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電影《亂世佳人》下架,《老友記》主創哭著出來道歉,
包括英劇《Little Britain》以及很多以警察為主題的電影和連續劇都受到牽連,這屆觀眾真的太難帶了!
事情的起源是美國最近掀起的抗議活動,美國一名白人警察因暴力執法致使一名非裔男子死亡,引發了美國全國範圍內的暴力騷亂。
以往美國白人警察對非裔暴力執法事件層出不窮,這一次卻是將美國積壓已久的種族歧視問題引爆了。
在這個背景之下,經典電影電視劇的下架,對文化作品的反思,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亂世佳人》背景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站在南方白人莊園主的視角,並且當時美國奴隸制還沒有廢除,非裔角色在電影裡都是種族歧視的形象;
《老友記》製片人哭著向公眾道歉說劇中沒有一個主要角色是非裔,她覺得自己沒有為種族多元化付出足夠的努力;
除此之外還有動畫片《汪汪隊立大功Paw Patrol》因為正面描寫警察而被抵制;……
熟悉《老友記》的朋友們知道,其實這部劇是非常多元化的,例如顏值與才華兼具的非裔博士,又或是關於LGBT等話題;
《老友記》以喜劇的身份,帶給我們很多對現代社會接受度不高的新興事物的思考,
這些思考所觸發的反思與共鳴,才是這部劇在一代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記的原因;
這部劇教會我們摒棄偏見,用愛去包容身邊的每個人,
而這種愛和包容,跨越種族、地域、時空,甚至跨越宗教、膚色、信仰。
缺少多元化、不同膚色的主演固然是事實,但絕不應該是它被停播的罪名。
《亂世佳人》有相似的處境:一些事實被刻意放大,一些被刻意無視。
當年電影的首映禮上沒有出現非裔演員的身影被當作非裔演員遭受不公待遇的證據,
電影中飾演奶媽的Hattie McDaniel是首位獲得奧斯卡的非裔演員這一成就也被忽略。
種族歧視是美國社會一個存在且根深蒂固的問題,但這樣政治正確的極端操作真的是為了解決問題嗎?
種族歧視肯定是不對的,但搞到這個程度,似乎有點矯枉過正?
藝術可以下架,那歷史呢?
每一個記錄都可以被刪除或篡改,每一本書都可以被重寫,每一幅畫都可以被重畫,這樣的過程時刻在重複,他們似乎認為歷史可以因此被抹去或是改變,但他們卻不知旁觀者像是在看一場壓抑了許久勢必會爆發的鬧劇。
鬧劇會停止,但極端沒有界限。若是沒有力量幹預,一場運動天生就會向更極端的方向發展,現在是《亂世佳人》被下架,哥倫布雕像被推翻,下一個會是什麼?
是一個種族的重生還是一個文化的消亡?
或許都不是,或許這場鬧劇將會悄無聲息地結束,蠢蠢欲動暫時被壓制,等待下一次爆發的導火索。
當一個問題出現了,是不會憑空消失的,正視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我們不該只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而該從這件事情中得到一些啟示。
防止政治正確的極端化是必要的,以及,大數據時代,人們接收到越來越多的碎片化信息,與世界的距離似乎越來越近,但獨立思考的能力卻越來越稀缺可貴。
不要讓非黑即白的價值觀,吞噬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
看到別人掉坑裡,笑著鼓掌也不是不可以,但還是要低頭看看自己的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