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華為背後的贏家:半年入帳119億,小米和谷歌都離不開它

2020-08-21 支付解讀和揭秘

根據第三方機構IDC的數據統計,剛剛過去的第二季度中,全球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高達2.784億部。其中華為雖然降幅超過5個百分點,但是卻是首次登頂,還拿到20%的市場份額。老對手蘋果憑藉電商節的銷量逆勢增長11%,3760萬部手機銷量成就13.5%的市場份額,只是這一次蘋果輸給了華為。

手機廠商銷量的提升,直接帶動周邊行業的發展,國內類似富士康和立訊精密的企業自然也收穫頗豐。或許是代工巨頭富士康的鋒芒顯現,手機供應鏈其他企業的風光被無形中遮擋,此刻領益智造的名氣有些低沉。雖說跟富士康等企業從事不同的業務,但是領益智造對很多手機廠商都有影響,堪稱蘋果和華為的背後贏家。

說起領益智造,必須要提到的企業就是賽爾康,從事手機、平板電腦、以及智能家居的賽爾康,在2019年6月被領益智造實現併購,自然之前歸屬於賽爾康的用戶蘋果和華為也被一併納入領益智造的商業版圖。就在7月底,領益智造發布企業財報,今年上半年領益智造入帳超過119億,增幅超過24%,產生超過6億的巨大利潤。

實話實說,半年入帳119億,對比富士康等代工巨頭實在不值一提,但是領益智造所處的領域註定它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從領益智造產品方向看,公司產品主要包括精密功能結構件、觸控模組以及5G產品等,跟普通的代工巨頭技術上就不能同日而語。

尤其是在2014年,領益智造實現爆發,隨著智慧型手機浪潮的來襲,領益智造憑藉優良技術和產品工藝,迅速將小米和VIVO以及谷歌等知名企業,統統轉化成自己的商業合作夥伴。

直至2018年,領益智造迎來企業歷史性的一刻,在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不斷提升的背景下,領益智造當年的營收突破200億,去年更是實現淨利潤增長3.6倍,徹底實現企業的扭虧為盈。坊間流傳一句話「凡有手機處,皆有領益造」,足可見領益智造既是當之無愧的龍頭,也是無法撼動的王者,甚至小米和谷歌都已經離不開它。

當然,剖析領益智造的發展歷程,與華為也有些相似之處。熟悉華為的朋友應該知道,華為在研發上的投入是巨大的,常年維持在10%以上。

反觀領益智造雖然沒有華為那般出手闊綽,但是從2017年至2019年,企業在研發上的投入從5億已經上漲至11億。研發上的翻倍投入,保證領益智造的領先優勢和競爭力,產生的盈利數據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其實除了以上原因,當下智慧型手機蓬勃發展也是促進領益智造成長的關鍵因素。要知道此前工信部的數據顯示,今年單在5G手機出貨量就要超過1.8億部,而且5G的到來,手機是必須要更換的智能產品。預計2022年時有16億部手機潛在的空間,所以留給領益智造的施展空間還沒有達到頂峰。

坦率地說,領益智造成快速成長一方面跟外部環境有關,另一方面離不開企業敢於投入重金研發的作風,這一點值得肯定。畢竟在華為的身上我們切身感受到,科技無國界的前提還是要看實力說話的。

相關焦點

  • 蘋果、華為的背後贏家:半年入帳119億,小米和谷歌都離不開它
    老對手蘋果憑藉電商節的銷量逆勢增長11%,3760萬部手機銷量成就13.5%的市場份額,只是這一次蘋果輸給了華為。手機廠商銷量的提升,直接帶動周邊行業的發展,國內類似富士康和立訊精密的企業自然也收穫頗豐。或許是代工巨頭富士康的鋒芒顯現,手機供應鏈其他企業的風光被無形中遮擋,此刻領益智造的名氣有些低沉。
  • 美國打壓下,華為三個月收入1822億,好成績背後離不開三大運營商
    作為我國的通信巨頭,華為憑藉著在自主研發方面的巨額投入,所涉及的5G通信和手機業務都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由於華為掌握著全球數量最多的5G專利技術,成為了5G標準的定製者,而美國企業展開5G時都繞不開華為,所以在5G時代擁有絕對技術優勢的華為,自然也成為了美國的眼中釘。
  • 華為銷量跌出前五,小米、OPPO搶佔市場,蘋果卻成最大贏家
    華為跌出銷量前五2020年對於華為來說,無疑是充滿挑戰的一年。這一年,疫情、美國禁令、被禁止使用谷歌服務,給華為智慧型手機業務帶來三重壓力。疫情讓智慧型手機市場遭遇一段寒冰期;而被禁止使用谷歌服務,則讓華為手機在歐洲市場的份額,受到重創。
  • ​低調的國產巨頭,蘋果華為離不開它,31天賣出1.6億鏡頭
    華為早在五年前就進入歐洲市場,並且在當地開展通信、筆記本、手機業務等,很多領域也是做到了名列前茅,而國產手機的成功離不開這家公司!沒錯,就是下文的舜宇光學公司,他是大陸市場最大的光學巨頭,也是為蘋果和華為提供鏡頭模組
  • 華為禁令下,蘋果三星受益,小米歐洲市場暴漲!
    圍繞華為禁令的話題也是絡繹不窮,過去半年時間科技圈幾乎都在報導,而筆者也是持續跟蹤。來自第三方數據顯示,華為手機業務在Q1季度出現了下滑趨勢,尤其是海外市場出現明顯下降,缺乏谷歌GMS服務後華為手機在當地接受度明顯下降,歐洲用戶也是不習慣使用沒有谷歌全家桶套件的華為手機。
  • 一份報告傳來,華為受到的影響出現,蘋果小米成最大贏家
    美新規可以說非常徹底,不僅海思晶片被迫停擺,現在連外購第三方晶片的道路也被阻斷了,可以說華為晶片面臨真正的困局,尤其是手機業務,需要海量的晶片、存儲、內存等半導體作為支撐,去年華為的出貨量就高達2.4億臺,雖然今年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響,三星和蘋果的攻勢也很兇猛,不過華為的目標還是在1.9億臺左右,也就是說今年至少要準備1.9億套手機相關配件。
  • 谷歌改變規則,小米始料未及,華為或成最後依靠!
    在國產手機集體爆發增長階段,小米、華為、OV的全球化業務很大程度還離不開谷歌GMS和安卓平臺,尤其是小米OV主要零部件都是美國公司,晶片採購自高通、系統來源谷歌Android,5G基帶、射頻基本上都是美國技術,因此離開美國供應鏈幾乎不可能生存,當然這一情況同樣也出現之前的華為手機上,可美國禁令影響下華為加快了自研道路,旗下的HMS服務和鴻蒙系統破繭而出,已經可以在沒有谷歌技術下運行一些常規
  • 谷歌斷供華為,難道OPPO、vivo和小米都不願與華為共度難關?
    如果還要說得明白些,假設在國內,某個品牌廠商的手機無法使用微信、QQ、支付寶、抖音、淘寶、今日頭條和百度這些十分熱門的應用APP,就算該品牌廠商的手機做得再好,價格再實惠,也必然會被消費者們嫌棄的。當然了,谷歌斷供華為,華為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奮起反擊。這半年多來,華為不僅沒有倒下,反而越戰越勇。
  • 2019年手機銷量最大贏家是蘋果和小米,沒有華為?
    而蘋果手機銷量在經歷連續四個季度的下滑後終於反彈,數據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iPhone銷量增長了7.8%。蘋果和小米成為2019年第四季度最大贏家報告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5大智慧型手機廠商依次為三星、蘋果、華為、小米和OPPO。
  • 谷歌最新財報:平均每天入帳5個億,還是不及預期
    平均每天入帳5億美元,仍不及分析師預期財報中顯示,Alphabet第四季度總營收為460.75億美元,相當於每天入帳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392.76億美元相比,增長了17%。淨利潤為106.71億美元,相當於每天賺1.16億美元,與同期的淨利潤為89.48億美元相比,增幅為19%。
  • 一旦蘋果退出中國,華為、小米、OPPO和vivo誰會成為最大贏家?
    一旦蘋果退出中國,華為、小米、OPPO和vivo誰會成為最大贏家?在網際網路時代,智慧型手機已經普及,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我們都需要用到手機。不過在咱們中國的手機市場,蘋果一直處於「霸主」地位,每當新機發布,都會有大量國人「搶購」。那麼,一旦蘋果退出中國,華為、小米、OPPO和vivo誰會成為最大贏家?
  • 曾和蘋果叫板,被小米華為低價打趴,Fitbit被谷歌21億美元收購,市值...
    本周,蘋果也公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的業績,蘋果在「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和配件」這項業務上收入65.2億美元,同比增長近55%。據The Information的報導,Facebook也有意購買Fitbit,但是出價只有谷歌的一半,與蘋果的業績相比更突顯了Fitbit的沒落。對抗蘋果三星Fitbit是谷歌歷史上的第五大收購,僅次於摩託羅拉(125億美元)、Nest(32億美元)、Adsense(31億美元)和Looker(26億美元)。
  • 谷歌急了,APP同時上架華為AppGallery和谷歌Play
    大家都知道華為是國內為唯一一家能研發手機晶片的國產手機廠商,當時就有很多人都認為今後能媲美三星和蘋果的不是小米而是華為,現在華為確實並沒有讓人失望,手機出貨量先是在國內超過小米,最後在2019年超過蘋果,餘承東還在P40國內發布會結束後接受採訪稱如果不被限制,華為手機銷量已經超過三星成為第一
  • 最令蘋果害怕的科技大佬:年入帳2839億,最賺錢的公司非他莫屬!
    今日話題:最令蘋果害怕的科技大佬:年入帳2839億,最賺錢的公司非他莫屬了近年來,高新產業和網際網路快速發展,一個又一個的造福神話誕生,其創始人身價動輒都是上百億,比如近年來的美團創始人王興,滴滴打車創始人程偉和小米公司的創始人雷軍。
  • 華為刷屏的背後!不是危機?也不是最大獲利者?
    大家都知道,華為的5G已經是全球領先的技術了,而且華為已經打造了不需要美國零部件的生產線,根據有關消息,華為目前已經對供應商下達了明年3億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這應該算是華為想要創下的另一個新高了。如果華為真的陷入了危機中,5G技術靠什麼成為頂流的呢?華為手機銷量又是怎麼提前突破2億的呢?
  • 國內晶片界霸主:背靠華為蘋果日均入帳8億,曾成功躋身世界前十
    能成為霸主,自然離不開企業的實力和營收,而臺積電在這兩項數據中無能能出其右據臺積電官網數據顯示,整個8月份,臺積電產生營收近4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4億,較之前一個月上漲接近16%,創下歷史新高。如果將今年前8個月的營收進行匯總,臺積電共創造營收8501億新臺幣,換算成人民幣則是1972億。這就意味著臺積電日均入帳超過8個億。
  • 華為的影響及三星和蘋果的國內威脅,小米成了贏家
    但這不會持續,因為最新的美國制裁將嚴重影響華為明年的銷售。但是,將華為放在一邊,蘋果和三星現在對國內的新威脅正衝擊著它們原本在全球銷售中雙頭壟斷的地位。之前,我曾特別提到過小米是華為在主要海外市場(尤其是歐洲市場)下滑中的真正受益者。華為的國內競爭對手今年第二季度首次顯著改善了在歐洲的銷售,收入增長了65%,而華為卻縮水了17%。小米在三星和蘋果之後排名第三,而華為則跌至第四。
  • 小米的尷尬:淪為華為和蘋果大戰看客,388億存貨壓力山大
    華為被限芯後,諸多手機廠商悄然生長,而最大的贏家毋庸置疑還是小米。根據IDC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三星以8040萬臺手機出貨量、22.7的市場佔有率位列全球手機出貨量第一位,其次是華為,出貨量為5190萬臺、市場佔有率為14.7%,排在第三的是小米,出貨量達4650萬臺、市場佔有率為13.1%,這也是自2014年後,小米全球智慧型手機份額首次重返世界第三。
  • 谷歌下場玩智能手錶,蘋果、華為、小米表示壓力很大!
    這兩款手錶幾乎處處不同,唯一相同的地方在於他們都選擇搭載Wear OS系統,並擁抱安卓生態。對谷歌和它的Wear OS系統來說,無論是小米還是摩託羅拉,他們都是OEM廠商,要想打造出最合襯的「安卓可穿戴標杆」,恐怕還是得自己來。11月1日晚消息,谷歌宣布以2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曾經的第一大可穿戴廠商Fitbit,並同時取代Fitbit成為全球第五的智能可穿戴廠商。
  • 華為明年出貨量暴跌74%,蘋果三星成最大贏家!
    近日,有媒體公布了華為在2021年手機銷量數據,華為在明年將生產5000萬部智慧型手機,比2020年縮水了75%,據了解,華為在2019年總共出貨量達到2.4億部,而今年的出貨量只達到1.9億部,而在對比明年的5000萬部,你就知道華為如今的處境到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