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阿里豐收節
正宗蘭州百合在天貓上拍了拍你
你吃過有淡淡甜味的蘭州百合麼?你吃過用蘭州百合加工而成的月餅麼?你吃過烘乾可以當零食的蘭州百合麼?還有百合酥、百合咖啡、百合粉、百合花蕾……「這些在我們蘭州百合官方旗艦店,都可以買到。」大學畢業回村發展百合事業的高豔玲自豪地說,最近,蘭州百合不僅上線阿里巴巴豐收購物節,而且被授予天貓「正宗原產地」稱號,「有了首個嚴選標準,希望通過天貓、淘寶,讓我們正宗的蘭州百合把甜蜜送到千家萬戶。」
袁家灣村的百合文化長廊
阿里巴巴豐收購物節打造蘭州百合數位化上行之路
1 百合第一村裡的婦女都是高級「白領」
花開九載為輪迴,一朝出土身如玉。一株百合從籽芽到種球再到成熟,一生要經歷兩次移栽、三段生長期,前後長達9年時間。甘肅蘭州七裡河區的袁家灣村,被外界稱為「中國百合第一村」。這裡家家戶戶種百合,已有150多年歷史。目前,全村百合種植面積3000多畝,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百合生產基地。更讓人驚嘆的是,這裡,可能是全國女性地位最高的村子之一!
「別的村,媳婦煮飯好像是天經地義,我們村相反,媳婦下班了,丈夫做好了一桌飯菜等著。」43歲的村民範多蘭說,村裡很多婦女像她一樣,是村裡的高級「白領」,有一項家務「豁免權」。
袁家灣村原黨支部書記高作旺告訴記者,百合生產加工是一項堪比針線活的精細活,一般鮮百合和百合幹的粗加工,需要把外面髒皮剝掉,放進真空包裝,有些加工成百合幹,需要分成一瓣一瓣,女性比較仔細,所以女性是這個村子裡的主要勞動力,收入一點也不比男人少,「我們村一半以上男人看孩子做飯,嫁人也不看彩禮!」
在袁家灣村,因為家家戶戶種百合、做淘寶,帶動了30多戶村民做起了百合加工,九成以上的員工是村裡的女性。範多蘭告訴記者:「現在家裡不僅有拉貨的汽車,還有小汽車,日子過的是一年比一年好。」
2 把蘭州百合搬上網村民走上致富路
很難想像,這個幾乎人人都會非遺種植技術的村莊,在20年前,全村人卻差點放棄了百合。高作旺清楚地記得,20世紀90年代前後,村裡的百合種植戶太多,加之受交通等因素影響,百合銷路不暢,連甘肅省都很難「走出去」。「因為無法賣到全國,農民一度遭遇百合滯銷的困境。」前些年,從沒離開過山村生活的高作旺被大家推選為袁家灣村黨支部書記後,提議村委組建了集體企業,還堅持要把它搬上網。
8年前,在甘肅隴南,高作旺路過了一個盛產核桃的淘寶村。那是他第一次親眼見到什麼是淘寶:村裡有個快遞點,一麻袋一麻袋的核桃從這裡往外運。一個婦女來取快遞,一問是從網上買的衣服。這讓他有點震驚,一個這麼偏僻的小村,能和外面世界通過網線連接得這麼好,「當時就想著,要把我們村這麼好的百合,通過淘寶賣出去。」高作旺說,為了讓百合觸網,他把上大學的女兒硬拽了回來,父女倆還因此結了「梁子」。
「當時我真的是不願意回來,覺得應該選擇去外面闖闖。」高作旺的小女兒高豔玲說,「好不容易到了城裡,難道又要回村裡呆一輩子?」但架不住父親的軟磨硬泡,她還是回了家,成了村裡第一個回鄉的大學生。
淘寶店開起來了,從零做起,從幾單、幾十單,再到上千單,吸引城裡的大客戶來村裡下訂單,高豔玲和父親高作旺在一次又一次的摩擦合作中和解了。她開始支持父親的決定。2018年,在天貓的支持下,父女倆和政府談判拿下了蘭州百合的官方商標授權,開起了蘭州百合官方旗艦店,讓蘭州百合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官網」。鮮百合、幹百合、百合醋、百合咖啡……通過蘭州百合旗艦店,袁家灣村的百合不僅銷往全國,也有了品牌知名度。年輕人不再外出打工,紛紛回到村裡。
如今,在袁家灣村,光天貓旗艦店就有七、八家,村民不是自家開淘寶,就是在給淘寶店供貨的路上。也因為淘寶,袁家灣村成了甘肅第一批小康村之一:全村1500人都在家門口過上了小康生活,70%的家庭年收入10萬元以上,家家戶戶都有小轎車。
「我很佩服我爸,他從來沒有出過村子生活工作,但觀念很超前,讓村裡抓住了電商的機遇。」這個年輕的姑娘現在對未來充滿了信心:「我現在的夢想就是,希望通過淘寶、天貓,通過今後的數位化生產,能夠讓我們正宗的蘭州百合走向世界,真正實現蘭州百合的價值。」
採摘 蘭州百合豐收季
精選 一朝出土身如玉
產品 各種各樣的百合產品
3 藉助阿里系大平臺蘭州百合打開「甜蜜」外銷路
9月17日,蘭州百合上線阿里巴巴豐收購物節,被授予了天貓「正宗原產地」稱號。蘭州市七裡河區委區政府還聯合淘寶天貓首創百合嚴選標準,宣布要把蘭州百合數位化。
「這是認可,也是機遇,是對過去百合淘寶店小打小鬧等個體行為的一次整合和升級。入選原產地,也意味著賣給消費者的產品必須有品質,有標準。有了標準後,就會形成品牌效應。」蘭州市七裡河區百合質量監督管理站負責人、高級農藝師魏孔斌表示,觸網幫助袁家灣村百合種植戶打開了市場銷路,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百合種植戶的標準化種植意識,倒逼了百合產業鏈的逐漸完善。
「食用百合品類裡邊,蘭州百合應該是第一塊牌子,但是很多的消費者對這個地域公共品牌沒有認知。」天貓食品生鮮產業帶運營專家孫海港介紹,蘭州百合數位化可以把這些知識傳播給消費者,同時在產品端和供應鏈端,對其包裝、儲藏技術進行進一步優化。「我們希望通過阿里巴巴農業數字新基建助力百合數位化線上發展,比如通過大數據可以為百合等農產品提供消費趨勢判斷、用戶信息反饋等,不斷優化農產品品質。」孫海港說,通過以銷定產的方式打造智慧訂單農業模式,反向推動種植端,改變傳統的種什麼賣什麼,有多少賣多少的情況。
七裡河區委書記芮文剛表示,作為全球最大的網上貿易市場和電商社區,阿里巴巴天貓平臺具有覆蓋範圍廣、品牌知名度高、供需直達等顯著優勢,特別是平臺推出的「蘭州百合·天貓正宗原產地項目」,更是搭建了蘭州百合與廣大消費者直達的橋梁,為貧困地區特色產品打開了大市場,將成為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新利器」。「原產地授牌以及數位化訂購開拓直購渠道等方式,將促進蘭州百合產品標準完善及供應鏈體系建設,有助於提升蘭州百合的品牌價值,增加銷量,從而增加種植戶收入,幫助更多種植戶致富。」芮文剛說,希望阿里巴巴充分發揮人才技術、網絡資源、研發實力等方面的領軍作用,為七裡河百合產業發展搭建更高層次的平臺和更加廣闊的市場。
除了袁家灣村,更多的地域農產品正在淘寶天貓打造自己的品牌。北到呼倫貝爾的羊肉,南到福建東山的鮑魚,東到浙江舟山的螃蟹,西到甘肅民勤的蜜瓜……作為農產品上行和品牌打造的第一平臺,阿里巴巴豐收節計劃為中國打造100個10億級農業品牌,全面提升中國農產品品牌價值。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星明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