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12月02日訊 近年來,各種金融詐騙案件層出不窮,常見的有電信詐騙、手機虛假連結、虛假APP、投資陷阱等,讓人民群眾防不勝防。為做好反詐騙宣傳,維護消費者的資金安全,興業銀行餘杭支行長期以來多措並舉開展金融詐騙防範工作,營造和諧的金融市場環境。
組織開展員工教育。興業銀行餘杭支行每周例會都會安排專門板塊進行銀行合規學習,強調金融一線員工更要普及金融知識,防範金融詐騙。及時分享近期各地的相關案件,提醒所有銀行員工繃緊防範金融詐騙的弦。每月的月度會議,行長還會宣講合規,做到支行上下「合規經營,合規致勝」。
消費者教育為基礎。該支行與周邊東安社區、龍興社區開展金融宣傳結對子活動,結合人民銀行宣傳工作要求,到周邊社區、商戶發放宣傳單,宣傳金融知識、防範電信詐騙,做好金融衛士。成為金融消費者錢袋子的「守護者」。
工作一線防範為主。社區銀行和營業廳堂作為第一道防線,每時每刻都保持警惕,關注客戶的各種異常行為,一旦發現異常,馬上和客戶做好溝通、通過各種手段分析情況,在確保客戶沒有遇到詐騙風險後,才辦理後續業務。
近一個季度以來,興業銀行餘杭支行已有效堵截三筆金融詐騙案件,為客戶避免損失六萬元。
案情分析:
一、2020年09月05日上午10點左右,餘杭支行營業廳成功堵截一起炒股群詐騙案件。客戶沈女士來網點辦理跨行轉帳5萬元業務,要求轉到行外某對公帳戶。大堂值班經理趙煒詢問客戶轉帳用途,客戶回答用於炒股。大堂隨即覺得可疑,問客戶為什麼炒股要轉到對公帳戶,是否認識對方。沈女士回答,是通過網絡加了一個炒股群,群內客戶經理多次和客戶聯繫,聲稱該「券商」投資收益穩定,通過將客戶資金集中到一個帳戶中操作,便於迅速下單,而且資金門檻要5萬以上。並向大堂經理展示了該平臺的APP(仁和財富)和炒股群,以及APP上的所謂過往業績。大堂經理隨即要求沈女士出示收款人信息,通過查詢,當面給客戶看了該收款公司註冊時間僅一個月,且註冊地為外地、為個人獨資,主營範圍也與證券無關。通過大堂經理分析,沈女士醒悟到該收款帳戶可疑,自己遇到了網絡詐騙,隨後放棄轉帳。臨走時,大堂經理再三告誡沈女士,炒股要在正規證券公司開戶,所謂炒股群要求轉帳、代客理財的都是詐騙,千萬不能相信。後續支行辦公室人員也再次回訪了客戶,確保不會給對方轉帳。該案件也受到了杭州市公安局的獎勵。
二、2020年10月16日下午16:13分,興業銀行餘杭喬司南街社區支行堵截一起假冒興業銀行手機APP實施詐騙案件。客戶李女士來網點諮詢辦理信用卡解凍業務。據李女士陳述,其在所謂的「興業銀行」APP上在線申請了一張信用卡,操作後顯示卡號輸入錯誤被凍結,APP上所謂的「客服」要求客戶交5000元進行解凍。社區支行工作人員褚亞婷仔細查看了客戶手機上顯示有「興業銀行」logo的APP, APP內顯示「訂單錯誤:卡號錯誤,訂單凍結為證明是本人貸款需提交5000元,作為認證資金進行解凍」,確認是一起詐騙案件。
社區支行工作人員將近期下發的類似案例通報和預警信息給客戶查看,其中假冒APP與客戶手機上下載的對比確定就是相同的詐騙方式。最終通過工作人員的耐心勸說,李女士充分認識到這是詐騙案件,並對銀行工作人員表示感謝。社區支行員工和保安人員再次提醒客戶,凡是遇到陌生人要求轉帳或支付資金的要求,基本都是詐騙行為,一定要慎重核實。
三、11月3日上午8:38左右,興業銀行餘杭禹杭路社區支行堵截一起假冒本行手機APP實施詐騙案件。客戶王先生來到杭州禹航路社區支行,說在興業銀行申請了一筆信用貸款,但在申請過程中入帳卡號輸入錯誤,詢問如何將卡號修改成正確帳號。興業銀行員工來娜查看客戶手機看到有一個「興業銀行」logo的APP,登錄APP內顯示「訂單錯誤:卡號錯誤,訂單凍結為證明是本人貸款需提交5000元,作為認證資金進行解凍」,當即明確告訴客戶這是電信詐騙,所謂的「興業銀行」手機銀行是假冒的,並詢問客戶是否有按要求轉帳,是否告知對方銀行卡號和身份證號碼及簡訊驗證碼,同時提醒客戶如遇到任何需要轉帳或支付資金的行為都要謹慎是詐騙行為,並建議客戶報警處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浙江都市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