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中茶韻丨——清正,清幽,清雅,清心

2020-12-15 文化認知千千問

中國的茶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自古以來,就有眾多的文人墨客以茶為詩為畫,倡導高雅的藝術享受,美化人的精神生活。從最早出現的茶詩,如左思的《嬌女詩》到現在,歷時一千七百多年。據已有資料統計,我國現存茶的詩詞累計達一萬兩千多首,是茶學文化中最為瑰麗的珍寶。茶詩作為一種重要的創作題材和精神載體,飽含著歷代文人雅士的審美志趣和情操抱負。唐代斐汶在《茶述》中說——茶,起於東晉,盛於今朝。其性精清,其味浩潔,其用滌煩,其功致和。參百品而不混,越眾飲而獨高。茶作為一種飲品,儒、釋、道三家也都將其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從中達到一種集體文化認同,即:和、靜、清。故此,茶也就被賦予了這一高雅的審美意蘊。今天和讀者朋友們一起從詩詞中去認識和領悟茶的哲學理念之旨趣和精髓。

圖片丨網際網路

●詩中茶——清正

從現有文字記載中尋溯,茶道一詞最早見之於唐詩僧皎然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一詩: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詩人體悟飲茶所能漸次達到的滌昏、清神、悟道三個境界。歷代文人從茶的品飲中感悟到茶之清,由茶湯的清濁升華到為人的清廉,延伸到人的品質清白,由物的清儉深化為人格的象徵,由此出現了以茶代酒的清正廉明之風。

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認為茶可致清導和,蘇東坡讚美茶的品格為森然可愛不可慢,骨清肉膩和且正。韋應物《喜園中茶》有「潔性不可汙,為飲滌凡塵。此物性靈味,本自出山原。」讀之,有一股清心寡欲,品格清高為君子之風。品茶即品人,誰說醉人唯美酒,清茶一杯也醉人。清茶一杯,是古代清官廉潔的象徵,體現了茶道清寂無為的禪味。近年來,黨中央以清茶一杯來招待國內外賓客和同志,既不失禮又體現廉正,為人們所稱道。清康熙和乾隆皇帝舉行大宴會也只是喝茶吃點心,而不用豐盛酒宴。明李贄寫了《茶夾銘》:我無老朋,朝夕唯汝。世間清苦,誰能及子。茶聖陸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唐代宗曾詔拜為太子文學,又徒太常寺太祝,但都未就職,《全唐詩》載有他的一首不羨歌,體現了他鄙夷權貴,清正不阿的品質。

圖片丨網際網路

●詩中茶——清幽

唐代著名的詩僧皎然,擅長烹茶,作有茶詩多篇,是陸羽的好友,他現存的名篇是《尋陸鴻漸不遇》。「移家雖帶郭,野逕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叩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導山中去,歸來每日斜。」全詩四十字,清空如話,陸羽之隱士風韻躍然紙上。白居易作有《香爐峰下新置草堂·即事詠懷題於石上》,詩云:「香爐峰北面,遺愛寺西偏。白石何鑿鑿,清流亦潺潺。有松數十株,有竹千餘竿。松張翠傘蓋,竹倚青琅。其下無人居,惜哉多歲年。有時聚猿鳥,終日空風煙。時有沉冥子,姓白字樂天。平生無所好,見此心依然。如獲終老地,忽乎不知遠。架巖結茅宇,斫壑開茶園。」

如此結茅而居,闢茶園,聽飛泉,賞白蓮,飲酒彈琴,仰天長歌,詩人感到如倦鳥飛返茂林,若涸魚回歸清池,頗為悠然自樂。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為官清廉剛正,然目睹官場汙濁後,他嚮往的是黃泥小灶茶烹陸,白雨幽窗字學顏《贈博也上人》那樣一種恬淡自然的生活,王阮的歸來世事都忘盡,惟記白雲堆裡行。孔武仲的「我生世味薄,所好唯真茶。」這些詩作皆以曠遠之筆,造空靈之境,都表現了詩人看破世情、不為塵俗所累的散淡和無欲恬靜,超塵脫俗,清幽閒雅的情趣。茶與文人,僧家所追求的清閒、清靜、清逸是相通的,更揭示了茶與詩文創作、書寫性靈之間的密切聯繫。也為詩作營造一種清新自然的詩境,表現出簡樸淡泊,閒逸修然的雋永境界。

圖片丨網際網路

●詩中茶——清雅

在中國茶史上,茶藝歷來為人們所推崇。古人是十分講究品茶的環境的,明代文人徐渭曾說過,茶宜精舍、雲林、竹灶、幽人雅士、寒宵兀坐松月下、花鳥間。當然,在現代人看來,品一次茶,要同時具備他說的這些幾乎是不可能的了。陸龜蒙則雲:閒來松間坐,看煮松上雪。掃落松枝上的積雪來烹茶,那更是妙不可言。善於飲茶的人,往往在心靈的深處,充滿著一種清淡、靜雅的意趣。因為茶水為精,茶香為氣,茶葉為神。可使品茶者多幾分雅趣,詩人陸遊愛茶嗜茶,會玩當時流行的分茶,這是一種技巧很高的烹茶遊藝,不是尋常的品茶。衝泡時碾茶為末,注之以湯,以筅擊拂,此時茶盞面上會幻變出各式圖樣來,若山水雲霧,狀花鳥蟲魚,類畫圖,如草書,有水丹青之稱。古人品茗時的悠然清雅之氣撲面而來。白居易有詩云:鼻香茶熟後,腰暖日陽中。伴老琴長在,迎春酒不空。鼻香茶熟,操琴伴老是詩人晚年最舒心的享受。彈琴不能沒有茶,吟詠就更加不可少。

圖片丨網際網路

白居易十分喜歡邊品茶邊吟詠,唐代,特別是中唐以來,或飲茶一盞,或吟詩一章,或飲甌畫等號,或吟兩句詩,茶和詩一樣,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大雅趣。唐代以後,禪宗盛行,茶詩也多數都與僧徒有關,僧人清心寡欲的生活和超然世外的心態多能夠在茶詩中反映出來,「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唐靈《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石脈綻寒光,松根噴曉涼。注瓶雲母滑,漱齒茯苓香。」——唐若水《題惠山泉》。以上兩首茶詩為得道高僧所作,寄興自然,物我兩忘。語言淺易樸素,野泉、煙火、白雲、青溪、暮潺潺、松、茯苓香等意象明朗靈動,詩風恬淡空寂,從平淡的字句中顯露出深邃高遠的禪意。詩中動靜結合,虛實相生,把對外部存在的茶作為超脫的內心體驗,茶禪一味,顯現出僧家茶詩的清靜淡雅之美。古人比我們更接近自然的人性,於綠水青山之間汲泉支灶,看清煙飄蕩,聞茶香嫋嫋,享受著與自然交融的樂趣,正如朱熹在《茶灶》一詩中說的:飲罷方舟雲,茶煙嫋細香……可謂言有盡而意無窮。

圖片丨網際網路

●詩中茶——清心

古人云:「茶心養性,茶以清心。」有一首膾炙人口的迴文詩:「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在茶葉專賣店往往同時備有做工精細的小茶壺,供顧客品茶用或選購,壺身周圍還嵌著幾個字:可以清心也。這無疑是告訴人們常喝茶可以有心清氣爽的感受。茶是如何達到清心之功效的呢?先來聞茶香,韋應物《喜園中茶》有潔性不可汙,為飲滌凡法,此物性靈味,本自出山原。道出名茶多出深山幽谷中,最具大自然的清水靈泉之氣,外形清秀,香味清幽,最能清人心神。田藝衡在《煮茶小品》中寫道:鑑賞茶葉,首重風韻。武夷巖茶和安溪鐵觀音被世人譽為茶中極品,品飲時應品其韻味在香之勝。茶衝泡後便是聞香氣,聞香氣時將杯蓋移上鼻端,深吸嗅香,只吸氣不吐氣,直至換氣為止,蓋好杯蓋後才能吐氣。聞香氣後立即將茶湯倒入公道杯,之後傾注在小瓷杯中供品飲。杯蓋掀起未等茶湯入口,茶香就撲鼻而來,如遇上非常高級的茶,更是滿屋飄香,花香四溢留齒頰,令人心曠神怡,有神明凌霄漢之感。心中煩倦自然消除,心境頓時寧靜下來,令人臻於修身養性的意境中。因茶葉性雜,能醒腦提神,適合消除疲勞,激勵精神,阻止瞌睡,從而達到止息雜類、安靜沉思之目的。茶香,能給人的心靈注入一種真正的藝術氣質。

圖片丨網際網路

再來觀茶水,水乃天下至清之物,茶又為水中至清之味,文人追求清雅的人品與情趣,便不可不吃茶,欲入禪體道,便更不可不吃茶。陸羽《茶經》記載的煎茶法,寫道:青雲名士時相訪,茶煮西峰瀑布水。飲茶既是給身體補充水分,更能使心靈達到圓融之境。清指清純不雜,清快舒適,指香氣和茶水的味道,花香清清楚楚,茶水清澈,滋味清爽、清滑。蘇軾喝茶,愛茶,基於他深知茶的功用。曾多次在詩作中提到茶能洗氣:若將西庵茶,勸我洗江瘴;同烹貢茗雪,一洗瘴茅秋。陸遊也在詩中寫道:手碾新茶破睡昏,毫盞雪濤驅滯思。耶律楚材在從軍西域時作有《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七首》中寫出了詩人飲茶後,了卻往昔茶念,西山景色也變得翠煙迷人,兩腋生清風。數杯茶後,睡魔卷甲,清興無涯,思騰八方之外,胸湧詩書千卷。這無疑是茶水有清心之功效的真實寫照。

與火熱的酒文化相比,茶詩中蘊藏的以清為精髓的茶文化表現了中國傳統文化高雅清心的另一面,讓我們透過這豐厚浩瀚的古茶詩捲軸,去領悟茶文化裡清這一審美特性的清正、清幽、清雅、清心之意蘊。在紛繁的社會中,靜品香茗,修身養性。古人有云你若盛開,清風自來。蘇軾有一首詞這樣寫道:細雨斜風作小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路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寫的是他與朋友去郊外遊玩,感覺到人間有味是清歡。這清歡講的就是對平靜簡樸的熱愛,故此,品一杯清茶比喧囂的酒宴更能洗滌心靈,且雅韻無窮,其中之三昧非文字莫能盡名矣……

相關焦點

  • 何謂「茶韻」,什麼是鐵觀音的茶韻?
    「柴米油鹽醬醋茶」與「琴棋書畫詩酒茶」的茶道便不是同道。茶也如此,苦澀是它,香醇亦是它;閒情詩意是它,人生百味亦是它。不同的茶也有不同的韻味,何謂「茶韻」?說白了,茶韻就是喝茶時所得到的特殊感受,是一種茶的品質、特性、風格。就像我們觀看電影或者閱覽一本書之後得到的體會那般,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感覺。
  • 楹聯集萃品賞丨無端錦瑟生詩淚,恰有烏篷遞酒歌
    題詩酒聯(鳧脛格)【上聯】無端錦瑟生詩淚;【下聯】恰有烏篷遞酒歌。題詩酒聯(雁足格)【上聯】二月風生將進酒;【下聯】三更鼓響木蘭詩。圖片丨網際網路茶亭撰聯【上聯】旺地沐神光,關聖巍巍,隱約茶中騰浩氣;【下聯】溪江懸瀑布,遊人攘攘,欣然亭內醒迷津
  • 慧日峰下「宋代僧家茶事」展的器物讓人驚嘆了
    汝釉之美,呈色清雅,融通諸方,若雨過天晴之碧空,清淡有味,潔淨無染。 器與釉,為一而二,二而一的連接,穩重、清雅、精緻、美巧,器形呈現的是氣韻,釉色折射的是物件透性。 汝窯之器給人以清雅端莊,遠離塵世之俗,色澤內斂而不外求,肥潤而不溢,仿若佛家莊嚴。
  • 詩詞丨一詩一茶,一遠行
    詩詞丨一詩一茶,一遠行 2020-12-05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困苦作十字聯:閒中覓伴唯書暢懷為上,身外無求以茶清心至香
    「並書」是指落款中常用的詞語,指作品中的內容是作者親自創作,並且是作者親自書寫。完整的對聯為:閒中覓伴,唯書暢懷為上;身外無求,以茶清心至香。下聯:身外無求,以茶清心至香「人到無求品自高」。下聯的「身外無求」是想喚起大家對名利、金錢等外在物質的淡泊,不為名利,不為不可抗力等這些身外之物或外在因素所束縛,保持空靈澄澈的心境。當然,「身外無求」這只是開頭起引的作用。我更想表達的是後面遞進的意思——身為俗人,當一個人於困苦之中想要尋求心靈出口和精神寄託的時候,什麼才是最好的方式呢?
  • 充滿清雅之韻的女孩名字2021年
    有韻味的女寶寶名字2021年充滿清雅之韻的女孩名字【思雲】「思」出處「然而澄思渺慮,順事婉陳,雖處危急煩擾之地,而所宣不失其和平。」寓指睿智的頭腦、不急不躁。古典大氣充滿內涵,帶著一絲清雅之韻。【玥涵】「玥」古代傳說中,是上天賜予有德聖皇的一顆神珠,寓為吉祥之兆。以「玥」為名,給人一種吉祥如意、高貴典雅的感覺;「涵」字源於成語「涵古茹今」,形容文思敏捷、知古代曉現代。五行屬水的字,生肖牛喜用字根,代表著健康。「玥涵」用作人名寓意女孩優雅大方、知書達理。
  • 活動預告丨足不出「滬」 邂逅「詩畫浙江」的茶酒風雅
    走過躁熱的夏天,來到自帶詩意濾鏡的初秋,9月的上海迎來了一年中最適合出遊的時節。9月20日,「詩畫浙江」攜「茶與酒之歌」、「風雅詩畫祭」兩大主題活動來到上海,將為在滬日本人士獻上一場涵蓋茶、酒、甌樂、遊園會、越劇、杭繡、青瓷等元素的高規格文旅盛宴。
  • 碣灘茶:千年貢茶 茶韻天香
    大自然是偏心的,造就沅陵這般如詩如畫。 「一縣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為君清」。 來了,留步;落座,上茶,這茶—— 從歷史中款款而至,一步步走向皇家御飲的高度;從靈山秀水中孕育,轉身為「中國高端綠茶的傑出代表」; 從一顆顆嬌柔嫩綠的芽頭,到助力精準脫貧的「龍頭」;從「養在深閨人未識」,到「一舉成名天下知」; 它,就是碣灘茶。
  • 茶的韻,細看,靜聽,慢慢品
    攝取少許的青葉幹茶,放入杯中。輕觸手機的屏,溫柔的輕曲漫布在了屋中。沸水與茶葉激情相擁,瞬間香氣四溢,靜臥在杯底的茶,爭先恐後地在水中升騰。水的顏色慢慢地變化,漸漸地透出厚重。微微閉上雙眼,靜靜地傾聽輕曲柔聲中茶的韻。不需要講究的茶臺,無意品茶的功夫,只要那淡淡的靜,靜靜地看著茶的升騰,靜靜地聽著茶的韻。
  • 那些古詩中清雅仙氣又好聽的古風名字,仙氣十足!
    雨甜詩有「雨甜春水魚龍動,風暖寒林鳥雀喧。」雨有成語沛雨甘霖,比喻情濃意長,恩澤深厚,用作人名意指恩澤、恩惠、人脈廣之義。甜本義指甘甜,人名中比喻女孩甜美、美好、快樂,同時也表達了希望女兒今後的人生生活甜蜜、快樂幸福。甜既體現出女孩嬌美、漂亮的特點,又預示著生活甜蜜,無憂無慮。
  • 茶禪一味
    這是愛茶人士的自我調侃,也帶著濃濃的商業文化氣息。茶湯水路是有分別的,那種微妙,你必須去喝一喝,才能感覺它的韻:滑、澀、厚、回甘……就如讀一卷《詩經》,曲韻流轉,需要人凝神細讀才得滋味才知風神。需喝得慢條斯理,來不得半絲焦躁,若無從容淡泊的心,是難以品味出那種莫可名狀的美妙的。
  • 讀詩作詩 怎樣掌握平水韻的規律?
    說起平水韻的難點主要有兩個,一是四聲,二是韻部。如果說規律,有幾處可以注意一下。一、 韻部現代拼音中,同樣韻母的字讀起來押韻,但是未必在平水韻中是一個韻部,這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在平水韻中,大部分韻部,我們現代人是比較難分辨的。
  • 【惠遊湖北】文學作品丨神農架詩九首
    【惠遊湖北】文學作品丨神農架詩九首 2020-12-21 1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七子郎韻 薄荷塘獲「中茶杯」第十屆國際鼎承茶王賽金獎
    12月10日,在第23屆深圳秋季茶博會上,「中茶杯」第十屆國際鼎承茶王賽舉辦頒獎典禮。中國西雙版納七子郎韻茶葉有限公司的七子郎韻·薄荷塘經過重重考驗,榮獲「金獎」。
  • 年味中的北京房山鄉韻居精品民宿,貼春聯包餃子,放著炮竹過新年
    捧一本書,泡一盞茶,看風雲變幻,看日升日落,暢談詩和遠方也可以什麼都不做,只是靜靜地發呆,無論哪一種,都無比的愜意與舒適。寬敞明亮的大客廳,發著淡淡的木頭香氣,古香古色,別有一番風情…客房內寬敞明亮,古樸典雅,清幽精緻,各類設備設施齊全,完全能滿足您休閒度假、待客交友、商務招待的需求。
  • 古詩詞中最神奇、有趣的「迴文詩」,正讀反讀各一首詩,令人驚嘆
    我小時候讀過一句刻在茶壺蓋上的回文句「可以清心也」。你可以讀「也可以清心」;也可以讀「清心也可以」;還可以讀「心也可以清」;還可以讀「以清心也可」。從哪個字讀都是一句完整的句子,同時,還表達了茶的內涵:可以讓你心神寧靜。這只是一句而已,但一整首「迴文詩」寫下來,就要求作者有極強的文化功底。因為字頭、字尾要分別押韻,而且意思還得是連貫的。想想有多難!
  • 推薦|紅楓山韻,茶之初體驗
    茶場簡介清鎮紅楓山韻茶場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位於清鎮市紅楓湖鎮大衝村劉關堡。主要從事茶葉種植加工和苗木培育及銷售,年產優質茶葉4萬餘公斤,並在2012年被評為貴陽市重點龍頭企業。同時,紅楓山韻茶場不僅與貴州省茶科所擁有緊密的技術合作關係,也是省茶科所、省茶協茶藝員和評茶員培訓班的實訓基地。公司研製有「形、色、香、味」俱全的「共宇」、「紅楓山韻」牌紫竹葉、山韻雀舌、高山苔、黔山紅等名優茶葉,近年來也獲得了多項榮譽。
  • 【水龍吟 小園幽徑 回文】系統講講迴文詩
    講講迴文詩。迴文詩,也寫作「回紋詩」,「迴環詩」。它是利用漢語的詞序、語法、詞義十分靈活的特點,在所寫詩詞上,將詞語調換位置或顛倒過來,產生迴環往復的一種修辭方式。它將漢字遣詞造句的獨特奇妙之處發揮的淋漓盡致。
  • 你有新茶我有詩,當有人提出以詩換茶的建議,你會同意嗎
    乞新茶姚合嫩綠微黃碧澗春,採時聞道斷葷辛。不將錢買將詩乞,借問山翁有幾人。本詩的作者姚合是開元名相姚崇的曾孫。在他的前半生中(即38歲前)屢試不第;而後半生中,雖然仕途暢順,卻對田園間的隱逸生活趨之若鶩。
  • 詞唱春秋新舊韻,詩吟歲月古今聲;淺談填詞作詩,該用哪種韻書
    而適應新韻的人認為,新的語言新的語音古韻涵蓋不了,雖然是寫古詩填古詞,但畢竟是寫給現代人看的,因此要使用新韻。而有些過激的觀點,甚至主張廢棄對方,這當然是偏頗過激了,實不可取。詞唱春秋新舊韻,詩吟歲月古今聲。古典君就填詞作詩,該用哪種韻書,到底是用古韻還是用新韻,淺談一下自己的看法。歡迎朋友們互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