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聯逸刻的中式自助大店,顧客可以嘗到蛋餅、油條、水餃等點心。 採訪對象供圖
元氣滿滿的一天從一頓熱氣騰騰、營養健康的早餐開始,但上班族、上學族們常常有這樣的煩惱:在家、在店裡吃,沒時間;到便利店、麵包房、街頭小店買,排隊費時間,公交地鐵不讓吃,到辦公室再吃又涼了;此外,在上海一些商務樓宇、園區,早餐布點還有盲區,年輕人喜愛的健康輕食早餐、西式早餐品種也不夠豐富……
記者從市商務委獲悉,為破解這些難題和短板,上海「早餐工程」升級版已經在醞釀中。「總體目標是優化完善以連鎖早餐網點為主體,特色單店、流動餐車、外賣平臺配送等多種形式為補充的早餐供應體系,不斷提升早餐滿意度。」市商務委負責人說。
讓早餐更便捷更豐富更健康
早在2011年,上海就被商務部列為「全國早餐示範工程試點城市」,此後,市政府連續7年將「早餐工程」列入實事項目,培育了鑫博海、清美、巴比、老盛昌、大富貴等一批龍頭企業,建設了24家中央廚房,基本形成「經營集約、布局合理、模式多元、品種豐富」的早餐供應體系。截至目前,24家中央廚房直接配送1800個早餐網點,間接配送6000個早餐網點。由工廠化、標準化的中央廚房生產的「放心早餐」已佔全市早餐供應50%以上。
「市政府實事項目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解決了有沒有,還要解決好不好。」市商務委負責人說,「早餐工程」升級版,將著眼於在「有沒有」上提高覆蓋率,在「好不好」上增強滿意度,努力實現早餐供應更便捷、更豐富、更健康。
升級版將從三個維度展開:大力推動「便利店+早餐服務」「新零售+早餐服務」「流動餐車+早餐服務」「網際網路平臺+早餐服務」等創新模式的發展,讓早餐更便捷;支持企業開發特色產品,大力發展「走一家吃百家」的「共享早餐」,讓早餐更豐富;倡導營養均衡,鼓勵企業推出健康特色早餐,推廣使用綠色環保包裝材料,讓早餐更健康。
企業積極擴大網點創新模式
「早餐工程」迎來升級版,不少企業聞風而動,在創新模式上積極踐行。2019年7月,盒馬創新業態「Pick』n go」開業,首店位於地鐵13號線出站口、黃浦區歌斐中心的B2層。這裡的早餐品類有40種,既有中式的包子、油條、煎餅、豆漿等,也有西式的麵包、咖啡等,所有產品均為現做現制。顧客可當場購買,也可事先用盒馬APP下單,然後再到店裡帶有保溫功能的自提櫃掃碼取貨,不耽誤一分鐘。
盒馬公眾與溝通部負責人馬春茂說:「接下來,『Pick』n go』將改名為『盒小馬』,目前我們正在尋找更多合適的門店選址。」
百聯旗下的逸刻,在上海已有60多家門店,在中式自助大店,可以嘗到蛋餅、粥、水餃等點心,還能吃到玉米、紅薯等雜糧,而在中西式結合的小店,蒸包、雜糧饅頭、三明治等也深受附近居民和上班族青睞。店內早餐80%的商品都源自逸刻鮮食工廠或門店現制,此外,它已打通線上線下,與餓了麼、淘鮮達、口碑等第三方平臺合作外送業務。CEO趙陳斌表示,「早餐工程」升級版倡導的自提櫃業務與企業的發展規劃不謀而合,「未來,無論是到店現點,網訂到家,還是網訂櫃取,總有一款適合你。」
光明食品集團的「光明早餐工程」項目,也正依託旗下中央廚房博海集團和光明乳業集團所提供的商品,以良友便利店、BK24光明便利屋為供應網點,不斷推陳出新。目前良友便利公司一共能供應478個品種的早餐系列產品,涵蓋乳品、蒸點、熬點、鮮食、麵包、微波食品、烘烤、現制飲品等大類,儘管不同商圈有差異,但每家門店早餐品種都要超過200個。良友集團董事長王雪松說:「良友便利店、BK24光明便利屋也與餓了麼、京東到家等線上平臺合作,開通了線上線下『雙通道』。接下來,還要全力以赴積極投身『流動餐車』項目,讓『光明早餐』走出便利店,走上大街小巷,走近商務樓宇。」
把中央廚房升級為食品工廠
通過參與「早餐工程」實事項目興建中央廚房的24家企業,也在醞釀升級與創新,做法是加大投資力度,把中央廚房升級為食品工廠,從而為大力發展「共享早餐」,不斷豐富早餐供應品種做好商品儲備。
疫情以來,顧客堂吃意願陡降,外賣、外送需求增加,產品保質期長、產能穩定的食品工廠已經發揮了巨大作用。老盛昌董事長餘維明告訴記者,目前老盛昌安亭工廠日生產能力已經達到了四五十噸,品種也從原先3款增加到10款。今年推出的新品大骨熬湯大排香菇面、紅燒牛肉麵,上市後隨即成為外賣平臺的「爆款」。目前,他們正打算再擴建一條日產60萬隻包子的生產線;大富貴食品加工廠二期項目金山廊下工廠也即將上馬。
「中央廚房向食品工廠升級,更可讓『共享早餐』的道路走得更寬廣。」餘維明說,一隻包子吃三頓的時代過去了,下一步老盛昌將在早上6時至10時開設專門的早餐檔口,主打粥、豆漿、油條、蔥油餅、煎餛飩和燒賣等,也可以增加一些輕食早餐、西式早餐品種,自家工廠不生產的熱門品種,可以到兄弟食品工廠那裡採購,從而讓早餐供應更加豐富。(記者 吳衛群)
原標題:「有沒有」上提高覆蓋率 「好不好」上增強滿意度
上海「早餐工程」迎來升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