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是目前科技領域最難攻克的一項技術,也是很多數碼產品、手機、電腦的核心零部件,而晶片研發難度巨大,目前具備設計7nm晶片製程的公司屈指可數,而華為海思就是其一。可需要說明的是,國際市場上具備晶片設計能力的公司不下百家,真正具備晶片生產的企業卻屈指可數,國內目前最先進的光刻機也才停留在14nm晶片階段,而臺積電和三星已經掌握了7nm晶片製程,目前正在發力5nm晶片製造,如果沒有臺積電的5nm技術,華為麒麟1020一顆都生產不出來,而美國正是衝這一點不斷施壓臺積電,試圖將5nm晶片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
而一提到晶片代工業務,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臺積電和三星,卻忽視了老三的存在,它就是格芯公司。格芯原名「格羅方德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時間也才十年左右,可它已經躍居全球第三的晶片代工廠,格芯的知名度並不高,因為並沒有為華為麒麟代工晶片,所以大家平時更多注意力放在了臺積電上。其實格芯早就已經是世界第三大晶片代工廠,並且曾經投入700億用於建設中國工廠,可如今因為業務原因開始關停,的確讓人感到遺憾。
作為世界第三大半導體晶圓代工廠商,格芯也是一家美國企業,不過將部分晶片代工業務放在了國內市場,也曾經建成了世界上首座22nm先進工藝12英寸晶圓代工廠,其代工的晶片也是廣泛被應用。可因為技術原因,格芯始終無法攻破7nm晶片製程,可如今臺積電和三星都開始邁入5nm晶片了,因此也是被拉開了技術差距。因為技不如人,所以影響力也是每況日下,晶片代工業務也是逐漸陷入低迷,如今格芯已經宣布退出7nm 工藝晶片的研發,和國際巨頭三星臺積電還是存在技術差距。
格芯退出7nm晶片也是引起市場議論,而此前AMD是格芯的重要客戶,如今AMD已經將它的7nm訂單交給了競爭對手臺積電了,所以格芯目前大部分還是以10nm以上工藝為主。可現在電腦晶片、手機晶片都逐漸邁入10nm以內了,目前7nm晶片也是到了供不應求的階段,顯然格芯提供的服務以及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因此也逐漸被臺積電拉開身段,無法拿到更多客戶導致格芯長期處於虧損狀態,而這一的情況下似乎在滾雪球,目前在中國建立的700億工廠也是宣布關停。據悉,成都格芯工廠目前只剩下74名員工。
看來這一次世界晶片巨頭徹底敗北了,看來7nm製程技術的確存在很多技術門檻,即便是格芯這一的世界第三大代工廠都無法攻破,因此我們也要給中芯國際多一點時間。光刻機作為目前晶片生產的重中之重,ASML也遲遲不給中芯國際發貨,這也是國內停留在14nm晶片製程的主要原因。而如今格芯也是遺憾敗北,從這件事情來看晶片生產絕非易事。而目前國內晶片最大難題就是光刻機技術了,這個領域我們和西方國家的確存在二十年差距,因此想要短期內實現技術超越不太可能。
晶片研發也是一項研發周期很長的項目,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國產晶片產業發展,國產晶片也是任重道遠,相信中芯國際、華為等會不斷實現技術突破,你們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