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網消息,截止今年2月17日,中國能建規劃設計集團雲南院設計的印尼四個光伏項目全部順利併網投產,此次項目所有的光伏組件均採用我國國產的光伏組件。
b
據觀察網消息,截止今年2月17日,中國能建規劃設計集團雲南院設計的印尼四個光伏項目全部順利併網投產,這是印尼首批投產的光伏發電項目。和雲南院以往設計的海外發電項目多採用國外設備不同,此次項目所有的光伏組件均採用我國國產的光伏組件。
光伏組件是太陽能發電系統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陽能發電系統中最重要的部分。目前,我國開發太陽能大多都是採用光伏發電技術。所用的光伏電池主要有晶體矽電池和薄膜電池。例如,我國最新建成的這個萌萌噠熊貓外型光伏發電站就是利用這兩種不同的電池,來產生不同的視覺色彩效果。其中,熊貓的黑色部分,由單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組成;白色部分則由薄膜太陽能電池組成。
至於光伏發電技術,卻沒有電池分類那樣簡單。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是一種能將光生伏打效應所得的電能由直流電變成交流電併入電網供電的綠色系統。從我國的國家體育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到五棵松體育館等均應用了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採用此系統可以減少有害氣體排放、保護環境,還能緩解北京用電壓力。其中,國家體育館屋面安裝的100千瓦太陽能併網光伏發電項目,使國家體育館成為一座「會發電」的奧運場館。該項目可累計產生232萬度綠色電能,同時節約標準煤約904.8噸,減排二氧化碳約2352.5噸。
除了光伏電站外,光伏發電還有很多應用實例,小到太陽能充電器、太陽能路燈、太陽能航標燈,大到太陽能汽車、人造衛星、月球車、太陽能飛行器、光伏建築一體化等。
在2017年7月7日,我國建成了世界上首個熊貓外形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站,且已開始併網發電。該電站全部投入使用後,能在25年內提供32億千瓦時的綠色電力,相當於節約煤炭105.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70萬噸。
此外,中國屋頂太陽能的裝機容量將在2017年達到700萬千瓦至800萬千瓦,普通人家不但能使用這些電力,還能將剩餘的電力賣給電網。
知識點: 光伏發電的基本原理具體來說,它是利用光生伏打效應(PS:我不是錯別字,別人也稱我為光生伏特效應)將太陽輻射能直接轉換為電能,即當光線照射太陽電池表面時,一部分光子被太陽能材料吸收,光子激發電子躍遷至導帶成為自由電子。於是不均勻半導體或半導體與金屬結合的不同部位之間產生了電位差。有了電壓,這就像築高了大壩,如果兩者之間連通,就會形成電流。
所以,光伏發電過程其實就是由光子(光波)轉化為電子、光能量轉化為電能量的過程。
目前,我國太陽能發電產業正步入專業化、規模化和國際化的健康發展軌道,同時在世界太陽光伏組件市場上,我國所佔的出口份額也越來越大,希望,熊貓型光伏電站能持續發電,成功完成它的「光榮使命」,中國國產組件能更多的走向世界,國家科技越來越先進!
本文綜合整理自科普中國《我國全球首個光伏電站領先美國》
作者:山夕團隊 李嘉欣
本文出品自"中國科普博覽",轉載請註明出處。
責編:趙盤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