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韶山舉行

2020-12-27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來源:學習軍團·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今天上午,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韶山舉行。

活動期間,與會領導和嘉賓向毛澤東同志銅像敬獻花籃,大家深情緬懷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英明決策和親自領導「兩彈一星」事業的豐功偉績,共同追憶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航天戰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歷程,通過飲水思源、回望初心,進一步堅定奮進十四五規劃發展新藍圖、走好新時代航天強國新長徵的信心決心。交接後,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將長期展陳於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

1970年7月14日,毛澤東同志親自批准「曙光一號」載人航天計劃,為後續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奠定重要基礎。經過幾代人艱辛探索和接續奮鬥,從曙光飛船到神舟飛船,從「714」工程到「921」工程,我國載人航天實現從無人試驗到載人飛天、從單船飛行到多器對接組合飛行等重大跨越,自主突破和掌握一系列重大關鍵技術,取得重大任務16戰16捷的輝煌戰績,走出一條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載人航天發展之路。目前,載人空間站建造任務已全面啟動,計劃2022年前後建成中國獨立建造、自主運營的天宮空間站。

2013年6月11日,聶海勝、張曉光和王亞平3名航天員駕乘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出徵太空;6月26日,飛船返回艙安全返回位於內蒙古中部的主著陸場。在軌飛行15天期間,圓滿完成與天宮一號自動交會對接、飛船繞飛等技術試驗;6月20日,航天員王亞平在聶海勝、張曉光的密切配合下,在天宮一號上圓滿完成國內首次太空授課,全國6000多萬中小學生實時收看,極大激發了廣大青少年嚮往航天、熱愛科學的熱情動力。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高約2.6米、直徑約2.4米,重量2噸多,此前曾在多個重要展覽中對外展出。

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是全國唯一一家系統展示毛澤東主席生平事跡、思想和人格風範的紀念性專題博物館。近年來,紀念館年參觀量達500萬人次,韶山景區年接待遊客2000萬人次,其中,中小學生年均參觀人數佔全年遊客數量45%以上。發展載人航天是毛澤東同志親自批准的,承載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可上九天攬月」的夙願和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將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放在紀念館陳列,具有功能定位準、展陳條件好、意義價值大等優勢,是對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深情告慰,有利於載人航天精神與偉人故裡紅色文化深度融合,使飛天壯舉與偉人豪情互相烘託;有利於更好發揮載人航天工程的綜合效益,達到展示航天成就、推進航天科普、傳承紅色文化的效果;有利於弘揚科學精神,激發創新意識,促進基礎研究,助力湖南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

(學習軍團·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相關焦點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安家」韶山
    來源標題: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安家」韶山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現場。昨天(25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湖南韶山舉行。今後,返回艙將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長期展陳。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運抵湖南韶山
    中新網韶山12月20日電 (付敬懿)12月20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經過兩天的運輸,順利從北京運抵湖南韶山,今後將長期借用給湖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進行展覽。2013年6月11日,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搭乘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由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入軌後,於6月13日與天宮一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安家毛主席故鄉
    據中國載人航天官方消息,2020年12月25日上午,毛澤東主席誕辰127周年來臨前夕,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湖南韶山舉行。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湖南省委副書記烏蘭、航天員代表張曉光出席儀式,湖南省直有關部門及湘潭市、韶山市負責人,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幹部職工、湘潭市和韶山市幹部群眾代表、武警官兵代表、學生代表等500餘人參加活動。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給毛澤東主席家鄉湖南韶山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2020年12月25日上午,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韶山舉行。儀式前,湖南省委書記許達哲在長沙與來湘出席交接儀式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一行座談。活動於上午10時開始。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緣何「入駐」湖南韶山?
    交接儀式上,航天員張曉光和少先隊員朗誦詩詞《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楊華峰 攝中新網韶山12月25日電 曾經遨遊九天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25日落戶湖南韶山,將長期展陳於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不久的將來,中國探索浩瀚宇宙的另一成果——嫦娥五號採回的月壤樣品,也將在韶山進行異地容災備份。「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是毛澤東在《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中寫下的浪漫詞句。如今,承載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豪情與夙願的載人航天事業,與韶山紅色基因交相輝映。航天員張曉光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落戶湖南韶山
    12月20日上午10時20分許,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運抵湖南韶山。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了解到,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將長期借用給湖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展出。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簡稱「神十」返回艙)是兩天前從北京出發的。12月18日上午,記者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見證了「神十」返回艙啟運。
  • 神舟十號返回艙在韶山正式交接,將陳列於毛澤東同志紀念館
    神舟十號返回艙在韶山正式交接,將陳列於毛澤東同志紀念館 12月25日,湖南韶山。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落戶韶山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落戶韶山 2020-12-20 13: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落戶」韶山向大眾展陳
    今天(20日),經過兩天的運輸,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從北京運抵韶山,今後將長期借用給湖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進行展覽。2013年6月11日,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搭乘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由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 我國明年上半年發射空間站核心艙,神舟十號返回艙正式落戶韶山
    我國計劃2021年上半年發射空間站核心艙,而後接續發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目前,核心艙已經基本完成測試的全部工作,航天員乘組已選定,正在開展任務訓練。12月25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湖南韶山舉行。
  • 元培之聲 | 新聞速遞:神舟十號載人飛船 返回艙「落戶」韶山向大眾...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新聞速遞   讓你了解近期大事件   01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   返回艙「落戶」韶山向大眾展陳   12月20日,經過兩天的運輸,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從北京運抵韶山,今後將長期借用給湖南,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進行展覽。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已運抵湘潭韶山,快來一飽眼福!
    大家還記得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的光輝歷程嗎?下面由小編帶大家回憶一下:2013年6月11日,聶海勝、張曉光和王亞平3名航天員搭乘神舟十號飛船出徵太空,並在軌飛行15天,這是我國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第一次進行應用性飛行。15天的太空生活,刷新了中國載人航天紀錄:6月13日,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航天員順利進駐天宮一號。
  • 「神十」返回艙落戶韶山,看「九天攬月」的湖南貢獻
    12月20日上午10時許,經過兩天的運輸,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從北京運抵韶山,今後將長期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進行展覽。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外層是細密的蜂窩狀結構,呈灰黑色且有高溫灼燒後的痕跡。因返回艙在返回地球時,高速飛行的返回艙與大氣層劇烈摩擦,產生高溫燃燒而成。
  • 交接
    2020年12月25日上午,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韶山舉行。與會領導和嘉賓向毛澤東同志銅像敬獻花籃,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湖南省委副書記烏蘭講話,雙方領導、航天員代表張曉光共同為紅綢包裹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揭幕。
  • 毛澤東同志誕辰127周年,湖南韶山多種活動紀念緬懷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毛澤東同志家鄉湖南韶山市,26日舉行了多種活動深切緬懷。據「韶山旅遊官方平臺」微信公眾號消息,12月26日,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匯聚到韶山,以獻一束花、唱一首歌、吃一碗麵等文明、樸素的方式,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7周年。
  • 「湖南人特別有家國情懷」——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中國...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曹嫻 孟姣燕 肖秀芬 12月25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韶山舉行。 神舟十號返回艙落戶韶山有何深意?繼2016年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之後,神舟十二號何時亮相?前來參加交接儀式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建平,接受了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採訪。 返回艙放在韶山是對毛主席最好的告慰與紀念 「1967年,我第一次到韶山,當時韶山剛剛通火車,我還只有10歲。」周建平深情地回憶。
  • 神十返回艙今起在韶山展出
    繼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宣布月壤將毛主席的故鄉韶山作為月壤異地災備點後,比月壤先到韶山的是一份太空大禮——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12月20日運抵韶山,將長期借用給湖南。12月25日,「神十」返回艙將在毛澤東廣場正式交接,並安放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展出。
  • 神舟十號飛船
    神舟十號飛船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它是中國第五艘搭載太空人的飛船。飛船由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和附加段組成。升空後再和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對接,並對其進行短暫的有人照管試驗。神舟十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921工位」,於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由長徵二號F改進型運載火箭(遙十)「神箭」成功發射。在軌飛行15天,並首次開展中國航天員太空授課活動。飛行乘組由男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和女航天員王亞平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2013年6月26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返回地面。
  • 神舟七號飛船:載人 首次進行出艙作業的飛船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