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神話5——瓦爾哈拉

2021-01-04 月影殘空劍

和世界之樹相對的,奧丁在失去右眼窺視未來後,建造了瓦爾哈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英靈殿。和廣泛運用於西方文化的伊格德拉修不一樣,瓦爾哈拉雖然同樣知名,但卻有很大的局限性,歸根到底,和包容性極強的世界樹不一樣,瓦爾哈拉的誕生具有極強的目的性。

瓦爾哈拉坐落在阿斯加德的格拉希爾森林中,由奧丁親自命令並監督製造,他當然屬於奧丁,但奧丁並不在這裡居住,所以不能說瓦爾哈拉是奧丁的居所。

這座宏大的宮殿在詩歌的描繪中異常的壯觀。五百四十個大門每一扇都能允許八百名戰士並排穿過,大門上有著一個野豬的頭顱和一隻獵鷹。毫無疑問,在當時獵鷹和野豬都彰顯著英武兇悍的精神,而這裡也的確需要這種精神。

走入宮殿,即便不掌燭火,宮殿之內也時刻亮如白晝,因為這宮殿的四壁(都有五百多道門了,這個四壁emmmm)都由長矛構成,鋒利的矛尖流動著冷光,宮殿的穹頂由金盾構成,每一把座椅之上都放著精美牢靠的鎧甲,這是奧丁對客人的饋贈。

看到這裡,大家基本上就明白瓦爾哈拉是為誰準備的了。要知道奧丁也有死者之王的別號,瓦爾哈拉就是他特意為自己選中的戰士建造的居所,當然,是在他們死後。

沒錯,奧丁這個眾神之王可比隔壁片場的宙斯有牌面多了,他作為神王,在整個北歐神話中大部分神職都有涉獵,包括且不限於戰爭,王權,死亡,風暴,恐懼,智慧,魔法,而且相當出色。比如他就可以從海拉手上截胡,收納凡間英勇的戰士並將他們轉變為英靈。

北歐神話中的眾神是比較接近於人類的,他們神性最強的部分並不是各種強大的能力或者無節操的糗事,而是他們的行事都遵守自己的神職,比如說搞事之王洛基,縱觀北歐神話,這貨不是在作死就是作死完了在挨揍,很多情況都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歸根到底還是遵從他的神職。

奧丁也一樣,即便他在多個領域有所涉獵並且能力非凡,他作為眾神之王,秩序的維護者還是不會去越界,也是為什麼後面出現想海拉求情拿回冥界靈魂的原因,就不要在槓精了。

回到瓦爾哈拉,這座神奇的宮殿容納了不計其數的英靈,他們生前都是英勇非凡的戰士,不需要一定是英雄,只要在戰爭中英勇作戰且死在戰爭中就有成為英靈的資格。奧丁建立英靈殿就是為了抵禦諸神黃昏,所以人數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標準,至於質量,可以在漫長的時間中永無止境的訓練來彌補。

這些英靈,他們白天相互廝殺,磨練自己的戰鬥技巧,無論受了多重的傷,甚至死去,只要黃昏一到,他們就會恢復到巔峰,隨後便在瓦爾哈拉的大殿中痛飲美酒,享受美食,和歸來的瓦爾基裡度過愉快的夜晚。

這是有點破壞人的三觀,但是,瓦爾基裡,也就是女武神。一方面她們是英靈的挑選者,在凡間極負盛譽,另一方面她們在阿斯加德中只是普通的仙女,稱不上神,奧丁創造她們的目的就包括滿足英靈的各種需求。到了後來,北歐宗教裡面還專門挑選訓練女性作為人間的女武神。(閏土警告!)

北歐神話的傳播很仰賴當初維京蠻子的四處徵戰,而其中,給倒黴的受害者們留下最深刻印象就是維京狂戰士,這些傢伙最常用的戰吼就是「Odinnnn!!!」和「For Valhalla!!!」這就不難理解瓦爾哈拉為什麼被日本人用的多一點,沒講起來一次都要回憶起當初丟的人,歐洲人中能坦然面對的人也不多。

對於缺乏國家概念和思想教育的古代人來說,宗教永遠是培養死士最簡單有效的手段,瓦爾哈拉也是這樣的產物,通過描述英勇戰死後的美妙情景(雖然百分百要跟著眾神在諸神黃昏玩完,但就北歐人那個生存環境,今朝有酒今朝醉,瓦爾哈拉的日子活一天賺一天。)維京人擁有整個世界文明史中都排到上號的維京狂戰士,留下了維京海盜的赫赫兇名。

而在神話之中,瓦爾哈拉的存在則說明了奧丁這位諸神之王在預見了眾神無法避免的悲劇之後最瘋狂地掙扎。他將凡人牽扯進來,企圖攪亂命運女神的判決,但遺憾的是,雖然命運女神和奧丁自己窺視的預言都沒有人類,但這不意味著人類是扭轉局面的棋子,他們只是因為太過無關緊要所以不會顯示,至於理論上知曉萬物萬事的奧丁為什麼還是組建了英靈軍,就是秘密了。

相關焦點

  • 刺客信條瓦爾哈拉遊戲:誰是「SPOILER」的上流人物?誰是奧丁?
    但是,刺客信條瓦爾哈拉與北歐萬神殿的首領奧丁一起朝一個稍微複雜的方向前進。主要的前戲即將到來。刺客信條瓦爾哈拉與戰爭之神有一個共同點誰是奧丁?奧丁(Odin)是北歐神話中的全父,是北歐諸神的祖先,並出現在許多北歐神話中,通常是喬裝成行老頭子。在這種旅行者的偽裝下,他通常穿著長袍,戴著寬邊帽。他也有一隻眼睛,犧牲了另一隻眼睛從米米爾那裡獲取智慧。在神話中,奧丁註定要死在仙境傳說中,被狼芬裡爾吞噬。
  • 關於北歐迷人神話,權力的遊戲迷的福利
    北歐人皈依基督教之前,就有了自己高度發達的本土民俗和文化。我們今天所知的北歐神話是一系列複雜的宗教故事,北歐人互相講述,這些故事通過口頭流傳下來,並在幾個世紀後被印刷出來。這些故事大多圍繞著具有迷人而複雜個性的神靈展開,比如奧丁、洛基和雷神託爾。
  • 北境之光:北歐神話中的冰與火之歌
    的時候,瓦爾哈拉天宮沒落了,以人類的愛替代了貪婪的時代即將開端了。天上照耀著一片濃重的紅光,諸神的黃昏到了。神權時代已經到了末日,瓦爾哈拉天宮在烈火中燃燒。鄙陋的神國滅亡了。一個新的時代,人類的愛高於一切的時代,因布倫希爾德的捨身而現出了曙光。
  • 多平臺MMORPG《奧丁:英靈殿崛起》前瞻:北歐神話為基礎打造
    《奧丁:英靈殿崛起》以北歐神話中的眾神之王「奧丁」,和戰士們每晚進行戰鬥的地區「瓦爾哈拉」為背景,以「即將襲來的戰爭」為主題。1.在線北歐神話世界觀中登場的雄偉而龐大的大陸在《奧丁:英靈殿崛起》中可以見到,北歐神話中登場的四個大陸等具有深度的北歐世界觀。通過韓國遊戲展G-STAR 2020公開的宣傳視頻,可以看到遊戲中的幾個世界。
  • 北歐神話中三大主神排行榜 你聽說幾個?
    北歐神話(英語:Norse Mythology),是斯堪地那維亞地區所特有的一個神話體系,其形成時間晚於世界上其他幾大神話體系,其口頭傳播歷史可追溯到公元1-2世紀,首先在挪威、丹麥和瑞典等地方流行,公元7世紀左右隨著一批北上的移民傳至冰島等處。
  • 《北歐神話》昔日維京人四職業,除了航海、經商、當海盜,還有啥
    近些年,《雷神》系列電影大火,雖然編劇把故事設定在現今的地球以及奧斯卡的奇幻世界,但《雷神》故事本身取材於北歐神話。網上大火的歐美劇《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雖不是直接脫胎北歐神話,但依然有著緊密的血脈聯繫。他們都給了我想看完《北歐神話》這本書的衝動。馬克思說:「任何神話都是用想像和藉助想像以徵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 《北歐神話》:從冰與火之歌到諸神的黃昏 悲壯史詩的生命意志
    更不用說託爺大名鼎鼎的《指環王》系列還有網上大火的《冰與火之歌》,它們雖不是直接脫胎北歐神話,但依然與其有著極為緊密的血脈聯繫。 但北歐神話自身卻並不為我們熟悉,我們並不像熟悉希臘神話一樣熟悉北歐神話。對我們來說,西方世界現在的樣子是源於希臘神話和聖經故事的。
  • 初探北歐神話譜系:神族、巨人、精靈和矮人|茅盾《北歐神話》
    更有意思的是,西方藝術和文學以希臘羅馬神話和聖經故事作為創作源泉,而後又因著藝術品和文學作品的聞名於世,再次帶動了希臘羅馬神話的流行和眾所周知。正如這幾年來,許多以北歐神話為母題創作的影視劇的大火,也是或直接或間接地將一直以來被忽視的北歐神話重新帶入了我們的視野。
  • 三分鐘讀懂北歐神話,為什麼說宇宙樹是北歐神話世界的全貌?
    而西方眾多神話中都是分為天堂、地獄、煉獄和人間,在眾多西方神話中唯獨北歐神話的世界觀最特別,北歐神話中比較有意思的是神可以被凡人殺死,可以說神族和人族本質上沒多大差異,只是神族比較強大。那麼,北歐神話的世界輪廓是什麼樣子的呢?宇宙樹是北歐神話的全部北歐神話的世界輪廓非常有意思,如果採用上帝視角看,整個北歐神話就的一棵樹。
  • 《北歐神話》:為什麼北歐諸神走向死亡是一種必然?
    如果說南歐的希臘神話是一首浪漫的「抒情詩」,那麼,北歐神話就是一出粗獷而壓抑的「悲劇」。不同於希臘神話的散漫基調,北歐諸神,如同高聳的斯堪地那維亞山脈一般,始終是莊重、質樸而博大的,永遠與那些對人類有害的惡神、惡巨人們鬥爭,守護生活在大地上的人類。
  • 電影《雷神》塑造的世界來自北歐神話?
    有的人驚嘆編劇和導演的腦洞,而熟悉歷史和神話故事的人卻能從中找到一些原型,這裡就不得不提北歐神話。細心觀察可以發現漫威宇宙塑造的宇宙觀和北歐神話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下面我們來看看歷史上流傳過的北歐神話到底描述了一個怎樣的世界。
  • 中國通俗神話小說從傳統神話與北歐神話裡學習了什麼?
    近年來由於修仙題材電視劇搬上熒幕,一些與中國傳統神仙不同的神話角色被搬上熒幕·,再賦予神話愛情色彩,使得修仙題材一時風靡。近年流行的爛漫修仙題材電視劇有《香蜜沉沉燼如霜》《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三生三世枕上書》等,這些電視劇無一例外改編至時下同名熱門修仙神話小說。
  • 北歐的奧丁,希臘的宙斯,誰更厲害
    奧丁與宙斯是兩個地方的主神也可以這麼說,奧丁是北歐神話裡的主神,宙斯是古希臘神話裡的眾神之王,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傳奇,奧丁與宙斯的神話,在兩個不同的地方流傳至今!1、奧丁與宙斯奧丁與宙斯:奧丁是北歐神話中的至高神,被視作諸神之王,也是死者之王、戰神、權力之神、魔法之神。天空的人格化,世界的統治者,被稱為諸神之父,司掌戰爭、權力、智慧、魔法和死亡。
  • 北歐金屬之歌:《維京傳奇》中激昂澎湃的多彩樂章
    原創 宇寧 中國畫報出版社如今,「維京」作為一個文化IP,不僅在歐美家喻戶曉,隨著幾部影視劇的熱播,中國的觀眾對這個來自北歐的族群有了全新的認識。在信奉基督教之前,他們有著自己本民族的信仰,那棵世界之樹——北歐宇宙論的中心,即是他們畢生苦苦找尋並努力保護的美好家園。▲當維京人開始襲擊劫掠時,基督教的光復運動正在進行《維京傳奇》向我們全景展示了這個北歐族群波瀾壯闊的史詩畫卷。
  • 想用耳朵聽北歐神話嗎?北歐神話音樂會來了!
    想用耳朵聽北歐神話嗎?北歐神話音樂會來了!在新的一年給你最高雅藝術享受,由來自赫爾辛基的指揮家奧科·卡姆和中國知名的小提琴家寧峰與杭愛一同獻上這場美妙的音樂之夜北歐神話杭州音樂會詳情時間:2020-01-12 周日 19:30地點:杭州大劇院(歌劇院)門票:80/120/180/280/480/自成立以來杭州愛樂樂團每年都會定期開展音樂季的演出活動,邀請一些來自國際上的頂級音樂大師攜手獻上眾多華麗典雅的音樂盛會
  • 帕德裡克·科勒姆《北歐神話集》導讀
    如果說南歐的希臘神話是古希臘人在愛琴海蔚藍色的波濤中吟誦的愉悅詩篇,那麼北歐神話便是日爾曼民族在荒涼苛虐的自然環境中創造的傲然悲嘆。北歐神話反映了原始部族的多神教信仰和他們同大自然作鬥爭的神奇瑰麗的想像,表明了古代北歐各部族奮力徵服自然,特別是徵服冰雪嚴寒的勇敢精神。最早的北歐神話大多以歌曲的形式出現。
  • 北歐神話:從神話到史詩,看個體英雄的湧現和譜系的演變
    與散漫的希臘神話迥然不同,北歐的神話,是莊嚴的、悲劇的;北歐的眾神,是莊重、正直、博大的;這些如斯堪地那維亞群山一樣粗樸而巨偉的傳說,無不透露著北歐民族個性中的冰與火。北歐神話與南歐的希臘羅馬神話一樣一直是歐洲文學、繪畫、建築、音樂乃至影視藝術的源泉之一。20世紀後受到好萊塢青睞,掀起了北歐神話熱潮。國內對北歐神話認識相對零碎,研究處於起步階段,對北歐神話的界定模糊,大多局限於細節,對其體系及發展的整體研究不足。
  • 茅盾:《北歐神話》|冰與火之歌
    《北歐神話》在1930年初版之際,茅盾先生所用的筆名為「方璧」出版。果麥出品茅盾先生這本鮮為人知的《北歐神話》,我能讀到,實乃有幸!精裝的版本、黑灰的色調、精緻而神秘的插畫中幾抹耀眼的橘色穿插其中,印證了北歐神話的主色調:莊嚴的、悲壯的。譜寫了一曲充滿個性的「冰與火之歌」。茅盾先生在書中給我們展現了一群莊重、正直、博大的北歐諸神。
  • 茅盾記述《北歐神話》:冰與火、善與惡、毀滅與重生的神話故事
    北歐神話是歐洲文學的泉源之脈,現代文學與影視作品、遊戲故事受到北歐神話的普及性覆蓋,迪士尼動畫電影《馴龍高手》、漫威電影《雷神》之類的現代文藝作品,有過北歐神話閱讀基礎的或許會想到那些關於冰霜巨人、侏儒、北歐諸神的故事。
  • 《北歐神話》:冰與火碰撞下的悲劇性傳說
    茅盾對中國神話學也頗有研究,由他所編寫的《中國神話研究初探》,至今仍被推薦為系統了解中國神話的三本書之一。(另外兩本分別是袁珂的《中國神話傳說》、丁山的《古代神話與民族》)除此以外,矛盾對很多人了解甚少的北歐神話也頗感興趣,為此,他潛心研究相關的重要文獻書籍,從而梳理出北歐神話的總體脈絡,並深入淺出地寫就了一本通俗易懂的普及讀物——《北歐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