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圈文化很早就在二次元中紮根了?

2021-01-08 二次元動漫菌

#日本動漫#

我認為飯圈行為要談到一個程度的問題,如果不在一些場合刷不適宜的彈幕(不做類似行為),就單純在粉絲向的地方應援,其實也挺好,這屬於適宜程度,現在為什麼那麼多人被飯圈文化嚇怕了,對其嗤之以鼻,就是因為有些飯圈行為過了度越了線,實在過於瘋狂,以至於讓許多人將這種不好行為與飯圈文化畫了等號。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人喜歡的事,為自己所喜歡的食物應援支持可以理解,但請不要讓這種喜歡演變成不分是非的瘋狂,這樣對誰也不好。

我朋友告訴我,飯圈文化很早就在二次元中紮根了,不信你去晉江看看火影佐粉、鳴粉和櫻粉的對掐,開口閉口皆銷量。同理的新蘭和柯哀以及網球王子的龍櫻和龍馬粉也是。再說國內當年初界萌王張起靈的粉絲一騎絕塵架也沒少罵。

至於真人化,呵呵,這種東西早到《盜筆》,《誅仙》晚到《鬥破》,《武動》,從來就沒少過罵。

飯圈文化入侵,其實個個圈本質一個德行罷了。

可是我覺得,飯圈文化從沒有入侵過,二次元本身就有這種性質,凹凸世界還是同人cp帶起來的,黨爭之類的再正常不過,彈幕刷得多只能說ky多或黨爭激烈或素質差,況且cp也是一種流量,而做動漫的公司最需要的就是流量。

我也願意在一個乾淨的彈幕環境裡,但這種文化短時間內無法消除,最有效率的方法只有這樣。現在已經有很多粉絲在自覺舉報ky維護粉圈素質了,這是一個遞進且緩慢的過程,關彈幕只是一種暫時用來迴避ky的方法,並不是因為cpf自私。

另外一個公司會將原本的作品做成動漫,那肯定是看到了作品的價值,大部分公司做動漫只能算前期投資,利益肯定是重要的,不然為什麼會有周邊之類的,況且沒有收益還怎麼做動漫?總要有資金啟動項目的,同人流量也是盈利的一種方式。

還有就拿奧特曼來說,它的製作公司是一直在虧錢做這部,還要保持質量,對作品負責任的程度不用說吧,但這個公司也沒有說過不許粉絲yycp,同人在動漫這個市場已經形成了一種文化,只要不太過ooc和黑作品的其他角色,同人並沒有對作者不尊重,大家都是為愛產糧,只要不是在原作品中刷不是官配的cp,直男粉和普通粉也不可能去cp產糧地去自找不快,更不可能為了普通粉絲不吃cp而阻止cpf圈地自萌。

其實繞來繞去還是繞回來了,說到底只是粉圈素質問題,這是個新興的文化,初期必定會出現部分粉絲素質差,不懂事,跟風與ky等不好的現象,但這種情況的確在改善,並且有粉絲因為愛為同人與cp圈做出努力。當然我相信未來這種情況一定會改善,未來就不會再有這麼多問題了。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飯圈?二次元文化是否已經飯圈化了?
    導語:近日,B站動漫區著名up主瓶子君就JOJO的彈幕飯圈行為發文:一切都完了!難道二次元真的飯圈化了?什麼是飯圈?按照百度顯示出來的說法:飯圈其實就是粉絲圈子、粉絲群體的一個簡稱,某些明星的粉絲在一起組成一個團體這樣就可以被稱作一個飯圈。
  • 當飯圈文化遇上二次元,投票打榜懟人掐架...
    現在,有影響力的國漫作品越來越多,不少作品都有不少真愛粉,真人影視領域的飯圈文化迅速地滲入了二次元領域,二次元「追星」也出現了投票打榜、為角色懟人掐架等行為。同時,官方也在通過投票有意培養這樣的粉絲氛圍,引導粉絲們為「偶像」買單。作者:TripleFire「前進的每一步都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全力支持,你的每一票都對他至關重要。為王的誕生獻上一切!
  • 黃子韜表白遠坂凜,飯圈粉絲湧入二次元,月廚應該如何應對?
    黃子韜表白遠坂凜,飯圈粉絲湧入二次元,月廚應該如何應對? 只見視頻中黃子韜只露出半邊臉,背後則是整整一面手辦牆,展示櫃中擺放的都是製作精美的手辦。最為顯眼的位置,放著遠坂凜的常服手辦,看得出遠坂凜在黃子韜心目中,有著特殊的地位。
  • 當飯圈文化入侵遊戲領域,大勢所趨而又無可奈何
    有人說:「每一個圈都能變成飯圈」,此話不假,當下的飯圈文化正在入侵各個領域,只要某個對象能夠成為某人追捧的焦點,那麼就有大概率出現飯圈文化的風氣,而這個對象可以是任何角色,甚至可以不是人(許多動物也有飯圈)。
  • 飯圈文化「入侵」英雄聯盟
    用飯圈文化應對「中年危機」K/DA是《英雄聯盟》遊戲中所衍生出的虛擬樂隊,樂隊的四名成員在遊戲中都有對應的角色。事實上,拳頭很早以前就已經嘗試過在音樂領域進行拓展。2014年6月,拳頭推出了重金屬音樂風格的五殺樂隊,並首次用五殺樂隊的名義來推出數字專輯《懲與燃》,只不過當時該樂隊並未能實現真正的出圈。現如今K/DA女團影響力早已超過當年的五殺樂團,成為玩家無法忽視的遊戲談資,與此同時,以K/DA 為中心的飯圈文化正在不斷擴散。
  • 飯圈:小天使媽媽抱抱,萌豚:這個是我老婆,為什麼飯圈更討厭?
    導語:飯圈多由女生組成,常見的是刷CP,媽媽寶寶,小天使這類的彈幕。其實刷屏的彈幕有很多,不如AWSL,這是我老婆,這樣的彈幕。兩種彈幕本質上都是對於角色的喜愛,為什麼飯圈會人人喊打?有一些飯圈不會,她們不管在什麼視頻中。只要出現一點點自己喜愛的角色,就會從頭刷到,每一個同人作品都是他人的心血。你在一個同人作品中瘋狂刷屏一個配角,主角視而不見。甚至認為主角搶了寶寶的風頭,展現出超強的攻擊性。是對作者的不尊重。
  • 科普:肖戰事件和飯圈文化中,這些名詞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最初屬於少女漫畫的分支,是來自作品與幻想的一種二次元虛擬產物。腐女子的「腐」在日文裡有無可救藥的意思。腐女這個詞起源很早,大概在80年代後半就開始出現並流傳開來。一開始被人拿來嘲諷腐女無可救藥的意淫幻想,後來日本腐女出於自嘲自虐的意味,乾脆從被動變為主動,自己也稱自己為腐女。於是,這個詞就漸漸固定下來。
  • 人人都有可能是飯圈化 二次元也不能做到獨善其身
    實際上,在二次元文化圈裡,因為對某位角色或某起事物而引發的粉絲掐架,幾乎都在天天上演。換句話說,每一個渴望發聲的圈子,其實也都可能變成他們內心最鄙視的「飯圈」。  在面對不一樣的理念時,究竟有多少人想過,如何以和平的方式解決這些文化摩擦?粉絲行為的邊界,到底應該在哪裡?
  • 從建議整頓「飯圈文化」談起:惡性循環的根源以及幾點看法
    「飯圈」這個詞相信大家都早有耳聞了,前有「歸國四子」,「蔡徐坤起訴嗶哩嗶哩」等事件,後有「肖戰227事件」等都與「飯圈化」,「流量」等有關。討論「飯圈文化」一定避不開「飯圈惡臭」這四個字,也因如此,很多圈外人對飯圈嗤之以鼻。那麼如何去整頓飯圈文化,那必須要從源頭開始說說,飯圈為什麼會「惡臭」?
  • 「飯圈」文化的成長與省思
    「飯圈」為何?——一種亞文化的成長軌跡「文化是個很含糊的詞」,[1]對於「文化」概念的解讀歷來是多視域的,但就飯圈文化而言,雷蒙·威廉(Raymond Willis)給出的定義聽起來更切中要害——「文化即生活方式」。
  • JOJO逐漸飯圈化?你怕是不了解「飯圈」真正的意思!
    自從《我的英雄學院》涼了之後,很多人對於「飯圈」有了新的認識,不少人也是希望飯圈化以後不要出現了,畢竟這並不是一種很好的現象,一些狂熱粉絲的一種讓人無法理解的行為正在逐漸迫害動漫二次元文化。很多小夥伴都說現如今JOJO也開始逐漸飯圈化了,原因就是JOJO的彈幕中充斥著各種各樣飯圈化的言論,而且最近也有不少人說JOJO飯圈化已經越來越嚴重了,基本上已經和《我的英雄學院》如出一轍了。
  • 孟威丨「飯圈」文化的成長與省思
    飯圈成員在社交媒體中的相遇雖然能夠通過集體的意趣共享內容,但這種參與性尚未匹配構成民主的基本要件。飯圈中大多數人無法參與到決策之中,而是被排除在決策過程之外。2.這種生活方式有其獨特性,可歸屬「在一個大文化區域中那些具有獨特文化特徵的亞區域」,呈現出基於年齡要素而產生的差異文化的特點,因而,可將其視為一種當代青年亞文化。飯圈雛形出現於20世紀80、90年代。像京劇票友一樣痴迷於影視藝術、狂熱崇拜和追逐影視明星的年輕人,在改革開放新時期被賦予「追星族」稱謂。
  • 「姿正腔媛」面對面 |「飯圈文化」看過來
    為給廣大未成年人營造健康的上網環境,日前國家網信辦啟動為期兩個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整治誘導未成年人無底線追星、飯圈互撕等行為。近年來,「飯圈文化」成為一種備受關注的社會文化現象,本期「姿正腔媛面對面」就來聊一聊。
  • 沒人能拒絕飯圈的誘惑,包括豆瓣
    起碼從現狀看,年青一代裡,文青不再是主流文化。飯圈、二次元、時尚消費,哪個不比文青勢大?而老一代文青,既沒有了年輕人流量的源源補充,自然也難得到平臺的傾斜關照,恐怕註定要老無所依,逐漸失掉自己的自留地。走向崩潰的評分體系為什麼要養號?因為王一博的劇集將在2021年播出,為了提升帳號權重,粉絲必須「養」出活躍帳號。
  • 魏鵬舉丨從「飯圈」文化看創造力經濟的未來
    「飯圈」大意是「粉絲」圈子,因欣賞某個藝人而結成興趣群體,這本是人類自覺進化過程中一種普遍性的文化建構現象。如今,在網際網路和娛樂經濟的助推下,「飯圈」可能形成朝宗教化狂熱方向發展的社會亞文化潮流。文化經濟學主要有三個理論維度,即文化與經濟的宏觀維度、文化產業的中觀維度和企業文化的微觀維度,本文將從宏觀和中觀兩個角度進行分析:文化經濟學的宏觀理論經典是卡爾·馬克思和馬克斯·韋伯兩位巨匠關於文化與經濟關係的卓越論述。
  • 網信辦:清理色情腐文化等不良內容 重點整治飯圈互撕
    重點整治學習教育類網站平臺和其他網站的網課學習版塊生態問題。嚴厲打擊直播、短視頻網站平臺存在的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堅決清理包含淫穢色情圖片、文字的「腐文化」「二次元」動漫作品。排查處置渲染校園戀情、校園霸凌、拜金主義、封建迷信等導向不良的自製劇、網劇產品和用戶上傳內容。深入清理涉未成年人頻道版塊廣告位、推介位的低俗網文、遊戲引流信息。
  • 什麼是飯圈文化?你了解這個熱詞嗎?
    今年全國兩會上,多位代表委員關注到「飯圈文化」存在的亂象,呼籲理性追星。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應加大對明星經紀公司的監管力度,對「飯圈文化」進行嚴厲整頓,對經紀公司和網絡群體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給予打擊,持續整頓娛樂圈風氣。
  • 青年圈群脈動的媒介感知與文化詮釋——基於「飯圈」現象的敘事分析
    作為網際網路媒介文化版圖中青年圈群的一個代表性縮影,「飯圈」是長期流行於青少年群體中的追星文化、粉絲文化、「迷」文化的新形式,是媒介社會化過程中圈群文化演化的新樣態,至今依然以各種形式存續並在媒介文化的具體實踐中不斷激活和演化,已成為我國網際網路實踐活動中的典型社會現象與文化現象。
  • b站彈幕是不是開始飯圈化了?
    現在呢,大量飯圈粉湧入JOJO,滿屏的「花花我愛你」「花花媽媽來了」諸如此類。之前它英沒涼的時候我就發現了這種趨勢,但是她們的人數實在太多我根本不敢質疑。而各種番劇被各大飯圈佔領,沒有人再想討論優秀的劇情,人物塑造。當初開始看番的時候真的很開心,有大佬科普劇情,像陽炎這種難懂的番一遍就看懂了;有好多歡樂搞笑的彈幕,適宜的玩梗,有時候沒有被番劇逗笑反而是被彈幕逗笑了。
  • 從二次元手遊火爆看「二次元文化」的抵抗與收編
    摘要:《陰陽師》《崩壞3》等二次元手遊的火爆,意味著二次元文化正慢慢演變成一種新的文化潮流。二次元文化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首先呈現出一種對上一代「腐朽」文化的反叛姿態,是具有儀式化的亞文化。新媒介語境下,二次元文化的「抵抗」精神正在弱化,而逐漸顯露出來的是娛樂化、具有明顯消費主義傾向的「後亞文化」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