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使用雷射技術測量世界上著名的大樹的生物量

2020-12-27 江蘇雷射產業創新聯盟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來自倫敦大學學院和NASA的研究人員,首次使用雷射技術測量了世界上的著名的大樹的生物量,為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關於樹木的3D結構,幫助科學家來估計碳是如何吸收和如何隨著氣候的變化而如何變化的

雷射技術首次被用來測量 加州巨大的紅杉樹的體積和生物量,這是倫敦大學學院首次進行的記錄

備註:(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倫敦大學學院,簡寫為UCL)

這一先進的技術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為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關於樹木的3D結構,幫助科學家來估計碳是如何吸收和如何隨著氣候的變化而如何變化的

加州巨大的紅杉樹油畫創作者:Albert Bierstadt

備註:該畫創作年代:1874 ;風格:Luminism ;體裁:風景畫

材質:布面油畫 ;現位於:Berkshire Museum, Pittsfield, MA, US ;實際尺寸:133.35 x 109.22 cm

來自倫敦大學學院地球科學專業的教授 Mat Disney,這一研究的第一作者,說到,巨大的樹木可以用不成比例的重要來形容,不管是從地上部生物量(above ground biomass (AGB))還是其碳的儲存量的角度來說,這類樹木對生態平衡系統的廣泛而深刻的影響角度來說,均是如此.同時,這些樹木也是非常難以進行測量的,屬於測量領域未被充分代表的部分和地上生物量不被充分研究的部分.

研究人員首次展示了詳細的3D 地面雷射掃描(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 (TLS))來評估巨大的海岸紅杉(Sequoia sempervirens, 北美紅杉)地上部生物量(above ground biomass (AGB)),從北加利福利亞的三個不同的區域進行了測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地球上生物量最高的生態系統.

3D 地面雷射掃描(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 (TLS)) 實物圖及其測量地形和樹木的結果

這一研究成果的貢獻在於日益受到重視的氣候變化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

Disney教授補充說到:氣候科學中的巨大問題在於不斷增加的CO2的排放量問題,是否以及在哪裡,更多的樹木可以被栽種和如何最大限度的保護現有的森林。為了回答這些問題,科學家們首先需要理解碳是如何在不同的生物物種中進行儲存的

評估非常巨大的樹木的尺寸及其生物量是一個極端困難的任務。在以前,樹木只有在被砍伐之後才能被稱量,或者採用非直接的辦法來進行評估,如遠程傳感或通過人工的辦法測量樹幹直徑進行按照比例放大或縮小來進行,以上兩種方法都潛在的存在誤差幅度大的問題。

同NASA的同事一起進行研究,以及在NASA的碳監控系統項目的支持下,研究人員使用地基雷射測量系統來創建了加州巨大的紅杉樹的詳細的3D地圖。NASA的新的空間雷射發射,GEDI,,是一種從空間對森林的碳進行圖形化(空間地圖)的一種技術。並且 GEDI團隊使用Disney教授的工作來測試和提高他們測量時所使用的模型。

這些樹木的測量掃描包括88米高的獨立的阿姆斯特朗樹( Colonel Armstrong tree),其樹木的直徑為3.39米,其質量大約為110噸,相當於10個雙層巴士的質量。

研究人員還比較了同地面雷射掃描(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 (TLS))所估計的結果同其他技術測量的結果,發現他們採用3D勾繪樹冠投影圖 (3D crown mapping),是美國植物學家Stephen C. Sillett 發展的一種先進技術,這是一種攀巖專家按照一定的比例,手工的記錄巨大紅杉樹的詳細的高度和質量的一種技術。

Disney教授的團隊發現他們的AGB所估計的結果在3D勾繪樹冠投影圖 (3D crown mapping)的2%的誤差範圍內。關鍵性地,他們同時也發現這兩個3D技術均表明這些巨大的樹木比目前的間接方法所估計的結果,其質量要至少高出30% 。

研究人員同時推薦雷射技術和3D勾繪樹冠投影圖(3D crown mapping),可以用來提供互補的,獨立的3D測量結果

助理教授 Laura Duncanson(系NASA和美國馬裡蘭大學的地球科學研究人員),論文的最後一名作者,同時是NASA GEDI的科學團隊成員,說到,估計巨大樹木的生物量對量化他們的碳循環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在地球的最富碳的森林中。這一激動人心的概念性研究的結果展示了使用該技術對巨大樹木進行測量的潛在優勢,我們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將拓展在全球的範圍內,期望可以提高GEDI在全世界範圍內的高碳密度的森林中的生物量的評估。

這一研究工作得到了NASA和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和倫敦大學學院的資助。

文章來源: 「New 3D measurements of large redwood trees for biomass and structure」 by Mathias Disney, Andrew Burt, Phil Wilkes, John Armston and Laura Duncanson, 15 October 2020, Scientific Reports. DOI: 10.1038/s41598-020-73733-6

參考資料:VERIS,Estimation of aboveground biomass of large tropical trees with terrestrial LiDAR

Jose Gonzalez de Tanago Alvaro Lau Harm Bartholomeus Martin Herold Valerio Avitabile Pasi Raumonen Christopher Martius Rosa C. Goodman Mathias Disney Solichin Manuri Andrew Burt Kim Calders,First published: 25 September 2017 https://doi.org/10.1111/2041-210X.12904

備註:生物有機體的重量稱為生物量

相關焦點

  • 前所未有的的精確測量:在量子電動力學中用雷射求解質子電荷半徑
    圖0 Alexey Grinin和 Dery Taray正在1s-3s實驗的真空系統裝備前工作來自德國馬普量子光學研究所的物理學家們在一個完全精密的新水平的層面上進行了量子力學的測試,測量技術使用的是氫光譜學,並且非常接近的解決了著名的質子電荷半徑難題。
  • 科普| 攝影測量vs雷射雷達測量
    無人機+傾斜攝影測量在攝影測量技術中,傾斜攝影技術是國際測繪遙感領域近年發展起來的一項高新技術。傾斜攝影測量的技術是自動化的方法構建三維模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三維建模的效率。▲圖 某變電站傾斜攝影測量(從圖上可以看出電力杆塔、導地線,絕緣子,金具等細小物體的建模效果不佳,杆塔出現扭曲,電力線丟失無法建模。)無人機+雷射雷達測量1.機載雷射雷達優點無人機使用的是機載雷射雷達(見圖4)。
  • 使用BH1750測量雷射發射器的強度
    ▲ 待測量的兩個雷射發射管雷射筆使用兩節7號乾電池(1.5×2=3V)供電。>01測量雷射點掃過BH1750測量的曲線使用在 單軸步進驅動模塊SH-20403[2] 中的移動模塊,帶動雷射筆(雷射頭)移動,使得發射端的雷射點掃高BH1750的檢測面。
  • 人類迎來新世界轉折點,人造質量已超過全球生物量
    人類迎來新世界轉折點,人造質量已超過全球生物量 2020-12-10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上海滬敖案例」使用三維掃描技術測量鋼筋鏽蝕情況
    因此,上海同濟大學相關科研人員採用雷射三維掃描技術獲取鏽蝕鋼筋的形態,以此測量蝕坑形態並計算截面鏽蝕率。滬敖的技術人員使用的手持雷射三維掃描儀靈活度高、細節好、數據準確,掃描速度快,能得到微米級的精準數值,為科研的進一步分析做好數據採集工作。同濟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歷史悠久、享有盛譽的中國著名高等學府,是國內土木建築領域規模最大、學科最全的工科大學。
  • 《Science》:使用雷射首次實時捕獲漫遊分子片段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研究人員開發了實時捕捉漫遊分子片段的方法。使用時間分辨庫侖爆炸成像(CEI),在超快時間尺度上對典型的甲醛解離反應中的單個「漫遊者」進行直接成像。對所有關鍵實驗步驟進行高級第一性原理模擬,可識別出獨特的漫遊籤名。通過使用高度敏感的CEI方法,可在宏大背景中發現罕見的隨機事件並進行觀察。
  • 雷射三角測量解決各種成像任務
    雷射線三角測量用於在預測性維護中掃描經過的列車。插圖顯示了雷射是如何反射列車輪廓的。在每個時間點使用光片三角剖分,對場景的橫截面進行測量以創建高度輪廓(圖1和2)。許多工業應用包括直線運動,就像物體沿著傳送帶通過一樣。測量橫截面的攝像機可以在物體通過雷射線時創建其完整的高度圖。在這些類型的應用中,雷射線三角測量通常是最合適的3D成像技術。
  • 多通道雷射光譜技術使得僅測量呼吸氣體進行癌症的檢測成為可能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 來自華沙大學的研究人員發展了一種多通道雷射光譜技術,僅僅測量人們呼吸中甲醛(福馬林)氣體,就可以作為是否疾患癌症判斷的生物標記。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期刊《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上。
  • 使用創想智控雷射位移傳感器進行精確的2D/3D測量
    使用雷射線三角測量可以在各種表面上非常精確地測量幾何形狀。創想智控雷射位移傳感器基於此原理,可用於多種應用。 傳感器與目標之間的距離的變化還改變了反射光透射到傳感器陣列上的角度,因此也改變了反射光在傳感器陣列上的位置。使用三角形中的角度關係,可以計算目標表面和傳感器之間的距離。這種測量方法可實現亞微米範圍內的測量精度。又因為當雷射線投射到成形表面上時,直線雷射線成為表面輪廓,因此也被稱為雷射輪廓傳感器。
  • 首次: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設備獲得分子分裂的光電子衍射成像
    通過測量兩個光子序貫K殼層在裂變時離子的離子化時光電子發射的分子框架模式,依據測量的動能釋放來對數據進行排序,研究人員可以解決在一個X射線脈衝時大約1.2 a.u的分子鍵合能的延伸率。實驗結果為高重複頻率的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進行時間解析度的泵浦探測光電子衍射影像指明了道路。在氧分子爆炸的時候,X射線雷射的X射線自由電子會碰撞氧分子的兩個原子的外層電子並開始裂變。
  • 機載雷射測量系統介紹ARS-650i
    ARS-650i機載雷射測量系統以多旋翼無人機平臺為載體,一體化集成高精度雷射掃描儀、GPS、IMU等傳感器,以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時間同步技術和一體化多傳感器集成技術為支撐
  • 最新研究:首次測量到反物質中某些量子效應
    所以,要在反物質中驗證及測量其量子效應就更是難上加難。已經認知,量子效應存在於這些物質中,對其進行研究可以揭示物質行為與反物質之間尚未發現的差異。最近,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ALPHA合作組織利用反質子減速器實驗,首次測量了對氫的反物質對應物反氫能量結構中某些量子效應。這一首次測量結果與「正常」氫的影響的理論預測相符。該研究成果論文發表在今天的《自然》雜誌上。
  • iPhone 12 Pro雷射雷達可增強相機性能 測量不同物體尺寸
    雷射雷達代表「光檢測和測距」,它的工作原理是將雷射從物體上反射回來,以測量光回到傳感器的時間,從而測量它們的距離。傳感器本身並不是新技術,事實上, 2020 iPad Pro也具有雷射雷達,並且自動駕駛汽車中經常使用相同的技術。  這是我在MacRumors的幫助下剛剛發現的一個聚會技巧,下面我還將介紹其他一些技巧。  對於我的第一個技巧,這裡是如何使用iPhone 12 Pro的相機在短短幾秒鐘內測量一個人的身高的方法。
  • 雷射三角測量法在工業視覺檢測上的應用
    使用普通面陣相機,需要自己提取輪廓線,並通過標定來重建深度圖像,Halcon裡面有現成的例程進行實現。如果對行頻要求不高、Z向精度要求不高的場合,完全可以使用高速面陣相機來實現。我近期所做項目,對行頻和精度要求偏高,所以還是選取的3D相機的方案。
  • 著名「魔數」的最精確測量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著名「魔數」的最精確測量 2020-12-14 1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普| 選擇雷射雷達還是攝影測量?你需要知道這些
    測繪應用中另一項技術在近幾年也越發地成熟,那就是機載雷射雷達技術,近年來機載雷射雷達技術已漸漸應用到工程測量中,並在某些應急測繪場景中發揮著突出的作用。機載雷射雷達技術與攝影測量技術原理不同,各有其優點缺點。面對不同測繪項目的成果需求是選擇雷射雷達還是攝影測量?
  • 奧林巴斯全新3D測量雷射顯微鏡LEXT™ OLS5100...
    隨著工業製造水平的逐漸提升,應用領域對工業顯微鏡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確保亞微米3D觀察和表面粗糙度測量獲得高水平的準確性和精度,近日,奧林巴斯發布新一代3D測量雷射顯微鏡LEXT OLS5100。
  • 世界上首次:使得用於傳感的低成本高性能的雷射器成為可能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世界上首次!!!研究人員製造出高性能的中紅外半導體雷射,這一半導體雷射直接在微電子兼容矽上進行生長。這一新的雷射器可以促進低成本的傳感器進行實時,精確的用於環境方面的傳感,如空氣的檢測,食品安全分析和探測管道的洩露情況。
  • 首次應用航空重力測量技術與北鬥衛星數據 珠峰測高更專業更精準
    攀登珠峰是勇敢者的挑戰,測量珠峰更是難上加難。為何要對這一難題發起攻堅?多次給珠峰測高具有什麼意義?測繪隊員又是怎麼來給珠峰量「身高」的?珠峰精確高程意義非凡珠峰位於中國與尼泊爾邊界的東段,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 我國雷射測距技術實現突破
    來源:中國證券網新華社武漢12月8日電 記者8日從華中科技大學舉辦的天琴空間科學任務研討會上獲悉,自今年6月8日以來,我國天琴計劃團隊已多次成功實現地月距離的雷射測量,並在國內首次得到月球上全部五個雷射反射鏡的回波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