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已邁入「深度老齡化社會」,我們該在意什麼?

2020-12-27 澎湃新聞

 中宏網江蘇12月21日電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無論是醫療水平,還是人們對健康的關注,都達到了新的高度。加上年輕人的思想發生了一定的轉變,生育率也在降低。「老齡化」成了當下中青年群體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

  江蘇老齡化現狀

  按照年齡段來劃分,可以將人口劃分為三大段:0至14歲的人口,代表少年兒童人口;15至64歲的人口,代表勞動力人口;65歲以上的人口,代表老年人口。國際上一般把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過14%,稱為「深度老齡化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過20%,稱為「超老齡化社會」。

  近日,第一財經對GDP四強省份——廣東、江蘇、浙江和山東的老齡化數據做了梳理。其中,山東的老齡化程度最深,廣東則最為年輕。

圖源:第一財經

  江蘇65歲以上的人口佔比達到了15.1%,這意味著,江蘇已經邁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在四個經濟大省中位居第二。

  江蘇的老齡化程度高,有多重因素。一方面,江蘇的工業化和城鎮化較早,長期以來人口出生率比較低。另一方面,相比浙江和廣東,江蘇吸引的省外淨流入人口較少。由於省內存在明顯的南北落差,江蘇的人口流動主要是從蘇北、蘇中往蘇南流動,一部分流向上海等地。

  值得注意的是,從四個經濟大省的老齡化程度來看,呈現出由北向南逐漸遞減的趨勢,即山東高於江蘇、江蘇高於浙江、浙江高於廣東的格局。

  全球老齡化大數據

  日本:65歲以上的老年人佔28.4%

  現在的日本,已經率先進入了超級老齡社會。

  根據日本總務省的數據,日本全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佔總人口的比例達28.4%,達到3588萬人,平均每四個日本人之中就有一個接近7旬的老人。這一比例今後還會進一步上升,在2025年達到30%,2040年達到35.3%。

  歐洲:65歲以上老齡人口佔20.3%

  人口老齡化也是歐洲當前面臨的一大挑戰。面對日益增大的養老金支付壓力,歐洲多國著手推動延遲退休等計劃。

  2019年,歐盟27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達9050萬,佔總人口的20.3%,已整體步入「超高齡社會」。預計到2050年,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1.298億,佔總人口的29.4%。

  我國:65歲以上的人口佔12.6%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是當今世界老年人數最多的國家,2019年底,已有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54億,佔總人口數量的18.1%,而65歲以上的人口大概1.76億人,佔總人口的12.6%。預計2025年將突破3億,2033年將突破4億,2053年將達到4.87億的峰值。

  勞動力短缺、延遲退休、數字鴻溝...

  隨著老齡化而來的,是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面對日益增大的養老金支付壓力,歐洲多國著手推動延遲退休等計劃。

  《金融時報》分析,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以來,歐洲許多國家失業率上升,稅收減少,各類補貼等公共開支增加,可以預見,未來歐洲國家養老壓力會持續加大。

  從各國具體情況來看,目前法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4%用於公共養老開支。法國政府預計,如果不進行必要改革,到2025年,公共養老開支缺口將超過170億歐元。

  義大利、希臘等國面臨的形勢更為嚴峻。這些國家養老金主要由財政資金提供,其中義大利公共財政約30%用於養老金開支。在公共債務不斷上升的背景下,養老開支壓力進一步增大。

  德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現代社會保險制度的國家之一,養老公共開支和債務水平相對較低,但養老機構也面臨經費缺乏等問題。德國評級機構Scope將德國養老金開支負擔列為影響德國主權信用評級的最大不穩定因素。

  經合組織發布的一份報告稱,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需要改革養老金制度。報告分析,歐洲發達國家多採取「現收現付」的養老模式,即勞動就業人口繳納養老金供養同一時期的退休人員。但是隨著勞動人口比例的持續下降,這一模式面臨巨大挑戰。

  隨著整個社會的數位化進程加快,不少老年人因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而在購物、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諸多不便。換一種思維,當一個社會的老齡化越嚴重,則各類新興行業的發展就會受到抑制。

  「銀髮經濟」應對老齡化

  12月18日,第二屆「新時代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高端研討會」在北京召開。研討會以「新階段、新格局、新戰略」為主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也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要求在各類日常生活場景中,必須為老年人打造更多「數字綠色通道」。充分保障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基本需求,讓老年人能用、會用、敢用、想用。

  老齡化的壓力落在了當下中青年的肩上,隨著勞動力短缺,養老壓力也會成為我國下一階段的社會問題。有歐洲和日本的案例,我們或許可以從中學到一些經驗。

  歐洲多國為緩解養老金,積極探索居家養老、定製公寓養老等多元化養老方式,同時努力挖掘「銀髮經濟」蘊含的不少商機,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歐盟發布的「銀髮經濟十大機遇」報告顯示,歐盟65歲以上老年人旅行市場規模超過660億歐元,且呈上升趨勢。2025年以前,歐盟範圍內將有數千萬房屋進行智能化改造,以滿足老年人需求。此外,通信設備、可穿戴設備等領域都將迎來更多老年消費者。

  有關專家認為,在應對老齡化的問題上,除了呼籲提高生育率,更應該從日漸龐大的老年人群體上尋求解決辦法。保障好老年人的生活,探索「銀髮經濟」或許能夠更好地舒緩年輕人的壓力。(中宏網江蘇綜合整理自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第一財經等)

相關焦點

  • 全球已邁入「深度老齡化社會」,我們該在意什麼?
    全球老齡化大數據 日本:65歲以上的老年人佔28.4% 現在的日本,已經率先進入了超級老齡社會。 歐洲:65歲以上老齡人口佔20.3% 人口老齡化也是歐洲當前面臨的一大挑戰。面對日益增大的養老金支付壓力,歐洲多國著手推動延遲退休等計劃。 2019年,歐盟27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達9050萬,佔總人口的20.3%,已整體步入「超高齡社會」。
  • 「我國將邁入中度老齡化社會」:老齡化問題、養老問題怎麼解決?
    我國已經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那麼,什麼叫做中度老齡化社會? 根據1956年聯合國《人口老齡化及其社會經濟後果》確定的劃分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佔總人口比例超過7%時,則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 一個國家的老齡化人數佔比為7%時,則進入輕度老齡化社會,佔比為14%時,則進入輕度老齡化社會,佔比為21%時,則是重度老齡化社會。
  • 總量即將「突破」3億,當中度老齡化來臨時,我們該抓住什麼?
    雖然我們經常提到老齡化,也知道日本是全球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但是老齡化的程度究竟該如何鑑別,很多人其實並不了解。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關鍵性的兩個數字十分重要。
  • GDP四強省份三個已深度老齡化 廣東老齡人口僅佔...
    GDP四強省份三個已深度老齡化 廣東老齡人口僅佔8.57%  Winnie Lee • 2020-12-21 15:06:24 來源:前瞻網
  • 韓國或於2024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東亞老齡化速度全球最快
    韓國或於2024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東亞老齡化速度全球最快  Winnie Lee • 2020-04-20 15:45:22 來源:前瞻網
  • "十四五"期間中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 邁入中度老齡化
    改革生育政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  「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邁入中度老齡化專家呼籲  ● 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核心不在於老年人數量的增加,而是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開始絕對減少,而且有愈加嚴峻之勢,國家人口均衡發展和人口安全面臨挑戰  ● 人口的發展形勢是動態的,人民群眾的需求也處在結構性變遷之中,這就要求我們適時調整法律制度
  • 未來人口老齡化加劇,我們該如何應對?
    我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已經不可避免。在未來五年裡,新生人口減少、老年人口增多的趨勢將繼續延續下去;60歲以上的人口數量將超過3億,勞動力預計將減少五百萬左右,我國也將從輕度老齡化社會,逐漸進入中度老齡化。老齡人口的變化,將會給社會的各個方面帶來巨大的挑戰,其中養老問題格外棘手。
  • 章言該:「老齡化是機遇」論該休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負作用毋庸...
    編者按:今年以來,有部分學者提出一種新觀點,認為老齡化不是危機,甚至可能是機遇。比如農村和城鎮化專家李鐵近日撰文指出,老齡化是社會的進步,既有挑戰,但也會產生多方面有利的社會經濟效果。而本文作者則持不同觀點。
  • 「十四五」期間中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 邁入中度老齡化
    改革生育政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 「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 邁入中度老齡化專家呼籲  ●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核心不在於老年人數量的增加,而是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開始絕對減少,而且有愈加嚴峻之勢,國家人口均衡發展和人口安全面臨挑戰  ●人口的發展形勢是動態的,
  • 「十四五」期間中國老年人口將破3億 邁入中度老齡化
    改革生育政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  「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邁入中度老齡化專家呼籲  ● 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核心不在於老年人數量的增加,而是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開始絕對減少,而且有愈加嚴峻之勢,國家人口均衡發展和人口安全面臨挑戰  ● 人口的發展形勢是動態的,人民群眾的需求也處在結構性變遷之中,這就要求我們適時調整法律制度
  • ...老齡化和少子化對我國社會的影響正在快速顯現。隨著第一代獨生...
    2020-10-27 07:20:05來源:FX168 【第一代獨生子女父母邁入老年 「十四五」如何規劃3億人養老】老齡化和少子化對我國社會的影響正在快速顯現。
  • 從老齡化社會步入長壽時代 「百歲人生」不再是夢
    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19》顯示,2019年世界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已達到72.6歲,預計2050年有望達到77.1歲;1990年全球65歲以上老人約佔總人口的6.2%,2019年這一數字上升到9.1%,預計2050年將達到15.9%。中國老齡化速度更快。據統計,2016年中國人口預期壽命為76.3歲,預計到2040年有望達到81.9歲。
  • 深度解析:人口紅利消失,老齡化的中國經濟何去何從,新產業機會
    我查了很多資料和報告,總結出來以下的內容:一·經濟的影響因素 二·人口老齡化數據 三·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大盤的影響 四·人口老齡化對主流產業的影響  可能這些話題有些枯燥,但是如果你想了解老齡化問題的全部,這篇文章就足夠了,我們身處在中國,可以說國運好,我們就好,國運興旺我們就發達。  在過去的40年裡,80年代的倒爺,90年代末的進出口貿易。
  • 韓國年度人口遞減 2024年或邁入「超高齡社會」
    韓國近年來出生率低迷、老齡化嚴重,媒體預測韓國2020年人口將首次同比減少。一些媒體先前預測,韓國可能2024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即65歲及以上人口在全國總人口所佔比例不低於20%的社會。1607338347000
  • 【地理熱點】從國家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看人口老齡化
    預計2030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佔比將超過日本,成為全球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國家,2050年,社會將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60歲以上人口佔比超30%。 現在一般的養老院的收費基本上都是由護理費、住宿費、夥食費、基礎醫療儲備費用、等幾方面組成的,綜合這些項目,普通的養老院收費大概是在5000元每月,當然該費用也會當地的標準,和老人的實際情況有一定的關係。
  • 專家談老齡社會轉型:「老齡化不是問題,不適應才是」
    論壇上,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理事、阿里巴巴商學院學術委員梁春曉就《老齡社會轉型、文化與生命關懷》做主旨演講。2020第六屆中華慈孝文化論壇現場 王剛 攝在梁春曉看來,四十多年來,影響社會發展的關鍵要素已經從制度、技術擴展到「人」。
  • 蔡昉:十四五,應對老齡化的最後時間窗口
    接受《瞭望》新聞周刊專訪時,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蔡昉表示,由於人口因素對經濟社會發展路徑和成效具有重要影響,人口均衡發展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要保障。「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人口老齡化相關的問題將成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 步入老齡化社會的濱州,為什麼排斥年輕人?
    畢業2年內的高校畢業生到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社會組織等就業,或到鄉鎮(街道)、村居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就業,籤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參加社會保險6個月以上的,每人補貼3000元;在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就業的,每人補貼5000元。畢業5年內的高校畢業生也可享受不同程度的補貼資金。
  • 從歷年人口出生數據解析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
    按照國際標準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是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一個標準。因此,我國已經正式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近日發布,其中涉及人口老齡化的部分是這樣闡述的。
  •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中國太保壽險長護解決方案...
    原標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中國太保壽險長護解決方案榮獲上海金融創新獎二等獎   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加劇,上海是我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大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