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前的那個晚上,《歌手·當打之年》節目收官。每一次,歌手的落幕,總給我有種永別的感覺。因為,一季比一季難,從請人到節目形式,觀眾的新鮮感少了,好奇心也被磨光了。
這麼多年,看下來(邁至七年)的老牌音樂節目-歌手,多少還帶有點"英雄"情懷。即便,每一季的<歌手>結束,都會出現節目使用劇本的爭議,歌王行不行、匹不匹配的討論。
華晨宇(花花)得了冠軍。觀眾們、第一時間開始爭辯,歌王認可度的問題,網絡上出現<歌手 劇本>/<難聽>的一些論調。我想,於節目而言,這些都不可避免。
一年一年,我對它的關注度,也漸漸下降(確實有讓人失望的點)。到後頭,開始只看其中的一些音樂片段,其餘、便掠過。甚至,只是聽聽音頻,偶爾參與網友們的吃瓜樂評。
可淪為路人,看客。我卻也要感謝這個節目帶給我的點滴驚喜。比如:音樂詩人李健在《歌手》中唱的歌曲,現在還存在手機裡,他說的冷段子也記憶猶新//秋褲男神。比如:青峰去年在《歌手》中的演繹,單曲循環好久。
再比如:
今天要提到的//歌手-徐佳瑩
一份歌單取名為:徐佳瑩的現場式
以下純屬個人分享
歌單簡介
歌單指南
本歌單名稱:徐佳瑩的現場式。這份歌單一共11首歌,預計收聽時長45分鐘,收集的歌曲,全是徐佳瑩現場演唱的版本。使用場景:居家無聊、深夜閱讀、發呆做夢、胡思亂想And so on。以下是曲目備註。
第一Part:歌手4
相較於最新一季的《歌手·當打之年》,第四季《歌手》中,徐佳瑩演唱的歌,反倒讓我印象更深。也是第一次透過節目的渠道,了解到這位歌手。所以,先要說的歌單第一部分,便是徐佳瑩在歌手第四季中的演唱(部分曲目)一共五首。
LIST.1:《失落沙洲》live
原唱:徐佳瑩。首發於2009年5月29日,專輯《LaLa的首張創作專輯》這首歌應該能算是LaLa的一個(代表作)熱門曲目。不過我第一次熟悉這首歌是因為歌手4,第一期//是不是有點孤陋寡聞了。
今天,推薦的版本是歌手4,第一期現場版《失落沙洲》。在聽的時候,有被驚豔到也被孤獨到。自這首歌起,對歌手4的看點又多了一個。《失落沙洲》中寫著一句詞:我不是一定要你回來。可那天,聽徐佳瑩的現場,聽得句句都是:你快回來。
LIST.2:《浪費》live
原唱:林宥嘉(有點、想看林宥嘉的演唱會)首發於2012年6月22日,專輯《大小說家》。屬於林宥嘉的概念音樂作品,究極音樂的真善美。
徐佳瑩,翻唱/歌手第四季第10期。雖然,內心上剛聽第一遍《浪費》歌手4現場的時候,還是更喜歡林宥嘉的演唱。可到後來,一遍一遍,才覺得女版的《浪費》,徐佳瑩的沒關係是有關係,裡面藏著的是決絕和乾脆。
LIST.3:《莉莉安》live
原唱:宋冬野。《莉莉安》是宋冬野2013年專輯《安和橋北》的主打歌。同為民謠經典,可能在知名度上面沒有另外一首歌《董小姐》高。但卻比《董小姐》多了一份懷舊氣息。宋冬野的嗓音也是自帶意境。
徐佳瑩,翻唱/歌手第四季第4期。通過徐佳瑩,認識到這首歌,發現這首歌的第一句,是一個動人的點:她發現孤獨的人,準備動身。這首《莉莉安》現場版是徐佳瑩式的民謠,很清新也很文藝。
LIST.4:《突然好想你》live
原唱:五月天(五月天名曲目)首發於2008年10月23日,專輯《後青春期的詩》。<後青春期>是什麼?恐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後青春期的概念是殘存,是餘熱還是其他。徐佳瑩,翻唱/歌手第四季歌王之戰。有很多歌手都翻唱過(古巨基、林宥嘉等)。顯然,和很多類似的翻唱不同,徐佳瑩帶來的那種安靜氣息反倒特別,越是平靜越是深刻。
LIST.5:《喜歡你》live
《喜歡你》是陳潔儀演唱的一首歌曲(不是粵語的那首<喜歡你>),由梁文福作詞、作曲,收錄在陳潔儀1996年發行的國語專輯《傷心》。2013年徐佳瑩曾在《繼續 理想人生演唱會》上翻唱。
而後來在《我是歌手》第四季第6期上,徐佳瑩再次演唱了這首歌曲。聽完後,怎麼說呢?和吳青峰一樣,感覺徐佳瑩不像是一個三十多歲的人。或許,在他們的心裡都住著一個18歲的小孩。
第二Part:歌手·當打之年
歌單,第二部分歌曲來自剛剛結束的《歌手·當打之年》。
LIST.6:《Last Dance》live
《Last Dance》是由伍佰作詞作曲、伍佰&China Blue編曲演唱的歌曲,滾石唱片發行,收錄於伍佰&ChinaBlue於1996年6月發行的專輯《愛情的盡頭》中。一首跨世紀的老情歌,通過2019年播出的電視劇《想見你》火了一把。
在《歌手·當打之年》的第7期,徐佳瑩的演唱後,再次火了一把。何老師,在總決賽的時候說LaLa版本的《Last Dance》一直在他手機裡單曲循環。柯佳嬿說:徐佳瑩像是以韻如的角度唱述,暗淡孤獨卻隱隱帶光。
LIST.7:《克卜勒》live
可以坦白,我很欣賞孫燕姿的歌。這首《克卜勒》是孫燕姿為「2014年克卜勒世界巡迴演唱會」及同名新專輯推出的主打歌,由Hush作詞和譜曲,於2014年發行,其後收錄於同名專輯。
我在《加柒說》的推文中提到幾次。上回,徐佳瑩版本的《克卜勒》,在《歌手·當打之年》第10期,放映後,我說,這一版本帶給我驚喜。覺著小朋友的聲音唱著《小星星》加的很可愛,和孫燕姿是不一樣的感覺。到現在、我還這樣覺著。
LIST.8:《小半》live
還是給陳粒打個call!!《小半》是由塗玲子作詞、陳粒作曲並演唱的歌曲,收錄在專輯《小夢大半》中,發行於2016年7月26日。是陳粒的一首代表作(最近,陳粒在唱作人2中的歌曲、也有很好聽)。
徐佳瑩在《歌手·當打之年》第3期,演唱曲目。有人說這首歌徐佳瑩選的不太對,沒有唱出感覺。在《小半》這首歌上面,我沒有把LaLa版本和陳粒的做一個對比。我只覺著,她不過是唱出自己,罷了。
LIST.9:《一樣的月光》live
《一樣的月光》是由徐佳瑩作詞作曲並演唱的歌曲,收錄於《lala首張創作專輯》中。在這一季《歌手》第1期,首場競演曲目。徐佳瑩選擇了《一樣的月光》,舊歌新唱,新的編曲,可能沒有達到預料的效果,但加入【城裡的月光】多少是讓人眼前一亮。
LIST.10:《言不由衷》live
《言不由衷》是徐佳瑩演唱的歌曲,由艾怡良填詞、譜曲,收錄於徐佳瑩於2017年12月27日發行的專輯《心裡學》中。而次年,艾怡良也憑藉該歌曲入圍第29屆臺灣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
在這一季《歌手》第5期,再次演唱。之前的推文裡也有提到歌詞:是不慌不忙,是心之所向。單這句,不慌不忙、心之所向,兩個詞溫柔且堅毅。想要去解釋《言不由衷》唱出什麼,傳達什麼。這幾句詞就很明顯。
第三Part:日全蝕演唱會現場/單曲
歌單曲目,最後一首:<我也不想這樣>,寶藏歌曲。翻唱/徐佳瑩日全蝕演唱會現場版本。原唱王菲,由林夕作詞,Alex San作曲,該曲收錄在王菲1997年發行的同名專輯《王菲》中。
LIST.11:《我也不想這樣》live
寫到這,關於《我也不想這樣》這首歌,並沒有太多想表達的點。只是,除卻歌之外,我更喜歡徐佳瑩在這首歌,開頭說的那幾句獨白:如果你也是這麼反反覆覆的人的話,那我也是啊,所以還好啦,也不用太糾結。Others/歌單之外的歌曲,自行腦補。
//寫在最後
以上、這是一份歌單About徐佳瑩:現場式//請記得查收。我想,不管怎麼聽,孤獨感一詞都繞不開她的歌。大抵每個人的喜好是有差異的,沒法平衡。
就像節目評論區的兩極分化,每首歌后頭的爭吵,沒辦法一一細數。不是徐佳瑩的粉絲,也不是專業的樂評人,只是在聽了她的歌后。能把一些自己覺著好的音樂做一個分享、一個記錄,總還是對的。
當最後,再回歸談到《歌手》的種種。還是想說,既然是節目就難免被吐槽。標籤說演成年度聯歡晚會也好,說是難聽不和胃口也罷。總歸,它還是尊重音樂的,還是從音樂的角度出發的,哪怕力不從心,少了嚴肅,卻也唱出味道。
在文末,想提提這一季歌手總決賽的片尾,有這樣一段文案,想分享給大家,用作今天的結尾圖,這段長文案,在節目的視頻中BGM配上了旅行團的歌曲《逝去的歌》,給這段文案點讚。
未來,或許,這個音樂綜藝市場真的需要一種新的模式來呈現,來激發聽眾的共鳴,重回一個螢屏內外都沸騰的現場。寫到這,順便也以此篇側面來致敬為音樂創作傳播而努力的歌手及電視人們。願再會,再會,再會。
不喜歡也不要爭吵
可以拒收
本期圖文原創加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