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創新的風向標中,雲棲大會是其中之一。
每年,雲棲大會都會在雲計算、AI、AIoT等領域發布新成果。而今年,攜帶「Quick系列」新品發布和升級亮相雲棲大會的阿里雲數據中臺又再度火了。
9月18日,阿里雲數據中臺對外發布「Quick系列」新品智能貨品運營平臺Quick Stock,同時升級全域消費者運營平臺Quick Audience,著力為不同業務場景提供數智化能力。
這是大多數企業的福音。在中國消費市場邁向數智化轉型的當下,傳統企業的全渠道經營、會員數據融通等需要數據中臺賦能。
就拿2020年半年報披露季來看,「數據中臺」就成了企業提及自身數智化表現的高頻詞。
比如飛鶴在其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中寫到:「要進行全面數位化,持續開展數據中臺」;紅蜻蜓則要著力搭建數據中臺,推進數位化門店;雅士利也要在數據中臺賦能導購,重塑與消費者的互動方式。
據悉,阿里雲數據中臺還為此推出生態合作戰略,開放平臺數智化能力,由夥伴輸入行業經驗,共同幫助企業構建數據中臺。
數智化轉型沒那麼容易
2014年,馬雲就提出,人類已開始從IT時代走向DT(Data Technology,數據技術)時代。
這個時候,其實早就有企業在進行數智化轉型了。
當時,安傑拉出任巴寶莉領導者,公司的整體收入遠低於同業其他公司。為了跟上奢侈品市場快速發展的腳步,巴寶莉就期望通過移動端平臺、社交互動等,打造出第一個數位化時尚奢侈品牌。
《2015數字時尚》報告就顯示,這個超過150年的品牌,擊敗了其他82個時尚品牌,榮登奢侈品類數字營銷榜首。
看似沾到「數據」「智能」等關鍵詞就能翻身,但這場數智化能力引領企業改革的浪潮並沒有那麼簡單。
最直接的問題是,數據建設與數據融通門檻高。
圖註:凱德集團旗下項目—重慶來福士
跟數據打交道,對於亞洲知名的大型多元化房地產集團凱德來說,其實並不是一件新鮮事。
從CRM、SAP的部署,到停車管理系統、會員營銷平臺、商戶管理平臺等的應用,再到「凱德星」的多次迭代升級……
凱德集團的業務覆蓋了包括辦公樓、購物中心、產業園區、工業及物流地產、商業綜合體、城鎮開發、服務公寓、酒店、長租公寓及住宅等多元房地產類別。隨著業務的高速發展、數據量的快速積累,許多的數據需求與數據問題也不斷湧現。
例如:為了精準營銷,需要聯動不同的系統分析會員數據,而系統之間並未打通,主數據對應不起來,對比分析更是困難;為了對經營狀況有更準確及時的了解,需要定期出大量報表,而部分數據的收集和分析過於依賴人工,準確度有待提高。
「耗時,費力,不準確」,成為凱德遇到的難題。這其實是所有企業的痛點。由於產品、項目之間的數據在底層之間不互通,包括授權、安全質量等問題,就成為了企業在業務數位化過程中的黑盒。
比如飛鶴可能會遇到招採系統中的供應商信息不一致;藍光地產可能出現業主從運營到籤約的非標準化數據,在不同計算方式下得出的成本數值也不一樣。
各種各樣的數據孤島橫亙在各個部門之間。儘管在數智化轉型中能夠一點點梳理,那也是極其低效的。
其次就是業務層的應用與洞察上,數據價值的挖掘成問題。
那個排隊5小時才能吃上一口的美國炸雞品牌Popeyes,就是如此。
據其CIO張天表示,以前同城新店的選址大多靠經驗判斷,但其實完全可以藉助存量門店成交信息、會員信息等數據決策。
經驗選址之下,Popeyes並沒有清晰地了解到,自己已經覆蓋了哪些消費場景和人群,以及現階段的場景、人群短板在哪裡。
而這些,往往就是一家門店增長的新機會。
對於零售品牌來說,新機會還可能出現在開發令消費者買單的新品上,而如何找到「新品線索」,這件事情說易行難。
九陽數字運營部總經理陳波就表示,近幾年九陽一直在新品研發方面下功夫,為貼合年輕人的喜好,九陽還持續推出IP聯名款。
九陽最早做的是小黃人IP,產品不是很熱門的品類,相對價格也比較高。IP購買人群中,嘗鮮人群會佔據很大一部分,所以不敢設置太高的門檻。
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九陽渴望挖掘出這部分年輕人的審美和需求數據,跳出了產品設計同質化的圈子。
要麼是自身沉澱的數據無法打通,要麼是數據價值的挖掘傷腦筋,傳統企業數智化轉型亟需數據中臺的支撐和賦能。
數據中臺何以解題
2015年,阿里CEO逍遙子宣布:全面啟動阿里巴巴集團中臺戰略,構建符合DT時代的更創新靈活的「大中臺、小前臺」組織機制和業務機制。
中臺這個詞語開始走入大眾視線。
從那以後,幫助4.2億消費者體驗0秒極速退款、讓數千個品牌基於數據智能進行新品創新、讓小二擁有CEO一樣的決策能力……這都是數據中臺賦能的結果。
到2018年,阿里巴巴正式通過阿里雲開放數中臺能力,為企業開創全新的增長模式。彼時,我們看到了以海底撈、央視網、藍光地產等企業體會到了藉助阿里雲數據中臺數智化通用能力帶來的實效價值。
報導顯示:海底撈就通過數據中臺實現了會員「千人千鍋」的精準營銷。這讓海底撈APP會員數量9個月增長了50%。
而到今年6月,阿里雲數據中臺更是為零售、金融、政務、網際網路企業等多個垂直行業提供數據中臺解決方案,支撐企業快速獲得垂直化的行業數智化能力。
所謂行業數據中臺解決方案,實際就是在基於阿里雲數據中臺的通用能力上,針對行業特殊性打造的能夠適用於該行業的垂直化、場景化方案。
比如在零售行業,阿里雲零售數據中臺提供的是:多維的全方位洞察、全域自動化營銷等服務,並通過與阿里生態聯動,幫助更多零售企業實現數智化增長。
2019年天貓雙11,雅士利通過數據中臺挖掘5大業務場景,旗下品牌朵拉小羊,作為2019年6月才進軍天貓的新生羊奶粉品牌,在此期間實現了從0到1的成長突破,消費者總量增幅達74倍。
把時間線拉近,今年初的新冠疫情讓實體經濟遭受重創,但數據中臺所提供的解決方案和方法論卻為不少零售企業看到了在逆風中翻盤的機會。這期間,紅蜻蜓4000多家門店無法營業,卻通過全員線上服務營銷,7天內新設立了500多個粉絲群,實現日均銷售額突破百萬。
特別是起家於武漢的良品鋪子,因為早早就開始數位化建設,在這次疫情中,實現了儘可能將影響降到了最小。
良品鋪子算是這個行業最早意識到數據價值的企業之一。
2015年發力大數據,2017年著手數智化轉型,良品鋪子目前基本實現了前臺系統靈活覆蓋、中臺系統高效集成、後臺系統穩健支撐的「前中後臺信息化系統」搭建。
截至2020年4月,良品鋪子完成了12座倉庫的信息化建設、42套信息系統集成,實現了99%財務自動化對帳和499項流程標準化,建立了200萬筆/小時的OMS訂單系統處理能力;此外,還包括日均百萬單的物流系統發貨、覆核、攬收能力,可支撐線上單日交易超過600萬筆,線下單日交易超過150萬筆。
這些都能看到阿里雲數據中臺賦能的身影。
疫情期間,良品鋪子更是利用數據中臺布局外賣平臺O2O 網、輻射單店3-5公裡小區社群,構建了「門店無接觸網際網路+業務運營」模式。
這個模式下,良品鋪子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25%。其中以社區團購及外賣為主的銷售佔比,從去年同期的6.55%上升至14.32%。
行業賦能的故事不斷上演
阿里雲數據中臺在垂直行業深度賦能的故事,還在不斷上演。
以大眾不易關注的傳統地產行業為例,這個數智化程度尚不成熟的行業中,很多企業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構建與完善數據體系,並通過統一的數據資產洞察到業務機會。
2019年10月,凱德集團(中國)開啟與阿里雲數據中臺的合作,通過對凱德眾多業務場景的梳理,阿里雲數據中臺幫助凱德消除了數據孤島,完成了凱德自身數據資產的沉澱。
數據底層打通,分秒間就解決了很多過去不敢想像的問題。
據凱德方面介紹,數據中臺落地後,其數據分析人員取數時間是過去的1/5,業務人員根據每天定點推送的數據報表進行完整數據洞察。
今年的雲棲大會上,凱德集團(中國)數位化戰略與創新董事總經理李琤潔還表示,這些年百貨公司嘗試在每個樓層規劃餐飲。他們認為,消費者等位時可以去隔壁店鋪逛逛從而促進消費。
但凱德通過數據中臺反饋的數據發現,消費者等位時並不一定會去隔壁商鋪購物。但當消費者抱著「目的地消費」的心態進行線上購物時,就可能進行連帶消費。這也讓凱德在線上平臺進行了更多投入,以促進客單價的提升。
顯然,數據中臺正在幫助凱德快速進入數智商業的過程中提供更多助力。
結語
數據中臺成為數智化轉型必經之路
數據中臺正為傳統企業數智化轉型展現更大的想像空間。
圖註:阿里雲數據中臺賦能企業實效
雅士利集團通過阿里雲數據中臺實現了線上、線下全域共振,並利用數據中臺的數智能力,為業務決策提供科學指導;飛鶴通過阿里雲數據中臺實現會員深度運營和提效……
泡泡瑪特藉助阿里雲數據中臺打通全域數據,賦予潮流玩具行業從未擁有的趨勢洞察能力,推動業務從經驗驅動進入數據驅動時代。
顧家家居運用阿里雲數據中臺打通消費和商品兩大數據體系,天貓618消費季整體ROI提升40%。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通過阿里雲數據中臺實現了票務、停車、入園等多個景區基礎業務數據系統構建,打造包括遊客服務、景區管理在內的數位化體系。
回望1997年,《連線》的資深專欄作家Nicholas Negroponte出版了《數位化生存》,這被譽為二十世紀信息技術及理念發展聖經。
20年後的2017年,「數字經濟」正式被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數據即資產」逐步成為行業共識。
在用戶消費、組織系統交流、企業流程再造等都得以數據化之後,數智化轉型已然成為企業必然選擇,數據中臺亦然成為各個行業的轉型必須。
正如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數據技術及產品部總經理朋新宇所言,阿里雲數據中臺將持續在垂直行業領域內深度賦能,成為企業數智化的必經之路。
這或許也是數據中臺這一賽道的整體趨勢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