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研究發現:Tau蛋白對認知功能影響,男女有別

2021-01-19 澎湃新聞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Tau蛋白對認知功能影響,男女有別

2021-01-14 21: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梅斯醫學 MedSci梅斯

導語:Tau蛋白對認知功能影響,男女有別。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女性比男性表現出更高的tau負擔水平;這在那些具有散發性阿爾茨海默病遺傳風險的人(例如,載脂蛋白ε4 [APOEε4]攜帶者)或β-澱粉樣蛋白(Aβ)負擔水平升高的人中尤為明顯。腦脊液(CSF)中總tau和磷酸tau(p-tau)的水平在整個認知障礙譜系的APOEε4女性攜帶者中都較高,包括那些臨床表現上正常的人。屍檢結果也觀察到女性比男性有更多的tau纏結(tangles),最近對多個隊列的屍檢樣本進行的薈萃分析也證明了這一點。雖然體內CSF (in vivo)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但這種方式並不能提供關於tau負擔的大腦區域特異性信息。

相對來說,很少有關於tau-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結果的報告,去探究tau信號大腦分布的性別差異。之前有人發現,臨床上正常的老年女性,其全局Aβ水平較高,其內嗅皮層區域(entorhinal)負擔水平高於男性。然而,這些研究結果僅限於事先假設的感興趣的區域(ROI),但對tau-PET在整個大腦中是否存在更廣泛的性別相關的區域分布,仍不清楚。儘管其他研究報告了區域tau-PET的性別差異,但只是在葡萄糖代謝或APOEε4狀態的背景下。綜上所述,相關的研究是稀少的,並沒有解決tau在整個大腦的空間分布的性別差異的問題。此外,仍然不清楚性別是如何參與tau-PET對認知能力下降的影響。

藉此,哈佛大學的Rachel F. Buckley等人,探究了老年人中大腦中tau分布的性別差異,並調查這些差異如何與認知功能相關聯。

他們納入了343名臨床表現正常人(女性,佔58%)和55名輕度認知障礙(MCI;女性38%)的人,他們來自哈佛老齡化腦研究(Harvard Aging Brain Study)和阿爾茨海默病神經影像學項目(Alzheimer’s Disease Neuroimaging Initiative)。在41個皮質和皮質下感興趣的區域(ROIs),通過18F-氟尿嘧啶(FTP)-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信號量化tau蛋白。首先分析性別對每個ROI的tau信號的影響,同時用線性混合模型探究了性別對不同ROI 的tau信號與認知能力下降的交互作用。

結果顯示:在多個皮層區域,女性的tau蛋白水平顯著高於男性。此外,與β澱粉樣蛋白(Aβ)有交互作用的的tau信號(sex*Aβ-PET)的性別差異集中在內側和內側顳區(P <0.007);Aβ+女性的tau信號高於其他組。APOEε4介導的tau信號的性別差異僅在枕葉外側發現。整合的ROI中,tau信號較高的女性比男性表現出更快的認知能力下降(P = 0.04)。

這個研究的重要意義在於發現了,女性的Tau易感性不僅僅局限於顳葉內側,而且顯著地導致了更快的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性別和Aβ的交互影響主要集中在顳葉,然而,顳葉外tau的性別差異凸顯了女性臨床症狀發生時tau增加的可能性。

原文出處:

Buckley, RF, Scott, MR, Jacobs, HI, Schultz, AP, Properzi, MJ, Amariglio, RE, ... & Sperling, RA (2020). Sex mediates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gional tau pathology and cognitive decline. Annals of Neurology , 88 (5), 921-932.

原標題:《哈佛大學研究發現:Tau蛋白對認知功能影響,男女有別》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研究:女性Tau負擔水平顯著高於男性,有更高的認知能力下降...
    Tau蛋白對認知功能影響,男女有別。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女性比男性表現出更高的tau負擔水平;這在那些具有散發性阿爾茨海默病遺傳風險的人(例如,載脂蛋白ε4 [APOEε4]攜帶者)或β-澱粉樣蛋白(Aβ)負擔水平升高的人中尤為明顯。
  • 新發現!P-tau蛋白可檢測老年痴呆發病,提前診斷又多了一份希望
    近日,一項新的研究成果或許有望解決這一難題。這項研究由來自瑞典哥德堡大學、巴塞隆納貝塔研究中心、斯洛維尼亞盧布爾雅那大學醫學中心和巴黎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發現了在阿爾茨海默病早期變得異常的新型tau蛋白,並開發了新的工具來檢測這些細微的變化,並在人類樣本中證實了他們的結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期刊《EMBO分子醫學》和《老年痴呆症》上。
  • Science子刊:新研究揭示tau蛋白才是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真正元兇
    2020年1月12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對病理性tau蛋白「纏結物」進行大腦成像可提前一年或更長時間可靠地預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中發生腦萎縮的位置。
  • 結構學揭示Tau蛋白病的病因
    結構學揭示Tau蛋白病的病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2 17:05:04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Anthony W.P.
  • Tau蛋白如何損害阿茲海默病患者的腦細胞?
    ▎藥明康德/報導 澱粉樣蛋白沉積和由tau蛋白構成的神經原纖維纏結是阿茲海默病(AD)最典型的病理特徵。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導致AD發病的機制也一直是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
  • Nat Commun:關鍵的神經保護因子HDAC6可抑制毒性tau聚積
    傳統的tau病理主要關注tau的過度磷酸化,然而目前大量證據提示tau病理也與微管結合重複區域(MTBR)tau的賴氨酸位點的異常乙醯化相關。Tau在MTBR的乙醯化以及該修飾對tau和微管結合能力、tau聚積和tau寡聚體形成的調控,提示tau的異常乙醯化可以加重神經毒性和認知下降。近來有研究表明乙醯化tau蛋白會引起突觸變性和認知障礙。
  • 首個Tau抗體臨床試驗失敗 阿爾茨海默症Tau藥物還有哪些希望?
    Tau蛋白損傷與疾病的關係在空間和時間上比β澱粉樣蛋白更接近。β澱粉樣蛋白在整個大腦中蓄積,而tau蛋白在受疾病影響最大的腦部區域積聚。而且,儘管β澱粉樣蛋白水平在疾病症狀出現前幾十年就升高了,但tau蛋白病理學與症狀的發生更為吻合。Lovestone補充道:「由於在剛剛開始出現認知功能衰退跡象的患者中,tau蛋白水平仍在上升,因此評估tau蛋白靶向療法對這些患者的影響應該更容易。
  • Aβ與tau共舞,為阿爾茲海默症掀起怎樣的波瀾?
    但神經科學領域對於AD的詳細病理研究仍然有許多不足。今天的這篇文章將探討和分享倫敦大學學院Marc Aurel Busche教授和麻薩諸塞州綜合醫院的Bradley T. Hyman的最新研究——β澱粉樣蛋白與tau蛋白纏結在AD中的協同作用。
  • 血漿磷酸化-tau蛋白217可準確鑑別阿爾茨海默病
    血漿磷酸化-tau蛋白217可準確鑑別阿爾茨海默病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9 22:44:06 瑞典斯科訥大學醫院Oskar Hansson團隊分析了血漿磷酸化-tau蛋白217鑑別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準確性
  • Cell:阿爾茲海默症患者隨年齡增長體內Tau蛋白的變化情況
    2020年11月20日 訊 /生物谷BIOON/ --長期以來,對阿爾茨海默氏病的研究一直集中在了解兩種關鍵蛋白(β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的作用上。 tau蛋白的病變形式會在患者大腦組織中積累,從而有助於疾病的惡化。
  • 血漿磷酸化tau181蛋白可用於預測阿爾茨海默氏病和額顳葉變性
    血漿磷酸化tau181蛋白可用於預測阿爾茨海默氏病和額顳葉變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9 12:20:54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Adam L.
  • Mol Psychiatry:有效促進tau清除的全新分子機制
    新皮層中的tau病理與認知下降的聯繫比Aβ聚積更加緊密,因此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著眼於開發AD和其他tau通路疾病的tau蛋白療法。研究表明tau聚集體可以穿過細胞膜,隨後擴散到突觸連接區域的其他細胞中,導致細胞間轉移或阮病毒樣 tau病理學的傳播。
  • 全面綜述Aβ與tau在阿爾茨海默病中的協同作用
    然而,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Aβ和tau存在協同作用。這不僅解釋了針對Aβ臨床試驗的陰性結果,同時也提示,僅針對tau的臨床試驗可能需要重新考慮。 因此,倫敦大學痴呆症研究所的Marc Aurel Busche和麻省總醫院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所的 Bradley T.
  • 《科學》子刊揭示去甲腎上腺素在Aβ和Tau病理的未解之謎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Qin Wang團隊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誌發表了題為β-amyloid redirects norepinephrine signaling to activate the pathogenic GSK3β/tau cascade的研究論文。
  • 阿爾茲海默症研究進展一覽
    在最近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由東京醫科大學和牙科大學領導的研究人員現在發現,在MCI階段預防大腦的病理變化可以完全消除阿爾茨海默氏病。之後,通過將表達YAP類似物的基因治療載體直接注射到阿爾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的腦脊髓液中,能夠預防早期神經元丟失,恢復認知功能並防止β-澱粉樣蛋白斑塊的沉積。
  • 【新發現】香港中文大學最新研究:腸道中的蛋白質異常會引發阿爾茨...
    阿爾茨海默病的特徵是大腦中細胞外β-澱粉樣蛋白(Aβ)斑塊和細胞內磷酸化tau蛋白纏結。7月2日發表在《生理學雜誌》(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在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和轉基因小鼠的胃腸道(GI)中也觀察到β-澱粉樣蛋白沉積,澱粉樣前體蛋白過度表達。腸道中錯誤摺疊的蛋白質可能導致小鼠出現類似阿爾茨海默症的症狀。
  • 近期阿爾茲海默病重要研究成果解讀!
    tau蛋白的病變形式會在患者大腦組織中積累,從而有助於疾病的惡化。在一項最新研究中,Judith Steen博士和Hanno Steen博士首次顯示出這種病理性tau蛋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其形式,這可能意味著它將需要多種藥物才能有效地靶向。多年以來,製藥公司在開發針對β澱粉樣蛋白的阿爾茨海默氏病藥物方面的成功非常有限。最近,藥物發現已經轉向針對tau的藥物的研發。
  • 哈佛大學醫學院最新研究:維生素H或能治療老年痴呆
    舉報   文|時光派作者@樹懶  近日,哈佛大學醫學院的
  • 新旭生技宣布授權渤健有條件使用tau蛋白PET示蹤劑
    12月16日,新旭生技宣布,已授權渤健在全球非排他範圍內使用公司的tau蛋白PET示蹤劑18F-APN-1607,以深入研究神經退行性疾病。目前雙方已針對識別變異tau蛋白在腦部堆積的位置和數量而合作開發新型PET示蹤劑,這項授權標誌著雙方的夥伴關係進一步深化。18F-APN-1607是新一代tau蛋白PET影像示蹤劑,具備更佳的選擇性及專一性,能更清楚識別腦內各種變異tau蛋白堆積。
  • 新旭生技公司Tau蛋白PET示蹤劑在華獲批臨床
    根據CDE官網信息,此次為18F-APN-1607注射液首次在中國獲批臨床,擬開發適應症為:本品用於正電子發射斷層(PET)顯像,利用病人腦部出現異常Tau蛋白纖維纏結物質的特點進行定位診斷與評估。擬用於與Tau蛋白病變相關的阿爾茲海默病(AD)及其他神經退行性病變和認知障礙疾病的診斷和進展程度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