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娛樂獨角獸(ID:yuledujiaoshou),作者:Mia,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那女孩對我說,說我保護她的夢,說這個世界上,對她這樣的不多……」廣州街頭,一個穿著格子襯衫的女孩坐在地上唱著《那女孩對我說》,含淚的眼眸閃閃發光,儘管身形瘦瘦小小,聲音中卻飽含巨大的穿透力與無盡深情,旁觀者都被她深深感動。
這條短視頻來自YY主播小阿七,在抖音上獲贊363. 4 萬,評論數9. 9 萬,曾經連續兩天登上抖音當日最熱視頻TOP3,使她在一個月內漲粉 300 萬。許多網友在評論表示「真是一首能聽哭的歌啊」。當前,她的全網粉絲數已經達到 3000 萬+,全網播放量達到 30 億+。
小阿七並不是YY直播孵化出的唯一「千萬級網紅」。除了小阿七,還有戴羽彤,吳岱林,飯思思……YY直播網紅專項打造項目於 2019 年成立,據近日發布的網紅孵化成績單顯示,目前YY直播旗下打造的網紅主播全網粉絲量已超過1. 2 億,短視頻播放量總量達到 110 億+,先後參與網紅孵化計劃的主播超過 50 人,超過70%的網紅粉絲達到百萬量級。
在許多網紅孵化機構身陷「難出圈」困境,遭遇流量焦慮的當下,以平臺角色成為行業的「網紅輸送者」,這樣的成績不可謂不驚人。YY直播的爆款打造方法論是什麼?通過與YY直播網紅專項打造項目負責人李毅彬(沙子)的深度對話,我們試圖一一解讀。
YY成為「頭部網紅搖籃」的「道」與「術」
如果要回顧 2019 年- 2020 年的風口關鍵詞,「網紅經濟」無疑是其中之一。蘇寧金融研究院數據顯示, 2019 年在線直播用戶與短視頻用戶市場規模分別達到了5. 04 億人與5. 20 億人。國外研究機構Frost&Sullivan預測, 2020 年網紅經濟的總規模將達到 3400 億元。
在網紅經濟引領浪潮的同時,一些問題也隨之而來,網紅孵化同質化現象嚴重,網紅成長空間受到制約,網紅經濟進入規範化時代,客觀上要求上遊孵化端向專業化、精細化和平臺化轉型。
有鑑於此,YY決意發揮平臺優勢,為行業輸送有差異化特色有核心競爭力的專業網紅。YY網紅打造的根本之「道」,或者說不可複製的核心優勢之一,在於自身豐富的孵化經驗,例如登上央視舞臺的小潘潘、以及成功舉辦全國巡演的摩登兄弟劉宇寧,均已經證明了YY造星機制的成功;核心優勢之二,則是資深直播平臺的平臺能力,以及技術能力。YY擁有海量的主播資源庫,有很多達人有待發掘和打造,「美顏技術能夠賦能拍攝製作過程,提高短視頻輸出的質量」,領先的搜索算法和推薦機制為主播出圈進一步賦能;核心優勢之三,是YY能夠靈活運用用戶互動機制,根據用戶反饋對網紅打造不斷加以修正。
具體到YY打造網紅的「術」上,整個打造流程被清晰劃分為四個階段:YY對一個S級主播的孵化周期在 9 個月左右——前兩個月是找人設階段,為主播找到符合其個人特質又能被市場接受的人設,「至少增粉十萬」;第二階段是以月增粉 40 萬為目標,檢驗爆款人設是否具有延續性;第三階段到達增粉 100 萬目標後,YY會和主播達成進一步的合作協議;第四階段則是長線打造階段,以多樣化的綜藝、音樂發行、經紀活動進行常規打造。
一切始於選拔。YY團隊主要從顏值,才藝,性情,內驅力四個方面特質考量。挖掘不局限於站內,同時也廣泛延伸至站外,例如YY直播目前籤約的達人中,有超過一半都來自站外,包括阿悠悠、沙粒小姐等。
在此之後則是深入細化打造人設,增強辨識度和記憶度。值得一提的是,所有人設基於主播的真實特性,例如飯思思作為「蘿莉唱將」,吳岱林作為「帽子暖男」,戴羽彤作為「長腿女神」,芮甜甜作為「宅男女神」,小阿七作為「街頭藝人」而廣為人知。沙子表示:「我們其實不是在立人設,我們是在挖人設。我們會根據主播自身的特點,從多個維度綜合挖掘,找到市場對標的明星或者網紅,再通過短視頻具象化,看用戶喜歡的是哪一種特質的標籤。」而這一立體化的人設也會不斷豐富、成長,創造更多的粉絲情感粘度。
例如團隊最開始嘗試用傳統歌手的模式包裝小阿七,為她打造精緻的音樂MV,效果不佳。後來我們結合她本人曾經有街頭唱歌的經驗,與率真感性的性格,發現她在「路演的狀態是最真實而且最好的」,帶著她在廣場、隧道、海邊等各種地點路演,最後每周五的路演成為慣例,逐漸積累了不少線下粉絲,而團隊的這份堅持最終成就了爆款級的《那女孩對我說》。與此同時,YY孵化團隊會不斷根據市場反饋調整主播人設標籤,為潛力主播打造路演、線上音樂會、全新單曲。
最後一步是商業變現。一些數據能夠佐證YY孵化網紅的商業化能力:小阿七從不知名小主播晉升為YY年度盛典TOP3,直播間營收飛漲 200 倍,吳岱林 2 個月直播間流水增長 10 倍,創造了平臺、公會、主播三方的共贏。相比其他機構而言,YY有著更豐富的直播、音樂、演藝、商務資源,更強的技術能力,更多合作夥伴。在整個過程當中,YY會按照S級、A級、B級、C級的不同金字塔層級劃分對藝人進行打造,與公會在定製化策劃和拍攝方面分工合作,賦能公會。
小阿七和飯思思的成長故事即驗證了上述YY打造網紅方法論的「道」與「術」。小阿七從「默默無聞的廣州街頭歌手」「丟在人海中不會被認出的瘦弱女孩」,一點點成長為與周筆暢、騰格爾等大明星同臺的知名歌手,近日還參與《街頭音浪》等綜藝的錄製。原本畢業於旅遊管理專業,一直喜歡唱歌的飯思思此前已有 200 萬粉絲積累,但流量增長一度停滯不前,YY孵化團隊從「造型上、內容角度、拍攝手法和布景、後期製作」多個方面給予她幫助,幫她進行合作把關,粉絲運營,最終《swagger》、《豬豬俠》等爆款作品讓她月增粉 400 萬,全網粉絲量突破 1500 萬。
總的來看,YY的網紅孵化思路是高度專業的,也是能夠被量化和複製借鑑的,這意味著網紅打造正在步入批量孵化階段。從小阿七、飯思思、戴羽彤、吳岱林等頭部達人的孵化方法論來看,其關鍵詞包括基於主播真實特點而延伸的人設打造、從而人設更持久而不易崩塌,帶有深刻網際網路烙印的強互動性,以及用戶陪伴式的持續成長性等等。
賦能行業與主播,YY的下一步棋是什麼?
在「短視頻+直播」時代,YY是如何幫助主播打通短視頻賽道和直播賽道的呢?
將目光投向YY平臺,能夠看到短視頻和直播的交融包括兩個層面,包括從人設到流量運營的打通。「直播時以音樂人設為主,在短視頻打造時也以音樂人設吸粉,通過信息流投放、社群運營等引流方式將流量打通,從而不斷延長主播生命周期。」沙子如是說。短視頻便於豐富人設,直播能夠增強用戶情感粘性,兩者相互依存,未來「短視頻+直播」將成為長期趨勢。
正是由於「短視頻-直播」閉環的形成,讓網紅「冷啟動」出圈變得極為迅速: 00 後「黑馬」林小珂,兩個月內粉絲就從 0 增長到 100 萬, 8 月底在YY直播開展首個線上個人音樂派對,當晚人氣高達 30 萬。
如果說數據層面的成績佐證了YY網紅孵化計劃的第一層意義,宏觀來看,YY網紅孵化計劃為音樂產業和藝人經紀產業帶來的「顛覆」,則是它的第二層意義。傳統音樂行業往往破圈受限,而「直播+音樂」、「短視頻+音樂」從人才挖掘、內容生產、宣傳、發行、衍生價值等各個產業鏈環節突破了時空、資金方面的桎梏,加速創意更新迭代,推動音樂人迅速走向大眾市場。當被問及對網紅孵化未來的展望時,YY的一個目標是希望能夠以更多優質主播「形成壁壘,降低成本,建立更豐富的內容矩陣」,另一個長遠目標則是「未來能夠孵化更多的音樂主播,以網際網路思維改造傳統音樂行業發行環節」。
傳統造星機制有培養周期長、反饋慢等缺陷,而YY式網紅孵化模式特點是培養周期加快,效率更高,且「陪著主播一路成長起來的」養成系粉絲具有陪伴式、沉浸式屬性,粘性和忠誠度、消費意願度都更高,彌補了傳統造星機制缺陷。YY根據網紅主播自身特色進行後續規劃,為演藝圈藝人資源補充新血,賦能藝人經紀行業。
在取得上述行業成績後,作為「爆款操盤手」的YY並未止步於此,而是計劃從線上內容賽道和線下空間地域兩方面進行版圖拓展。目前YY基於自身內容優勢,打造的網紅在音樂賽道上佔比較高,後續會向脫口秀、顏值、舞蹈等多個賽道延展,以賦能主播。以芮甜甜為例,今年YY從五六月開始根據其身材外貌優勢進行「東方美人」人設打造,芮甜甜短短三個月在抖音漲粉 180 多萬,在快手漲粉 110 多萬,成為舞蹈賽道的一個成功案例。
城市方面,YY未來會「從廣州向主播聚集的重點城市,東南、西南地區延展」,以豐富主播達人來源,與公會深入合作,不斷提升優質達人佔比,賦能YY主播。
直播在 2015 年迎來了第一波風口,歷經千播大戰,行業洗牌,在短視頻時代一度不被看好,從去年到今年又贏來了新的爆發和增長,以YY為代表的頭部直播平臺還在不斷探索新的泛娛樂直播可能,和網紅孵化的無限可能。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技術不斷革新,直播遠遠不會結束,還將迎來無數需求,機遇和新形態」。沙子認為,隨著5G全面落地,VR和AR技術廣泛運用,或將為直播的融合式發展,網紅經濟的迭代,帶來更多加持Bu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