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物經濟,引領第四次浪潮?有人說:生物科技作用不亞於原子彈

2020-12-27 大金牛財經

2020年初的一場疫情讓我們感受到了身體健康的重要性,目前我們國家基本上已經完成了這場抗疫戰,國內的企業基本上都已經完成了復產復工,整體的發展也開始進入了正軌。經歷了這樣的事件之後,肯定會有很多企業發生變化,也會有一些新興的行業起來,之前就說過未來10年國內的新基建市場會進入一個較快的發展時期,其實還有一個領域是因為被提及的,那就是「新生物」。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產業的規模將達到40萬億元,不僅僅是國內經濟的重要增長點,更是關係了安全問題。

國家統計局在之前公布了一些數據,今年一季度國內的生產總值為206504億元,相比較去年下降了6.8%,雖然數據是走低的,但是在可控的範圍之內,而且在一季度基本上停工停產的情況下,這樣的成績是很不錯的,而且3月中旬之後,不少行業已經開始持續回暖了,疫情之後,我們確實應該對於生命安全的短板進行補救。

目前對於生物經濟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通俗的來說,生物經濟就會以現代生物技術和生物資源為基礎,以生物產品的研發,消費,貿易等基礎的經濟,也是比較好理解的,在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以及數字經濟之後的又一個經濟形態。之前人類已經將經歷了三次科技革命,在此之後還是得到了一定的改變的,然後這一次生物經濟影響肯定是要超過前三次革命的,畢竟生命才是根本。

其實早在2000年,我們國家就已經提出了生物技術將引領新科技革命,2005年還召開了首頁國際生物經濟大會,作用是顯而易見的。而這次爆發的疫情,顯然會讓這個行業的發展加快,第四次浪潮的到來並不遙遠。生物技術會引領新的科技革命已經得到了很多專家的認可,所以說未來誰能夠引領這個行業的發展,那麼也將在世界的經濟發展中做出重要的貢獻,也會成為領路人。

所以疫情之後,將經濟的發展重點轉移到健康產業是沒有問題的,預計2020年生物經濟的規模有望達到20萬億元,是一個全新的經濟增長點,首先要發函健康建築業,尤其是在防疫設施上要加大投入,這樣的健康建築業的規模有望達到3萬億元。其次就是我們國家的企業也應該發力了,提高新藥的創製能力,讓我國變成醫藥強國,這樣也可以形成規模10萬億的生物和移交產業。

最後就是要發展健康服務業,這主要為了保證14億人口的生命安全的健康服務業體系,同樣也會達到10萬億的規模。我們國家現在是第二大經濟國家,所以在這個領域必須要進入世界的前列,我們國家有12000多種裝藥材資源,那麼就可以利用豐富的資源來開發藥品、化妝品等等。目前我們國家的5G水平已經領先了,可以藉助5G在這個產業加大投入。有人說:未來生物科技的作用,不亞於原子彈,你認可嗎?

相關焦點

  • 智能經濟時代到來 人工智慧引領第四次科技革命
    現代經濟增長理論中,把對經濟增長和經濟結構變遷產生廣泛影響的技術定義為通用技術。換句話說,正是因為通用技術能夠輻射幾乎所有經濟領域,最終促進社會生產效率提高,人類社會才會隨著技術的更迭,持續進步。而歷史上,新技術推動社會進步的過程,正是科技革命。
  • 數字經濟浪潮將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與生活?
    第二章主要論述數字時代中國經濟增長的展望,在後發優勢逐步觸頂之後,中國經濟的下半場將主要依靠科技創新和超大規模國內市場,這都與新一代數位技術引領的科技革命息息相關。產業革命起到廣泛的引領作用?第三章主要尋找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通用技術,在比較了5G通訊、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能源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之後,發現5G通訊和數據智能相關技術最有可能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
  • 中國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成功造出人造太陽
    工業革命是以科學技術作為原始驅動力,用製造的機器來代替人力,用大規模的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的革命。機器的發明和運用是其標誌,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我們概念中所理解的工業革命。歷次工業革命的順序為蒸汽時代、電氣時代、資訊時代,那麼下一次工業革命的方向是在哪裡?可控核聚變可以給我們答案。
  • 曾鵬&肖瑞瑾&郭曉林&許興軍:智能化科技浪潮與第四次工業革命
    來源:新浪財經圓桌論壇:【科技投資】智能化科技浪潮與第四次工業革命。從左至右依次為:曾鵬博時基金權益投資總部一體化投研總監、肖瑞瑾博時基金投研一體化小組TMT組組長、郭曉林博時基金投研一體化小組新能源組組長、許興軍廣發證券董事總經理。
  • 第六次科技革命:生物科技時代到來!
    原標題:第六次科技革命:生物科技時代到來! 在過去五個世紀裡,發生了五次革命,即近代物理學誕生、機械革命、電力和運輸革命、相對論和量子論革命、電子和信息革命。而以「新生物學和再生革命」為主題第六次科技革命已經到來,其影響力將遠超信息革命!
  • 陳雨露:把握第四次金融革命機遇,引領金融科技健康發展
    要以獨立自主為著眼點暢通國內大循環,通過改革和高水平對外開放優化國際循環,堅持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方向,以金融科技引領的金融體系集成創新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他表示,新時期金融改革發展要把握第四次金融革命機遇,引領金融科技健康發展,完善中國特色科創金融體系,繼續支持綠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發展。
  • 百度CTO王海峰:人工智慧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的核心驅動力量
    人工智慧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的核心驅動力量 人工智慧技術發展日趨成熟,呈現出很強的通用性,以及標準化、自動化和模塊化的工業大生產特徵,具備了深入賦能各行各業的能力 王海峰表示,我們正身處以人工智慧為核心驅動力量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中。
  • 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光電晶片引領第四次科技革命,將成投資...
    為主題的投融資專場論壇上,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作了《光電晶片引領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主題演講,他認為,目前IT產業正處於從集成電路到集成光路的範式轉移,未來在信息的獲取、傳輸、計算、存儲、顯示這五個方面,都將以光電子晶片為核心來進行產業布局。核心布局光電子晶片產業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正在重塑新的經濟形態和競爭格局。
  • 5G商用價值10萬億以上,中國要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以往歷次文明更迭所引發的矛盾,大多是以戰爭的形式解決,這使得人類文明總是在破壞中創造,在倒退中前進。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的重塑力度不亞於一場世界大戰。這種情況下,人類文明正在呼喚數字經濟時代的新社會秩序,而中國正在以一種順應歷史潮流的方式,科學的參與並開始主導這一輪全球數字經濟社會秩序的重構。
  • 美科學家:當初不該放任中國自研對撞機,或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
    半導體行業確實是我國的比較薄弱的一個領域,畢竟我國在這個領域的發展時間比較短暫,但是世界科技領域眾多,半導體領域固然重要,但也不是唯一重要的領域,我國有自己的主流的科研方向,就比方說我國大力研發的粒子對撞機。當然,也不是說我國就不重視半導體領域,這不是國家剛剛決定撥款1.4萬億美元去半導體行業。
  • 英媒:中國將引領第4次工業革命 有實力搭乘頭班車
    參考消息網7月10日報導 英媒稱,雖然無緣前三次工業革命,但中國顯然不會缺席正在來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無論是大力推進戰略新興產業的國家戰略,抑或中國本土新興行業領軍者的不斷壯大,可以預見中國躋身第四次工業革命潮頭不是夢。
  • 愛因斯坦: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用什麼武器,但第四次定用石頭
    「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會使用什麼武器,但第四次肯定是石頭!」科學如同巨人一樣,偉大的學者們站在他的肩膀上推進時間齒輪的轉動,上面一句話則是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名言之一。當時有人問愛因斯坦下一次的世界大戰會變成什麼樣的呢?
  • 什麼是第四次工業革命?
    今年,我國發布了新基建文件,這裡提到的新基建,本質上就是數字經濟建設,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在第四次工業革命裡面既可以跟進,同時我們也有引領的作用。我國在這個當口把新基建抓住,應該說抓住了時代的脈搏。
  • 蘇州工業園區:科技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面對日趨激烈的科技競爭和不斷湧現的創新趨勢,蘇州工業園區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強化創新策源、拔高產業地標、完善要素保障,驅動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高質量發展「提速增效」。  創新策源「再升級」 夯實基礎研究「支撐力」  科技創新全鏈條中,基礎研究是源頭和基石。我國面臨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源在於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研究亟待加強。
  • 曾五次引領中國海水養殖浪潮的青島,憑藉這個「大國重器」,有望...
    海洋工程裝備和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正在顛覆傳統海洋養殖模式,重新定義海水養殖的科技含量和產業潛能,以大型養殖工船與網箱設施為基礎,以深遠海養殖為標誌的第六次海水養殖浪潮逐步興起。囿於工程裝備水平、深遠海養殖技術、苗種繁育技術等,我國第六次海水養殖浪潮尚在微瀾,亟待真正的「入局者」掀起大浪。青島率先入局。
  • 難度不亞於原子彈研發,世界僅兩國掌握技術
    難度不亞於原子彈研發,世界僅兩國掌握技術。說到光刻機大家可能都沒聽說過而我國也因為光刻機技術被一直卡脖子無法得到突破,之所以會這樣實在是因為光刻機最關鍵的技術實在太難掌握,研發難度不亞於原子彈,甚至可以說比原子彈還難研發,至今國際上已經有9個國家可以製造原子彈,但擁有製造高端光刻機的卻只有日本和荷蘭兩個國家。
  • 醫生說:普洱茶的作用,不亞於「阿司匹林」
    他專門測了喝茶前後血小板聚集率,發現其作用不亞於阿斯匹林,所以這一喝就是八年之久。 這次偶然的機會,「意外」的讓朋友身體狀況恢復良好,如今各項指標都趨於正常。 普洱茶真的可以說是茶中「阿司匹林」!但是普洱茶的好處不僅於此哦~
  • 英媒:中國的「新四大發明」將引領全球創新!
    「矽谷朝聖」似乎不再是中國科技行業的必修課,越來越多的海外人士來到中國,觀察和學習中國的科技流行趨勢。與此同時,分散在全球的中國精英湧回國內已經成為大趨勢。吸引海外精英的不僅是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更成為新的目標地。就以杭州為例,螞蟻金服等國際化平臺正在吸引全球的精英加入,杭州也已經成為人才淨流入最高的城市,大批從矽谷回國的華人工程師甚至推動了這座城市國際學校的擴張。
  • 科技是把雙刃劍:解讀第四次工業革命利與弊
    網易科技訊10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Intpolicydigest報導,德國經濟學家克勞斯?施瓦布(Klaus Schwab)認為,我們即將步入第四次工業革命,這將帶來此前人類從未體驗過的巨大變化。
  • 我的世界:在mc加入一個新生物,需要幾個步驟?Mojang的5個標準
    似乎每一年Mojang都要準備一個,或者幾個新生物加入到《我的世界》。玩家們也都習慣了這種頻率,但你有沒有想過:mc一個新生物的加入,究竟是經歷了怎樣的思考,或者說怎樣的準入原則呢?揭開這個答案,這要從Minecraft官方製作的一個揭秘系列小節目說起——How we make minecraft?準則一:要人見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