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首席記者 梁文豔報導
操作方便快捷、租車費用低的共享電單車雖然為廣大群眾提供了出行便利,但共享電單車亂停亂放,堵塞道路,甚至違反交通規則,亂闖紅燈、不戴安全帽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近一段時間,多地重拳出擊,開啟共享電單車整治行動。
多城市約談共享電單車企業
近日,湖南長沙市交通運輸局、長沙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長沙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集中約談了小遛共享、喵走、哈囉出行、青桔、美團、喜寶達6家共享電單車企業,要求上述企業即日起至11月26日前清理回收無牌照電動自行車。
據長沙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秩序管理科副科長唐衛中介紹,根據交警部門掌握的數據,目前,長沙街頭有共享電單車約46萬臺,其中發放了牌照的6萬多臺(小遛共享15370輛、喵走27180輛、哈囉出行7974輛、青桔街兔6782輛、美團6358輛,合計63664輛)。此外,還有共享單車16萬臺。
近日,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同北京市網信辦、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安交管局等部門,共同約談多家在京運營的共享電動單車企業,提出限期整改要求。
北京市交通委表示,上述品牌存在違反交通行政管理部門的要求違規投放共享電動單車,且存在未按要求進行電動車登記、未能準確披露服務信息、未建立用戶押金預付金專用帳戶、未按有關主管部門要求提供信息等多項問題,涉嫌嚴重擾亂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市場秩序。如果逾期未能整改到位的企業及其運營平臺,或將面臨行政罰款、扣留車輛、下架APP等多重處罰。
此外,四川資陽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也介紹,經走訪了解,青桔、美團兩家運營公司在資陽中心城區投放的部分共享電單車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為規範管理、促進共享電單車與城市公共運輸融合發展,近日已與相關企業進行約談並下發整改告知書,要求其於近期將不合規的車輛全部清退。
人民出行研究院院長蓋金東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長沙成為眾多共享電單車企業的主戰場,短短一年時間,長沙的共享電單車從不到10萬輛一度增至46萬輛。其中發放了牌照的僅6萬多輛。
在蓋金東看來,長沙制定了共享電單車管理規範,今後只有規範上牌的電動自行車才能向市場投放。長沙的「嚴監管」為共享電單車行業的發展做出了示範,有了約束,行業發展將更加有序規範。
據中國自行車協會數據顯示,2017年時我國兩輪電動車社會保有量就已突破2.5億;2018年,國內兩輪電動車年產量超過3000萬,堪稱「國民出行工具」。特別是在中國的三四線城市,電單車續航能力強,成本低,便捷實用,成為居民日常出行的首選。共享單車只解決了1公裡-2公裡內的出行需求,有專家預計更大的產業機會是兩輪交通出行的電單車。
智慧出行行業專家、全國市長研修學院研究員徐振強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最近一些地方城市治理共享電單車,從另外一個層面講,當前共享電動單車的投放、使用和管理問題比較突出,對城市精細化管理和提升治理現代化水平產生反向效應。共享電動單車作為城市出行的新形式,與現有的城市治理體系還需要充分銜接好,同時需要強化對共享電動單車投放主體、使用主體的有效監管,以確保城市總體運行,特別是要促進單車形成有規則停放、有序使用的局面。
「亂停亂放現象始於『超量、超區域、超需求』投放,需要數據化、常態化管理,提前預判,全程管理。」蓋金東說,解決「超量、超區域、超需求」投放問題,需要基於當地人口、交通等實際情況,遵守城市發展規劃,兼顧市民綠色出行需求,合法合規取得準入資格,嚴格執行「一車一證一牌」,劃定運營區域及投放數量,堅持「有序運營」「序化停放」。
蓋金東認為,車輛應安裝北鬥導航與GPS導航雙定位系統,結合電子圍欄技術,劃定騎行區域、指定停車站點、限定禁行區域,實現精準停車,可管可控。在停放標準上,按照「集中停放、擺放有序、朝向一致」的原則,有效解決車輛亂停亂放、擠佔公共空間等問題,打造整潔、有序的市容市貌。
還需推進共享經濟標準化建設
在新基建浪潮下,城市交通也面臨著變革,共享出行和綠色出行也推動了交通高質量發展。
基於出行需求,共享電單車能夠在未來城市出行系統中佔據重要地位。共享電單車作為城市公共運輸的重要補充,市場價值有望進一步提升。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國共享經濟標委會秘書長姚雷在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和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聯合主辦的第三屆分享經濟·綠色出行高峰研討會上表示,共享經濟憑藉自身技術和模式方面的優勢,正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不斷開拓新的市場,並持續創造了網約車、共享單車等新的應用場景,極大豐富了共享經濟的內涵。
姚雷認為,未來,我國共享經濟標準化活動將著力進行「三個平臺」建設,即打造共享經濟領域國際標準對接平臺、國家標準制定平臺、團體標準發布平臺。
「共享電單車應在運營管理中,切實履行主體責任,積極參與共治共享,配足線下運維人員、專用調度車輛,著力推進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規範運營、有序發展。」蓋金東表示,此外,要引入第三方監管平臺,針對各類運營情況及行業常見問題,進行事前管理、提前預警、遠程調控。運用大數據科學指導運營,依託雲技術,突破線下管控壁壘,將數據實時傳輸雲端,通過統一平臺進行多維度追蹤管理,為城市共享電動車管理提供多元解決方案,維護城市慢行交通秩序,推動行業有序可持續發展。「一個平臺」,多部委應用。
徐振強表示,需要以智慧城市思維來統領共享電動車管理,通過綜合的智慧出行,強化政府、單車投放主體、單車使用者等之間的有效互動,並以現代城市治理的準則和規範來約束共享電動單車的投放、使用等全過程,特別是基於數位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的運用,強化規劃統籌和齊抓共治。在智慧出行模式中,強化信用機制,提高對投放者和使用者的出行信用監管和適度懲戒、教育、引導,促進共享電動車在多元化出行的同時,減少可能並發對城市治理不利的方面。
需要指出的是,作為共享電單車的引領者,人民出行在推動行業有序良性發展中,根據地方規定,有序合規投放並運營,同時配合管理部門統籌管理。事實上,不論是人們出行,還是其它共享電單車企業,只有在政策的強監管之下,整個行業才能規範起來,其發展的機會也會更多。
據記者了解,昆明、銀川、南寧等部分地方政府將共享電單車納入管理範圍,規範和引導共享電單車行業健康發展。
蓋金東表示,隨著監管方向清晰、監管手段加碼,促使企業、用戶加強自律,進而直觀、區域性解決停放亂象;同時,「新國標」的執行,提升了行業各方安全水平,整個行業將呈現有序良性發展態勢。
有業內專家認為,面對存量電動車存在的資源浪費、安全風險等問題,在堅持包容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需要儘快從國家層面出臺共享電單車管理意見,在政策端合理鬆綁,明確共享電單車的定位,加快制定行業標準、服務標準,規範共享電單車行業的發展,從而更大地激發社會創造力,滿足民眾綠色出行需求,提升城市管理效能,並最大可能地產生「穩就業、促銷費、淨環保、利出行」等積極的社會價值和行業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