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編在網上看到了一隻奇醜無比的佩奇,不毛絨不可愛不實用不便宜,但是還有人購買,它長這樣……
就是這隻「機械豬」,最近火遍大江南北,它來源於一個刷爆朋友圈的宣傳片,是中國移動和電影小豬佩奇聯合拍的宣傳片——《啥是佩奇》。
故事很簡單,就是講一個老人給孫子做玩具的過程。故事一開始,身在老家大山中的李玉寶拿著一個老人機滿山遍野的找手機信號,給孫子大為打電話,問他們什麼時候回家過年,時間沒問出來,但是問到了孫子想要什麼新年禮物,是一個佩奇。
啥是佩奇?
難住了一直住在村裡,連網際網路都不會使用的李玉寶,開始了尋找佩奇的過程。
一.查字典
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習慣,有難字難詞先從新華字典開始查起,看看李玉寶查到了什麼,「佩戴」、「配種」,就是沒查到佩奇。。。
二.問孩子
去村裡問玩耍的孩子,「啥是佩奇」,孩子玩鬧著不告訴李玉寶,跑掉了。
三.村裡廣播
李玉寶在村裡無意聽到了廣播站通知開通中國移動的新聞,然後走進廣播站,問大家「什麼是佩奇」,有村民拿著一個智慧型手機指給他,是直播裡的一個女主播。。。
四.問老三媳婦
佩奇是「洗潔精?是「跳棋」?在經歷種種不靠譜的尋找之旅,一次喝酒之餘,有朋友給李玉寶支招,老三媳婦在北京當過保姆,她應該知道。
李玉寶找到老三媳婦,終於給老人解了迷,是一隻豬,不是黑的,不是花的,還一定要是紅的。
長什麼樣呢?和鼓風機一樣。
年關近了……李玉寶獨自一人在家裡包著團圓的餃子,給兒子打電話問他何時回家,兒子回復今年過年不回家了。而老人已經千辛萬苦地在老三媳婦的指導下成功為孫子製作出了一隻佩奇。
故事不長,有笑點有淚點。
老人敲老三媳婦家門問「佩奇是什麼」,被人罵「有病「的時候想落淚;
老人包餃子時,背景電視新聞正好採訪回家的人,寄託回家之情的時候想落淚;
老人得知兒子不回來過年,失望的表情想落淚;
老人手機不好用,卻捨不得兒子花錢買新機時的抱怨想落淚。
還好最終是一個大團圓的結局,兒子接老人去城裡過年。而李玉寶也終於送出了自己精心製作的新年禮物,是一個鼓風機,外面塗成了粉色,眼睛是用螺絲做的,這也是老人用盡全力為孩子準備的。
僅僅8分鐘的宣傳片,被網友們總結出了各種經驗,人生哲理,工作實操。。。
總之,這個道理是通用的。。。
還有不少網友開始上傳了佩奇製作教程。。。
這隻豬又紅了一把。
佩奇是條線,連接故事前奏到後期,他是一個象徵,牽動網友內心最柔軟的點,那就是對家的思念和渴求。
當生活在流行都市的你享受著一線城市的繁華和快感,可否想起還在三四線城市的父母連「直播」都不知道是什麼;當吃著全國各地美食的你抱怨餐廳裡沙拉放少了,可否想起家裡的父母還覺得餃子是最好的東西;當你請了超長年假在塞班島上享受著異域陽光沙灘,可否知道留在家裡的父母望穿秋水的等你回家過年。
你便是家。而你想要的,父母會拼盡全力給你。
最妙的點在故事片尾,全家人齊聚電影院看電影《小豬佩奇》,告訴李玉寶他找到佩奇了,李玉寶說「她爹是豬,她娘也是豬,兒子還是豬」,這豬是什麼意思?
是說現在過年在外遊玩忘記回家的子女?是現在每況愈下的孝道?還是。。。?
小編不知道了。文/蜜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