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的一場疫情讓我們感受到了身體健康的重要性,目前我們國家基本上已經完成了這場抗疫戰,國內的企業基本上都已經完成了復產復工,整體的發展也開始進入了正軌。經歷了這樣的事件之後,肯定會有很多企業發生變化,也會有一些新興的行業起來,之前就說過未來10年國內的新基建市場會進入一個較快的發展時期,其實還有一個領域是因為被提及的,那就是「新生物」。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產業的規模將達到40萬億元,不僅僅是國內經濟的重要增長點,更是關係了安全問題。
國家統計局在之前公布了一些數據,今年一季度國內的生產總值為206504億元,相比較去年下降了6.8%,雖然數據是走低的,但是在可控的範圍之內,而且在一季度基本上停工停產的情況下,這樣的成績是很不錯的,而且3月中旬之後,不少行業已經開始持續回暖了,疫情之後,我們確實應該對於生命安全的短板進行補救。
目前對於生物經濟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通俗的來說,生物經濟就會以現代生物技術和生物資源為基礎,以生物產品的研發,消費,貿易等基礎的經濟,也是比較好理解的,在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以及數字經濟之後的又一個經濟形態。之前人類已經將經歷了三次科技革命,在此之後還是得到了一定的改變的,然後這一次生物經濟影響肯定是要超過前三次革命的,畢竟生命才是根本。
其實早在2000年,我們國家就已經提出了生物技術將引領新科技革命,2005年還召開了首頁國際生物經濟大會,作用是顯而易見的。而這次爆發的疫情,顯然會讓這個行業的發展加快,第四次浪潮的到來並不遙遠。生物技術會引領新的科技革命已經得到了很多專家的認可,所以說未來誰能夠引領這個行業的發展,那麼也將在世界的經濟發展中做出重要的貢獻,也會成為領路人。
所以疫情之後,將經濟的發展重點轉移到健康產業是沒有問題的,預計2020年生物經濟的規模有望達到20萬億元,是一個全新的經濟增長點,首先要發函健康建築業,尤其是在防疫設施上要加大投入,這樣的健康建築業的規模有望達到3萬億元。其次就是我們國家的企業也應該發力了,提高新藥的創製能力,讓我國變成醫藥強國,這樣也可以形成規模10萬億的生物和移交產業。
最後就是要發展健康服務業,這主要為了保證14億人口的生命安全的健康服務業體系,同樣也會達到10萬億的規模。我們國家現在是第二大經濟國家,所以在這個領域必須要進入世界的前列,我們國家有12000多種裝藥材資源,那麼就可以利用豐富的資源來開發藥品、化妝品等等。目前我們國家的5G水平已經領先了,可以藉助5G在這個產業加大投入。有人說:未來生物科技的作用,不亞於原子彈,你認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