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新零售這個概念提出之後,有很大一批人士去嘗試;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有嘗到甜頭的,也有摔得不輕的。畢竟新零售依託的還是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而真正能把幾者完美融合運用的少之又少,其中還涉及到了線上線下的物流體系,重要的是如何能結合起來。
先說一下大前提,在2010年開始算是傳統電商的高潮時期。隨著時代發展,消費水平,消費觀念,消費模式 的轉變。傳統電商明顯的後勁不足,各商家店家在興起時可能分了一杯羹。
近年來會發現各電商平臺準入門檻越來越高,同品類商家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多了之後,需求用戶被這些店家分割;不得不去拼優惠,拼福利等。加著各種營銷手段,為了提高曝光量商家們不惜擲豪金投廣告;也衍生了很多行業,各優惠券平臺、營銷策略數不勝數。商家們發現大部分的錢是被電商平臺賺走了,而直接的利潤越來越少。準確來說現在不管是商家還是電商平臺,獲客成本越來越高,甚至很多大品牌對自己猛砸廣告的策略失去了信心。
同時有很多站在信息前沿的人,利用這種現狀,宣傳鼓勵人們去搭建自己的電商平臺,商城。殊不知建立一個平臺所需的投入,建設以及運營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首先需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強大的研發技術團隊,還需要經驗豐富的營銷運營團隊,更需要本身擁有優質的人脈,以滿足自己平臺商品的供應;價格是否合理,貨物是否滿足人們需求,你的平臺值不值得人們去關注。所以,夭折的不計其數。其就是新零售模式下的產物,線上線下的貨物流通以及物流運輸成為了最大阻礙,畢竟技術人才的資源是有限的。
而在18年,我們提出社交新零售這個概念初,很多人說,這和微商有什麼區別啊。在這裡幫大家區分一下:
微商通過各種渠道獲得商品,沒有自己研發能力。建立在微信朋友圈,QQ空間的基礎上,以廣而告之的方式不停刷新,不免引起人們的厭煩去屏蔽。這種方法實際上是沒有錯的,但是做微商的人越來越多,凡是接觸過的都知道每天更新的內容十之八九是虛假製造聲勢的。包括網上吐槽的,微商去4S店拉橫幅「恭喜X中喜提瑪莎拉蒂」。在這個過程中充斥人們眼球的更多是虛假信息,引誘,一夜暴富;所不被這個社會接受。一批一批的貨物積壓在各個代理商手裡,而很少能到C端真正的客戶手中,其產品效果更不敢妄下定論,被引誘的「小白鼠」死了一批又一批。
那社交新零售是什麼呢? 社交就是人們在不斷的交流分享的過程中產生的交易,讓每一個消費者實實在在感受到產品的優質。而不是一味地勸導來讓代理積壓貨物。並依靠強大的網際網路大數據支撐,打通線上線下,不用貨物積壓,並配以優質的服務。換一種說法就是微商的落地化,解決了客戶的信任問題。必定是先用先吃,後買,後代理的模式。其特點就是分享,傳播速度快,購買放心,物流速度更快,可上門體驗自提。在全國各個省市地區建立城市運營中心,在各區域內統一由城市合伙人銷售及招商;設有線下區域保護,自己吃透本地市場,無人再去搶地盤。線上總部導流,線上訂單由收貨人所在城市運營中心發出,各城市之間可以聯動、互相協調溝通,當地物流統一由當地發出,給到消費者最好的消費體驗及服務,城市合伙人線上結算跨區訂單,大大節約了物流成本也加快了物流速度。
根據數據分析大眾需求,出品當下人們最需要的產品,線上給予統一宣傳,線下口口相傳,代理不壓貨,不擔心流量。社交新零售是基於人際關係網展開的分享式零售模式。優質的產品經過大量身邊的朋友吃過或者用過,親身體驗式然後分享。社交零售更多的是加強了用戶體驗,利用社交平臺進行傳播。
現代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要的是更好更優質的產品,更舒適的消費體驗,社交新零售必然成為未來幾年內最新最適用用的一種模式。顛覆了傳統電商,也解決了微商的信任問題,將會讓越來越多的商家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