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轉帳,如何認定為借款

2020-12-15 澎湃新聞

微信轉帳,如何認定為借款

2020-06-17 0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隨著智慧型手機

行動支付的普及

選擇微信或支付寶轉帳

已成為公眾生活的首選方式

但是

在發生民間借貸糾紛時

行動支付方式

卻給舉證帶來諸多不利

近日

荊州區法院通過網上立案

審結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

從這起案件中

讓我們得到答案

案情簡介

甲某(男)與乙某(女)經相親認識,後互加微信好友,雙方雖未發展成為男女朋友關係,但經常通過微信聊天。2019年乙某多次通過微信向原告借款,甲某考慮到雙方既然是通過親戚介紹認識,且對方家庭條件也比較好,所以乙某每次向其借款時總是特別爽快的轉帳,從未沒有要求乙某出具借條。後來,甲某多次向乙某催要借款,乙某總是以手頭比較緊,發了工資就還款為藉口一再拖延。為此,原告甲某訴至荊州區法院,要求被告乙某償還借款共計2.5萬元(原告通過支付寶轉帳5000元、微信轉帳11500元,原告網上購買手機8500元)。

法院認為

荊州區法院經審理認為,對於被告主體資格的認定,根據原告甲某提供的微信實名登記信息,證明該微信號為被告乙某所有並使用。原告主張本案系民間借貸糾紛,應當對錢款的交付及借貸合意提供證據予以證明。對於原告通過支付寶向被告轉款共計5000元,原告僅能提供付款證明,但未能提供相應的債權債務憑證,無法證明原告在向被告支付上述每一筆錢款時雙方均達成借貸合意;對於原告主張的購買的手機款8500元,原告既沒有提供轉帳證明也沒有提供相關證據證明網購手機已經由被告所有和使用。對於原告主張2019年4月17日的微信轉款2000元,2019年5月7日的微信轉款2000元,2019年5月17日的微信轉款3000元,2019年11月6日的微信轉款500元,共計7500元,因提供了雙方聊天記錄,證明被告明確要求向原告借款,且原告通過微信聊天多次向被告催討,故應認定為借款。

為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乙某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償還借款7500元;

二、駁回原告甲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法官提醒

本案中,原告起訴的標的金額為2.5萬元,為什麼法院只支持了7500元?

根據 「誰主張誰舉證」 的舉證責任制度,原告應對上述轉款屬於借款的行為提供證據證明,如果不能提供相應證據,那就將承擔敗訴的後果。在借貸過程中,一般情況下,借款人都會向出借人出具一張書面的借條,因此認定借貸關係就比較容易,但是憑微信轉帳形成的借款,出借人很少要求對方出具借條。那麼,一旦對方不按約還款,出借人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

首先,需要證明該微信號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系借款人。可以通過微信實名登記信息證明,也可以通過雙方平時聊天記錄,如語音、圖片等,證明對方的身份信息,而且這些證據要注意保存完整,因為在訴訟中法官會對原件進行核實。

其次,需要證明轉帳系借款。這就需要在聊天記錄中能夠清晰看出雙方已形成借貸合意。如對方發了一條「能不能借我500元,我要付房租,下個月還你」的微信,這就是非常明確的借款要約,應當認定為借款;如對方發了一條「最近好可憐,都沒錢吃飯了,嗚嗚嗚」的微信,你如果大筆一揮,慷慨解囊轉出500元,在沒有借條的情況下一般認定為贈與。

因此,通過微信借款轉帳時,務必把握以上兩點,避免借款與贈與界定不清。

文章:呂婷婷

圖片:源於網絡

原標題:《微信轉帳,如何認定為借款》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以案釋法】微信轉帳,如何認定為借款
    【以案釋法】微信轉帳,如何認定為借款 2020-06-23 04: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戀愛期間的微信轉帳,是否認定為借款?法院這麼判!
    那麼 只有微信轉帳記錄的情況下 是否認定為借款呢?楊某起訴至重慶市大足區人民法院,要求鄭某歸還其戀愛期間的借款4000元。 法院審理查明,在楊某與鄭某戀愛期間,鄭某因需要交納車輛保險費,向楊某借款 2000元,楊某將2000元通過微信轉帳的方式轉給鄭某指定收款人微信。2018年8月14日,楊某通過微信轉帳的方式轉款1000元給鄭某所有的名為 「XX品牌童裝」的微信帳號。
  • 豐寧法院:微信借款如何有效認定?
    豐寧法院:微信借款如何有效認定?用微信借錢的王某就遇上了這樣的煩惱。2018年8至10月,王某多次通過微信轉帳方式共借給袁某105800.00元。同年9月9日,袁某為王某出具了借條,載明欠款94000.00元。還款期限屆滿後,王某多次索要借款未果,遂將其訴至法院。庭審中,王某出示了微信轉帳記錄截圖列印件以及借條原件,意圖證明袁某實際向其借款105800.00元的事實。
  • 轉帳憑證能否作為借款證據,全州法院審理一起借款糾紛
    平安廣西網全州訊(通訊員昌嬋)同學之間借錢,沒有借條,通過微信、支付寶等方式支付,有備註有聊天記錄,這一切算不算是借款的證據。近日全州縣人民法院審理一起借款糾紛案件,原告訴稱系借款,被告辯稱系合夥,法院如何認定?
  • 僅有線上轉帳憑證,借貸關係該如何認定?
    僅有線上轉帳憑證,借貸關係該如何認定?   原標題:僅有線上轉帳憑證,借貸關係該如何認定?
  • 案例解析:僅有轉帳憑證,可否認定為民間借貸關係?來看兩個案例
    本文導讀:民間借貸多發生在親朋好友之間,也正是基於這種熟人的信任關係,很多出借人時常不會要求借款人出具借條、籤署《借款協議》,或者提供擔保。通常支付方式就是銀行轉帳的一紙憑證。那麼僅憑轉帳憑證,能否認定為民間借貸關係呢?……本文通過兩個案例對比,來分析:僅憑轉帳憑證能否認定雙方間的借貸關係?
  • 民間借貸事實是否發生如何判斷?如何認定借款款項已實際交付?
    除了借款合意的認定,就是雙方是否達成了真實的借款意向,是否具備了借款合意之後。還需要重點來審查借款款項是否完成了實際交付,這裡所指的實際交付是指出借人是否將借款款項實際交付到借款手中。民間借貸中最常見的是自然人之間的借款,不同於其他民間借貸合同,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實際交付借款時生效。
  • 微信聊天記錄、轉帳截圖能成為借款證據嗎?法院這樣說……
    大洋網訊 好友向你借款,你會借嗎?在信息網絡快速發達的今天,越來越多人通過微信、支付寶之類的溝通工具支付給別人錢款,尤其是在面對親戚或者朋友借錢時,往往直接轉帳給對方。殊不知,如果對方借錢不還,那很可能會面臨法律風險。廣州黃埔區一名女子就通過微信、支付寶、網銀轉帳等方式,累計給朋友借款十多萬元。
  • 戀愛期間微信轉帳 是借款還是贈與或不當得利?
    【案例一】2020年11月2日,曹先生訴稱,他與王女士通過網絡認識,自2020年7月份至10月份,3個月時間裡,王女士先後以各種理由向他借款,他通過微信先後給王女士轉帳9.6萬元。現由於二人分手,雖多次向王女士索要,但其從微信中將他拉黑,故而特向法院起訴。【審理】法院受理後,依法向王女士送達了起訴狀副本及相關法律文書。王女士進行了答辨。稱,二人確是戀愛關係,但沒有向曹提出過借錢,更沒有給其打借條,這些錢是曹先生為表達愛意多次微信轉帳給她的,屬於自願贈與。
  • 微信轉帳借款當心討不回 法官:存在證據採信局限性,民間借貸中需...
    很多人都認為有微信轉帳記錄在手就不怕對方賴帳,但真的是這樣嗎?近日,江門臺山法院就審理一起民間借貸案件,出借人提供了借條,也出示了微信轉帳記錄,可法院仍以證據不足駁回了出借人的訴訟請求。   2018年9月,黃某以甄某欠其借款56000元不還為由,起訴到江門臺山法院,要求甄某夫妻共同清償。
  • 沒有借條,微信聊天記錄能否證實借款關係?
    近日,北京冠領律師事務所代理了一起微信聊天記錄作為證據,證明雙方存在借款關係的案件,委託人田先生獲得勝訴。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依法判決:被告柴某償還田先生本金70萬元,並按年利率6%支付利息。微信聊天記錄能否證實借款關係?田先生與柴某經朋友介紹認識。
  • 以案釋法 | 出借人僅依據轉帳憑證起訴借貸關係存在 法院如何認定?
    以案釋法 | 出借人僅依據轉帳憑證起訴借貸關係存在 法院如何認定?,該如何處理?但綜合雙方當事人的訴辯意見,提供的有效證據,並結合證據認定規則,法院認為原告提供的現有證據不足以證明原告主張的借款事實,原告主張被告償還借款及利息的法律依據不充分,最終判決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雙方當事人在收到判決書後,未提出上訴。法官說法在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中,出借人僅提供銀行轉帳憑證而無借條,借款人抗辯雙方不存在借貸關係的情況時有發生。
  • 【年度案例】通過虛構銀行轉帳流水形成的民間借貸應認定為無效...
    案件焦點臧某威向王某琴交付的借款金額如何認定;楊某主張的律師費用能否得到支持。法院裁判要旨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楊某通過受讓取得債權,是本案的適合原告。本案訴爭的債權轉讓已經通知了債務人王某琴、王某平、楊某雲,故該轉讓對王某琴、王某平、楊某雲發生效力。
  • 【以案說法】:投資與借貸如何認定
    【以案說法】:投資與借貸如何認定 2020-11-03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借款or投資款?只有轉帳記錄,這5萬元會打水漂嗎?
    曾先生向楊先生轉帳了5萬元後來曾先生向法院起訴,要求楊先生還款但是楊先生卻否認借款,稱這是曾先生妻子的「投資款」到底是「借款」還是「投資款」?民間借貸訴訟中的舉證責任如何分配?話不多說,我們一起看看案例案情回顧楊先生、曾先生的妻子周女士同在一個微信群中,該微信群主要對合作經營的某鼻炎館事務進行溝通和分工。
  • 微信轉帳交易記錄如何取證?最新辦法來了!
    今天小編告訴你一個好方法微信新增了個人微信帳單導出功能 可以直接導出個人帳戶微信轉帳交易記錄並加蓋騰訊公司公章微信語音可以作為訴訟證據嗎?……別著急!下面小編為您具體介紹!一張是聊天記錄,證明2020年11月12日14點34分,本人通過微信與某某聊天,對方向我借款1000元,並承諾一周後還錢,我通過微信轉帳付款。
  • 微信紅包轉帳520、1314為什麼要注意
    戀人間轉帳999.99和1000元性質可能大不同「戀人之間的紅包、轉帳很特殊,是贈與還是借貸,雙方往往各執一詞。」陳翔說,從司法實踐來看,被認定為贈與的可能性很大。特別是兩百元及以下的紅包,如果沒有其他證據,通常被認為是用來表達愛意。
  • 轉帳百萬實為股金卻稱借款,被告拿出證據猛打臉
    司某某將股金一百萬轉帳給嚴某卻稱是借款並起訴至法院要求還本付息,嚴某拿出多項證據證明系入股股金,最終法院駁回了司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事實:司某某與嚴某系朋友關係,雙方素有經濟往來。2018年11月3日、11月5日司某某將100萬元(分兩筆每筆50萬元)轉帳至嚴某的農業銀行帳戶。
  • 對方賴帳,但我只有微信、支付寶轉帳記錄,怎樣能要借款?速看
    問題主要集中在:異地借款時,通過打電話或微信聊天的方式確定借貸關係,銀行轉帳或微信、支付寶轉帳的方式向對方提供借款,但是約定的還款期限到了之後,對方電話不接、微信不回,甚至還拉黑,根本聯繫不上,這時我該怎麼辦?今天小編就在這兒對該問題作集中梳理,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人。
  • 用微信轉帳記錄截屏當證據?她這2000元討不回了!只因千萬別這樣轉帳!
    建議錢可以在網上轉,借條當面給別偷懶,紅包、轉帳附言要用好審理小琳案件的法官分析, 現實中微信轉帳金額的來源有兩類:一是與微信平臺綁定的銀行卡,這種方式可以根據相關的微信聊天記錄、銀行的存取款流水記錄形成證據鏈來證明借款事實。二是零錢提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