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簡稱「渝」,別稱山城,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大約相當於兩個瑞士的面積。
重慶擁有自然、人文景點300餘處。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條,重慶遊玩傾向於文藝小清新的路線:
李子壩輕軌站→李子壩公園→鵝嶺二廠→鵝嶺公園→江畔尋花·咖啡小築。
李子壩輕軌
2005年6月18日,重慶市2號輕軌線正式運營,這是重慶市第一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
李子壩輕軌站,是2號輕軌線上的一個站點,它設在一棟居民樓的8樓,輕軌穿越8樓而過,別說全國,這在世界上都罕見,成網紅景點也是必然。
更難得的是,軌道的橋墩與房屋的柱子,各自獨立,互不幹擾,即使輕軌呼嘯而過,也影響不到整棟樓居民的休息。
重慶這座寵粉絲的城市,每逢旅遊旺季,要求本市居民不得去網紅景點不說,還特意在李子壩輕軌站附近,修了觀景臺,方便大家拍照打卡。
大家站在觀景臺,等輕軌緩緩駛來時,憑藉想像力,設計出種種拍照姿勢:張嘴「吞」輕軌;用礦泉水瓶子「收」輕軌;比心「圈」住輕軌……
文藝小清新們,待到輕軌緩緩駛過後,呆在觀景臺,只需原地一轉身,便能閱盡江上千帆。
李子壩公園
李子壩輕軌站附近,有個李子壩公園,又叫李子壩抗戰遺址公園。
李子壩公園內,有著5組歷史建築物:
李根固舊居,曾經的主人李根固,是川軍抗日名將,劉湘的老部下。1937年7月,李根固任重慶防空司令。
劉湘公館,是劉湘的故居,青磚黑瓦,古樸大氣。只是,李子壩公園內的劉湘公館,是後來復建的。原本的劉湘公館,在李子壩186號,因成危房,已排危拆除。
高公館,是四川省立教育學院(現西南大學)首任院長高顯鑑的住宅。三幢兩樓一底的樓房,青磚白柱。外牆那燕窩泥般的淡黃,就是抗戰時的流行色。
國民參議院舊址,這一組建築群,有學校、辦公樓、印刷廠及一個地下金庫。它們是抗戰時期建築工藝的巔峰之作,石、木、磚三結合,裝飾工藝手法拉毛、仿磚石清水牆勾縫等。
建議年輕女遊客,著一襲民國裝,麻花辮上扎兩個蝴蝶結,拍出滿滿民國風的照片來。
鵝嶺公園
鵝嶺公園,位於重慶市渝中區鵝嶺正街,從李子壩公園步行,大約需要30分鐘左右。
鵝嶺公園,始建於1909年,最初叫宜園。1912年改稱禮園。1958年,更名鵝嶺公園,正式對市民開放。
鵝嶺公園花卉園內,時常花團錦簇;
公園西南端的鵝項山莊,因地形貌似鵝頸得名。
公園中部的石繩橋,由橋梁建築師李和陽設計,雙孔石橋,橋欄是兩根石頭雕刻出的粗麻繩。
公園北端的飛閣中西合璧,綠瓦紅簷,蔣介石和宋美齡、英國駐華大使卡爾先生、劉伯承、宋任窮等名人,先後都在這裡居住過。
土耳其公使館舊址,蘇軍飛行員司託爾夫、卡特諾夫的合葬墓等,都是的珍貴人文史跡。
公園東北端的瞰勝樓,樓內回字形的樓梯,顏值頗高,是拍照的絕好背景。大家登到樓頂,拍攝江景,只因視角極佳,一不小心還能拍出大片來。
鵝嶺二廠
走出輕軌一號線鵝嶺站,進入鵝嶺正街,再經過鵝嶺公園,就到了鵝嶺二廠。
鵝嶺二廠,在1940年,曾是國民政府中央銀行制幣廠。在1953年,則成了西南印刷工業的彩印巨頭,更名叫重慶印製二廠。現在,則成了文創公園,匯集了眾多的文創工作者。
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劇中的廣播電臺,就設在鵝嶺二廠31號樓。
大家穿得文藝範一些,隨隨便便,往那些痕跡斑駁的牆壁一靠,拍出來的照片,年代感十足。
又或者,大家在老舊工廠的走廊裡,手扶鐵欄杆,憑欄遠眺,拍出來的照片,滿滿地全是故事。
江畔尋花
自打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在江畔尋花·咖啡小築拍攝過後,這裡就成了網紅景點,連輕軌2號線從頭頂飛過的噪音,也成了音樂,有老人,更多的則是年輕人,喜歡坐在這裡靜靜地喝著咖啡,望著江景等候著夕陽,不得不說文藝片魅力無窮啊。
重慶這座3D魔幻城市,也有著屬於它的文藝範,不信,大家可以前來看看。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