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市場蓄勢待發,供應鏈站上風口|電動汽車|特斯拉|供應鏈|...

2021-01-09 騰訊網

科技動能與環保節能議題帶動電動汽車市場興起,隨著電動汽車先驅特斯拉(Tesla)近來交車數快速翻揚,帶動電動汽車市場正式啟動,臺灣相關供應鏈站上風口,等待揚帆。

在環保意識與政策鼓勵下,各國電動汽車銷售量與日俱增,根據Inside EVs數據,2018年全球電動汽車總銷售年增40%,各大車廠也規劃2020年全新車款準備在車展發布。28日在臺北登場的2020世界新車大展中,各大車廠爭相推出電動汽車較勁,讓電動汽車產業鏈重新獲得關注。

各大車廠除了發布2020年全新車款外,5G時代來臨與物聯網(IoT)的發展及創新應用備受矚目,相關技術衍生許多創新應用,像是自動駕駛、語音助理、遠程操作、人臉識別、物體偵測等技術,轉變為當今的智能汽車,可提供更簡易、安全、快速的駕駛體驗。

科技車聯網、AI自動駕駛汽車及環保電動汽車預料將是未來產業聚焦的3大趨勢,臺灣電子零部件廠過去5年不斷從3C產業朝向汽車領域轉型,在「深蹲」多年後,隨著汽車電子化的趨勢,明年有望迎來春燕。

臺廠相關車電供應鏈除了和大、貿聯-KY、聯嘉、臺達電、亞光、佳凌、建準等特斯拉概念股外,康控-KY、雙鴻、超眾、正崴、信邦、胡連、新巨、維熹等,都將受益電動汽車市場蓬勃發展帶來的新動能。

臺達電深耕車用電子多年,產品線波及電源、風扇、電動汽車充電器、充電樁、電動驅動馬達、電動汽車傳動系統等,客戶群涵蓋特斯拉、BMW、菲亞特等大廠,儘管電動汽車今年整體銷售基數仍低,但臺達電充電樁業務持續保持亮眼增長。

臺達電錶示,臺達在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深耕多年,產品已獲歐、美、中國及臺灣相關安規與標準認證,更於全球各地完成諸多構建實績,客戶群幾乎涵蓋大部分一線大廠,包括電動馬達、充電樁等相關產品案子很多,也都準備就緒,但就看市場發展如何。

和大今年整體運營雖受美中貿易戰影響車市表現,但內部看好電動汽車相關需求明年明顯增長,在新訂單開始出貨注資下,減少傳統車市的衝擊。貿聯-KY為Tesla電池管理線束主要供應商,隨著Model 3強勁需求、中國工廠產能增加及後續Model Y及Model 4有望繼續推出,外資看好,受益特斯拉汽車銷量穩定增長,將推升貿聯-KY明年汽車產品業務年增長20%。

亞光在車載鏡頭的布局除了為特斯拉供應商外,也成功打入雙B供應鏈,並傳出與中國車用模塊廠合作消息,在車用領域逐步開花結果。

精密組件廠康控-KY受益汽車電子化及智能化發展,相關零件精密度需求大幅提升,創造出全新商機,陸續接獲國際大廠訂單,將推動明年車用零件營收貢獻從個位數拉升至雙位數。

康控-KY表示,藉由精密模具與埋入射出(Insert Molding)關鍵技術及對矽膠材料特性的掌握,導入車用領域,其中約有8成比例應用在新能源車,產品包括汽車方向盤轉向器的金屬件、高壓電傳感器、逆變器等產品,已通過大眾大眾汽車MQB油電混合平臺及MEB新能源車2個平臺認證,並接獲Tier 1(一級)廠模塊訂單。

至於車載鏡頭及照明部分,康控-KY也已接獲國際電動汽車大廠訂單,已陸續出貨,車用產品將成為未來推升運營重要動能。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從技術和供應鏈角度解析特斯拉電動汽車為什如此火爆!
    roadster2012年特斯拉發布model S 這款電動豪華轎車百公裡加速最快僅需2.7秒,顛覆了人們對於21世紀汽車的期待。model X2016年,特斯拉model 3發布,這款價格更親民的量產型純電動汽車,徹底引爆了全球電動汽車市場。
  • 臺灣「經濟部長」:特斯拉等電動汽車製造商的供應鏈也將遷過去
    她對美國商會和臺灣商會成員透露,美國特斯拉等電動汽車製造商的供應鏈也將遷往臺灣。2019年,中國臺灣電子連接產業協會秘書長彭永權發表了《臺灣汽車產業電動化的發展》的主旨演講上特別強調,特斯拉的成功,臺灣的供應商扮演了重要角色。
  • 蘋果電動汽車或提前問世 汽車供應鏈股票有哪些(附股)
    12月21日消息,據The Verge報導,關鍵供應鏈廠商透露稱,蘋果計劃在明年第三季度推出其首款電動汽車Apple Car,這比原計劃至少提前了兩年時間。目前,數十輛Apple Car原型車已在美國加州上路測試。
  • 特斯拉陰影下 蘋果加入電動汽車生死競賽
    在這樣的處境下,蘋果急需更多的業務來支撐自身發展,正值風口且潛力巨大的智能電動汽車無疑是不錯的選擇。  在特斯拉的帶領下,全球掀起了智能電動汽車的浪潮,國內新勢力造車蔚來、理想、小鵬等都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成績,銷量、市值都在不斷飆升,不斷搶佔市場份額。  更為緊迫的是,特斯拉的銷量和產能擴張的步伐異常迅猛。
  • 2020年特斯拉國產化供應鏈之汽車電子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據媒體消息,特斯拉上海工廠的Model Y生產線建設已進入尾聲,特斯拉國產化加快。特斯拉生產一輛電動汽車,涉及的產業鏈複雜,相應的供應商也包含不同廠家。隨著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投入使用,特斯拉產量提高。同時,隨著國產化不斷加深,將進一步利好特斯拉產業鏈中的相關企業。
  • 特斯拉正在歐洲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上「敗退」
    來源:新浪財經JATO的歐洲汽車市場數據顯示,特斯拉的市場份額正在迅速流失,因為消費者現在有了更多的全電動汽車車型可供選擇。7月份歐洲機動車登記總數近128萬輛,同比下降4%;與此同時,電動汽車登記數量激增。
  • 美媒:中國電動汽車廠商向特斯拉發起挑戰
    消費者有更多選擇報導指出,在低於特斯拉售價的推動下,小鵬汽車的銷量也出現了快速增長。這家公司充分利用最近股價上漲的有利時機,本月通過增發股票籌集了22億美元的資金。小鵬汽車副董事長顧宏地11月27日接受電話採訪時表示:「我要將2020年稱為中國智能電動汽車市場元年。」
  • 特斯拉電動汽車「稱霸」全世界,國產電動汽車何去何從
    據外媒9月10日報導,IHS和摩根史坦利發布的電動汽車銷量報告,預測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將引領全球電動汽車銷量。而從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降價的舉動來看,通過降價來達到搶佔市場的行為,在此能夠得到充分的認證。
  • 電動汽車:最貴的夢想?還是最大的泡沫?
    :電動汽車發展起飛 or 降落按照我們之前的分析,市場對於崛起的電動汽車的估值,其實是在對標特斯拉這個行業領頭羊。這還是對電動汽車市場相當正面和大膽的預測,因為在去年,根據國際能源署的報告,全球電動汽車在整個汽車市場的銷售比例才只有2.6%,這麼看未來10年,有機會翻將近20倍。
  • 特斯拉電動汽車暫無挑戰者 電動汽車專家認為
    5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近幾年大熱的電動汽車方面,新興的汽車廠商特斯拉走在行業前列,他們已經順利量產了Model S、Model X、Model 3等多款電動汽車,還推出了電動皮卡和電動卡車,均已獲得了大量的訂單,目前正在籌備量產,去年電動汽車的產量和交付量雙雙超過了30萬輛。
  • 「特斯拉們」集體瘋狂的背後,是純電動汽車市場泡沫嗎
    這跟當前的純電動汽車市場大環境密切相關。事實上,不僅僅是小鵬汽車,蔚來汽車和理想汽車的市值同樣可觀。就連與之關聯的供應鏈公司也紛紛坐收漁利,共同上演純電動汽車市場的資本瘋狂。這就不難理解為啥小鵬汽車一上市便獲得了遠超預期的市場表現。「特斯拉們」不僅在產品和理念上顛覆傳統,也在市值的表現上截然不同。
  • ...汽車:「特斯拉是電動汽車中的iPhone,而富士康希望成為Android」
    導讀:「特斯拉是電動汽車中的iPhone,而富士康希望成為電動汽車的Android。」  事實上,自2020年以來,以特斯拉、蔚來為代表的新造車企業在資本市場上一路高歌猛進,衝擊著全球百年汽車工業,也吸引著資本市場的關注。
  • 深耕智能電動汽車的理想汽車(LI)會是中國的特斯拉麼?
    、供應鏈管理、網際網路等領域,例如聚焦於供應鏈管理領域的沈亞楠、汽車研發領域的馬東輝等,同時亦包括 2019 年擔任公司董事的美團網創始人王興。產品核心特性:公司產品開發工作集中在專有的增程系統和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上。
  • 蔚來汽車李斌:智能電動汽車是產業的未來
    在李斌看來,自動駕駛、智能化和電動汽車要連到一起來看,智能電動汽車是產業的未來。而智能電動汽車,智能的核心是自動駕駛。「電動,我們中國已經有全世界最大的電池的生產公司,已經有非常大的基礎。汽車,毫無疑問中國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一個汽車生產國和汽車的銷售國。站在今天這個時間節點去看將來,我覺得還是要去抓住自動駕駛和汽車這兩個關鍵詞,這是中國公司的一個機會。」李斌說。
  • 供應鏈消息稱蘋果將於明年9月推出首款電動汽車
    據供應鏈透露,蘋果近期向和大、貿聯、和勤、富田等中國臺灣汽車零組件廠提出備貨要求,其他相關廠商也被列入首波供應鏈中。此前,外界普遍預測蘋果要到2023年才會推出自研電動車。但《經濟日報》報導稱,臺灣關鍵供應鏈證實,蘋果預計將於明年9月發布Apple Car,比原先規劃提早至少兩年,且Apple Car的相關組件最早將在明年第二季度開始生產。
  • 為什麼中國電動汽車的股票,會像特斯拉一樣飆升?
    特斯拉增長了7倍,蔚來翻了10倍以上 儘管是美股上市公司,但你可能在北美任何一條街道上,都沒有看到過一輛中國電動汽車(顯然,蔚來、小鵬和理想汽車早已上市,但市場主要為中國區域),但它們背後的公司,已經在美國股市火爆如潮。
  • 三英戰呂布,特斯拉明年還能笑傲中國電動汽車市場?
    特斯拉Model Y電動汽車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31日消息,銷售中國產電動汽車第一年,特斯拉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電動汽車市場取得了主導地位,但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不能坐吃老本。在國產Model 3拉動下,雖然今年特斯拉經常登頂高端電動汽車月銷售排行榜,但競爭對手也在奮起直追。2021年,特斯拉麵臨的競爭會更加激烈。特斯拉能否維持在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領先優勢,將是其業務和利潤持續增長的關鍵。雖然尚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中國電動汽車市場規模遠大於其他國家,為了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中國政府也在大力支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
  • 特斯拉「壟斷」中國電動汽車市場,時間上只是早晚而已
    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的趨勢,尤其是國家相關部門宣布了到2035年新能源車佔比50%的量,這樣看來再有15年的時間就要施行。而傳統燃油車的「地位」將會一步步地被壓榨,而新能源汽車的地位將一步步被提高。但是現階段的問題是,國產新能源汽車銷量不景氣,給未來蒙上一層陰影。
  • 富士康進軍汽車:「希望成為電動汽車中的Android」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圖/ 東方IC原標題 富士康進軍汽車:「特斯拉是電動汽車中的iPhone,而富士康希望成為Android」記者 杜巧梅 宋豆豆山雨欲來風滿樓。短短十天裡,在汽車製造領域密集布局的富士康,成為汽車行業關注的焦點之一。
  • 特斯拉供應鏈全景梳理
    在2020年度股東大會上馬斯克表示,受益於「中國速度」和「中國製造」,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正在朝著年產100萬輛電動汽車推進,未來Model 3和Model Y的產能將達到約5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