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第三方機構IDC的數據統計,剛剛過去的第二季度中,全球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高達2.784億部。其中華為雖然降幅超過5個百分點,但是卻是首次登頂,還拿到20%的市場份額。老對手蘋果憑藉電商節的銷量逆勢增長11%,3760萬部手機銷量成就13.5%的市場份額,只是這一次蘋果輸給了華為。
手機廠商銷量的提升,直接帶動周邊行業的發展,國內類似富士康和立訊精密的企業自然也收穫頗豐。或許是代工巨頭富士康的鋒芒顯現,手機供應鏈其他企業的風光被無形中遮擋,此刻領益智造的名氣有些低沉。雖說跟富士康等企業從事不同的業務,但是領益智造對很多手機廠商都有影響,堪稱蘋果和華為的背後贏家。
說起領益智造,必須要提到的企業就是賽爾康,從事手機、平板電腦、以及智能家居的賽爾康,在2019年6月被領益智造實現併購,自然之前歸屬於賽爾康的用戶蘋果和華為也被一併納入領益智造的商業版圖。就在7月底,領益智造發布企業財報,今年上半年領益智造入帳超過119億,增幅超過24%,產生超過6億的巨大利潤。
實話實說,半年入帳119億,對比富士康等代工巨頭實在不值一提,但是領益智造所處的領域註定它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從領益智造產品方向看,公司產品主要包括精密功能結構件、觸控模組以及5G產品等,跟普通的代工巨頭技術上就不能同日而語。
尤其是在2014年,領益智造實現爆發,隨著智慧型手機浪潮的來襲,領益智造憑藉優良技術和產品工藝,迅速將小米和VIVO以及谷歌等知名企業,統統轉化成自己的商業合作夥伴。
直至2018年,領益智造迎來企業歷史性的一刻,在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不斷提升的背景下,領益智造當年的營收突破200億,去年更是實現淨利潤增長3.6倍,徹底實現企業的扭虧為盈。坊間流傳一句話「凡有手機處,皆有領益造」,足可見領益智造既是當之無愧的龍頭,也是無法撼動的王者,甚至小米和谷歌都已經離不開它。
當然,剖析領益智造的發展歷程,與華為也有些相似之處。熟悉華為的朋友應該知道,華為在研發上的投入是巨大的,常年維持在10%以上。
反觀領益智造雖然沒有華為那般出手闊綽,但是從2017年至2019年,企業在研發上的投入從5億已經上漲至11億。研發上的翻倍投入,保證領益智造的領先優勢和競爭力,產生的盈利數據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其實除了以上原因,當下智慧型手機蓬勃發展也是促進領益智造成長的關鍵因素。要知道此前工信部的數據顯示,今年單在5G手機出貨量就要超過1.8億部,而且5G的到來,手機是必須要更換的智能產品。預計2022年時有16億部手機潛在的空間,所以留給領益智造的施展空間還沒有達到頂峰。
坦率地說,領益智造成快速成長一方面跟外部環境有關,另一方面離不開企業敢於投入重金研發的作風,這一點值得肯定。畢竟在華為的身上我們切身感受到,科技無國界的前提還是要看實力說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