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便宜手機不料被騙萬餘元 提醒:網絡購物應提高警惕

2020-12-23 揚州網

繪圖 沈江江

近日,家住寶應望直港的小夥林某做了一樁「賠本」的買賣。原本是想圖便宜在網上買手機,不料花了近兩個手機的錢,卻什麼都沒有收到。林某報警求助後,警方歷時兩個月,將嫌疑人抓獲歸案。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1

小夥貪圖便宜爽快付款

幾個月前,小林想換一臺手機。然而,他心儀的那款手機在官方網站上售價七千餘元,超出了預算。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買到便宜的手機呢?小林嘗試著在網上搜索「怎麼買到便宜的蘋果手機」,竟真的找到了一個打著「低價出售正版蘋果手機」旗號的小廣告。小林心動了,便添加了小廣告裡附著的微信號。

小林說自己想買那款手機,「賣家」顯得很熱情,稱有貨,且價格比官網上便宜一千餘元。小林還有些顧慮,生怕上當受騙,便又多問了句:「確定是真的嗎?」對方一口咬定自己是「良心賣家」,隨後,還發來了多張圖片。這些圖片上有大量的蘋果手機,看起來很正規。於是,小林向對方轉了五千餘元的購機款。收錢後,對方讓小林將地址發給他,並承諾不久後便會快遞發貨。

眼看著心儀的手機就要到手,小林開心不已。想著有便宜不佔白不佔,當天下午,他再次聯繫「賣家」,又購買了一部同型號的手機,想用來送人。

2

警方追回全部被騙款項

小林等來等去,始終沒等來快遞。於是他再次聯繫賣家,可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己被拉黑了。這下,小林意識到自己很有可能是上當受騙,隨即趕到寶應公安局望直港派出所報警求助。

接到報警後,民警立即展開偵查。通過受害人提供的轉帳記錄及相關帳號,民警抽絲剝繭,最終查明了「賣家」的身份是廣東男子魏某。民警鎖定了魏某的大致活動範圍,遠赴廣東對其實施抓捕。面對警方,魏某很快承認了自己詐騙林某的犯罪事實。

經查,魏某今年剛滿21歲,他並不是什麼所謂的手機商,更沒有什麼特殊的購買手機的渠道,手頭也只有幾個模型機。所謂的圖片也都是他從別處搜集而來的,一切都是為了詐騙錢財布下的局。他交代,前段時間,經濟十分拮据,便想著找一些「來錢快」的方式,隨即便在網上發送了小廣告,等待受害人上鉤。林某主動聯繫他並轉帳後,魏某開心不已,也從沒想過要給林某寄手機,收完錢後便將對方拉黑了。

經過民警努力,小林被騙的一萬餘元被全部追回。

特別提醒

網絡購物應提高警惕

對此,警方在現場也對小林進行了防詐騙宣傳,「貪小便宜吃大虧,下次可不能再輕信這些網上的廣告了!」

網購的東西確實有物美價廉的,但每件商品都是有一定的價位,就算對方聲稱渠道不同,但價位並不會有過大的偏差,一旦出售價格遠遠低於實際價格,那說明這件商品不是來路不明就是存在問題。

在揚州,曾發生過多起因貪圖小便宜網購所謂的「便宜手機」而被騙的案例。此前,江都就曾破獲過一起類似案例。徐某在某二手平臺上看到一款手機,只需要三千餘元,便下了單,不料等來的卻是手機模型。江都警方經過偵查將嫌疑人抓獲,發現他們已利用這樣的方式累計詐騙多起。

警方提醒,在網上購物時應提高警惕,千萬不要輕信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購物網站,儘量通過正規的網購平臺消費,並使用網購平臺提供的渠道與商家進行溝通。

此外,網購時不要直接從銀行給對方匯款,儘量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擔保支付。最後,在登錄網購平臺時一定要注意核實網站的域名是否正確,不要點擊商家從QQ、旺旺等即時通訊工具上發送的支付連結,以防釣魚網頁連結。

(文中人物為化名)

通訊員 王黎偉 記者 趙雅瓊

責任編輯:SLP

揚州網新聞熱線:0514-87863284 揚州網廣告熱線:0514-82931211

相關焦點

  • 華訊投資:網購小夜燈被騙28000餘元,客服退款需警惕
    華訊投資了解到,近期某派出所轄區內連續發生兩起網購退款詐騙他人錢財案件,經濟損失28000餘元。下面,先跟著華訊投資來看這兩起真實案例。25500元。就華訊投資了解,犯罪分子通常的套路是,第一步:通過非法途徑獲得受害人的電話和購物信息(如快遞信息洩露等),並致電或簡訊告知受害人,能詳細說出受害人的個人信息等內容;第二步:謊稱不能交易或商品丟失申請雙倍賠償,讓受害人放鬆警惕,取得其信任;第三步:竊取受害人的銀行卡等支付工具信息、一步步誘使受害人轉帳或者可退還保證金,一旦得逞,立即失去聯繫。
  • 網購的老人請注意!浦江老奶奶網購被騙25000餘元
    網購的老人請注意!浦江老奶奶網購被騙25000餘元 2020-12-24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退款」變貸款,警惕網購退款陷阱!
    近年來隨著多種網購平臺的興起,已有越來越多人加入網絡購物的大軍。但各種由網購滋生的騙局也不斷翻新。近期已出現多起假客服打著甲醛超標旗號聲稱要進行退款理賠的新騙局,「雙十一」將至,消費者應提高警惕,以防被騙。
  • ...電信詐騙4萬餘元提醒:凡涉及金錢、銀行卡的陌生電話,應立刻掛斷
    近日,家住湖口縣馬影鎮的胡女士致電九江報業融媒平臺反映,自己遭遇了電信詐騙,被騙金額達4萬餘元,目前她已向轄區派出所報案, 案件正在偵查中。沒過多久,當天17時許胡女士看手機信息才發現兩張銀行卡共被轉走了4萬餘元,她這才發現被騙了,於是馬上到湖口縣馬影鎮派出所報案。胡女士說,被騙的錢是準備給患有肺部疾病的女兒治病用的,其中3萬餘元還是貸款來的,現在全部被騙了,她十分懊悔。
  • 「熊孩子」網購手機被騙7萬 高安民警快速止付幫助退款
    隨著行動支付的普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但也給一些家長帶來煩惱,有的孩子用家長的手機在網上購物,因其社會經驗的不足,往往對網上購物高度依賴和信任,很容易上當受騙。寒假將至,孩子接觸網際網路機會增多,家長們可得注意了。
  • 女子網購被騙,要求退款時又被騙子共享屏幕轉走近萬元
    近日,南京的李女士在網上購物落入了一個連環套,接連被騙了兩次。她在網上發現一款便宜的名牌包,買完之後發現自己可能被騙了,於是趕緊聯繫對方要求退款,對方也爽快答應,誰知在後續的操作中落入了一個更大的圈套,結果損失更多。
  • 緊急提醒!騙子混進網課課群,一女生被騙16萬!
    警惕! 近期不少學生在家用手機上網課 也給了騙子可乘之機 千萬要小心! 已有多名學生被騙!
  • 警惕!騙子冒充公檢法詐騙,英山已有人被騙10萬餘元!
    近期此種「老套路」重出江湖,在英山已有人被騙10萬餘元。請廣大市民朋友們提高警惕,一定要謹防被騙!!!視頻中X女士看到對方幾個人身著警服,信以為真便放鬆了警惕,按照對方配合資產清查的要求,下載了一個名叫「公安防護」的軟體,輸入了自己的銀行卡號等信息。最終發現自己被騙10萬餘元,遂報警。目前該案已被警方立案偵查,溫泉派出所民警迅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盡最大程度為受害人挽回損失。騙子找上門的時候如何做到不慌亂?首先要摸清他們的詐騙路數!
  • 先後六次被騙21.4萬餘元 楊凌公安發布5類電信詐騙典型案例
    隨著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各種花樣的電信網絡詐騙層出不窮,為了讓廣大群眾提高警惕,防止更多群眾上當受騙,楊凌示範區公安局發布了今年以來接到的5類電信詐騙典型案例。一、網絡交友誘導投資賭博案例一2020年3月23日晚,孫某(男,53歲,職業:大學教師)在居家隔離時在網上認識了一名網友,後該網友向其介紹了一個網絡賭博網站,按照對方要求在該網站上以賭博的形式先後六次被騙21.4萬餘元。
  • 「淘寶賣家」來電 淄博女子被騙2000餘元
    網購生活用品已經成為很多市民的日常習慣,一些不法分子便抓住這個空子,以「網購產品質量有瑕疵」為幌實施退款詐騙。昨日記者獲悉,近日高新區的劉女士因此被騙2000餘元。
  • 警惕網購「丟件」新騙局:1元買耳機 被騙走4000元
    隨著一系列輸入驗證碼的操縱,買家鍾女士銀行卡中數千元被轉走。隨後,她去派出所報了案。那麼,自己的購物信息到底是怎麼被洩露的?包裹顯示正在派送卻被「客服人員」告知壓壞了要賠償10多天前,鍾女士作為某電商平臺的新用戶,原本40多元的耳機她僅花了1元便買下了。
  • 警惕!一天被騙307萬!你還以為電信詐騙離你很遙遠嗎?
    7月25日,榆陽區共發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1起,受騙金額307萬餘元,單案最高受損153萬元,詐騙類型主要以網絡投資理財、冒充公檢法為主,預警等級為紅色。案件如下:泰安路一51歲教師網上投資被騙90萬元;牛家梁一居民網上投資被騙39萬元;聚財巷一居民在「福利彩票」APP買彩票被騙14萬餘元;馬合一居民在「中國彩票」APP投資被騙6萬餘元;防範建議:投資理財需謹慎,不要盲目輕信所謂的導師、分析師,切勿將資金交付他人操作管理
  • 紹興一市民網上投資,被騙走12萬餘元!
    2020年12月26日至2021年1月1日,紹興嵊州共發生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1起。從案件類型看,買賣遊戲帳戶類3起,冒充公務人員類2起,網絡刷單類2起,冒充客服取消代理商類1起,網絡平臺投資類1起,網絡購物類1起,充值返利類1起。
  • 繼辛巴「燕窩」變「糖水」賠6200萬後,又有80餘人被騙600萬
    來源/網絡  沒想到,今天#辛巴直播間網購後80餘人被騙600萬#再次被推上了熱搜,又捲入「直播間電信詐騙」事件,正配合警方調查。    眾多受害者反映:在辛巴直播間或辛巴徒弟直播間網購後遭遇電信詐騙,騙子在電話一接通就直接說出消費者的個人信息獲取信任。  而據《財經》了解到,截至12月25日,在這樣事件被騙的群裡,人數就已經達82人,被騙金額合計高達649.31萬元。
  • 淘寶購物遭遇退款騙局 一女子被騙2萬
    近期,金山網絡安全中心監控到網購「退款」詐騙行為暴增。截至目前,已有數十名用戶被騙,被騙現金總計超過6萬餘元。  其中,來自上海的李女士在天貓商城某數碼商店購買一副328元的耳機,最終被騙超過2萬元。到底騙子是如何通過一副328的耳機,最終騙取李女士2萬餘元呢?我們來看看騙子的手法。
  • 維州人網購被騙150萬 聖誕購物需謹慎
    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維州人在線購物激增。但這也為騙子提供了可乘之機,維州人今年因網購被騙所遭受的損失比去年增加了50多萬澳元。專家呼籲社交媒體和購物網站採取更多措施對賣家進行監督。據《太陽先驅報》報導,今年,維州人因網購騙局已損失高達150萬澳元。有一位購物者在網上買了一個275澳元的燒烤爐,卻一直沒有收到貨。該受害者說,騙子使用了一個自稱與Weber有關的網站,並宣稱購買這個燒烤爐可享受75澳元的優惠。
  • 網絡購物「貨到付款」陷阱多
    隨著網購、電話購物等新型購物方式越來越受到市民的青睞,隨之衍生的購物詐騙陷阱也層出不窮,市民防不勝防。近期,,一些市民在購物時選擇貨到付款的交易方式,以為這樣就能規避風險,卻不知反而中了商家的圈套。警方也梳理了幾起網購被騙的案例,提醒市民謹防陷阱上當受騙。
  • 網購退款變「貸款」男子被騙33萬警方提醒:客服人員不會致電買家
    揚子晚報網4月23日訊(通訊員 翟晨 記者 萬凌雲) 4月21日下午5時許,揚中市公安局開發區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自己在網上被人騙了30萬餘元。民警介入後得知,受害人黃某4月初在網上某店鋪購買了一款商品,快遞顯示4月5日到貨,但直到4月15日都沒收到貨。
  • 上午下單購物,下午詐騙電話就來了 誰是冒充客服實施電信網絡詐騙...
    據新華社 上午下單購物,下午詐騙電話就來了,誰在給詐騙分子提供網購信息?這邊錢才轉出,那邊已購遊戲點卡、數字預付卡,誰在幫詐騙分子洗錢?每次詐騙都要換號,詐騙團夥哪來那麼多微信號、QQ號?  從去年5月到今年4月,江蘇省宿遷市公安局對「5·15」系列冒充客服詐騙案實施全鏈條打擊,隱匿在網絡詐騙背後的「黑灰產」面紗被揭開。
  • 【警惕】東勝有多人被騙數十萬元!高度警惕!
    【警惕】東勝有多人被騙數十萬元!高度警惕!王女士最開始投入的錢不多,充值5500元後,當天平臺顯示就賺了500元。嘗到甜頭後的王女士打消之前的疑慮,放鬆了警惕,在網友的引導下加大了下注充值的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