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服務 硬核護航
連雲港警方主動作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積極變化,我市各類企業陸續復工復產。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實際,為服務企業復工復產,促進社會經濟發展,連雲港警方積極行動,主動作為,認真分析復工復產後疫情防控工作的新情況,精心部署,多措並舉,全力為我市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1
連雲港交警
出臺六項措施保暢通促發展
返連復工「集中辦」、應急車輛「優先辦」、車管業務「網上辦」……為紮實做好疫情防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護航企業復工復產,市公安局交警部門制定出臺「抗疫情、保暢通、促發展」六項措施。
工作中,交警部門著力摸清重點企業員工返程運輸需求,對具有一定數量規模的企業員工,制定運輸方案,安排專人對接,就近落實高速出口集中接送點,開闢復工復產綠色檢驗通道,做到快速核驗、快速通過;因特殊情況需辦理車駕管業務的,車管部門提供電話或網上在線指導;對補換牌證、申領臨時號牌等25項不需體檢或現場提交資料的車駕管業務,提供網上辦理;對沒有人員傷亡、僅造成輕微經濟損失的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可登陸交管「12123」APP在線自助處理。
自六項措施推行以來,已網上成功辦理車駕管業務845件,預約辦理車駕管業務792件,幫助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遇到的相關問題230多個。
2
東海警方
加強道路管控實現「快檢快通」
東海縣公安局針對復工復產回程高峰,進一步調整優化道路交通管控措施,確保國省道、城區主幹道絕對暢通,在東海張莊高速、部分國省道出入口開闢「快車道」,方便企業物資、民生物資、返工人員運輸車輛通行,實現快檢快通。
對疫情防控中的運輸緊急物資車輛按指令進行警衛開道,積極幫助解決疫情防控期間企業車輛出行難、通行難問題。縣城自2月21日起至疫情結束,暫不設貨車禁區,確保生產企業原材料運得進、產品出得去。對執行防疫任務,運輸防疫、生活物資,以及企業運送生產物資、接送員工車輛發生非駕駛人故意,且影響較小無後果的輕微交通違法行為,免予處罰。
3
灌雲警方
推行「雲易通」服務企業復產
灌雲縣公安局在全市率先對涉企人員推廣使用「雲易通」電子通行證制度,全面採集相關人員身份信息、聯繫電話以及居住地址等,嚴格實行「紅黃藍」分色通行管理制度,織密企業進出人員防控網。
強化督促返工赴灌人員的健康自主申報,對未離開過本市的企業員工,由社區民警查詢相關情況並備案,對離開本市返回灌雲的企業員工,督促其每日兩次完成健康自主申報。截至目前,全縣復工企業員工已100%完成申報。依託電子通行證妥善解決員工跨區域工作和住宿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全力保障企業正常復產。
4
灌南警方
護航企業應急原料運送
近日,灌南縣公安局經濟開發區派出所民警主動作為,經過連續8個多小時的努力,幫助轄區某復產企業從揚州市區運回一批急需的生產原料,確保了該企業正常生產運營。
隨著轄區復工復產企業不斷增多,灌南縣公安局經濟開發區派出所以及化工園區派出所從2月初起,就組織民警深入企業,根據企業的各自特點,積極協助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國家相關政策,逐一核查員工信息、排查安全隱患,幫助落實每日檢測、員工身體狀況上報和各項安全生產防護措施,同時著力加大巡防力度,全力服務保障企業安全有序復產復工。
5
贛榆警方
對復產企業提供「安防體檢」
贛榆公安分局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組織民警對陸續返回等待覆工的7400餘名從業人員開展全方位篩查。向廠企派駐警方監督員,對企業復工外來人員進行詳細排查,指導填報外來人員健康申報表,並在廠區指定區域自行隔離14天。
嚴格落實「一企多警」制度,為復工及擬復工企業逐一上門提供「安防體檢」,全面評估、分類指導企業疫情防控、安全生產措施落實,重點督促企業落實廠區封閉式管理、門衛值守登記、隔離管理等主體責任;合理安排入廠形式與時間,實行職工錯峰入廠,堅持對每名入廠職工進行體溫檢測,現場指導正確佩戴防護用具;嚴格落實進出企業「一律登記、一律測量體溫、一律禁止隨意進出、一律禁止外來人員進入企業」等「四個一律」措施。
6
海州警方
加強復工企業「一對一」精準指導
「有無離開連雲港的記錄?有沒有對來連人員健康狀況主動申報登記?」2月23日上午,在連雲港豪潔洗滌有限公司,海州公安分局開發區派出所所長汪路明帶隊檢查企業防疫工作,督促落實防控責任。
海州公安分局將復工企業劃分為11個網格,落實企業「一對一」精準指導、外地務工員工「一對一」見面核驗舉措,組織警力會同街道、衛健、工信等部門,到企業現場指導防護用品使用、安全消毒舉措、錯時用餐制度落實,督促企業加強和改進防疫設備物資儲存、宿舍食堂場所消毒等管理。對上報的3000餘名務工人員的信息逐一研判評估,對不符合務工要求的300餘名人員及時推送至政府職能部門。
7
連雲警方
依託數據平臺實現線上健康申報
連雲公安分局充分借鑑「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經驗做法,以社區為基本作戰單位全面開展核查防控工作。匯集整合公安、民航、鐵路、通信等數據資源進行綜合研判,督促落實企業負責人、社區幹部、社區民警、社區醫護人員、網格員等「五包一」責任制度,對轄區企業集中、員工居住集中的重點區域開展拉網式排查。
為實現企業復工人員底數清、情況明、動態準目標,配合民政等部門開發「社區疫情監控平臺」,外地人員可通過網絡自主開展線上健康申報、居住登記,打通「合規返區」線上通道。開闢「企業自主申報」專門模塊,為轄區企業批量申報返崗復工人員信息及健康情況提供便捷服務。
8
開發區警方
落實企業「聯防聯控聯包」機制
連雲港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是高新技術企業密集的產業園區,為確保園區企業防疫、生產「兩不誤」,開發區公安分局每天投入防控警力140餘人次,落實「警格+網格」聯防聯控聯包機制,建立全時空責任鏈條,織密疫情防控保護網、復工復產服務網,做到不留盲區、不留死角、不留隱患。
積極利用公安大數據和社區管理優勢,會同區防疫部門,做好轄區365家復產企業、38543名員工的覆審複查工作,精準篩選涉疫重點人員,並推送相關部門按規定做好隔離觀察等工作。對應該申報但兩次提醒仍未申報的人員,及時調查取證依法處理。幫助企業開展內部安全檢查、指導企業完善內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處置預案,加大企業安全監管力度,嚴格危爆物品、危化品運輸車輛監管,指導、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消除各類安全隱患100餘處,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問題160多件,為企業安全順利復工復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9
徐圩警方
組建「戰時巡防隊」護航企業復產
徐圩新區石化產業基地是我市「產業強市」戰略的重要支撐,徐圩新區公安分局針對轄區規模企業集聚、外來人員多的實際,提前組織對企業、員工情況進行排查,主動上門與企業對接,督促企業落實來連、返連人員居家隔離、線上主動申報等工作措施,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針對石化園區企業特點,徐圩警方抽調50餘名警力,組建戰時巡防隊,對復工企業、重點項目、涉危單位等要害部位進行地面巡邏防控;創新開展無人機空中巡防,及時查找防控漏洞,掃除死角盲點,切實掌握企業人員流動情況,確保特殊時期封閉園區的安全穩定。
工作中,徐圩警方在協助做好園區封閉管理工作的同時,還協助企業及主管部門做好進園復工車輛和人員核查,做到復工人員身份信息、身體狀況、活動軌跡、居家隔離等情況明、底數清,確保萬無一失。
10
高新區警方
成立「護企服務隊」推進警務前移
高新區公安分局各派出所主動對接街道和企業,檢查轄區內復工復產企業疫情防控工作,為企業保駕護航。面對企業「復工潮」,高新區警方想在前、幹在早,提前部署開展對企事業單位的走訪排查,並發動企業進行自查,盡全力降低復工人員感染風險。
各派出所成立「護企服務隊」,重點圍繞每個企業員工來源、門衛檢測、日常防護、外省籍員工來連後的隔離觀察等重點工作進行詳細檢查,同時督促安防責任人認真落實相關防疫工作要求,提供全方位的指導服務。
11
景區警方
加強安全隱患排查護航景區開放
2月28日,花果山風景區恢復開放,景區公安分局主動協調對接,緊盯突出風險隱患,抓好問題整改落實,全力護航景區復工復產。根據旅遊公司、索道公司、導遊公司以及景區管理處附屬企業、部門復工復產工作要求,警方組建工作小組實地走訪,了解需求,做好各項信息採集等工作。同時,壓實壓緊企業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要求,嚴格落實防護用品使用、安全消毒、員工錯時用餐等防護制度的落實,確保疫情防控工作達到復工復產條件。
景區公安分局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採取科學靈活的勤務模式,夯實全面防控體系。在風景區內,民警加強巡邏和治安管理,處理各類報警求助服務,為遊客提供貼心便民服務;配合景區工作人員開展體溫測量、巡查督導重點場所消毒;以多種方式強化服務管控,為廣大遊客提供安心、舒心、放心的旅遊環境。
緊抓疫情防控不懈怠
服務復工復產不鬆勁
連雲港公安將繼續做好統籌安排
擔當作為 科學施策
全力護航企業復工復產
服務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編輯 | 王緒瑞 校對 | 崔恩棟
來源 | 連雲港市公安局新聞宣傳中心綜合
上期回顧 | 點擊閱讀
一場持續26年的無悔追蹤!連雲港警方成功偵破東海「1994.9.4」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