希捷7200.7硬碟測試[圖]
從硬碟界面的換代說起 記得硬碟誕生以來,它與計算機主板之間的溝通橋梁就是一條扁扁的IDE數據線,IDE線裡傳輸著硬碟到運算系統,或者運算系統到硬碟的數據,而這些數據傳輸過程的標準便是ATA接口。 ATA接口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接口,它伴隨著硬碟的容量、轉速等技術的發展而更新換代。
-
產前無創dna是檢查什麼?無創DNA檢查適合的人有哪些
無創dna是檢查什麼有必要做嗎,與唐底篩查、羊水穿刺比準確率有多少,產前無創dna能排哪些畸形?無創DNA檢查適合的人有哪些?我想可能很多孕媽都不知道,作為現下比較流行的一種產檢,是孕媽們都需要了解的,下面就給大家科普一下。
-
無創dna幾周做最好無創DNA檢測與唐氏篩查的區別在哪裡?
我相信經歷過產檢的孕媽都知道無創DNA檢測、羊水穿刺及唐氏篩查吧,但還有一些新手孕媽卻不知道什麼是無創dna檢測,更別說它們之間的區別了,下面香港裕力健康就告訴大家都有哪些區別。
-
硬碟1tb等於多少gb? 硬碟容量計算公式大全
硬碟1tb等於多少gb?基本上大多數的硬碟的容量都是等於實際標稱的容量,原因很簡單,1TB不等於1000GB,也不是1024GB。眾所周知,在計算機中是採用二進位,這樣造成在作業系統中對容量的計算是以每1024為一進位的,每1024位元組為1KB,每1024KB為1MB,每1024MB為1GB,每1024GB為1TB;而硬碟廠商在計算容量方面是以每1000為一進位的,每1000位元組為1KB,每1000KB為1MB,每1000MB為1GB,每1000GB為1TB,這二者進位上的差異造成了硬碟容量「縮水」。
-
固態硬碟還可以這麼小:2.5寸盤的1/100
商業和工業固態存儲廠商Innodisk今天宣布,推出全球首款基於SATA µSSD(JEDEC MO-276)技術標準「nanoSSD」的微型固態硬碟。傳統固態硬碟的主控晶片、快閃記憶體晶片、外圍電路都是分離的,nanoSSD則將它們統統整合在了一塊TFBGA封裝的晶片內,甚至還可以包括DRAM緩存,整體尺寸僅僅為16×20×2毫米,相當於標準2.5寸硬碟的1/100,同時重量也只有羽毛般輕盈的1.5克。
-
超輕薄大容量 WD MyPassport隨行版移動硬碟評測
超輕薄大容量 WD MyPassport隨行版移動硬碟評測 2019年11月08日 19:17作者:孫斌編輯:孫斌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移動硬碟自從誕生以來就是商務辦公一族必備的電子產品之一
-
轉:接受骨髓移植後基因改變成雙人嵌合DNA的奇特病例
原文:http://jandan.net/2019/12/26/dna-replaced.html大意是說一個美國內華達州的警員,接受骨髓移植治療,過了3個月,臉型、唇形都變了。化驗基因時,發現身體多處採集到的細胞樣本的基因,都變成捐贈者基因和他自己的基因都有的嵌合體狀態了。
-
大容量機械硬碟與貴价固態硬碟誰更有未來?
然而此刻的希捷,也正好發布了一款具有5TB容量的,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容量的移動機械硬碟Backup Plus Portable。威騰電子是否貼牌成就WD Blue和WD Green大家心裡有數,而希捷卻是實打實的繼續為消費者提供Barracuda系列硬碟的最新作!最重要的是,5TB的容量也僅僅是1300元人民幣售價,良心可見一斑。速度雖然不被看好,但大容量的優勢依然是可以輾壓固態硬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