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名研究生被清退?別等考上研才知道研究生畢業有多難

2020-12-25 大學與教育

在迎接即將到來今年的考研之前,我們來聊聊今年備受關注的「研究生被清退」的話題。

最近,人民網報導瀋陽農業大學清退了236名碩士以及博士研究生,清退原因大都是在學校規定的期限內未完成學業。

無獨有偶,通過一番信息搜集,我們還發現了今年其實有更多的高校採取了類似的清退行動:

10月,東北大學宣布擬清退 52 名超最長學習年限博士生,其中一人已讀博 18 年;6月,四川大學一次性清退 200 多名研究生,上海師範大學對 125 名研究生予以退學處理;5月,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擬清退 85 名碩士研究生,清退原因包括「超過最長學習年限」、「未報到入讀」、「申請退學」;4月,吉林大學對超期研究生進行學籍清理,上海交通大學一次性清退了 21 名研究生。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有30多所國內高校共計清退了超過1300多名碩士和博士,清退原因也大都與「超過最長學習年限」相關,其中甚至不乏東北大學一名「讀博18年」的博士研究生。

研究生被清退,並不影響今年的「考研熱」

根據教育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仍有377萬人報名參加考研,相比 2020 年的341萬人報名數據,漲幅達到了10.6%,再次刷新了歷史紀錄。

另一方面,研究生的招生規模也隨著「考研熱」越來越龐大。在十年前,研究生的招生規模還不足55萬,到如今卻將突破300萬大關。

考研報名錄取情況(2011-2020年)

不少媒體和機構都在第一時間報導了教育部擴招的「喜訊」,因為在很多人看來,這能夠讓考研這條「獨木橋」不再那麼擁擠。

對正在準備考研的人來說,或許是值得慶幸的,但是對於正在讀研或已經畢業找工作的研究生來說,可能就沒那麼值得慶幸了。

根據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2020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顯示,有60%以上的人群,認為研究生的學歷在逐年貶值。

來自中國教育在線

從經濟學角度來說,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讀研再加上不斷擴大的招生規模,帶來的是研究生學歷的「通貨膨脹」

除了學位證越來越「爛大街」之外,很多同學還從找工作能拿到的薪水中感受到了學歷的貶值。

害怕學歷縮水的研究生普遍有一種要趕超本科生的緊迫感,認為自己多花了兩三年時間拿到了研究生學歷,就應該比本科生拿更多的工資。

然而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有過三年工作經驗的本科生月均收入要高於剛畢業的研究生。

根據《2018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顯示,本科畢業直接找工作的同學月收入為7057元,而讀研後再找工作的同學月收入為7004元。

圖源網易數讀《就業VS升學,三年後誰掙

除了某些特定要求研究生學歷的行業和崗位,很多讀完研的同學,在找工作時都抱怨自己與本科生的差距並不大,甚至有時擁有工作經驗的本科生要比自己更有優勢。

讀研究生不能只為了學歷

看到這裡或許很多人都迷茫了:那我還有必要去花三年時間讀研嗎?其實很多人都不明白讀研究生對自己到底意味著什麼。

之所以選擇讀研,有的人是為了轉到自己喜歡的專業,也有的人是為了學歷能夠更好地找工作,還更多的是追隨大流而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但是薪水的高低,真的能夠衡量研究生學歷是否縮水嗎?恐怕並不是這樣,因為對於企業來說,最理想的狀態是以最低的薪水招到最合適的員工。

當讀完研究生的你,和另一個能力經驗大致相同的本科生競選同一崗位時,很少會有僱主會為你的研究生學歷帶來的薪水溢價「買單」。

在這種情況下,研究生學歷無疑成為了你找工作時的「累贅」。

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

此外,站在社會的角度來說,研究生擴招需要培養的是更多的高層次人才,從而更好地幫助各個行業領域的發展。

很多「別人讀研,我也讀研」的人,或許並不明白讀研的意義,也不了解研究生的學習和生活到底需要怎樣的能力和素質。

所以,當有些人遇到了中期考核畢業論文等比本科更加嚴格的評價體系之後,才發現與當初只想混個學歷的自己,產生了預期上的差距。

這和當年「高考完了就好了」一樣,很多人又掉進了「考上了就好了」的陷阱。

圖片來源於網絡

研究生被清退,在未來會成為一種常態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讀研,越來越多的高校已經注意到,部分學生的研究能力、專業素養並不適合研究生階段的學習,達不到預期的考核標準。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雖然今年1300多名被清退的研究生和在校研究生數量相比只是冰山一角,但也傳達出了研究生學習將從「嚴進寬出」轉變為「嚴進嚴出」的信號。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李鋒亮也認為:高校清退不合格的研究生,在未來也會成一種常態,讀研的同學都面臨更加嚴格的淘汰率。

比如,今年以四川大學為首的多所高校,就設立了讓讀研人看了都想逃的「中期考核」。所謂的中期考核,也被稱為中期分流,即根據研究生第一學期的學業成績和科研表現,將其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

四川大學研究生中期考核細則

具體考核內容主要分為三大模塊: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在讀一年的學科成績(有無不及格),以及一年內所做出的科研成果

對於「優秀」的研究生,可以參加碩博連讀的評選項目;對於「不合格」的同學,則可能面臨二次考核甚至是清退。而對於「合格」的同學來說,還要面對最後的「終極難題」畢業論文。

在這裡,我們採訪到一位四川大學研一的學長,分享了他的研究生學習生活

「你的研究生學習生活是怎樣的?」

「一個字,累!我的課程雖然很少,每周只有五六門課,加起來也許只相當於本科一天的課程量。但老師課後布置的任務也是加倍的,一節課的課後閱讀量幾十頁是常事,晚上留給自己自由支配的時間真的很少,經常趕ddl。和自己剛開始來之前想像的完全不一樣,本來以為自己可以比本科更輕鬆,玩的要好一點,然而並非如此。

剛開學不久,我就接到導師的任務,要我在20天左右寫完一篇論文。開學前我以為我可以享受一個研究生的國慶假期,當看到導師給我發的30多篇文獻,我的國慶出遊計劃直接就泡湯了。而且自己還不知道自己寫的論文能不能發表,現在投一些好的學報也挺難的。每天下課後,完成課後任務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文獻。每天和室友討論的不再是國慶去哪裡玩,吃什麼,而是什麼時候可以寫完論文。

最難的是自己本科沒有什麼科研經歷,現在做科研就是從零開始,簡直備受折磨。所以自己的空閒時間幾乎都花在科研上,朋友圈微博都沒時間去看了。讀研前朋友問我想不想讀博,我說想。但是現在,讀博不是我想不想的問題,而是我能不能的問題,能熬過研究生生活還保住頭髮都不錯了!」

很多研究生每天都在教室、圖書館和實驗室進行「三點一線」的忙碌,面對趕不完的dll,總感覺時間不夠用,所以熬夜也已經變成家常便飯。

對於論文,改了一稿又一稿,投稿給期刊編輯也還沒有收到回應,可能還沒有發表出來,頭髮就已經掉了一地,是很多同學讀研究生時的常態。

讀研要有研究的能力,而不是只有背書做題的技能

很多人把研一當成了「大五」,按照老一套背書做題的方法去適應研究生的學習生活,最後發現很難做出滿足畢業要求的科研成果。

當然,研究生被清退也存在很多客觀上的原因,比如說某些學校師資力量差、學術資源匱乏,學生得不到導師專業的指導和培養等等。

更主要的原因則是現在大學對研究生的要求,和考研人對研究生的期待,存在著巨大的差距,造成這種差距就在於,我們對於研究生學習生活的錯誤幻想

圖片來源於網絡

無論以後是進入職場還是繼續讀博,既然選擇了碩士,就要提高自身的學術能力和專業水平來順利的完成這個階段的學習。

對於即將讀研的人來說,提前接觸學術研究,也可以使你的研究生的學習生活更加順利。

因為讀研比考研更痛苦的原因就在於看不懂論文、不會寫論文、發不了論文,這也是為什麼牆外的人想進去,牆內的人想出來。

讀研要有研究能力,而不只是背書做題的技能。

在考研複試環節中,導師和招生官雖然也會看你的初始成績,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考察你的科研思維和學術能力,判斷你是否適合未來專業的學習和研究。

通過重新審視自己讀研的理由和動機,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為研究生的學習做好充足準備,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的人,不僅能夠順利畢業,而且還能夠成為各個行業領域的所需要的人才。

到那時,你還會擔心自己的研究生學歷貶值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

來源:ViaX鹽趣(ID:viax_education)

相關焦點

  • 讀研究生到底有多難?讀18年還沒畢業,四川大學清退300餘名學生
    讀研究生到底有多難?讀18年還沒畢業,四川大學清退300餘名學生,隨著社會發展,就業壓力增加,不少學生會選擇報考研究生,都只是考研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考研到底有多難?讀研到底又有多難呢?近期據了解,四川大學從今年的5月份到11份先後清退了300餘名研究生,這些學生都是未能在學校規定時間內完成院校的學業,其中從兩所院校可以看出,在清退的學生中入學最早的竟然是2002年的,看到這個入學時間讓很多人吃驚,至今為止整整18年了,人生能有幾個18年呢?
  • 超1300名研究生被清退,有人讀博15年沒畢業!想混學歷,很難了!
    2019-2020年,短短兩年間,多所高校陸續清退未在最長學習年限內完成學業的超期研究生、博士生,引發了極大的社會關注及影響。 其中,上海交大清退21名研究生,北京交通大學清退59名博士生,武漢大學清退92名國際學生,廣州大學對72名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等等事件,均引發了網友一波一波的熱烈討論。
  • 進校門≠學位到手的時代,又有236名碩士博士研究生被清退!
    就在最近遼寧瀋陽農業大學同時清退了236名碩士博士,這其中包括碩士研究生119名,博士研究生117名。難道現在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也「不值錢」了嗎?讓我們來看一看為什麼他們會遭到清退。高校對「特殊」的研究生「下手」。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清退33名「過期」博士生 全國清退碩博研究生超過...
    近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發布「關於對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的公示」,並附有33名未聯繫到的擬作退學處理的博士生名單。而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過1300名碩博研究生,原因涉及「已超最長學習年限」、「未報到入讀」、「申請退學」等多個方面。
  • 高校清退不合格研究生意味著什麼?
    #南方醫科大學研究生院官方網站8月3日公布文件《關於對黃某某等16名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的公示》: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三十條和《南方醫科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實施細則》第三十七條有關規定,我校擬對黃某某等16名研究生作退學處理。
  • 川大「一次性」清退28名研究生,觸犯哪條校規?川大回應引深思
    考研的大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可研究生的質量卻得不到保證。以前考研只要能成功「上岸」坐等畢業就好了,很多大學生上岸之後就鬆懈了,大多都忽略了學術研究,論文的質量更是令人堪憂,對他們來考研究生就是「鍍金」而已,最後只要能畢業就行了。不過這種觀念可收一收吧,前一陣子東北大學清退了52名研究生!
  • 東北大學清退52名博士生研究生 博士生研究生被清退是什麼意思
    對於一些超過學習年限的研究生、博士生,近日東北大學作出了處理,根據最新的消息報導,東北大學清退52名博士生研究生,同時,東北大學發布的這則公示裡表明,對此項決定有異議的同學可以向學校提出書面申訴,在公示期結束之後,就意味著退學決定處理已生效。接下來,大家可以和小編一起詳細了解一下哦~
  • 研究生畢業那麼難嗎?有人讀研18年都沒有畢業,原因讓人深思
    中國招收研究生數量大約是878萬人,相對於中國14億人口,這個數據真不算多。如果說你身邊有研究生很多,只能說明所處的圈層學歷層次比較高。如此可見,研究生在我國學歷層次還是比較稀有和珍貴。然而就在近日,四川大學先後清退了300餘名規定期限內沒有完成學業的研究生。
  • 瀋陽農大清退236名超期碩士及博士研究生
    日前,瀋陽農業大學按照《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及遼寧省教育廳相關要求,對236名超期在籍碩士及博士研究生予以清退,其中碩士研究生119名、博士研究生117名。至此,瀋陽農業大學超期研究生全部實現「清零」,釋放出研究生「嚴出」的強烈信號。
  • 33名博士研究生被清退:多數讀博時間已達到15年
    公示稱,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三十條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實施細則》第二十六條有關規定,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擬對超過最長學習年限的博士研究生作退學處理。本次擬退學人員中,有33人聯繫不到,校方將名單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0年8月21日—2020年9月1日。
  • 研究生學姐直言,有很多學生,直到畢業才發現,自己又荒廢了三年
    但在眾多的感慨和回憶中,我們不得不注意到這樣一種狀態,尤其是對於很多碩士研究生,當初讀大學時,很多的學生都是在即將畢業時才匆忙決定考研,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四年的大學生活荒廢了,自己的腦海裡沒有儲存專業知識,所以才勵志讀研。只是當考研成功之後,你會發現當初的自己又悄然地回來了,正如很多研究生學姐直言,有很多學生,直到畢業才發現,自己又荒廢了三年。
  • 236名碩博研究生被清退 釋放出"嚴出"強烈信號
    日前,瀋陽農業大學按照《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及省教育廳相關要求,對236名超期在籍碩士及博士研究生予以清退,其中碩士研究生119名、博士研究生117名。至此,瀋陽農業大學超期研究生全部實現「清零」,釋放出研究生「嚴出」的強烈信號。
  • 本科畢業兩年沒工作,考上普通一本研究生,這樣的研究生有用嗎?
    本科畢業兩年沒工作,考上普通一本研究生,這樣的研究生有用嗎?本科畢業兩年沒有找到工作,說明自己某些方面還存在不足,影響就業。25歲考上研究生雖然比正常按部就班讀下來晚了一兩年,但是讀一個一本的研究生可以給自己帶來更多機會,自己也可以趁讀研的三年有一個改善和提升。
  • 遼寧瀋陽農業大學清退了236名碩士和博士
    遼寧瀋陽農業大學清退了236名碩士和博士,其中碩士119名,博士117名。1.為什麼他們會遭到清退?根據公布的相關信息,這些被清退的碩博士研究生中有很多都是在職研究生,被清退的原因是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完成畢業論文或者畢業論文不及格、學分未達標等。2.近年來,這種情況並不少見。高校對這些長時間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業的研究生進行清退,其實是一種非常理智的行為。
  • 上海交大21名研究生被退學,名單遭曝光,網友看後回了三個字
    又是清退,上海交大21名研究生上「黑名單」,網友卻拍手叫好截至目前,不少大學的研究生及畢業年級已經返校上課了。但就在前天,上海交大卻似乎「不合時宜」地宣布了一則處理決定,很快就登上了「熱搜」,成為大學生返校複課之後第一顆重磅「炸彈」,成了許多人茶餘飯後討論的焦點。
  • 暨南大學擬清退12名碩士研究生,均已超過最長學習年限
    暨南大學在其官網發布的清退學生的公示截圖暨南大學擬清退12名超過最長學習年限的碩士研究生。暨南大學近日在其官網發布了相關公示信息。公示內容顯示,根據《暨南大學學生管理暫行規定》(暨教[2017]44號)第二十四條和《暨南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規定》(暨研[2016]41號)第十四條規定,碩士研究生在校最長學習年限為五年,學生可以在學校規定的學習年限內分階段完成學業。該公示附有擬被清退學生的名單。
  • 最新方案出臺,研究生若擠佔教育資源,將失去高校就讀機會
    去年,武漢大學就對違反學校教學秩序,沒有如期完成學業的92名留學生,予以清退處理。這一決定的執行,讓中國學生不禁拍手稱快。東北大學一博士生入學十八年,終於被清退留學生事件鬧得比較大,才讓大家發現他們擠佔了教學資源。事實上,不只是留學生群體有浪費學校資源的想像,中國學生也同樣有。最近,東北大學就清退了一名入學已經18年,還未畢業的博士生。
  • 目前高校有33名博士被清退,竟然都來自計算機專業,這是為何?
    近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對33名失聯博士做出退學處理,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議論熱度持續發酵,這讓社會警醒,讓教育工作者再度陷入了沉思。不止這所高校清退了多名博士,從全國來看,做出類似決定的高校有多所。如今全國各大高校的清退情況是怎樣的?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已經有近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名單,涉及人數超1300名碩博研究生。
  • 上海交大清退21名研究生,大部分是「洋垃圾」?常規操作,別隨便貼標籤
    熱點 在上海交大研究生院官網發布的「培養信息」欄內,院培養辦公告稱,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41號)第五十五條第二款以及《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培養管理規定》(滬交研〔2019〕72號)第四十五條的規定,對符合應予退學情形的21名研究生作退學處理
  • 考上研究生,本科卻不能按時畢業怎麼辦?有沒有什麼補救措施?
    按理說,複試如果通過,考生基本上就穩了,只需靜靜地等待最終錄取,然後去研究生學校報到即可。然而有時候理想很豐滿,現實卻讓人不知所措。有些通過複試並且拿到錄取通知書的考生,因為難以拿到畢業證,從而喪失了研究生上學資格。那麼問題來了,考上研究生,本科卻不能按時畢業怎麼辦?有沒有什麼補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