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完奶後,奶瓶你是如何清洗消毒的?
大多數寶媽,都是用自來水直接衝洗,然後使勁上下晃動,或者拿奶瓶刷在裡面刷一下。
如果是寶寶剛吃完奶就去洗,奶瓶還是比較好清洗的,就怕有時候一忙給忘了,2~3個小時候後才去洗,這時候你會發現特別難洗,因為殘留的奶液已經結塊了,附著在奶瓶內部很難洗乾淨。
除了用溫水,和使勁刷以外,實在不行的情況下,有些寶媽會加進去一些洗潔精,你別說,加入洗潔精效果確實很好,能把奶瓶內部洗得乾乾淨淨。但用洗潔精洗奶瓶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會殘留洗潔精的味道,很難涮乾淨。
有心的媽媽,會比較重視給奶瓶消毒。
據說夏天的時候,至少也要一天消一次毒,因為天氣熱,很容易滋生細菌;冬天的話,2~3天也得消一次毒,畢竟寶寶健康很重要。
而最常見的一種消毒方式,就是——用開水燙一下奶瓶!這種消毒方法真的靠譜嗎?
有些寶媽怕開水燙手,還買上一個奶瓶夾,然後夾著奶瓶在開水裡面來回翻滾一下,看上去確實是無死角,整個瓶身都燙到了,實際上這種消毒方式根本不靠譜。
病從口入,寶寶腸胃傷不起!
6個月以內的寶寶,一般腸胃功能不完善,對病毒、細菌的抵抗力很弱,如果奶瓶長期消毒不徹底,很容易傷害到寶寶。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寶寶經常腹瀉,經常哭鬧的原因,就是因為肚子不舒服。
用開水給奶瓶消毒的標準,你知道嗎?
因為奶瓶消毒是有標準的,水溫需要達到100℃,而且時間要夠。把奶瓶完全浸泡在100℃的開水中,3分鐘後,可以殺滅80%的細菌;5分鐘後,可以殺滅90%的細菌;10分鐘後,可以殺滅99%的細菌。
大多數寶媽燙奶瓶的時候,前後也就幾十秒,一分鐘都到不了。而且水溫不一定是100℃,有時候用暖瓶裡的水,溫度也就80多度,效果就更差了,頂多達到了心裡安慰的結果。
有人會說,那我就把奶瓶放到鍋裡煮,這樣肯定可以了吧?
當然可以!但是,放在鍋裡煮會有幾個弊端,比如:因為寶寶哭鬧而忘記關火,鍋裡的水燒乾了;奶瓶蓋和奶嘴在煮的時候接觸到了鍋的內壁,不到10分鐘就給融化了。所以,放在鍋裡煮只能說是一個笨辦法,並不高明。
為了解決寶媽們的煩惱,今天給大家種草一款薇婭推薦的「奶瓶清洗劑」。
它不僅能清洗奶瓶,還能清洗果蔬,裡面的成分是活性菠蘿酵素,可以準確鎖定汙漬,溫和不刺激,而且特別添加天然抑菌成分——檸檬酸,讓消毒方式更安全。
寶媽們完全可以放心,它屬於A類食品級國家標準,權威認證,不用擔心寶寶的安全問題。
現在購買可以領10元優惠券,不過數量有限,領完為止,需要的寶媽趕快下單吧!
關注「欣媽育兒經」,有任何母嬰育兒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發私信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