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玩遊戲的小夥伴應該都能體會到遊戲設備的重要性,技術好,可以錦上添花,技術不好,可以拿裝備來湊。隨著電競遊戲的熱度不斷攀升,各大品牌在電競設備領域群雄爭霸,戰火不斷。其中,華碩ROG玩家國度頗有建樹,尤其是電競顯示器方面獨具一格的造詣更是受到許多粉絲的追捧。最近有機會體驗到一臺ROG玩家國度的新品顯示器ROG STRIX XG32VC,這是一臺標準的電競顯示器,最高170Hz高刷新率、1ms灰階響應、支持FreeSync等這些主流的電競參數一應俱全;2K解析度、125%sRGB色域覆蓋、HDR 400的顯示效果也令人滿意。
開箱與配件
ROG玩家國度的幾乎所有的硬體設備的包裝都保持著自己獨有的風格,這臺ROG XG32VC依然如此。包裝設計以黑色與紅色為主色調,從正面可以了解到這臺顯示器的外型和2K、170Hz、125%sRGB、HDR 400等幾個重要的亮點。
ROG顯示器的附件包是我用過最豐富的幾個品牌之一,包括:HDMI視頻線、DP視頻線、USB 3.0線、USB-C線、電源線、質保卡、說明書、ROG貼紙。
90W電源適配器,輸出功率19V4.74A,體積有手掌大小,表面有顆粒紋理。
這臺顯示器出廠經過色彩校準,並出示了一份Calman卡爾曼認證的檢測報告,詳細記錄了這臺顯示器的屏幕參數,屏幕素質一目了然。
為了突出電競產品的個性與設計感,許多品牌會在顯示器的支架上大做文章,ROG就是一個典型。ROG XG32VC顯示器配備了一個不規則的三腳底座,三隻支撐腳的長度各不一樣,從上往下看像極了一隻渦輪,給我一種「通上電就能轉起來」的感覺。
ROG XG32VC的顯示器與支架出廠就是一體的,與底座的組裝就更簡單了,在底座的底部有兩顆手擰螺絲,擰緊即可完成組裝。當然,大可不必擔心它的穩定性,即便是這樣一臺大尺寸顯示器,這套支架同樣可以非常穩固的支撐。
支架上方一枚紅色的「敗家之眼」LOGO相當醒目。
顏值在線,細節到位
ROG XG32VC電競顯示器的造型延續了ROG顯示器的設計風格,正面下邊框一顆「敗家之眼」LOGO讓人很容易辨認它的品牌。這臺顯示器配備了一塊31.5英寸VA面板曲面屏,屏幕解析度2560x1440,亮度400 cd/㎡,對比度3000:1。雖然我們在正常使用時沒有明顯顆粒感,但這麼大的一塊屏幕上使用2K解析度還是有點捉襟見肘。
屏幕曲率1800R,從側面可以看到比較明顯的弧度,但從正面幾乎看不出這是一臺曲面屏,這就是曲面屏的奧妙。個人認為,曲面屏應該是當前大尺寸屏幕的最佳解決方案,它的兩側微微向用戶彎曲,相比平面屏幕更貼合人眼的生理弧度,可以提升用戶視覺的寬闊感,讓我們擁有更廣的視野。
嵌入式邊框設計把整塊面板包裹其中,上左右三邊邊框寬度約9mm,下邊框寬度約20mm,窄邊框設計可以為用戶帶來更舒服的視覺感官。
顯示器的後背增加了許多電競元素的點綴,讓它簡單、幹練的外形中增添了一些電競氣息。整個後背被一條散熱格柵劃分為3個區域,左上角是簡單的黑色外殼;下方是接口區,被一塊黑色擋板遮蓋;右側的設計比較豐滿,一些機甲風感覺的暗紋,中間與支架連接的地方有一圈RGB燈帶。
後背的燈帶開關在OSD菜單設置中,有不同的燈光顏色和燈光效果。這條環形燈帶亮起來之後,顯示器的逼格瞬間就提升了一個檔次。
OSD控制鍵被放置在顯示器右下角的背面,還是那幾顆碩大的不規則按鍵,即便看不到也能快速找到正確的按鍵位置。方形按鍵的上方設置了一顆紅色搖杆鍵,在這種OSD控制鍵在顯示器背部的情況中,可以輕鬆、便捷的搞定上下左右調控。
背部隱藏式的接口區,接口配置比較豐富,從左往右依次為:HDMI接口、DP接口、Type-C接口、3.5mm音頻接口、USB 3.0上行接口、USB 3.0接口*2、電源線接口。Type-C接口可以通過一條數據線直接連接一個終端設備,還可以用它給設備充電。
遊戲體驗
選擇ROG STRIX XG32VC的大部分原因是為了遊戲,而它的硬體參數和針對遊戲的優化沒有讓我失望。
刷新率和響應時間是當下電競顯示器屏幕的兩項重要參數,尤其是FPS類遊戲。正常狀態下,ROG STRIX XG32VC的刷新率是165Hz,響應時間為1ms;在OSD菜單中可以一鍵超頻,超頻之後的刷新率可以提升至170Hz,基本可以滿足普通遊戲玩家的使用需求。
針對遊戲方面的優化,ROG STRIX XG32VC也算下足了功夫。搭載華碩ELMB動態影像清晰技術,配合1ms響應時間,可以消除畫面鋸齒和動態模糊,讓移動中的物體看起來更清晰、更順暢。除此之外,Shadow Boost暗影增強技術、GamePlus輔助強化等技術也有亮眼表現。
刷新率
刷新率指的是顯示器每秒刷新畫面的次數,165Hz刷新率就是屏幕每秒刷新165張新畫面。刷新率越高,畫面感官就越順滑;刷新率越低,畫面就會越晃眼,這就是很多人用了高刷新率的顯示器之後就回不去低刷新率顯示器的原因。
在OSD設置中,可以對顯示器的刷新率進行一鍵超頻,超頻後的最高刷新率可以達到170Hz。
響應時間
響應時間指的是灰階響應時間,指的是顯示器對輸入信號的反應速度,響應時間過長,在極品飛車這類高速移動的遊戲畫面中會出現拖尾、模糊的現象。對普通玩家來說,響應時間貌似沒有那麼重要,但對FPS類、競速類遊戲職業選手、高端局玩家,毫釐之間即可決定遊戲勝負。
ROG STRIX XG32VC的1ms響應時間和另一項黑科技華碩動態影像清晰技術是絕配,可消除移動畫面的動態模糊,讓畫面更清晰。
圖像模式
ROG STRIX XG32VC預設了8種圖像模式:風景、比賽、影院、RTS/RPG、FPS、sRGB、MOBA、用戶,可以適配遊戲、作圖、影院等多種使用環境,其中,FPS模式、比賽模式、MOBA模式三種專為不同類型遊戲設置。
GamePlus
GamePlus是華碩顯示器針對遊戲體驗的強化功能,包括十字瞄準、定時器、FPS計數器、顯示對齊四項。
遊戲體驗
CS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遊戲,它帶給我們的歡樂和回憶無法用言語表達。作為延續經典的作品,《CS:GO》成為我平時玩的最多的FPS類遊戲。ROG STRIX XG32VC的FPS圖像模式對這款遊戲的輔助效果很明顯,畫面亮度大幅提升,尤其是暗部的亮度和清晰度,都有明顯改善。170Hz高刷新率讓遊戲中的移動、開鏡、轉場的順滑度較之前的60Hz戴爾顯示器有明顯提升,各種爆頭、反蹲爽的不要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FPS模式中顏色精準度和畫面白平衡都有明顯失衡,適合追求勝負不在乎畫質的玩家。
用ROG STRIX XG32VC玩英雄聯盟,就一個字「大」。不過,雖然感覺畫面大了很多,但實際顯示的內容和小尺寸顯示器還是一樣一樣滴。英雄聯盟這種MOBA類遊戲對刷新率、響應時間的需求沒有FPS類遊戲那麼高,我更偏重遊戲的畫質,這時我喜歡把圖像模式調到比賽模式或風景模式。
屏幕顯示
面板素質
顯示器最重要的部分是屏幕,而屏幕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面板。主流的顯示器面板材質為IPS、TN、VA,三種面板各有所長,沒有絕對的優劣。
我在前文提過,ROG STRIX XG32VC的屏幕採用了VA材質面板,它的優勢是對比度高,也很少漏光,容易彎曲,因此VA面板多被用於曲面屏。IPS面板的優勢是色彩,液晶的排列平行於畫面,幾乎從任何角度看都不會變色;缺點是價格高,容易漏光。TN面板的優勢是響應速度快,延遲低,並且他的造價較低;缺點是色差明顯,可視角度小。
從出廠報告來看,ROG STRIX XG32VC的sRGB色域覆蓋達到99.7%,色彩精準度ΔE 0.49,Gamma值2.17,這塊面板的素質雖然算不上頂級,但也算中規中矩。
為了得到客觀、精準的屏幕素質,我使用紅蜘蛛校色儀對ROG STRIX XG32VC的屏幕進行了檢測。下圖中,紅色三角區域如果能完全覆蓋綠色的三角區域表示顯示器的色彩顯示能力最好,ROG STRIX XG32VC的這塊VA面板的色域覆蓋達到100%的sRGB、86%的AdobeRGB和93%的P3。
面板素質中,決定色彩顯示的兩大要素是色域覆蓋(色彩豐富度)和色彩還原(色彩還原精準度)。ΔE是紅蜘蛛校色儀中表示顯示器色彩精準度的參考值,數值越小對該顏色的還原越精準。紅蜘蛛的48色檢測結果顯示,ΔE平均值1.37,最小值0.33。顯示器對偏冷的灰色系的還原精準度整體要低於比較鮮亮的色系。
顯示器的光度指的是輸入值與顯示器輸出的亮度之間的關係,三條曲線離得越近越好,ROG STRIX XG32VC測量的顯示器光度值2.2。
或許是檢測工具和檢測環境的差異,我使用紅蜘蛛校色儀檢測的ROG STRIX XG32VC的面板素質整體參數略低於出廠報告中的參數值。
顯示效果
理論上,三種常用的面板中VA面板的顯示效果可以說是比上(IPS)不足比下(TN)有餘,經過技術優化和出廠校色之後,ROG STRIX XG32VC會帶給我們怎樣的顯示效果呢?我將屏攝圖與原圖進行了對比,上圖為原圖,下圖是默認設置的屏攝圖,XG32VC顯示效果高下立判。
使用體驗
31.5英寸的顯示器會有怎樣的使用感受?我的感覺就是一個字「真大」,屏幕可視面積約 697*392 mm,日常使用、辦公、影音娛樂都能帶給我們非常寬大的視野。就拿一份表格來看,24英寸1080P解析度的顯示器可以顯示44行、26列,而31.5英寸2K解析度的ROG STRIX XG32VC可以顯示61行、35列。
在使用設計軟體時,我體會到了大屏的好處。比如說PS,小屏幕修圖時得放大到超出滿屏才能舒服些,而且在使用右側工具拓展欄之後必須得縮回去,不然會擋住一部分工作區。在大屏XG32VC上就沒有這個顧慮,我不需要把工作區放大至全屏也能獲得很舒服的修圖姿勢。
ROG STRIX XG32VC的屏幕比例16:9,用它看電影也是一種不錯的享受。有人說你31.5英寸和24英寸的顯示內容一樣,但擋不住它大呀,不然為什麼大家在家喜歡看大電視,在電影院喜歡看巨幕呢。
據官網介紹,XG32VC支持KVM切換。當兩臺設備同時連接到顯示器時,用戶藉助KVM切換功能,只需通過鍵盤和滑鼠即可實現兩臺設備的控制。
說到31.5英寸顯示器的體驗,可能會有小夥伴擔心屏幕太大會不會傷害眼睛。其實大可不必,傷害眼睛的罪魁禍首不是顯示器,而是我們自己的姿勢。人眼與顯示器的健康距離應該保持在45~70cm,顯示器的頂部稍低於眼睛的水平視線,餘光可以覆蓋顯示器兩側。這時又有小夥伴有疑問了,仰視傷眼,低頭傷頸椎,這可怎麼辦?注意休息!注意休息!注意休息!沒錯,最健康的使用姿勢就是要休息。
顯示器支架可三方向調節,水平調節+50°~-50°,前後調節+20°~-5°,上下調節0~100mm,但不支持垂直調節。
總結
看到這裡,想必大家已經對這臺華碩ROG STRIX XG32VC電競顯示器有了一定的了解。最高支持170Hz刷新率和1ms灰階響應時間,配合華碩動態影像清晰同步技術可以有效解決高速移動畫面的模糊、撕裂、拖影等問題;多種不同的圖像模式可以適配不同的使用環境,尤其是FPS模式下,加強了場景中的暗部顯示,讓我們可以輕鬆發現隱藏在角落裡的敵人;帥氣的外觀也是ROG STRIX XG32VC的亮點之一,Type-C接口很實用。
經過這段時間的使用,個人認為ROG STRIX XG32VC的短板在這塊屏幕面板上。肉眼觀察這塊VA面板的顯示效果還是可以的(升級成4K解析度會更好),不過出廠報告和我測試的結果稍有出入,尤其是對灰色系顏色的還原準確度與IPS面板差距明顯。當然,這麼大的一塊屏幕做成曲面是最好的選擇,做成曲面又要控制性價比,VA面板也是不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