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8日,2018創新中國DEMO CHINA總決賽暨秋季峰會在杭州洲際酒店舉行。7日下午,UniCareer創始人兼CEO餘佳女士在教育高峰論壇發表主題演講「在線教育的賦能時代」。犀利觀點如下:
1、聽到教育的第一反應是反人性的,在線教育更加反人性。
2、教育行業是邏輯性和情感性的雙重紐帶,所以運營很難,要精細化。
3、UniCareer切入的點是職業教育,要顛覆大學生產教脫節以及招聘候選人畫像不精準的海選時代,促進產教融合, 進入精選時代。
在教育高峰論壇的重要環節,餘佳所帶領的UniCareer榮獲「2018中國教育創新成長30強」,目前UniCareer已完成C輪融資,我們期待,更多像UniCareer這樣的優質團隊,為教育科技領域帶來更多活力與創新。
以下為演講實錄: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在創立UniCareer(職優你)之前我的成長經歷。
我高考完去了同濟,之後去了復旦,後來交換去了普林斯頓大學,一路看起來是一個學霸的路徑,但是奇葩的是我在這中間一直在打電競,在我們那個年代開始打電競,2006年左右,應該被認為是一件特別不務正業的事情。
傳統的中國教育告訴我們,你要乖,要懂事,讀好大學,找好工作,讓父母驕傲,而好工作在當時基本等同於做公務員。那個時候我媽說的特別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就負責考,你的專業我來幫你選,你不用管。」然後我就特別詭異的進了計算機科學這個專業。
大概打電競到第7年,我代表中國拿了WDC魔獸爭霸女子組的世界冠軍,正以為一路要衝著電競去了。之前見到峰瑞資本合伙人李峰他都跟我說,你要是創業做電競,我基本上穩投你。但奇怪的是,我沒做電競也沒做遊戲,最後進了在線職業教育這個領域。是因為這個領域,我發現更需要一個變革者來改變現在的問題,中國的產教脫節不是落後幾年的問題,是至少10年的問題,中國的大學都是學科型大學,不是應用型大學,從大家的課程設置就看的出來。
今天我本來要講的主題是《在線教育相關的賦能》。其實我今天更多的想要跟大家探討一些關於教育行業底層和在線教育行業底層的問題,可能想跟大家說的很多。
我們聽到教育的第一反應是反人性的,在線教育更加反人性,沒有人願意坐在那裡幾十分鐘,聽一個視頻講知識點。
首先教育行業是一個邏輯性和情感性的雙重紐帶。邏輯性就是生病了,必須得去看病,這是基於一個邏輯性的場景。情感性是我很喜歡我的idol,比如說我喜歡吳亦凡,那麼他買什麼東西,我會跟著他去消費。但教育很奇怪,它是雙重性的,例如我不需要教育,但是我必須得參與九年制義務教育,我不想參加培訓班,但是因為所有的人都上我也得上。
這就是教育行業的原生複雜性,很多時候,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教育性和情感性的雙重打包,提高用戶在整個場景裡面的使用頻次。
其次是預收款和慢結轉的問題。在教育行業工作多年或者做投資教育的,可能會問,你們公司怎麼確認收入,這是所有人都需要考慮的問題。
大家去看現在比較火的在線教育行業,很典型的像VIPKID,不管是在線一對一或一對多,他們都是預收款,但是你在財務帳面上是沒辦法確認的,那怎麼辦呢。
按照我的銷課,一對一或一對多獲客,像剛才我們看到的直播教學。你如何促進你的銷課就變成了一個問題,這是教育行業本身的特性,本質上很難打破。UniCareer目前是預收款,但不是慢結轉。
中國的傳統教育一直告訴我們,選什麼專業並不打緊,反正現在的整個競爭看起來也沒有那麼激烈,然而每年800多萬到1000多萬的大學生畢業,就業崗位可能只有一些,這就是現在遇到的最大問題。
回到教育或在線教育的話題,最近子彈簡訊特別火,有人直接給我發了一個子彈簡訊,這就是炫耀性,他在使用,他對網際網路化的產品會去炫耀、使用。但是教育性,並不希望其他人知道,這是天然屬性。
而且教育行業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我覺得你好,我不一定會跟旁人說,但是我覺得你不好,我一定跟所有人說。逆口碑性非常嚴重,所以教育不僅僅是反人性,還有很多原生特點。
講到在線教育的賦能,也是今天的主題,我想給大家分享社群的裂變和營銷,以及如何為在線教育的獲客賦能。
大家已經提到VIPKID,說它不賺錢,一年虧損幾個億,甚至我記得很早之前,我見美團CEO的時候,他也告訴我,這個季度我們虧的挺輕的,虧了9個億而已。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在中國整體來說,教育行業的獲客成本太高。
其實大家在思考VIPKID的時候,是在思考何時能觸摸到規模經濟的一個點,在整個社群裂變的過程當中,我要講三個主要話題:
第一個,裂變拉新。
第二個,進步與反饋的可視化。
第三個,重視師訓。
在線教育領域包括UniCareer,我們都非常看重師訓,為什麼?跟大家分享一個公式,師訓投入的成本和利潤的增長成正比,你如果能夠提供你的整體教師培訓速度、它的自適應水平以及用智能化幫他們匹配課件的話,老師就能夠在機構長期獲得個人成長與技能提升,後續整個平臺的規模經濟效應就會變得更明顯。
而社群更多的依附於公開課、入口課,再到整個裂變分享,為品牌打下更強的基礎。其實我最近一直在跟創業行業教育CEO探討,越來越多的CEO理解到,其實在教育行業裡創業,特別是未來3-5年,你最關注的應該是你的品牌。包括新東方在內,他們花了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搭建自己的客服、服務、智能回答的系統,這個東西是能夠為你在未來的裂變中助力的重要原因。
最後,講到UniCareer的例子,我想介紹一下我們公司到底在做什麼。我們是一個在線職業技能學習平臺,說的簡單一點,你能夠在我們平臺上進行自助在線評測,為你推送不同行業的職業技能介紹。
UniCareer切入的點是職業教育,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大學生產教脫節的問題進行解決和改變,變成產教融合。讓大學生能夠在大一甚至高中的時候就理解到,原來這個專業未來有這麼多的就業趨勢,原來學計算機還可以做技術諮詢、產品經理等等。
UniCareer從北美起家,2014年一直到現在,剛剛完成C輪融資,是獵聘和東方富海領投、昆仲和新東方跟投。隨著UniCareer不斷壯大,我們和不同的學校、企業做了更多深入的合作。
其實學校是非常願意讓UniCareer進入到他們懷抱的,因為他們也意識到,整個職業教育需要做一些顛覆,正如習大大在十九大說的,希望取締一些灰色包括職業技能的考試證書,因為他認為這些證書不能夠代表學生是否掌握這樣的崗位技能,更多的是在鼓勵大學生多做實踐。
你可能並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但至少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
最後感謝大家的傾聽,如果有興趣,可以來UniCareer公眾平臺,我們隨時溝通,謝謝大家!
(以上內容為創業邦據演講實況整理)
(責任編輯:宋政 HN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