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洗牌?韓國巨頭590億收購英特爾部分業務,國產晶片再獲突破!

2020-12-07 金十數據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近段時間以來,半導體市場正迎來一場變革,全球晶片巨頭開始採取新動作,而國產晶片行業也迎來了新突破。

IT之家11月18日消息,近日銘瑄科技聯合長江存儲,正式發布並採用純國產晶片的太極系列H5 SATA 3 SSD。據報導,該國產晶片的快閃記憶體顆粒是由長江存儲自研,採用了2.5寸7mm形態、SATA3接口,帶寬可達560MB/s,適合入門及主流用戶選用。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國內晶片存儲領域的龍頭企業,長江存儲也一直在不斷擴張自己的市場份額。據報導,今年4月13日,長江存儲宣布研發成功128層QLC 3D 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X2-6070,預計將於2020年底-2021年中旬陸續量產,月產能直逼10萬片。

不僅我國企業積極走上「國產之路」,國家層面也在發力增資。據中國證券報,日前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基金二期」)等多名投資人籤署協議,擬出資3億元人民幣共同參與長鑫存儲的增資項目。

受疫情影響,作為半導體行業的重頭,存儲行業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打擊。在此背景下,國際存儲巨頭之間的業務重組也在上演。

以韓國SK海力士為例,此前該公司宣布將以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90億元)收購全球第六大NAND製造商英特爾旗下的SSD、NAND業務,收購預計於2025年3月份全部完成。

有分析認為,如果SK海力士能成功收購英特爾NAND業務,將在全球NAND市場份額提升22%以上,超過鎧俠成為第二。

總的來說,當下全球晶片市場正迎來大變動,SK海力士、英特爾等國際巨頭都在不斷的攻堅自己的產品線和市場。而中企作為一個後來者,能否在此次的機遇中突破自身的發展難題,很值得期待。

文 | 林妙瓊 題 | 凌明 圖|盧文祥 審 |陸爍宜

相關焦點

  • 晶片行業再迎「洗牌」,韓國巨頭果斷出手,國產企業也將迎頭趕上
    自從臺積電開創了晶片代工這個商業模式以來,談到晶片製造基本上就不能落下臺積電,而臺積電也成為了目前世界第一的晶圓體製造工廠。不過隨著臺積電的崛起,另外一家曾經叱詫風雲的晶片巨頭卻沒有了當初的輝煌,這家企業就是美國巨頭英特爾。
  • 晶片行業大變局,英特爾旗下業務遭收購,中企迎來好機會
    現代社會中,晶片所能發揮的作用已經越來越大。各種電子產品與武器等都需要用上晶片,晶片的體積越小,所能發揮的作用也就越大。這些年來,為了實現更好的發展,我國就一直在努力研發屬於自己的晶片。不過若是與西方相比,我國還是要落後不少。
  • 英特爾瘦身,出售存儲業務獲90億美元
    來源/ FinancialTimes,作者:Edward White、Richard Waters、Opinion Lex英特爾已同意將其部分存儲業務以9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韓國晶片製造商海力士總部位於首爾的海力士在10月20日提交給韓國證交所的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公司將在未來五年內收購英特爾的Nand快閃記憶體和存儲業務。此次收購包括相關部件和晶圓設備,以及英特爾在中國大連的製造廠。英特爾執行長鮑勃·斯旺(Bob Swan)在與海力士的聲明中表示:「這筆交易將使我們進一步優先投資差異化技術,我們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幫助客戶成功,並為股東帶來有吸引力的回報。」
  • 高通逐漸「失寵」,國產巨頭王者歸來,晶片行業將再次大洗牌
    導讀:高通逐漸「失寵」,國產巨頭王者歸來,晶片行業將再次大洗牌眾所周知,隨著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也極大的帶動了整個,所以我們也遲遲都沒有生產出最先進的晶片來,而國產科技企業生產所需的晶片也幾乎都是依賴於從美國高通等科技企業進口而來,這就導致國產科技企業的發展很容易被人「卡脖子」;美國高通作為晶片領域的霸主,一直以來都掌握著各大手機廠商的晶片命脈,這也讓高通在手機晶片領域擁有著「壟斷」的地位!
  • 美國晶片巨頭「沒落」,600億出售內存業務,中國企業趁熱崛起
    2019年,由於英特爾NAND業務的營收情況不穩定,有消息表示英特爾或將基於優化資產的目的,出售部分NAND業務給韓國SK海力士。
  • 聯發科收購英特爾晶片業務,臺積電也傳來好消息
    關注半導體產業鏈的朋友都知道,雖然近日美國晶片禁令有所放鬆,不斷有包括英特爾、高通在內的晶片企業對華為解禁,但是對於核心的5G晶片卻依然是嚴防死守。所以說,不論所謂的禁令是否解禁,中國半導體產業仍然不應該,也不會放棄自主研發。
  • 聯發科收購英特爾晶片業務,臺積電也傳來好消息
    關注半導體產業鏈的朋友都知道,雖然近日美國晶片禁令有所放鬆,不斷有包括英特爾、高通在內的晶片企業對華為解禁,但是對於核心的5G晶片卻依然是嚴防死守。所以說,不論所謂的禁令是否解禁,中國半導體產業仍然不應該,也不會放棄自主研發。
  • 繼英特爾、AMD之後,華為再獲供貨許可,中科院功不可沒
    華為再獲巨頭供貨許可想要生產出一部合格的智慧型手機,除了最為核心的晶片之外,還需要各種零部件,比如說鏡頭、網絡基帶以及顯示面板等等。目前,除了三星之外,全世界所有手機公司都不能自給自足,它們依賴各大供應商提供相關零件,包括美國的蘋果以及我們國內的華為!
  • 英特爾收購SigOpt加強AI晶片業務,後者為多家財富500強服務
    十月底,AMD又宣布將以350億美元收購賽靈思。緊接著,Marvell 也宣布將通過股票加現金的方式,以總價約1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模擬晶片製造商Inphi。短短兩個月就有總金額高達850以美元的收購交易。相比之下,英特爾最新的收購看似不值得關注,但對其AI發展可能意義重大。
  • 國際晶片巨頭併購,成三足鼎立之勢,中芯國際突破,期待四駕齊驅
    然而,就在近日,作為國產晶片巨頭的中芯國際因在半導體晶片上面的技術得到突破後,第一款N+1工藝製程的晶片終於迎來破冰。我們都知道,這N+1工藝製程的晶片,在技術方面的水平相當於對標臺積電的7nm工藝製程晶片。那麼,接下來中芯國際的突破,會不會讓如今國際晶片的局勢有所改變呢?
  • 存儲市場變天:海力士收購英特爾存儲,國產高端SSD上市
    無論是我們工作中離不開的電腦還是日常生活中少不了的手機,其中都包含了非常多的尖端科技,很多人都知道我們在晶片製造上要落後於很多國家,但事實上除了晶片製造之外,在存儲方面也有著不小的差距,這讓我們在很多問題上都受制於人。
  • SK海力士已籤署協議收購英特爾的NAND內存和存儲業務
    美國當地時間周一, 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表示同意90億美元全現金交易方式,將其NAND存儲部門出售給韓國晶片製造商SK海力士。對於英特爾來說,這筆交易將使我們能夠進一步優先考慮我們在差異化技術上的投資。在這些技術中,我們可以在客戶的成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並為我們的股東帶來誘人的回報。」 SK海力士在聲明中稱,已籤署協議收購英特爾的NAND內存和存儲業務。此次收購包括英特爾的固態硬碟、Nand快閃記憶體和晶片業務,以及位於大連的工廠。但將以兩次付款的形式進行,最終交易要到2025年3月份才會完成。
  • ARM還未成功收購,另一美晶片巨頭也開始行動
    ,需要對晶片的架構有深入的研究,再加上完善的集成電路基礎才有可能真正成為一家晶片設計巨頭。目前,全球使用最廣泛的晶片架構技術基本上被美國的英特爾和英國的ARM公司壟斷!英特爾作為一家老牌晶片企業,它的實力自然毋庸置疑,在電腦晶片方面佔據著絕對領先的地位,只有AMD能與之一較高下;而ARM公司則掌握了手機晶片最核心的架構技術,幾乎所有的手機廠商都需要它的授權才能順利地發展晶片業務。
  • 國產晶片巨頭打破歐美壟斷,迎來全新技術突破,或供貨華為5G設備
    國產晶片巨頭的突破其實中國在CPU領域有較強的研發實力,比如華為、中興、紫光等企業都具備了高端晶片的設計水平,華為更是已經發布了5nm的麒麟9000。但是在可編程FPGA晶片上,一直被國外的賽靈思,Altera等企業壟斷。
  • 英特爾賣掉曾孕育CPU業務,全球存儲晶片產業成韓國的菜?
    第一次是傳出將把晶圓製造業務出售給臺積電,第二次則是10月20日,將半導體存儲業務作價90億美元打包賣給韓國海力士半導體(SK Hynix)。半導體存儲晶片(主要是DRAM)由此成為英特爾10多年的支柱業務,直到80年代日本人衝進來,將它徹底擊碎。
  • 華為喜迎「捷報」,美國高通始料未及,晶片市場或將「大洗牌」?
    導讀:華為喜迎「捷報」,美國高通始料未及,晶片市場或將「大洗牌」?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美國無休止的打壓從某種意義上也直接促進了華為技術的崛起,在華為「狼性企業文化精神」的帶動下,華為公司也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突破;如今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大半的時間,而華為也迎來了自己的「捷報」,根據華為公布的上半年營收數據顯示
  • 美國晶片巨頭英偉達收購ARM,底牌又多了一張,華為更難了
    然而,晶片一直是我國的短板,大多依賴進口,不過華為海思麒麟990的誕生,改善了這一現狀,甚至一度成了業內最強AI處理器,並且在浮點計算方面也超越了蘋果的A13,這是中國在晶片設計方面迎來的一大突破!而雪上加霜的是,美國晶片巨頭英偉達收購ARM。
  • 美巨頭來者不善!ARM確定將被收購,又一場晶片「災難」
    ,但最終還是確定了下來,ARM公司將被美國的另一家巨頭英偉達全資收購,其價格達到了驚人的500億美元。 其實英偉達本身就是個晶片公司,對於這次全資收購ARM,其所獲得的利益遠超其他非晶片公司獲得的利益雖然ARM公司已經確定將被收購,但是其創始人卻與孫正義持相反的觀點,並放出了狠話稱:「對於英偉達收購ARM非常擔憂,想要政府來進行幹預。」
  • 英特爾600億「賣身」,SK海力士收購快閃記憶體業務,可惜獨家技術
    最近這幾年,半導體巨頭英特爾的境地越來越難了,PC處理器業務受到了AMD的強勢打壓,晶圓工藝遲遲未能突破,基帶晶片業務經營慘澹「賤賣」給蘋果,現在又將手中的快閃記憶體及存儲業務給賣掉了2019年8月,蘋果宣布布以10億美元收購英特爾的數據機業務
  • 海力士收購英特爾存儲,國產高端SSD上市,存儲市場將要變天?
    無論是我們工作中離不開的電腦還是日常生活中少不了的手機,其中都包含了非常多的尖端科技,很多人都知道我們在晶片製造上要落後於很多國家,但事實上除了晶片製造之外,在存儲方面也有著不小的差距,這讓我們在很多問題上都受制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