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河南12月9日電 今年以來,濮陽市臺前縣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推行「12345」工作模式,全力打造硬環境更好、軟環境更優、政策環境更實的營商環境。
「一平臺」方便企業投訴
為暢通企業言路,促進政企溝通,臺前縣開通了企業投訴平臺,成立「110」營商環境投訴受理中心,即時受理縣內企業的諮詢、投訴和舉報,嚴肅查處機關工作人員破壞營商環境的現象,嚴厲懲處阻撓幹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施工等違法行為。自設立以來共受理投訴舉報問題15起,已全部辦結,辦結率100%。
「二精準」助力招商引資
在招商引資方面,臺前縣精準施策,精準對接,全力開展招商引資活動,推進引資項目落地見效。落實「一個項目、一套班子、一個服務小組、一抓到底」服務機制,逐一落實責任,明確推進時間,全程跟蹤服務,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難題。目前,可祺服裝、中威新塘、建德商業步行街等13個引資項目落地建設,11個引資項目建成投產。精準定位招商方向,緊扣三大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實施招商,由縣級幹部帶隊赴「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開展招商活動。精準開展專題招商,邀請客商來臺前考察40餘次,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推介臺前縣情,著力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精準鎖定招商對象,重點對接洽談青島萬和、安徽六安等一批重大招商項目。目前,籤約億元以上項目17個,預計利用省外資金20.1億元,預計利用境外資金5260萬美元。
「三辦理」優化政務服務
在優化政務服務方面,臺前縣積極推動網上辦,提升政務服務新水平。堅持以企業和群眾需求為導向,大力推廣便民手機APP和微信小程序,推行網上受理,變「群眾跑」為「數據跑」。目前,與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相關的100項高頻事項、30件企業「一件事」和600項以上便民服務事項全部實現「掌上辦、隨身辦」。
精細實施線下辦,推進政務服務新標準。實行「一窗通辦」「一證通辦」,實現一張身份證辦理社保、教育等100項民生事項。落實「一張表單」制度,明確和規範政務服務工作標準,確保政務服務「一切工作有標準,一切標準有程序,一切程序有監督,一切監督有公開」。
實現就近辦,打造政務服務新亮點。推動縣級審批服務事項延伸到鄉鎮政務服務大廳,梳理鄉村兩級政務服務事項113項,事項錄入完成率100%,要素完整度100%。實現電子政務外網進鄉、村全覆蓋,接入村莊368個,打通了服務「最後一公裡」。
「四維度」推進惠民利企
隊伍有強度,精準發力促提升。選聘20名同志為營商環境觀察員,充分發揮教師、律師、銀行工作人員等不同行業、不同崗位的優勢,深入開展調研走訪,針對發現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共搜集意見和建議30餘條。選派50名優秀科級幹部為企業首席服務員,實行「一人一企」駐點精準服務,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守夜人」,打通服務企業「最後一公裡」。目前,幫助企業融資貸款0.54億元,招工388人,幫助7個企業獲得政策支持,協助13個項目辦理和完善手續。
辦事有速度,精簡流程提效能。加快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一體化建設,實現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圍繞網上「四級四同」政務服務事項大力減時間、減材料、減環節、減跑動,實現全縣政務服務大提速。目前,我縣政務服務事項1568項,縮減時限比為77.4%;減材料事項136項,共減少材料279份;減少環節事項143項,共減少環節185個;政務服務事項全部實現「最多跑一次」,「不見面審批」事項383項,佔總事項比例24.4%。
服務有溫度,創新模式暖人心。在縣行政服務大廳設置諮詢引導、便民服務、幫辦代辦、投訴舉報等配套服務區,提升「一站式」服務功能,使群眾辦事更加舒心便利。加強窗口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服務意識,樹立「貼心服務、群眾第一」的理念,提供親情服務、微笑服務等優質服務,精心打造「陽光服務」品牌。
監管有力度,嚴厲問責強震懾。開展「企業評部門」活動,邀請40家縣級以上重點企業對與企業生產經營密切相關的31個單位及所屬的77個股室進行評議,著力解決涉企政策落實不力、敷衍塞責、違約失信等「中梗阻」問題。建立工作聯動機制和涉軟案件聯席會議制度,對損害營商環境的問題線索以「零容忍」的態度聯動響應、優先處置、專項辦理、嚴肅問責。
「五支撐」改善營商環境
抓好法律支撐,優化司法保障服務。一是提高民商事審結效率。充分發揮民商事審判的規範指引作用,完善市場交易規則,保護各類主體合法權益。縣法院已建成破產平臺,成立專門破產合議庭。二是加強審判執行工作。按照「一性兩化」執行長效機制,採取「放水養魚」的執行思路,對勝訴企業案件採取快執,對陷入困境的企業採取「活」查封的形式,幫助企業提升履行義務的能力。
建好信用支撐,加強信用體系建設。一是編制「雙公示」目錄,開闢「雙公示」專欄,已實現縣直部門信用信息的常態化歸集,共錄入行政許可信息13838條,行政處罰信息543條。二是開展「誠信萬裡行」「信用宣傳周」宣傳活動,舉行聯合獎懲暨信用修復培訓宣講會,營造誠實守信的氛圍。三是通過「信用濮陽」網站向社會公示市場主體的信用承諾,作為加強監管、失信懲戒的參考。四是發布「紅黑榜」,實施信用獎懲,今年在各類媒體及信息平臺發布的榜單中,紅榜企業及個體工商戶44個,黑榜企業及個體工商戶17個,在重大項目申報、招投標時,對有嚴重失信行為的主體實施聯合懲戒。
用好科技支撐,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一是開展科技創新宣講。印製《科技創新政策彙編》,組織首席服務員、科技人員深入企業宣講政策,推動企業創新發展。二是加強產學研合作。組織科技人員深入企業,對企業進行排查徵集,建立企業需求庫管理體系。已徵集技術需求11條、人才需求69人,融資需求13730萬元。三是加大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創新平臺的培育。結合實際分類指導,制定培育計劃,注重後備培育,建立高新技術後備企業庫;組織企業參加市科技創新政策、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等活動,同時通過調研、舉辦座談會等形式,了解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技術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積極幫助收集企業備案信息,完善備案對象數據。
搞好輿論支撐,做強親企安企宣傳。大力宣傳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政策和經驗做法,推動形成強大的輿論聲勢。縣委縣政府設立企業加快發展獎、突出貢獻獎等獎項,每年對發展較好、貢獻較大的先進企業進行表彰獎勵,在全縣形成「尊重企業家、優待投資者」的強烈共識。
做好人才支撐,加大人才選拔力度。開展「春風行動」,通過線上線下平臺開展信息發布和崗位推送,為企業和求職者提供精準就業服務,已舉辦招聘會39場,發布縣內外用工信息4萬餘條。實施「鳳臺優才」行動,出臺《臺前縣優秀專業技術人才選拔管理辦法》《臺前縣引進高學歷人才實施辦法》等一系列人才政策,同時創造優越的工作生活環境,解除後顧之憂,營造拴心留人的營商環境。
【來源:中宏網豫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