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翡翠市場上面,我們會經常聽到有「地」、「好水」等行家術語。很多剛入門的玩家都不明所以,特別是一些專門的黑話更是一頭霧水。
那麼東哥就和大家講解一下,我們在鑑賞判斷翡翠質地的時候,都會用到哪些黑話術語,讓你從小白變成行家。要知道翡翠市場上,不懂行的人和懂行的人在買同一樣東西,說出的評價不同,賣家會根據你說話的專業程度判斷,對小白的開價要高,對行家就謹慎貼切得很。
這就是為什麼要學會行業的術語黑話原因了。
有地
我們看翡翠的時候,會經常聽到行家說這塊翡翠有地,什麼是地呢?
地,指的是翡翠出去綠色部分的其他顏色,地少翠多意味著雜色少,通透發綠是上品翡翠。
常見的地子
常見的地子從上好玻璃地到最差的狗屎地一共24種。
玻璃地完全透明,玻璃光澤。翡翠的透明度與寶石不同。好的玻璃地水晶般透明,沒有雜質,是上等的翡翠。
水地透明如水,玻璃光澤。跟玻璃地相比有少量的雜質。
冰地冰地比玻璃地稍遜一籌,全物通透如冰,通透中含有薄霧,霧靄嫋嫋。
蛋青地質地如同雞蛋青,玻璃光澤。半透明,但比較純正,無雜質。
鼻涕地質地如同青鼻涕,玻璃光澤。半透明,但比較純正,少量雜質。
青水地質地透明,但帶有青綠色,屬於青綠色的水地品種,比水地品種差一點。
灰水地質地半透明,但帶有灰色。灰色比青綠色差,比不上青水地。
紫水地質地半透明,但泛紫色調。跟紫羅蘭翡翠相似,可以當做半透明的紫羅蘭。
渾水地質地半透明,比不上水地,透明度差,像渾水。
細白地半透明,細膩色白。光澤好屬於好的玉雕原料。
白沙地半透明,有沙性,白色。屬於不細膩的細白地。
灰沙地半透明,有沙性,灰色。屬於不細膩的灰色白沙地。
豆青地半透明,豆青色地子。質地像豆腐渣一樣。
紫花地半透明,有不均勻的紫花。屬於顏色不均勻的紫羅蘭。
青花地半透明至不透明,有青色石花。質地不均勻,只適合做玉雕。
白花地半透明至不透明,質糙亦有石花。
瓷地半透明至不透明,白色。
幹白地不透明,白色。
糙白地不透明,粗糙,白色。
糙灰地不透明,粗糙,灰色。
狗屎地褐色,黑褐色。
好水
好水指的是翡翠的水頭足,透明度高,通透清澈。透明度差的就是水頭短,水頭差。
在判斷翡翠的水頭好壞的時候,會說這個翡翠是「幾分水」,三分水為透明;一分水為半透明;半分水為微透明;最好的是十分水。
自古有「水增一分,銀增十兩,色高一級,價高十倍」的說法,水頭的好壞也影響著翡翠的價格。
水頭好的翡翠晶體通透,在光照情況下靈性十足,水頭差的翡翠,雖有綠色,但是光線無法滲透進去裡面,顯得呆滯死板。
學會上面的行話,面對翡翠賣家的時候只要說出一二,就變成行家的象徵了。當然得說得對的前提下,賣家自然也不敢獅子大張口,價格自然公道很多。
關注東哥,翡翠知識,硬核科普,行業內幕黑話,帶你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