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活潑可愛,但不是所有的孩子性格都是一樣的,很多孩子在幼年時就表現出了自己獨特的個性,還有一些孩子常會有些「小怪癖」,在家長們的眼裡,這些「小怪癖」一定要加以改正,否則對孩子成長不好,其實這樣想是不對的,專家表示,6歲前的孩子有這3個「怪癖」,表示孩子情商高,家長不要盲目去管教。
怪癖1:小手閒不住
都知道6歲前的小孩子手總是忙個不停,其實這是他們大腦發育的一個表現,都知道手是人體的「第二大腦」,每一根手指都對應著大腦的一個區域,而6歲之前智商很高的孩子,總是喜歡手裡抓著東西或者亂扔東西,所以看到孩子這個習慣的家長注意了,千萬不要隨意制止。
怪癖2:喜歡光腳
有些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孩子總是喜歡光著腳走路,就算給他穿上鞋和襪子,他也立馬脫下來,這讓很多家長都感到頭疼。
實際上家長不必那麼焦慮,孩子喜歡光腳是大腦發育好的表現,因為光腳能夠更好地感受地面的溫度和硬度,會對大腦產生強烈的刺激,這種刺激有利於孩子大腦的發育,讓孩子更早的感知世界,感知越多,孩子越聰明。
怪癖3:是個小話癆
不少家長肯定有這個發現,自從自己家的孩子學會說話之後,嘴巴就一直說個不停,像念「緊箍咒」一樣,不少家長都感到很頭疼,這個時候通常還會訓斥孩子,其實這樣是不對的行為。
孩子喜歡說話並且能說話是一種大腦發育好的表現,這表示孩子的語言功能發達,並且情商和智商都不低。但是以家長的眼光來看,「話癆」並不是一種好的表現,所以他們會加以制止,這樣非但不利於孩子大腦發育,反而因為你的制止會使孩子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內向,情商、智商也會變低。
所以小編建議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提前多了解孩子,這樣有利於孩子成長,就像孩子出現以上三個「怪癖」時,就是大腦發育好的表現,聰明的家長一定會利用這個機會培養孩子的各方面能力,讓孩子擁有更好的未來。
那麼對於6歲前的孩子,家長如何有效引導、培養能讓孩子更好的發展呢?
可以結合孩子的興趣來進行培養,比如孩子喜歡畫畫,可以讓他們多看漫畫類的書籍,孩子喜歡做遊戲,可以多做一些益智類遊戲比如下棋或者看猜謎類的故事書,而在挑選書籍的時候,儘量多選擇鮮豔有趣、畫面生動形象的書籍,這樣更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這裡我推薦這套《瘋狂大腦訓練營》,一共10冊,由專業的全腦開發團隊所編寫,還特別邀請了中科院心理所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白雪來進行審定,根據3-7歲兒童大腦的發育特點命題,內容全面嚴謹。
一、近30種題型,400多道題目
這套書一共有400多道題,近30種題型,全面詳細,比如底下這道推理題:
又比如這種大腦測試題:
還有數字計算遊戲,可以鍛鍊觀察力、辨別力和專注力:
二、融入豐富的課外知識
這套《瘋狂大腦訓練營》內容有趣,融入了豐富的課外知識,包含機械、建築等多個方面,提升孩子的眼界和智力。
比如這種找不同的遊戲,就涉及了很多世界文化,讓孩子在遊戲中豐富知識:
還有和生活息息相關的遊戲,像這種垃圾分類的小遊戲,簡簡單單就讓孩子了解了生活知識:
三、左右腦同時開發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左腦管理理性思維,右腦管理感性思維,這套書則注重孩子全腦的開發,注重培養孩子的各方面能力。
比如這種傳送帶推理題,可以鍛鍊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觀察力:
數學老師一再強調:「數學沒有捷徑,只有多練多練!」其實思維訓練也是一樣的,這套《瘋狂大腦》共400多道,孩子每天練10分鐘,堅持下來會有意想不到的變化。
而且每本書後面都附上了習題的答案,家長們可以先把答案放起來,等到孩子做完再對答案。
總之,孩子的未來發展是和家長息息相關的,有遠見的家長,更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想要孩子未來成長更好,就要從小做起,不輸在起跑線上,讓孩子過得快樂,又變得優秀,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