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學會上網的時候,我只會用2個,一個是QQ,一個是百度。經常有不懂的東西,就去百度上搜一下。
慢慢的,我產生了一個疑問:去百度查東西都是免費的,百度是靠什麼掙錢的?為什麼還能成為那麼大、那麼掙錢的公司?
後來,當我做百度競價的時候,我終於懂了。
各位,有沒有在百度上搜什麼東西,然後看到廣告,然後進去網站,再跟客服聊聊,最後買了東西的?
說白了,百度就是提供廣告位,商家去百度打廣告賣東西。
你在百度上搜什麼東西,如果有商業價值的,搜索結果的最上面幾個,最多是10個,永遠是廣告,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右下角帶「廣告」字樣。
然後下面的10個搜索結果,包括百度自身的產品,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百度經驗什麼的,是自然搜索結果,右下角帶「百度快照」字樣。
講這些,算是科普了。
最上面的永遠是做廣告推廣的,當然也有名次之分,排的越靠前的,廣告被點的肯定越多。那怎麼才能排的靠前呢?
跟很多因素有關係,比如出價、帳戶設置、網站頁面、廣告文案、廣告標題創意、點擊率、帳戶穩定度等等。做百度競價推廣,也有專門的教程、培訓,這些技術性的東西大家不用太關心,幾句話肯定講不完。
做百度競價的人很多,掙錢的也是少數。其實所有的東西都一樣,2-8定律,適用於所有行業、所有人群。
搜索結果的展示頁面,排在廣告下面的,就是自然搜索結果了。為什麼有的網站排第一位,有的排在後面好幾頁呢?這裡面也是有技術的東西在的,專門研究百度搜索自然排名的專業術語叫「SEO」。
我曾經也報名參加了幾個培訓,系統的學了一遍,當時手上有個項目,就用這種推廣方式,邊學邊做,死磕自己。3個月到了百度第二,7個月的時候,排第一了。然後在接下來的將近2年時間裡面,壟斷了包括百度、搜狗、有道、搜搜在內的幾乎所有搜尋引擎的第1名。
那個項目一單掙200-400,一天流量不多,大概1000左右。轉化成交率大概是1%,也就是說100個人點進來我網站看,能成交一單。一天平均下來就是8-10單,很穩定,一個月300單左右,是把客戶引導到淘寶店購買。除去客服工資等成本,一個月純利7-8萬。
掙錢就是那麼簡單。
也許來的太快,我有點兒接受不了。
有了錢,自然要瀟灑,我開始大吃大喝,到處玩。
當我風生水起時,網上忽然出現了很多我的負面信息。
我忙找網絡公司幫我搞定,他們收費很貴很貴。
我沒搭理他們,他們能做,我也一樣能做...
打那以後,我開始有針對性的搞某些機構的負面,自產自銷。尤其是招商加盟這一塊,我搞的最猛。
掙嗎?嗯。
只是手法太簡單,我覺得沒啥意義,就不玩了。
我開始覺得在網上掙錢,比在地面上撿還簡單。
我沒埋怨的習慣,被人忽悠一次,我就能發現一個商機。
是不是商機?
在市場上測試一下就清楚了。
太多的算計,太多的埋怨,只能令人變得更加瑣碎,卑微!
現在網際網路上到處都有人複製我?
我埋怨嗎?
埋怨個毛呀?
誰願複製就複製吧,反正我寫東西是相當輕鬆,相當簡單。
成也百度,敗也百度。
百度能看著你一分錢廣告費不花,卻在他的地盤上掙大錢嗎?
排名再好,流量再多,百度看你不爽,說搞死你就搞死你。一夜之間,什麼都沒了。
第一天還一切正常,第二天起床一看,關鍵詞排名,一個都沒了,毛都不剩。流量就只剩下其他搜尋引擎的,但是量就太少了,從百度過來的佔了百分之70左右。
然後,百度給你另外一條路,繼續做這個項目,就是去他那投廣告,做競價。
百度的網站排名被扒光之後,也做了一段時間競價,沒辦法。但是,一個點擊兩三塊,我要恢復要原來的流量,1000個點擊,才能讓我的客服工作量飽和。一天廣告費就是兩三千,那我還掙個屁錢?錢都給百度掙取了,給百度白打工了,後來這個項目就不玩了。
這個項目做了2年,掙了100多萬。這麼好的項目,這麼穩定的流量,成交流程全部自動化了,我基本什麼都不用管。
不過當時花錢也厲害,衣服都是過千1件的,飯都懶得在家裡吃了,去飯店花個500-1000吃一頓就是家常便飯了,所有的事情客服管,我每天基本沒什麼事幹,高興幾點來就幾點來,來了就是問問今天出了幾單,然後逛逛淘寶、京東,什麼值得買買什麼,花了不少冤枉錢。
後來被迫做競價,競價說白了就是燒錢,越燒越厲害。
講到百度競價廣告,就跟建議大家不要去分類信息平臺買手機是同一個道理,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