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價格便宜量又足」的國民手機,紅米的群眾基礎可以說是其他競品可望而不可即的:超過一億臺的銷量令它被數字時代的男女老少牢牢記住,與此同時,也被所有的友商所深深畏懼。
畢竟,紅米出什麼,幾乎就意味著其他廠商類似配置的手機直接被「打入冷宮」。
正因如此,當以MIX為傲的小米首創了「全面屏」這一詞彙,使得各大廠商爭先恐後地推出以「全面屏」為賣點的新機時,大家心底裡估計都捏著一把冷汗:小米能做MIX那種高大上的無邊框全面屏,難道就不會讓紅米將普通的18:9全面屏直接做成普及型產品麼?
可惜(但對於用戶來說是可喜)的是,紅米的全面屏,並沒有讓大家等太久就到來了——這就是今天發布的紅米5/紅米5 Plus。
首先,紅米5代的這兩款新機,理所當然地繼承了家族「價格殺手」的角色。
它們分別配備了驍龍450/625主控,其中驍龍450雖然屬於400系列,但是卻是比625更新的「後來者」,在CPU、GPU等各項參數上和625幾乎就是持平的,因此性價比奇高。
除此之外,還有和其他家旗艦手機同級別的大像素主相機——紅米5家族的相機規格直接「秒殺」市面上兩三千元級別的所謂全面屏們,不禁令人感慨小米這次是真的「用力有點猛」!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全面屏——紅米5使用了一塊5.7吋的18:9全面屏,而紅米5Plus的屏幕尺寸則正是目前市面上兩三千元級別最常見的5.99吋規格。
換句話說,「國民手機」用上了其他牌子旗艦款的硬體,那麼價格是多少呢?
對,你沒看錯,就是799起價,而最高配的紅米5Plus頂配版(4+64GB)也才不過1299元——這是什麼概念?
說白了,就是「全面屏」的創始者小米,直接將「18:9」拉下了價格神壇!
以後,其他廠商採用類似的設計,只怕很難再有勇氣去賣高價了罷!
當然,要是這樣反而倒逼它們去採用無邊框、曲面屏這些真正高大上的工藝來裝備新品,那也算是紅米立了一功~
但是,如果你以為這次的紅米5隻是靠低價破除了「全面屏迷信」,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紅米這次更厲害的殺手鐧不是全面屏,而是「紅米品質」!
首先,雖然18:9全面屏本身在技術上根本無法和MIX手機的無邊框全面屏相提並論,但小米作為全面屏概念的提出者,在給紅米5系列設計全面屏的過程中,卻依然保留了如同當初對待MIX那樣的認真態度。
紅米5的全面屏內屏邊角角度和機身外框角度接近一致,這使得它在視覺上相比其他簡單地「塞」進一塊18:9圓角屏幕的手機要更為精緻。
其次,在千元都不到的紅米5機身裡,不僅用上了全面屏、用上了大像素相機、用上了4000mAh的特大電池,這次還有專門為了應對跌落情況的內部加強筋設計,讓「國民手機」不僅配置高還很耐造!
大家可能沒有想到,小米會選擇這樣一款「低價」產品的發布會來展示自己的可靠性測試流程,不過如果你還記得之前小米在雷軍的家鄉召開的全球供應商大會,就應該不會對紅米為何能夠做到價低質優而奇怪。
當然,企業做大了,朋友變多了,能夠以更低的價格拿到全球的優秀零部件是一方面,而自身「不貪」、「不搶」,依然能保持做優質低價產品的初心,這就是更加重要的一方面。
也是紅米乃至小米,與許多其他的業界同行很大的一點不同之所在。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推薦閱讀
比全面屏多努力一點:努比亞Z17S評測
人機互動演變史:從打孔紙帶到AI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