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聯邦參議員伯尼·桑德斯8日宣布退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競選,2020年11月3日的美國總統選舉如無意外已鎖定戰局,由民主黨籍前副總統喬·拜登對決共和黨籍現任總統唐納·川普。
兩人均已年過七旬,一個從政履歷豐富,一個標榜政壇「圈外人」形象。按照美聯社的說法,「幾乎肯定」兩人將在美國迄今「最昂貴」「最骯髒」的總統選舉中一決高下。
「安慰」與「顛覆」
拜登今年11月年滿78歲,如果勝選將成為美國迄今最高齡總統。川普也近74歲,但兩人的執政風格截然不同。
按照法新社的說法,川普主張「贏家政治」,從政生涯一路顛覆,拜登則給人安慰,試圖讓民眾感受到能「重返2016年以前」。儘管被川普稱作「瞌睡喬」,拜登篤定,經歷過共和黨政府動蕩不安的4年後,美國民眾願意稍作休息。
拜登曾是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聯邦參議員之一,輔佐過美國首位非洲裔總統貝拉克·歐巴馬8年,職業生涯大部分時間都在首都華盛頓度過。按照美聯社的說法,沒有哪位總統候選人的政府就職經驗比拜登更豐富。
但川普不同於拜登以往任何一位政治對手。他的資金優勢明顯,且有意不惜代價取勝。美聯社報導,川普團隊打算採用類似4年前擊敗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的「非常規」手段,向拜登發起真假信息混合的「抹黑」戰。
各有「命門」
依據多家媒體分析,拜登與川普作為總統候選人各有弱點。在全力迎戰川普前,拜登先要爭取桑德斯的「左傾」選民支持,這並非易事。主要原因一是拜登與桑德斯的政策主張存在較大差異,二是川普常以主流政壇「圈外人」自居,有意「分流」同為「圈外人」的桑德斯選民。
與桑德斯相比,拜登獲民主黨高層鼎力支持,選民群體也更龐大,被不少民主黨人認定更有可能擊敗川普。但拜登從政數十年,留下不少可供川普陣營攻擊的軟肋。按照法新社的說法,拜登的一個「致命缺陷」是小兒子亨特關聯烏克蘭政界的腐敗「疑點」。
儘管川普先前企圖施壓烏克蘭政府調查拜登父子「腐敗嫌疑」而遭民主黨控制的國會眾議院彈劾,亨特與烏克蘭的牽連仍將成為他攻擊拜登的「武器」。
川普的一大「命門」則是持續肆虐的新冠病毒疫情。美聯社報導,美國多地疫情數周后才會迎來「峰值」,疫情衝擊將影響選民態度和競選組織工作。路透社預測,在可預見的未來,拜登與川普的對決將聚焦後者應對新冠疫情的處理方式,這一公共衛生危機正在徹底改變美國人的生活並擾亂經濟。(海洋)
延伸閱讀
【天下人物】桑德斯:「左翼老將」再斷白宮夢
美國民主黨總統競選人伯尼·桑德斯8日宣布退出總統選舉民主黨選戰。這意味著,領跑該黨預選的前副總統喬·拜登將大概率贏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
這是桑德斯連續第二次從民主黨預選中突圍失敗,這位78歲的「左翼老將」今後恐怕再難參選,但能夠預見的是,他所代表的「進步派」運動不會終止,還可能對民主黨未來政治綱領產生更多影響。
遺憾退出
桑德斯當天發表講話說,在過去幾周裡,他和團隊及許多支持者就其競選前景進行了評估。鑑於目前拜登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黨代表票數上的領先優勢,他「幾乎不可能」贏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基於此判斷,他決定停止自己的競選活動。
桑德斯出生於紐約市布魯克林區一個猶太移民家庭。在芝加哥大學攻讀政治學本科學位期間,他積極參與民權、反戰等政治運動,對美國前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和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理念倍加認同。
大學畢業後,桑德斯回到紐約市。在多個行業浸染後,他於1968年移居美國東北部佛蒙特州伯林頓市,並在那裡開啟政治生涯——先是以獨立派人士身份當選伯林頓市市長並數次成功連任,之後又先後當選代表佛蒙特州的聯邦眾議員和聯邦參議員。
2015年5月,桑德斯正式啟動首次總統競選活動。與其他主要競選人不同的是,桑德斯拒絕接受富人的政治獻金。與此同時,他重視基層競選活動,並善於利用社交媒體。儘管在那次民主黨選戰中,他最終敗給了希拉蕊·柯林頓,但其「全民醫保」、免除公立高校學費等「進步派」主張得到了年輕一代選民熱捧。
2019年2月,桑德斯第二次宣布競選美國總統。憑藉這些年積攢的影響力,他一上來就被視作大熱門。在今年2月民主黨預選早期階段,桑德斯表現強勁,在年輕選民和拉美裔選民中支持率高於其他民主黨競選人。
隨著2月底「溫和派」主要代表拜登在南卡羅來納州大勝後,「溫和派」競選人紛紛退選並團結支持拜登,民主黨預選形成拜登和桑德斯對決的格局。在3月以來的預選中,拜登領先優勢不斷擴大,黨內要求桑德斯儘早退選的呼聲增加。
這是2019年10月15日在美國俄亥俄州韋斯特維爾拍攝的美國民主黨總統競選人伯尼·桑德斯(左)和前副總統喬·拜登參加辯論的資料照片。
美國聖安塞爾姆學院政治學副教授克里斯多福·加爾迪耶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桑德斯此次敗陣,外因是「溫和派」陣營在不利開局下迅速形成合力阻擊,內因是他未能擴大支持者範圍並挖掘更多選民。此外,「進步派」主張不乏質疑者,桑德斯沒有去認真說服他們。
未來之路
作為「進步派」代表人物之一,改變美國不平等現狀、縮小貧富差距是桑德斯一直以來的追求。無論在國會提案還是競選總統,他一貫主張實施「全民醫保」、提高最低工資、增加富人稅收、免除公立高校學費、大力應對氣候變化等政策。
桑德斯退選後,拜登成為當前唯一的民主黨總統競選人,不出意外的話,他將代表民主黨挑戰現任總統、共和黨人川普。拜登8日發表聲明稱讚桑德斯引領的「進步」運動,並努力拉攏他及其支持者,以追求黨內團結。
桑德斯在8日講話中對拜登表示祝賀,同時表明合作意願以推進「進步派」議程,但並未明言支持拜登。桑德斯說,自己的名字仍舊在餘下各州預選的選票上,將繼續爭取儘可能多的黨內代表選票。他同時強調疫情暴露出美國當前醫保體系的短板。
加爾迪耶裡分析說,桑德斯此時退選有政治考量,若繼續堅持,不過是又一次預選失利,還將損害他在國會乃至美國政壇中的影響力。還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時退選,桑德斯將成為拜登需要爭取的對象,可能更有利於他實現政治訴求。
此外,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達雷爾·韋斯特告訴記者,桑德斯退選使得拜登能夠專注於對陣川普,有助於民主黨儘早布局選戰。《今日美國報》文章認為,今年的美國總統選戰將有很強的不可預測性,雖然民主黨團結一致不能保證最終勝利,但至少能避免黨內分裂。(記者孫丁 徐劍梅 鄧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