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友實戰 | Hugo1 和Hugo 2 個人心得

2021-02-24 MAXDIGIT

Max Digital

看到上面藍色字了麼?關注下吧!



Hugo2到手把玩了一個月半了,聲音也差不多穩定下來了。



先說說Hugo1,一代跟著我挺長時間,對其直推的聲音還算得上有些滿意,不過還是有些地方略有不足,特別在操作使用上並不是特別滿意。


Hugo1代的全力我至今還是沒有完全掘開,完全靠著便攜播放器usb連接,當初購入時候也只是當作方便用來移動的便攜使用,如果只待一個地方的話,和臺機還是完全沒有什麼可比性的。而帶同軸口的播放器個人來講並沒有一款比較滿意,所以一直只是usb伺候,聲音就有些局限性了。

拋開具體耳塞搭配,總的來說在usb下Hugo1的聲音就是富有活力,素質雖強,但不會讓你感覺一口氣撲面而來,而是緩緩包圍住你,慢慢體會就能體會出那種素質與溫暖並肩且不失通透的聲音。


至於Hugo1、2代都有的聲場往前推的模式就不提了,仔細感受下失真還是比較明顯的,雖然明顯改善了耳塞聲音在腦袋中央的情況,但丟失的細節我覺得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


燒友炫富原圖


再說說Hugo2,二代才上手一個月半,不過目前對於『便攜』設備來講,我還是十分滿意usb連接驅動下Hugo2直推耳塞的表現,如果說1代是年華垂暮的聲音,那麼2代的聲音就比較符合當下,一種新時代的聲音。

2代與1代完全是兩類型的聲音,與其說是升級,不如是天翻地覆般的改變。1代那種包圍感較強的聲音在2代上是不存在的。2代擁有四種濾波模式,感受也比較明顯,不過每種模式相比1代,在整體素質,透明度,動態瞬態方面,結象與聲場都有了一個比較大的提升,聲底非常乾淨,背景很黑,ab下是極容易感受出來的事情。



在開聲到現在,每次接上hugo2都有一種細節四面八方向我撲來卻又不充斥壓力,聲場規整,定位清晰,不管在流行樂還是小編制上,在便攜設備中都屬於一種比較頂級的聲音,用『強有力!』一詞形容比較恰當,具體形容還是比較麻煩的,總的說就是三頻都不慫。我相信聽過hugo2的人第一時間都會覺得這是個素質非常不錯的一款便攜設備,聲音基本不存在所謂的亂與衝,我覺得hugo2在萬元以上的售價是能令人信服的。如果硬要說聲音的缺點,那麼還是有的,hugo2聲音較為凌厲,在usb接口驅動下缺少hugo1代那種比較自然與溫暖包容的感覺。



除了聲音,其實hugo2更令人滿意的是配備了一個遙控器【救星】,那種看燈調整聲壓真的是十分令人抓狂,好在遙控操作下都有固定聲段。而外觀上hugo2雖然做工更好了,但稜角鋒利,握著的感覺還是1代更好。

1代和2代在藍牙性能上,都挺不錯的,對我這種偶爾開啟,並且存儲在便攜播放器上流行曲子的音源都是無損自壓aac的用戶挺好的。

 


順便說下,便攜設備我都只用usb,不接同軸也不接光纖,所以說請不要把帖中個人聽感當作唯一參考。


燒友炫富原圖

文章摘自百度貼吧吧友KiRaRe分享帖

相關焦點

  • hugo+github博客搭建教程!
    憑藉其驚人的速度和靈活性,解決了環境依賴、性能較差的問題,還有使用簡單、部署方便等諸多優點,通過 LiveReload 實時刷新,極大的優化文章的寫作體驗。Hugo使建站再次變得有趣。hugo能做什麼hugo是靜態網站生成器,能夠作為一些展示類網站的解決方案。比如個人博客、產品介紹、個人作品展示、文檔介紹、公司官網等等。
  • |不花錢的在線簡介|Hugo個人博客搭建
    1、前往github下載Hugo文件並安裝前往Github下載(64位或32位自行選擇)有的同學下載慢下面樣例即為配置成功2、003_在本機啟動個人博客004_訪問本機個人博客4、部署博客到Github1、在github新建一個倉庫,名字必須為你的github純小寫字母名字+github.io,如圖
  • Hugo + GitHub Pages 搭建自己的網站
    很早之前,我使用 WordPress 搭建了個人博客:http://blog.studygolang.com,畢竟那時候 WordPress 是首選。現如今,大家似乎更喜歡靜態博客,各種語言的靜態博客生成器輪子不斷,比如 Go 語言的 Hugo 就是一個靜態博客生成器。
  • 55.使用Hugo快速建站
    hugo可以server運行,也可以編譯成靜態的html頁面,讓Nginx運行解析.因為是純靜態頁渲染,性能超強……到 Hugo Releases 下載對應的作業系統版本的Hugo二進位文件,解壓到/usr/local/bin/這樣就可以直接使用 hugo 命令了
  • Hugo 博客中文指南(基礎教程)
    安裝 Hugo從 Hugo 項目主頁下載 Releases 文件,解壓 hugo.exe 文件到 C:\Windows\System32 目錄下。新建頁面和文章新建一個 about 頁面:hugo new about.mdabout.md 自動生成到了 content/about.md,內容如下:
  • 使用Hugo+Gitbook+Nginx 構建靜態博客網站
    我的博客本問部署方式是使用Nginx作為Web伺服器,代理Hugo和Gitbook的靜態網頁,通過個人域名訪問。app/hugo_0.74.3$ tar xf hugo_0.74.3_Linux-64bit.tar.gz -C /app/hugo_0.74.3$ cp /app/hugo_0.74.3/hugo  /usr/local/bin/$ hugo versionHugo Static
  • 使用Hugo快速建站及與結合GitHub進行部署
    可以在不同的作業系統上安裝,我這裡就用Mac系統來演示一下,首先用brew工具來安裝一下hugo:命令:brew install hugo使用hugo version來查看安裝的版本,也可以來驗證是否安裝成功:
  • 設計開發自己的Hugo 主題
    引言隨著創作者們在個人Blog、知識管理方面需求的逐漸增長,優雅、合理的靜態博客能夠很好地支撐人們對於內容體系的管理和展示。當前在搭建和使用靜態Blog這方面的內容應該說非常多,比如Hugo,Hexo等,每個也都有著自己的主題展示網站。
  • 【鼠爺實戰】折騰HUGO2
    前些天我借來一臺HUGO2,折騰了幾天,把折騰的體會寫個帖子,希望對已有HUGO2或計劃入手HUGO2的燒友有所幫助
  • 說說電源線和音頻信號線如何影響聲音(二)
    最近,和燒友交流如何對chord hugo進行改進,燒友親自實踐改進了Hugo的供電系統,在hugo的電源輸入端,並聯了四個超級電容和四節18650鋰電池(完全參照chord hugo TT的改造方法進行,材料也一致),最終,不但大幅提升hugo的續航,而且hugo的聲音也提升了一檔次,據燒友的測試,可以與原版的hugo
  • 【港式評測】 : 讓您 Hugo 2 注入播放功能的 Chord 2go
    英國品牌Chord近年在個人音響市場有不少個性突出的作品,Hugo/Hugo 2、Mojo等便攜DAC都得到不少耳機用家的喜愛
  • 開發人員必須有自己技術博客,使用Hugo和Firebase創建免費博客
    寫作是每個軟體開發人員都應培養的一項關鍵技能,而寫作可以從創建自己技術博客開始,讓我們看一下如何使用Hugo和Firebase免費地部署自己的博客,當然你可以使用GitHub,因為GitHub建立技術博客網站太常見,我們就不再進行討論,或許你還可以在其他免費平臺建立。
  • 新品資訊 實心版本的inside out | iCube 3 超立方 Hugo Shelley全新力作
    iCube 3(及其配套的APP)是一個帶來了革命性浪潮的經典效果,它為舞臺、近景和街頭心靈魔術開闢了一個充滿可能性的世界。
  • IPFS和HUGO:分布式存儲應用於網站構建
    以下內容由四塊翻譯實驗室根據Alessandro Segala的文章《Hugo and IPFS: how this blog works》翻譯並編輯學習IPFS的實際應用經驗自2019年2月中旬以來,該網站博客With Blue Ink,已通過IPFS和Cloudflare分布式Web網關提供服務。
  • 頂級便攜HiFi Chord正式推出Hugo 2
    14年推出的Chord Hugo解碼耳放一體機是一款裡程碑式的產品,它在燒友圈中同樣有著不錯的口碑,一度被稱之為隨身HiFi的天花板,而本次的新品Hugo 2也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和升級。與前代產品不同,Hugo 2的可調節球形控制旋鈕由一個增加到了五個,可操控項目更多。底部的四個球形按鈕可以調節濾波交叉饋送、功率控制、編碼信息、輸入模式切換等功能,在頂部的球形旋鈕則用來調節音量。通過球體的顏色可以反應出調整的幅度,這種方式不僅美觀而且在操作上也要更加直觀和靈活。
  • Hugo 建站經驗之談
    但當需要快速搭建起我們的 Nebula Graph 官網 時,小小糾結對比之後,筆者選擇了 Golang 語言的 Hugo 來作為我們的技術方案,下面就來分享下個人使用 Hugo 建站的一些個人思考和經驗分享。P.S: 客觀來說,各類語言的博客類型框架並無太大差別,更多還是類比語言的個人喜好與審美不同,在此不做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