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精度帶隙基準電壓源電路設計

2021-01-08 電子產品世界

摘要:針對傳統CMOS帶隙電壓基準源電路電源電壓較高,基準電壓輸出範圍有限等問題,通過增加啟動電路,並採用共源共柵結構的PTAT電流產生電路,設計了一種高精度、低溫漂、與電源無關的具有穩定電壓輸出特性的帶隙電壓源。基於0.5μm高壓BiCMOS工藝對電路進行了仿真,結果表明,在-40%℃~85℃範圍內,該帶隙基準電路的溫度係數為7ppm/℃,室溫下的帶隙基準電壓為1.215 V。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9/389197.htm

基準電壓源廣泛應用於A/D、D/A轉換器、開關電源以及各種通信電路,它的電源噪聲抑制能力與穩定的溫度特性是影響A/D,D/A速度與精度的重要因素,甚至影響整個系統的性能,良好的基準電壓源設計才能滿足需要。帶隙電壓基準(BGR)技術日趨成熟,具有較高精度,較低功耗的BGR在電路中被廣泛應用。

利用雙極型電晶體的基區-發射區電壓差△VBE在不同電流密度偏置下具有正溫度係數,而其本身的基區-發射區電壓VBE具有負溫度係數,這兩個電壓線性疊加,得到較合適的近似零溫度係數的基準電壓源。該帶隙基準電壓源電路增加了啟動電路和PTAT電流產生電路,其中PTAT電流產生電路是該基準源的核心,通過對電路的分析與研究,給出了基於0.5μm高壓BiCMOS工藝下的帶隙基準電壓源的設計和仿真結果。

1 傳統的帶隙電壓基準源

傳統的帶隙電壓基準源原理圖與電路結構如圖1所示。

圖1(a)中,以VBE(on)和VT為基準的偏置源會有相反的TCF,輸出電流可能以VBE(on)和VT的某種複合電壓作為基準源,如果複合方式得當,可使輸出溫度係數為零,該電路輸出電壓為:

VOUT=VBE(on)+MVT (1)

通過確定VBE(on)的溫度係數,使輸出電壓與溫度無關,即從而確定要求的M值。

對於圖1(b),已知兩個雙極電晶體工作在不相等的電流密度下,它們的基極-發射極電壓的差值與絕對溫度成正比。在圖1中,如果MP1,MP2是同樣的電晶體(IS1=IS2),且偏置的集電極電流分別為nI0和I0,忽略它們的基極電流,那麼

△VBE=VBE1-VBE2=VTlnIo/Is1-VTlnIo/IS2=VTlnn (3)

雙極電晶體的偏置電流實際上是與絕對溫度成正比(PTAT)的,假設MP1與MP2為相同的管子,要使ID1=ID2,電路必須保證VX=VY。所以,ID1=ID2=(VTlnn)/R,結果,使ID3產生同樣的特性,並將PTAT電壓ID3R2加到基極-發射極電壓上,因此輸出電壓為

只要保證(4)式中兩項和是零,VBE3的值以及Q3尺寸的選擇都有幾分任意。實際上,由於電晶體之間的不匹配,以及R1的溫度係數,ID5的變化會偏離理想的等式,給輸出電壓Vref帶來誤差。傳統電路還存在電源電壓較高,基準電壓輸出範圍有限等問題,因此需要不斷的改進與提高。

2 帶隙基準電壓源電路設計

基於0.5μm高壓BiCMOS工藝下的帶隙基準電壓源電路如圖2所示,電路由啟動電路和帶隙基準電壓產生電路兩大部分組成。

在與電源無關的偏置電路中,重要的問題是「簡併」偏置點的存在,使電路有兩種可能的狀態:一種是工作狀態,另一種是電路中沒有電流流過,這是所不希望的狀態。增加啟動電路,使該電路在電源上電時,能驅使電路擺脫簡併偏置點,正常啟動並穩定工作。圖2中左半部分即為該帶隙基準電壓源的啟動電路部分,主要由R1、R2、MP1、HAP1和HAP2構成,其中HAP1與HAP2為高壓非對稱PMOS管,HAP1與HAP2構成電流鏡,由於兩者尺寸相同,HAP2的漏極電流與HAP1的漏極電流相等。當電路未進入工作狀態時,HAP1與HAP2導通處於開啟狀態,通過增加VDD端電壓,使得R1上壓降逐漸增大,因此通過R1的電流增加;由於HAP1與HAP2構成的電流鏡的作用,通過R2的電流與R1上的電流相同,所以R2上電流也隨著VDD端電壓上升而升高,R2兩端的電壓也隨之升高;當VDD增加到一定程度後,R1遠離地端的電勢將逐漸升高到該工藝下高壓非對稱PMOS管的截止電壓,並保持穩定,此時R1上的電流也趨於穩定,R2上電流也將趨於穩定,在R2遠離HAP2端將得到一個較穩定的開啟電壓,經計算並仿真測得這個電壓為5.92 V。

對於電壓產生電路,PTAT電流產生電路是該電路的核心部分,應用了BCD工藝下的PNP管。主要由MP2、MP3、HSP3、HSP4、HSN1、HSN2、MN1、MN2、R3、Q1、Q2構成。其中MP2、MP3、HSP3、HSP4、HSN1、HSN2、MN1、MN2、R3構成與電源無關的偏置,Q1、Q2產生與溫度無關的基準。

在偏置電流電路中,IREF通過某種方式由Iout得到,如果Iout最終與VDD無關,那麼IREF則不受VDD影響,即與電源無關。當忽略MOS管溝道長度調製效應時,有Iout=KIREF,因為每個以二極體方式連接的器件都是由電流源驅動的,所以IREF近似的與電源無關。圖2中MP3、HSP4 HSN2、MN2的寬長比分別是MP2、HSP3、HSN1、MN1的二倍,其中MP2、MP3、HSP3、HSP4與HSN1、HSN2、MN1、MN2分別構成共源共柵電流鏡,生成與電源無關的電流偏置,影響電流精度的關鍵因素就是漏-源電壓,漏-源電壓的變化會嚴重影響漏極電流的匹配。對於普通電流鏡電路,因它們的漏一源電壓不同,從而失配與溝道調製效應會造成組成電流鏡的兩個電晶體的柵-源電壓有差異,從而導致輸出電流發生很大變化。採用共源共柵電流源結構的電路,優點在於它會有一個很大的輸出電阻,這在鏡像電流源中非常重要,能夠提高輸出基準電壓的穩定性,此外該結構能夠減小溝道調製效應的影響,能夠改善電源抑制和初始精度等電路的重要性能。圖2中經過MP4,與HSP5最後從HSN3中流出的電流和VT有關,所以電阻R4的壓降也與VT有關,在做仿真的過程中,通過對R4的阻值優化,最後選擇合適的電阻值使VOUT輸出帶隙電壓。


相關焦點

  • 「電路「芯」說」如何獲得一個高精度基準源
    電阻分壓網絡獲得的電壓基於上面所講述的問題,其實如果你需要一個2.5V的電壓的話,理論上來說通過兩個電阻分壓是完全可以得到的,並且有些時候我們還經常這麼做,比如在我們設計一個比較器的時候,通常閾值的比較電壓就是通過電阻分壓電路得到的。
  • 一種用於高壓集成電路的基準電壓源設計
    傳統的帶隙基準電路結構如圖1所示[2]。其次,該電路的供電範圍不能在較大的範圍內變化,因為VCC的變化容易導致Q1、Q2的集電極電壓變化,從而導致電路無法正常工作。因此,該電路結構在高壓集成電路中並不適用。  1.2 本文提出的基準電路架構及工作原理  為了適應可變的輸出電壓以及較寬的供電範圍的需求,本文基於低壓差線性穩壓器(LDO)的設計思想,提出了一種「LDO」架構式的基準電路,如圖2所示。
  • 一種基於DC-DC 開關電源的溫度檢測電路設計
    本模塊主要實現的功能是對晶片電源供電系統中的 帶隙基準電壓進行溫度檢測。帶隙基準電壓是電源系統 中非常重要的模塊。絕大多數的內部供電都是由帶隙基 準電壓為源頭進行「再加工」處理。針對帶隙基準電壓 進行溫度檢測,溫度越高,其電壓值也越高,從而在溫 度檢測模塊中引起輸出電壓狀態的改變。所以只需檢測 溫度檢測電路的輸出電壓就可以直觀判斷電源溫度是否 過高,從而實現溫度檢測的功能。
  • 模擬基準電壓源電路的仿真與分析
    打開APP 模擬基準電壓源電路的仿真與分析 工程師黃明星 發表於 2018-07-04 04:58:00 引言 模擬電路廣泛地包含基準源
  • 牛人梳理:電路基準源的產生方法,不容錯過!
    幾乎在所有先進的電子產品中都可以找到電壓基準源,單片機電路中、嵌入式系統中的模擬放大和A/D轉換等電路需要高精度、高穩定性的供電電源和參考電壓源。基準電源是一種可以產生高精度、高穩定性電壓的器件或電路,它產生的電壓給特定部件作為參考電壓使用。
  • 核芯互聯正式發布低噪聲、高精度電壓基準源CLREF20系列
    集微網消息,近日,核芯互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發布低噪聲、高精度電壓基準源CLREF20系列。該系列屬於核芯互聯高精度信號鏈corePrecision產品線。具體性能方面,該電壓基準源系列產品採用小型6引腳SOT23封裝,工作在-55℃至+125℃擴展級工業溫度範圍內。輸出電壓為2.5V時,1/f噪聲電壓僅為4.8μVpp,初始精度最高可達±0.02%,最大溫漂分別為3ppm/°C(A級),6ppm/°C(B級),10ppm/°C(C級),20ppm/°C(D級)。
  • 【FAE分享】電流源電路之幾種電流源參考設計
    0-5V輸入,0-5uA輸出的電流源。電路原理圖如下,其中第一級運放選用的是超低失調電壓的單電源運放OPA333。採樣放大選用的是高精度的單電源儀表放大器INA326。全部資料的網址如下連結。keyMatch=V-to-I%20Converter&tisearch=Search-EN 我們花一點時間來分析這個電流源的電路,拋板磚引美玉。其他的電流源電路差不多都是這個原理的。電流源電路中的電流設 定一般都是由鉗位住採樣電阻上的電壓來確定的。因此下圖電路中的 Rset=100k就是採樣電阻。
  • 基於FPGA的高精度頻率電壓轉換系統設計實現
    頻率電壓轉換器作為一種功能器件,在測量儀器、自動控制、遙感遙測以及信號傳輸各個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傳統的F/V轉換器多採用模擬電路或單片機實現。採用模擬電路設計的F/V轉換器多採用如LM331、AD650等實現頻率信號到電壓信號的轉換,設計的系統具有轉換精度不高、待測頻率範圍固定、誤差較大的缺點;單片機設計的F/V轉換系統雖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由於自身測頻基準時鐘頻率的限制,仍然無法滿足高精度轉換的要求。本文根據系統要求:流量傳感器輸出的脈衝信號頻率範圍10~3 000 Hz,輸出模擬電壓信號範圍0~5 V,精度優於0.1%。
  • 開關電源IC內部電路解析!
    類似於板級電路設計的基準電源,晶片內部基準電壓為晶片其他電路提供穩定的參考電壓。這個基準電壓要求高精度、穩定性好、溫漂小。晶片內部的參考電壓又被稱為帶隙基準電壓,因為這個電壓值和矽的帶隙電壓相近,因此被稱為帶隙基準。
  • 懷遠恆流恆壓電源高精度交流恆流源
    交流恆流源交流穩壓、穩流電源是上海瑞進電源採用國際先進的基準電壓懸浮迭加技術和線性串聯調整方式而全新研製。該系列產品穩壓穩流精度高、穩定性好、紋波電壓低,設有輸出過壓、過流等保護功能,輸出電壓可以從零伏調到額定值,輸出電流可從零預置到額定值。
  • 一種頻率穩定的低功耗振蕩器電路設計
    對於大多數SoC(System on a Chip)設計而言,時鐘發生器模塊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提供時鐘參考源一般有兩種方式[1]:一種是使用晶體振蕩器。
  • TI Design 幾種電流源參考設計
    TI的產品線應用工程師,設計出幾款經典的電流源電路,最小是5uA,最大2A。每一個方案都給出了完整的原理圖,仿真文件,PCB layout以及測試結果。 接下來對這幾個方案一一做一下簡單介紹,並給出網絡連結地址,方便大家查詢和參考使用。1.       0-5V輸入,0-5uA輸出的電流源。
  • AD5666 四通道、16位DAC,內置最大10 ppm/°C片內基準電壓源,採用...
    產品信息優勢和特點 低功耗、四通道16位DAC 14引腳 TSSOP 1.25 V/2.5 V、5 ppm/°C片內基準電壓源 關斷模式下的功耗:400 nA (5 V),200 nA (3 V) 2.7 V至5.5 V電源 通過設計保證單調性
  • 電路解析:LM117組成的恆流源電路
    電路解析:LM117組成的恆流源電路這是一種比較常用的簡易恆流源電路,該原理是使用線性可調穩壓器原理設計出來的,下圖使用的是LM117,當然也可以使用LM217、LM317、LM337K、LM338K等替換。
  • 使用標準穩壓器產生極低電壓
    在過去的幾年裡,由於微控制器、CPU、DSP等數字電路的幾何結構尺寸不斷縮小,電子元器件的電源電壓一直持續下降。在測量領域也有一些需要低電源電壓的應用。多年以來,線性穩壓器和開關穩壓器一直採用約1.2 V的反饋電壓。此電壓由DC-DC轉換器IC中的帶隙電路產生,它確定了使用外部電阻分壓器可以設置的最低電壓。
  • 詳解運放七大應用電路設計(附技術要點)
    當兩級RC電路的電阻、電容值相等時,叫賽倫凱電路,在二階有源電路中引入一個負反饋,目的是使輸出電壓在高頻率段迅速下降。二階有源低通濾波電路的通帶放大倍數為 1+Rf/R1 ,與一階低通濾波電路相同;該恆流源電路可以設計出其他電流的恆流源,其基本思路就是:所有的電阻都需要採用高精度電阻,且阻值一致,用輸入的參考電壓(用專門的參考電壓晶片)比上阻值,就是獲得的輸出電流。
  • 一種以AVR單片機為核心的工頻電壓/頻率儀設計
    目前市面上工頻電壓表和頻率表種類繁多,本設計與其相比具有電路簡單、體積小、功耗低、性價比高等特點。利用低價位具備AVR高檔單片機性能的ATmega8單片機,設計工頻電壓和頻率兩用測量儀。硬體設計基於ATmega8單片機工頻電壓/頻率儀設計硬體電路如圖1所示。以單片機為核心,加上少量的外部元件構成。
  • 模擬工程師電路設計指導手冊:運算放大器①
    >具有瞬態保護功能的高側、雙向電流檢測電路高側電流檢測電路設計三十倍頻負載電流感應電路採用電流輸出電流檢測放大器的高電壓、高側浮動電流檢測電路具有集成精密增益電阻器的低漂移低側雙向電流檢測電路過流事件檢測電路信號源PWM 發生器電路可調節基準電壓電路
  • 智能電錶中的電流與電壓採樣電路設計
    打開APP 智能電錶中的電流與電壓採樣電路設計 Dick 發表於 2014-09-25 11:18:45   電流採樣電路使用分流器:其中R57、R56為採樣電阻,C21、C22為採樣電容,他們為採樣通道提供了採樣電壓信號,採樣電壓信號的大小由分流器的阻值和流過其上的電流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