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9-10900K全核心超頻5.5GHz,居然還是主板自動超頻

2020-08-25 PPimy皮米

i7和i5都用B460給安排了,i9-10900K一直麼有合適的座駕閒置中,感覺很浪費。所以再裝一臺給i9也安排了~

技嘉(GIGABYTE)Z490 AORUS PRO AX 小雕PRO

Z490整體規格還是要高端不少,雖然不是技嘉最頂級的Z490,這塊小雕的裝甲覆蓋還是非常多的。

有了上次「翻車」的經驗,這次帶i9-10900K,我對主板的供電就格外的慎重。看電感Z490 AORUS PRO AX 應該是13相供電,具體有多少供CPU,還得拆開看看。8+4PinCPU輔助供電設計。

掀開了「蓋頭」,網卡順便帶了下來,是一張intel的AX201,支持intel的CNVI技術的Wifi6網卡。

可以看到,剛剛提到的13相供電中,只有最後一相供電由絲印RA229001 PWM控制器 控制,用於VGT供電。剩下的12相供電,就全部是用於供給Vcore,這個供電規格,還是相當生猛的。

其中每相供電由一顆DrMOS管是SIC620A(最大穩定輸出電流60A),一顆R15 L1952電感以及一顆尼吉康電容組成。

這12相核心供電的主PWM為瑞薩ISL69269控制器,這個控制器最高支持三路12相供電,在這裡應該只使用了一路供電。

剩下Vcore、Vgt、VSA、VIO四路供電,則被藏到了第一個M.2.接口的下方。

非常厚重的供電散熱,中間由一根8mm分管貫穿。可以看的出技嘉在Z490 AORUS PRO AX 小雕PRO供電部分下足了料,就供電部分而言,這塊主板是2000左右級別裡,供電規格名列前茅的主板之一。

接口方面,這塊Z490 AORUS PRO AX 小雕PRO砍掉了P/S-2接口,各種規格的USB接口配備了10個,2.5G Lan接口以及光纖音頻接口也都有配備。

主板的底部有一個小白色的按鈕,用於QFlash_PLUS功能。你只需要吧下載好的Bios放在U盤裡,插在標有Bios的USB接口上,就可以通過QFlash_PLUS功能,在沒有CPU和內存的情況下,直接升級主板的Bios。

技嘉全系列的Z490都是支持PCI-E 4.0的,雖然現在的cpu還不支持pcie4.0,但是未來升級11代火箭湖就可以「激活」主板的Pcie4.0能力了。

扎達克(ZADAK)DDR4 3600 16GB (8G×2)

一直挺喜歡扎達克這個造型,海力士CJR顆粒,穩定性也很不錯。頻率/時序規格為3600MHz 17-19-19-39。

裝了好多臺機器一直在用這套內存,唯一的毛病就是老斷貨,動不動就沒貨了。。。所以這次618一口氣整了一大把,今年應該夠用了。

九州風神(DEEPCOOL) 堡壘360EX+MF120GT

散熱方面,i9-10900K基本是離不開360水冷了,所以這次使用了九州風神堡壘最新升級版:堡壘360EX。這個水冷的風扇造型比較特殊,搭其他的機箱風扇還不是很好看,所以又整了一套MF120GT。

會選這個水冷還有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個冷頭的設計很特別,中間的圖形可以替換,還可以變換角度,正好技嘉的主板有送一個硬質logo貼紙,一會兒換成技嘉信仰雕標試試~

編織線包裹的水管,屬於水管屬於偏軟的那種,可以不費力固定在各種角度上。水管的長度也屬於偏長的那種,可以很好的適應上下前中各種位置的安裝。

底座是鏡面設計,矽脂已經預先塗好了,機器塗的非常平整,量也很足。這款水冷的扣具使用起來也很簡單,可以保證一次就安裝成功,所以不用太擔心下手失敗,矽脂糊掉的問題。

九州風神獨有的冷排洩壓氣囊,可以讓水冷內外壓力動態平衡,優化水壓和流速。

堡壘360EX的風扇本質其實就是MF120GT,風扇轉速500~1800RPM士10%,風量60.6CFM

風壓1.73mmAq。

海韻FOCUS GX-850

電源部分選擇了海韻FOCUS GX-850。畢竟是為了帶10900K這種級別的「電老虎」,一會兒還要嘗試一下超頻,所以必然不能怠慢了。一會兒你看一下超頻功耗就知道~

電源接口也是非常充足的。80PLUS金牌認證,最高轉換效率92.86%,全橋LLC方案,MTLR可以做到0.5%精確輸出,10年質保,850w的容量非常足,未來intel就算繼續14nm懟上12核,甚至是14核。都可以不用換電源了。

話說這個風扇罩,長得非常像我們家的燒烤架啊。。。12cm 7葉靜音FDB風扇,可以看到風扇佔據了這個電源很大的面積,所以你可以想像,這個電源的體積非常小。14cm x 15cm x 8.6cm的小巧體積,大部分小機箱都可以輕鬆塞下,非常節省機箱的空間。

除了電源開關外,電源上還有一個一鍵靜音按鈕,彈起時默認開啟。電源在中低負載時會停轉/低速運行。

德商必酷(be quiet!)PURE BASE 500DX

最近貌似很流行白色機箱,所以這次我也整了個白色機箱:德商必酷(be quiet!)PURE BASE 500DX。機箱整體看起來矮胖矮胖的,屬於比較小巧的ATX機箱了。

頂部有個顏值很高的磁吸式防塵網,預留的孔位可以用於安裝240/280尺寸的水冷。

正因為這個機箱很「胖」,所以機箱每一個風扇位都可以用來安裝14cm的風扇,機箱已經預裝了3把14cm的be quiet!PURE WINGS 2風扇,看轉速比標準版稍慢了一丟丟,應該是出於靜音考慮,全速運行噪音17.1dB(A)。

頂部擴展方面,一個USB3.0接口,一個Type-C接口,一對音頻接口以及一個燈光調節控制按鈕。

前面板和底部也都是有設計防塵網的,前面板上還有細密的衝壓網,也有一定的防塵效果,相當與前面板是雙層防塵。前面板可以安裝240/280/360尺寸的冷排。

機箱背板上設計有大面積的吸音棉。

曬機

bq的這個矮胖機箱和九州風神的堡壘水冷的相性意外的好,我特意使用了酷冷的白色模組延長線,把電源的線變成了白色,看起來更加舒服了。

剛有提到過,堡壘360EX可以替換logo,剛好技嘉送了一個硬質的雕標貼紙,換上之後感覺整機更有雕味兒了~

測試

剛好有顆9900KS,給大家對比一下兩代旗艦的理論數據吧~

從理論測試和實際應用測試不難看出多,出2C4T的i9-10900K在多線程性能和應用性能方面要比i9-9900KS強上不少,而且10900K盒裝價格也僅僅比9900k貴了幾百塊錢,還是得回票價的。單核性能表現上沒有太多的提升,畢竟內核本質是相同的,單核性能的提升主要還是來自CPU本身頻率提升所帶來的。

這也就意味著,對多核多線程不太感冒的遊戲方面,10900K沒有佔到太多的便宜。為了避免顯卡貧弱所帶來的瓶頸,所以在遊戲測試時我把顯卡換成了2080S。結果還是在意料之中的,即便是《全戰三國》《奇點灰燼》這樣吃CPU的遊戲,10900K也沒有在幀數上佔到太多的便宜。可見即便是9900KS,對現階段遊戲來說,性能溢出已經很多了,如果只是想攢一臺遊戲機,我覺得選擇正在降價的9代系列,性價比反而更高一些。

超頻

回到最開始說的超頻方面,技嘉的EasyTune還是蠻好用的,不過OC模式只有一鍵5.5GHz,是不是步子一下邁的有點大了?而且可能是版本還麼跟上的原因吧,AutoTuning暫時是不可用的狀態,等版本更新解鎖了這個功能,我建議各位超頻的時候還是使用AutoTuning,這樣軟體會根據你的散熱情況來進行超頻,效能會更好一些。

不管咋樣先試試這個OC模式吧,開啟之後CPU全核心運行在5.5GHz,在CPU空閒的時候會降至800MHz快速降溫,CPU只會工作在這2個頻率上。

測試了一下CPU-Z成績,整體相比默頻提升了10%左右,性能提升還是非常可觀的。

全核心5.5GHz跑分的時候功率達到誇張的410W左右,已經成功超過了我家的電飯煲功率了。就連平時不怎麼工作的電源風扇,這時候都意外的努力。

雖然CPU在散熱下面燒開水,但是主板供電溫度還是依舊很溫和,室溫28.8℃的,CPU全核心5.5GHz跑分的狀態下,技嘉的小雕PRO的供電溫度依舊保持在65℃左右。看來這個主板的供電還是非常厲害的。

不過這個全核心5.5GHz的實際應用價值不大,畢竟大部分360水冷標稱散熱功率都是300~350W,i9-10900K單跑分的時候,整機功率就已經超過400W了,肯定是已經超過了大部分360水冷所能承受的壓力。

所以這個OC模式下的5.5GHz,是根據CPU體質產生的一個供參考的預估值,最終的實際情況還需要根據自身散熱能力,在高級模式中進行微調。通過EasyTune可以設定了階梯頻率,讓每個核心可以根據負載單獨調整頻率。同時最好把功率限制調整至你散熱所能承載的最大功率上,因為我才發現默認功率居然是4090W,驚了~

最後

那麼OK,就這麼多吧,希望本文對大家的選購有一定的幫助,如果有建議或者意見,歡迎評論區留言!最後的最後,感謝各位的耐心閱讀,我們下篇再見~

相關焦點

  • i9-10900K全核心超頻5.5GHz,居然還是主板自動超頻
    畢竟是為了帶10900K這種級別的「電老虎」,一會兒還要嘗試一下超頻,所以必然不能怠慢了。一會兒你看一下超頻功耗就知道~電源接口也是非常充足的。80PLUS金牌認證,最高轉換效率92.86%,全橋LLC方案,MTLR可以做到0.5%精確輸出,10年質保,850w的容量非常足,未來intel就算繼續14nm懟上12核,甚至是14核。都可以不用換電源了。
  • 10核依舊超頻狂 酷睿i9-10900K的極限在哪裡?
    還記得去年那款獨一無二的酷睿i9-9900KS嗎?第一次強調了全核可達5GHz的水準。沒錯,上面所說的酷睿i9-10900K的各種運行頻率,則「僅限於「單核及雙核,更多核心一起Boost的時候,倍率也就是頻率會逐步降低。 今天講的超頻,不是針對個別核心的極限頻率,而是全核的極限頻率,兩者相差400MHz級別的。
  • 輕鬆全核5.2GHz 酷睿i9-10900K超頻的那些事兒
    在x86處理器歷史上,5.3GHz的官方出廠頻率還是第一次,創造了歷史新紀錄,而且這次是同時提升CPU核心數及頻率,更加難得。十代酷睿超頻改進:釺焊+晶片變薄、開放超頻控制酷睿i9-10900K處理器本身的5.3GHz頻率很高了,全核頻率也達到了4.7GHz,但是其超頻潛力還可以繼續挖掘,主要就是Intel在這一代處理器上重點改進了超頻相關的功能及設計。
  • 酷睿i9-10900K超頻突破7GHz
    Intel十代酷睿已經把5GHz+當成了家常便飯,而在液氮極限環境下,超頻也是輕而易舉,Tom's Hardware就將一顆旗艦級i9-10900K超到了7GHz之上。本次超頻使用了華擎Z490 Aqua Prototype 2 DIMM主板、芝奇NEO 4000C19 16GB×2內存、安耐美Maxtytan 1250W電源等,和自己打造的「液氮大炮」。
  • i9-10900K超頻達成全核5.4GHz,Cinebench R15得分超3000
    前幾天英特爾正式發布第十代桌面版酷睿處理器——Comet Lake-S系列CPU,其中的旗艦型號i9-10900K具有3.7GHz的基礎頻率,並且在新的睿頻能力——Thermal Velocity Boost的加持下,單核可以睿頻到5.3GHz,再一次突破記錄。
  • ITX主板也能玩轉酷睿十代i9 10900K,分享超頻經驗和性能詳測
    但是看到各種i9 10900K的報導都說這個CPU有不小的可玩性,尤其是全核心5.3GHz這點深深的吸引了到我這種資深超頻愛好者,所以忍不住跟風入了一顆。不過我喜歡小主機,所以選了華擎Z490 Phantom Gaming ITX/TB3主板。
  • i9-10900K超頻跑分洩露!10個核心全部5.4GHz強無敵!
    intel i9-10900K和i5-10600K詳細的性能測評解禁日期是5月20日晚9點,這也意味著我們還需要等待大約兩周的時間才能看到十代酷睿CPU的性能測試。
  • 酷睿十核i9-10900K怎麼樣 超頻性能怎麼樣?散熱好嗎
    新旗艦在規格方面是加量不加價:在保持上代旗艦售價的同時,i9-10900K在 i9-9900K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個核心四個線程,基礎頻率為3.7GHz,最高加速頻率可達5.3GHz,三級緩存為20MB,TDP為125W。從規格上看,這顆CPU幾乎沒有短板,然而英特爾還是想通過一些手段想方設法榨乾處理器物理性能,讓用戶得到更極致的旗艦體驗。
  • 10核酷睿i9-10900K關閉8個核心 超頻能提升多少?實測來了
    十代酷睿處理器這次做到了10核20線程,而且加速頻率達到了5.3GHz,在超頻上也做了很多改進,高玩挑戰超頻記錄也全靠它了。酷睿i9-10900K的5.3GHz是TVB加速技術下實現的,條件很苛刻,那關閉CPU核心之後是否能再創超頻記錄呢?
  • Intel十代桌面級酷睿處理器:i9-10900K超頻
    Intel近日發布了Comet Lake-S十代桌面級酷睿處理器 ,當打旗艦為i9-10900K,10核心20線程,最高價書頻率達5.3GHz,不過這個頻率是在單核極限加速狀態下才能達到的,全核加速最高則是4.9GHz。
  • 酷睿十核i9-10900K怎麼樣_超頻性能怎麼樣|散熱好嗎-太平洋電腦網
    [PConline 雜談]幾個月前,萬眾矚目的英特爾系列十代酷睿桌面級CPU終於來了,消費級酷睿處理器旗艦也從八核的i9-9900K更新至十核的i9-10900K。基於這樣的特性,英特爾將這個體質特性從處理器單位下放到了核心單位,也就是說在日常使用時,i9-10900K在特定需要單核心或雙核心工作的場景下,將兩顆優秀體質核心的頻率提升到5GHz以上來滿足特定場景下的高頻單核性能的需要。
  • i9奇兵!Intel酷睿i9-10850K評測:性能堪比i9-10900K
    對比另一顆不能超頻的十核心i9-10900處理器,二者加速頻率均為5.2GHz,不過i9-10850K的全核頻率高了0.2GHz,基礎頻率高了0.8GHz,TDP也高了60W,而價格要便宜200元。比較之下,i9-10850K的性價比十分突出,那麼它的性能如何呢?我們就來實戰一番。
  • 核心頻率全面升級,新時代新十代,i9 10900k與技嘉Z490美麗約會
    其中,i9 10900k比起上一代的i99900k多了兩個核心四個線程;i7 10700k就是八核心16線程,完完全全就是上一代的i9 9900k了;i5 10600k,六核心12線程,相當於八代的i7 8700k;而i3 10320也是四核心八線程,就是相當於7代以及7代以前的i7非超頻版本。
  • 十代酷睿體質猛如虎—i9-10900K超5.4GHz,全核突破5.4GHz不是夢
    即使是體質最差的主流旗艦處理器的睿頻頻率,AMD大雕銳龍超頻到冒煙也不一定能趕得上。i9 10900K全核超到5.4GHz,電壓1.35V雖然Intel十代酷睿已經上市了,但是要等到這個月20號才能解禁。
  • 酷睿i9-10900K處理器首測:遊戲之巔不勝寒
    沒有錯,想在多核心前提下獲得更高頻率本身就十分困難,在諸多技術疊加之後,英特爾才能保證酷睿i9-10900K在獲得額外2個物理核心4個線程之後,仍然能將最高頻率加速到5.3GHz,達到與Comet Lake-H相同的水準。
  • 十代U體質猛如虎—i9-10900K超5.4GHz,性能提升將近30%
    i9 10900K全核超到5.4GHz,電壓1.35V 雖然Intel十代酷睿已經上市了,但是要等到這個月不過已經有些網友搞到U了,採用 DDR4 3200 CL14內存,並且在水冷條件進行超頻測試。他將CPU核心電壓加到1.35V,i9-10900K十個核心全核心超頻至5.4GHz,並且通過壓力測試。
  • 英特爾 i9-10900K 超頻測試:液氦全核7.7GHz,內存6.6GHz
    IT之家5月21日消息 根據外媒WccfTech官方的消息,英特爾i9-10900K的首個超頻紀錄由華碩完成,華碩將這款10核心20線程的CPU頻率提升到了7.7 GHz (7702.62 MHz)。據介紹,華碩在ROG Maximus XII APEX主板上進行了超頻測試,使用液氦散熱。根據官方的海報,ROG Maximus XII APEX主板創下了7個世界紀錄,CPU全核心7.7GHz,內存也達到了6666MHz,內存的型號為芝奇F4-4000C18-8GTRG。
  • i9-10900K處理器性能提升多少?搭配什麼主板最合適?
    在i9-10900K處理器沒有發布之前,i9-9900K被認為是業內最強的遊戲CPU,是高端玩家的首選CPU。從命名來看,i9-10900K處理器似乎是用來替代i9-9900K處理器的,那麼i9-10900K處理器比i9-9900K處理器提升了多少呢?
  • 10900K液氮超頻:十核全開 7.7GHz「水到渠成」
    本次亮眼的CPU莫屬i9-10900K,雖然官方宣稱該U最高加速頻率可達5.3GHz,但是外國團隊來了一撥高端的液氮超頻操作。i9-10900K據了解,就是在英特爾正式解禁i9-10900K評測的同時,世界級的超頻玩家使用液氮對CPU進行了超頻,本次使用的主板為 ROG maximus XII Apex 主板、內存為芝奇單根 TridentZ RGB 燈條,最終酷睿 i9-10900K十核全開,達成 7.7GHz。
  • 半導體製冷10900K超頻5.5GHz,酷冷至尊ML360 SUB-ZERO散熱器測試
    零下℃待機和全核心烤機測試上機之後第一件事並不是安裝系統或者軟體,而是第一時間查看CPU體質,運氣還是比較一般,SP分只有63的10900K,妥妥屬於偏雷的體質,超頻進程將會變得比較困難了,對於ML360 SUB-ZERO這款散熱器來說,個人覺得SP分怎麼都有個100分才合適,畢竟它的賣點是部分核心衝擊高頻率,這次就當作是挑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