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盧曉 北京報導
近期年內將有6億支新冠滅活疫苗在國內上市的消息,讓資本市場更為沸騰。
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新冠滅活疫苗需要在2-8攝氏度的環境下運輸保存,這也讓冷鏈物流概念股的漲勢再度兇猛。截至12月10日收盤,長虹美菱(000521.SZ)股價漲停於4.11元,這已經是其連續第二日漲停。生產冰箱、冰櫃的澳柯瑪(600336.SH)當天股價也在尾盤時漲停於9.7元。生產大型製冷設備的冰輪環境(000811.SZ)當日則上漲7.03%。
對冷鏈物流公司來說,6億支新冠滅活疫苗無疑意味著大量的冰櫃、冰箱訂單以及第四季度業績的改善。而對資本市場來說,即將大量上市的新冠疫苗也意味著可以在這條產業鏈上講述一個個故事。
疫苗推高冷鏈物流股
冷鏈物流概念股的股價上漲並不是剛剛開始。
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長虹美菱旗下的美菱生物醫療是國內生產醫用級低溫、超低溫設備的廠商。12月9日,長虹美菱已經漲停。而12月10日4.11元的漲停價也是長虹美菱自去年8月以來的最高價格。澳柯瑪在12月9日股價上漲超過5%。冰輪環境在12月9日的最高上漲幅度也超過4%。
在這波冷鏈物流概念股上漲之前,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專家組副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12月4日在第八次世界中西醫結合大會上做《新冠肺炎疫苗和藥物研發進展》發言時宣布,「關於疫苗,未來一至兩周將有大消息公布。年內將有6億支滅活疫苗獲批上市。」
事實上,疫苗的研發進展一直影響著冷鏈物流概念股的走勢。7月末8月初,國內外相繼有新冠疫苗的利好事件宣布,復星醫藥、海爾生物、澳柯瑪等股票的股價歷史最高點也都出現在這一時間節點。
冷鏈物流概念股的上一次漲幅出現在今年11月。海爾旗下從事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研發生產的海爾生物,在11月16日出現了89.39元的股價高峰。這是其自今年8月4日以來的最高價格。而從事冷鏈裝備和特種貨櫃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四方科技則在11月25日出現了11.56元的股價高峰。
11月17日,澳柯瑪股價出現了10.52元的股價高點。它還在11月10日-12日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冰輪環境此前也曾宣布,其在11月13日、16日、17日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而冰輪環境11月13日還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其一個業務單元正在承建復星醫藥旗下一間公司的-70℃超低溫生物冷庫。
-70℃是運輸和儲藏mRNA新冠疫苗的必要條件之一,mRNA技術也是有別於滅活疫苗的另一技術方向。也就在今年11月,三家外國藥企莫德納、輝瑞和阿斯利康相繼公布自己三期臨床期中數據的效力分別為94.5%、95%和70%。
試驗數據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疫苗的有效性,也體現了mRNA疫苗在運輸和儲存上對溫控的高要求。
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莫德納研發的新冠疫苗要求儲存溫度為-20°C。輝瑞研發的疫苗在-70℃超低溫冷凍箱中可以保存六個月,在醫院2-8°C的冰箱中只能保存5天。有業內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疫苗運輸要求的溫度越低,對疫苗運輸和儲藏的要求就越高,這不僅意味著運輸成本的提高,也意味著符合資質的冷鏈物流企業並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公開資料顯示,輝瑞疫苗所需的專用冷凍箱價格預計至少為5000美元。
冷鏈訂單激活業績?
資本市場活躍背後,國內6億支新冠滅活疫苗即將上市,意味著大量的冰箱、冷櫃採購訂單即將或已經發出。另一方面,上述業內人士還告訴記者,新冠疫情也導致國外冷鏈訂單大漲,特別是在超低溫運輸、存儲設備方面。而復星醫藥、海爾生物等諸多國內冷鏈物流企業也正在聯合產業鏈上下遊探討疫苗冷藏的儲存方案。
冰輪環境12月2日公布的投資記錄顯示,其在12月1日曾在與機構投資者交流時表示,公司製冷設備在醫藥行業應用已久,技術成熟。如有必要公司製造資源會向這個板塊的訂單傾斜。12月10日,《華夏時報》記者還從長虹美菱方面了解到,其「疫苗冷鏈訂單量一直挺大」,而其生產產品的最低溫度能達到零下164攝氏度。
儘管全球範圍內疫苗尚未大範圍上市,但在疫苗存儲需求猛漲的預期下,冷鏈設備公司接到的訂單已經開始對業績產生正面影響。
海爾生物今年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其營業收入為9.81億元,同比增長34.76%。2.72億元的歸屬淨利潤上漲104.31%。在收入結構中,海爾生物的疫苗安全場景收入增幅132.7%,在所有業務中增幅最高。此外,國內市場前三季度實現收入同比增長 20.24%。當期海外經銷收入則同比增長67%。
長虹美菱今年三季度也業績向好。財報顯示,其今年第三季度營收為45.6億元,上漲16.71%。而其當期8657.5萬元的淨利潤則上漲227.71%。當期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也扭正為1.09億元,同比增長164%。作為參照,今年前三季度,其約114億元的營收下滑12.92%,-1.24億元的歸屬淨利潤則下滑253%。
澳柯瑪今年三季度的業績增速也快於今年上半年。三季報顯示,當期其51.75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5.43%,1.09億元的歸屬淨利潤則同比增長25.34%。而在半年報中,這兩項財務指標的增速分別為0.13%和22.36%。
2020年初,口罩等防疫物資的急缺曾經讓一批企業「起死回生」。而在2020年末,伴隨大量疫苗亟待上市,相應冷鏈設備的急需是否刺激一批企業活力再現?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