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加拿大、英法德的人均GDP都低於發達國家平均水平,這說明了...

2020-12-27 騰訊網

很多網友想知道「發達國家的人均GDP到底是多少呢」?這個數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對外公開過——以2019年為例,全球所有的發達經濟體的經濟總量約為51.84萬億美元。

而2019年全球所有國家、地區的經濟總量是87.55萬億美元,即人口僅佔全球約15%的發達國家卻佔據了全球經濟總量的比例接近60%,而人口全球佔比高達85%的發展中國家,僅佔據了40%的經濟份額。

2019年,發達國家人均GDP高達4.84萬美元

按照IMF公開的信息,2019年所有發達國家的人均GDP達到了4.84萬美元,而發展中國家的人均GDP只有5490美元——即發達國家的人均GDP是發展中國家人均的約9倍,差距非常之大。

其中,盧森堡的2019年人均GDP超過了11萬美元,瑞士人均GDP超過了8萬美元,挪威人均超過了7萬美元,美國人均超過了6.5萬美元,丹麥人均接近6萬美元——均比發達國家人均水平更高。

但是,我們熟知的一些主流發達國家的人均GDP卻低於發達國家的人均水平。比如,2019年德國的人均GDP接近4.65萬美元,加拿大人均GDP略微超過4.6萬美元,都低於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

此外,2019年英國、法國和日本的人均GDP都是略微超過4萬美元,義大利人均GDP略微超過4.3萬美元,韓國人均接近3.2萬美元,西班牙人均接近3萬美元,而捷克和希臘等國只是2萬美元左右——與發達國家人均水平的差距就更大了。

為何日本、英法德的人均GDP低於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呢?

在我們的印象中,德國、英國、法國、日本都是G7集團成員國,都屬於高等發達國家,但為何這些國家的人均GDP居然都達不到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呢?是我們之前的認知出現了錯誤嗎?

原因其實是「美國抬升了發達國家的人均水平」。以2019年為例,美國GDP高達21.43萬億美元,佔發達國家經濟總量比例突破40%——換言之,如果不算美國,那發達國家的經濟總量將少了4成啊。

按照IMF公開的信息,如果不算美國,那2019年發達國家的經濟總量降至30.41萬億美元,人口降至7.443億,人均GDP降至4萬美元左右——即德國、英國、法國和日本的人均GDP是不低於平均水平的(不算美國的情況下)。

但因為美國的存在,憑藉其「一己之力」抬升了發達國家的經濟總量和人均水平。這的確說明美國的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經濟大國,同時也說明了發達國家內部之間的經濟發展也是很不均衡的。

網友們,與其他多數發達國家相比,美國的製造業依然很突出。在轉移了大量中低端產業的同時,依然保持了高端製造業和高端科技產業的優勢。這也從側面告訴我們,不能一味的去工業化,這些產業依然是保證經濟穩定發展的「壓艙石」。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新目標「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是什麼水平?
    根據《公報》,會議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其中包括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何為「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光明日報》曾於2003年刊發一篇題為《怎樣界定「中等發達國家」》的文章,其中出現三種方案:一是採用世界銀行所列的「中收入」國家水平作為中等發達國家。
  • 如何理解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中等發達國家人均GDP也並非固定的,重點在於中國在世界的相對位置。 根據測算,未來十五年可能仍然需要4%-5%的水平,當然這也取決於全球經濟狀況。一方面政策對未來增長還有訴求,另一方面政策目標由絕對目標改為相對目標,這意味著未來逆周期政策更加關注相對變化,不是簡單追求單方面增速目標。
  • 2019年,發達國家將貢獻全球GDP總量的60%,人均GDP會達到多少
    文/李閏當前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步調並不一致,有人走在了前面,國家整體經濟已經發展到了比較高的水平,這類國家被稱為發達國家。上面有提到,發達國家雖然經濟實力雄厚,但數量較少,能夠貢獻全球60%的GDP這是不是真的?其實不難發現,目前GDP排名前5的分別是美國、中國、日本、德國與英國。前五強裡面除了中國以外,其他四個國家都是發達國家,其中光美國這一個國家2019年的GDP總量應該能達到21萬億美元。日本與德國兩個國家加起來,也有9萬多億美元了。
  • 中國處於發達國家啥階段?人均GDP接近70年代美國
    從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人均排放量看,中國和英美日等發達國家均已經進入EKC曲線右側下滑區域,中國相比英美日等發達國家進入EKC右側通道晚20-30年。我們認為中國總體的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即將迎來拐點。中國的單位能耗相當於全球平均單位能耗1993年的水平,中等收入國家2000年左右能耗水平,高收入國家80年代水平。2017年政府預計全年單位GDP能耗環比下降3.4%,與2016年目標保持一致。
  • 2020年日本、英國、法國的人均GDP或將都低於4萬美元,那中美呢?
    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實際增長0.7%,完成的GDP總量達到了722786億元人民幣,按前三季度平均匯率折算為10.34萬億美元。要知道,四季度一直都是全年經濟的「重頭戲」。加上四季度還是消費的旺季,消費復甦將在四季度加快進程,對經濟的推動作用,遠非前面三個季度可比。
  • gdp通俗講是什麼意思,人均gdp越高越好嗎,2019年國家gdp排名
    gdp通俗講是什麼意思,人均gdp越高越好嗎,2019年國家gdp排名合理的計算收入本應統計養豬、雞、鴨,編框子,打工除掉支出賺的錢。但各個國家要正確的統計收入很難,所以現在都以好統計的GDP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活動情況,雖不能完全反映收入情況,但基本上是成正比的。如我國人均GDP是印度的近5倍,我國人均收入也是印度的近5倍。GDP與收入的關係,GDP總量比較大的國家,排名靠前的國家基本如此,小國家有可能失真。如一些小國,產品附加值高,都是知名品牌自然這個國家的同樣GDP就要比其他國家賺得多,自然收入更高。
  • 世界銀行說,3年前中國GDP就超過了美國!我們算發達國家了?
    中國仍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根據世行報告,按PPP法計算,2017年GDP總量居前10位的經濟體依次為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德國、俄羅斯、英國、巴西、法國和印度尼西亞。這是否說明中國已經是發達國家了呢?許憲春指出,按PPP法計算的GDP不是衡量一個國家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的指標。反映人均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標人均GDP,更能反映人民平均生活水平的高低。
  • 人均GDP超6萬美元,東南亞唯一的發達國家,到底發達到什麼程度?
    導語:人均GDP超6萬美元,東南亞唯一的發達國家到底發達到什麼程度?先說重點:目前全球共有30餘個發達國家,除美國等少數幾個國家外,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歐洲,如英國、法國等歐洲老牌的發達國家。在亞洲,我們比較熟知的發達國家有日本、韓國,但如果從人均GDP上講,卻遠遠低於另一個國家。這個國家就是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北隔狹窄的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的東南亞國家新加坡。那麼,新加坡到底發達到了什麼程度?首先看一下新加坡的大概情況:人口只有570萬左右,相當於我國廣東省汕頭市的常住人口;總面積為724.4平方公裡。
  • 2019年印度、越南的人均GDP都低於3000美元,相當於哪年中國呢?
    按照13.5億人口計算,其人均GDP約為2100美元。按照世界銀行公開的信息,2006年中國GDP約為2.75萬億美元,2007年超過了3萬億美元。在2006年的時候,中國人均GDP正好也約為2100美元,和2019年的印度人均相當。但現在的美元購買力是低於2006年的,可以「壓縮一年左右」。
  • 貿發會議報告:賴比瑞亞生產能力指數為15,低於最不發達國家平均水平
    聯合國貿發會議12月3日發布的《2020年最不發達國家報告》指出,如果最不發達國家無法大幅度提高生產能力,它們將嚴重缺乏在新冠後重建經濟的能力。報告指出,最不發達國家中生產能力最強的國家最能抵抗新冠大流行的影響。貿發會議的生產能力指數顯示,大多數最不發達國家的生產能力較低:2011年至2018年之間,它們的平均生產能力水平比其他發展中國家(非最不發達國家)低40%。
  • 成都:2025年人均GDP力爭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原標題:2025年成都人均GDP力爭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共成都市委關於制定成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十四五」時期成都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 與鄰國共用首都,卻混成發達國家,人均年薪竟高達30萬?
    除美麗風光外,以色列還有一個非常奇怪的地方,那就是它和鄰國同屬一個首都,即便如此,它還是混到了發達國家,人均年收入300,000美元?我們都知道,以色列是一個自然資源極為匱乏的國家,但在貧困的中東地區,它的人均 gdp達到36000美元,是名副其實的發達國家。
  • 朱光耀:邁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未來15年中國GDP需保持年均4.73%...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2035年中國人均GDP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朱光耀認為,2萬美金是非常重要的參照指標,要達到這一目標,需要中國人均GDP從2019年的1萬美元增長到2035年的2萬美元,國內生產總值也需要隨之翻一番,這需要未來15年間,中國GDP保持著年均4.73%以上的增長率才能實現。
  • 韓報告稱國人實際生活水平逼近發達國家水平
    環球網記者李宗澤報導,據韓聯社首爾6月3日消息,據一項分析結果顯示,韓國人均名義收入為2萬美元左右,但由於衣食住成本相對較低,考慮到購買力的實際收入水平相當於3萬美元,逼近發達國家的水平。韓國現代經濟研究院3日發布《名義收入2萬美元、生活水平3萬美元——按實際購買力的韓國人生活水平》報告,並作出了上述表示。
  • 亞洲四個均GDP「最高」國家,除了第一都是發達國家,韓國沒上榜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各國的經濟也日益提高,韓國所在的亞洲地區經濟強國包括中國、日本、印度等國,當然,這是就經濟總量來說的,那人均GDP呢,下面,我同大家一起來看看亞洲最富有的四個國家。
  • 2020年,深圳人均GDP將達到發達國家水平,那臺灣省何時能達到?
    而實際上並不完全是,在內地有一個城市人均GDP早已反超臺灣省,這個城市就是深圳市。根據去年的數據,深圳市人均GDP為20.3萬元人民幣,約合29426美元,距離三萬美元大關僅一步之遙。如果不出意外,今年深圳市將順利突破三萬美元大關,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那麼臺灣省目前是什麼水平?何時才能達到公認的發達經濟體標準?
  • 世行稱2017年中國GDP超美國 但中國已是發達國家了嗎?
    報告顯示,根據購買力平價(PPP)結果計算的中國2017年GDP為19.6萬億美元,比美國同年GDP多出980億美元,排在世界第一位;超過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和義大利五國GDP的總和。  但從今年一季度的GDP數據來看,按一季度平均匯率計算,中國一季度GDP約為2.96萬億美元;而美國是5.26萬億美元,兩者相差2.3萬億美元。美國仍是世界上GDP總量最大的國家。
  • 2019年越南人均GDP是多少呢?離發達國家還有多遠呢?
    越南人均GDP,離發達國家還有多遠呢按照越南統計局發布的信息:2019年全年,越南的經濟實際增速為7.02%,完成的名義GDP約為6037.35萬億越南盾,按平均匯率折算近2600億美元。據統計,2019年越南人口約為9650萬,人均GDP剛超過2700美元。
  • 人均GDP與人均存款有什麼區別?一個國家人均GDP越高存款也越多嗎
    而人均存款與人均儲蓄額是相同的,即用人口數平均計算的銀行儲蓄額。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和銀行儲蓄工作質量,並且與經濟發展、國民收入水平以及多方面因素相關。顯然,僅從定義上來看,人均GDP與人均存款區別突出,前者為經濟總量平均值,後者為銀行儲蓄額平均值,不過又存在密切聯繫且相互影響。
  • 我國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 人均GDP是什麼意思是人均收入嗎
    是不是GDP除以所有這一年在中國工作生活的人的總數?錯,人均GDP是GDP總量除以這個國家的總人口數。  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就相當於我們每個中國人,在2019年創造的財富超過了1萬美元。問題來了,好多人會說,對不起,我給國家拖後腿了,我一年沒掙到這麼多錢!錯,你又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