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單片機的視力保護器設計

2021-01-08 電子產品世界

為了保護青少年的視力,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公司都在研發生產各種視力保護產品,國內主要有眼保姆,坐姿矯正器和各種護眼燈;國外有法國艾斯·布魯斯研發的光明天使博士鏡,以及美國眼科專家威廉貝茨研發的阿瞳二代產品。但這些產品功能單一,不能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針對這一問題,本文將單片機與視力保護相結合,利用單片機晶片的智能處理功能,結合超聲波測距原理,光敏電阻隨光強變化的特點,單片機定時器T0,T1的工作原理,以及LCD1602液晶顯示器的使用方法,設計了一個多功能視力保護器。該設計的技術要求是當學生的面部與書本或電腦的距離小於30 cm時,蜂鳴器產生聲光報警,提醒學生注意坐姿;當學生學習時間超過45分鐘時,蜂鳴器產生聲光報警,提醒學生休息片刻;當光線過強或過弱時,蜂鳴器產生聲光報警,提醒學生注意學習環境;能夠分辨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聲光報警;並具有設置功能,能夠自行設定相應的數據。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7351.htm

1 總體設計

1.1 系統設計方案

本系統採用STC89C52RC DPIP40單片機作為核心控制單元,通過HC—SR04超聲波測距模塊測量人的面部到書本的距離,當測得距離小於30 cm或設定距離時產生聲光報警。利用光敏電阻的光電導效應採集光線模擬信號,並通過ADC0832模數轉換器轉換為數位訊號,對數位訊號進行光強等級處理並用1602液晶顯示器顯示光的強弱,當光太強或太弱時產生報警。通過單片機內部定時器T1對學習時間進行計時,當學習時間超過45分鐘或設定值時產生報警,其中報警電路由一個PNP型三極體驅動。系統總體設計方框圖如圖1所示。

1.2 系統設計的基本步驟

本設計的主要步驟如下:

1)認真分析視力保護器的技術要求。

2)確定硬體設備,選好器件的型號。

3)畫電路原理圖。

4)根據硬體電路及各晶片的時序編寫程序。

5)將程序輸入單片機進行軟體測試,查找錯誤,使系統程序更加完善。

6)根據電路原理圖及相應元器件的焊接方法焊接硬體電路。

7)將程序寫進單片機進行硬體調試。

2 硬體設計

STC89C52RC PDIP封裝單片機由宏晶科技推出,其指令代碼完全兼容傳統8051單片機,是一種增強型8051單片機。工作電壓為5. 5~3.3 V(5 V單片機),有8 K字節的用戶應用程式空間,片上集成512位元組RAM,內部帶2 K EEPROM的存儲空間。通過串口就可直接下載程序,且處理速度快,抗幹擾能力強,功耗低,價格便宜,所以本設計採用STC89C52RC作為控制電路的主選晶片。

2.1 主控模塊設計

該主控模塊含有時鐘電路、系統復位電路、電源電路。其中時鐘電路由單片機內部反相放大器的輸入引腳跨接在晶振兩端和兩個微調電容組成,構成自激勵振蕩器,用來產生單片機工作時必須的時鐘信號。時鐘電路中電容選用20 pF,晶振選用12 MHz,因為頻率越高單片機的速度越快。系統採用按鍵復位的工作方式,其復位電路由復位按鍵、10μF電容和10kΩ電阻組成,單片機的復位時間由復位電路的極性電容決

定,極性電容一般採用10~30μF。單片機的時鐘工作以後,只要RST引腳上出現兩個機器周期以上的高電平,系統就復位。

2.2 蜂鳴器報警電路模塊設計

由於電磁式蜂鳴器需要較低的電壓就能發出很高分貝的聲音,本設計選用電磁式蜂鳴器,其發聲的原理為電流通過電磁線圈產生磁場,進而驅動振動膜片發聲。由於單片機I/O引腳輸出電流的驅動能力有限,所以採用PNP型三極體(放大作用)驅動蜂鳴器。當P1.3輸出高電平「1」時,三極體Q1截止,沒有電流流過線圈,蜂鳴器不發聲,當P1.3輸出低電平「0」時,三極體Q1導通,電流流過蜂鳴器線圈,蜂鳴器發聲。因為發光二極體和蜂鳴器並聯,所以聲光報警是同時進行的。蜂鳴器報警電路圖如圖2所示。

2.3 光敏電阻測光電路模塊設計

2.3. 1 光敏電阻

光敏電阻採用矽,鍺,硫化鎘,硒化鉛等半導體材料製成,它的工作區在一個很薄的光敏層上,光敏層具有電阻特性,兩端由金屬電極引出。無光照時,光敏電阻的阻值很大,當光線照到光敏層上,半導體材料中的載流子將迅速增加,阻值下降,光線越強,阻值越低。光敏電阻通常做成片狀結構,以便吸收更多光能。光敏電阻具有靈敏度高,測光範圍廣的優點。光敏電阻屬於有源器件,工作時必須加電源。

2.3.2 光敏電阻測光電路

光敏電阻測光電路工作原理:當光線發生變化時,由於光敏電阻內部載流子發生變化,所以流過光敏電阻的電流發生變化,進而R6兩端的分壓產生變化,該模擬電壓信號經過ADC0832模數轉換器採集後便可得到相應的數位訊號,再經過單片機處理後,在LCD液晶模塊上顯示光的強弱百分比。光敏電阻測光電路接線圖如圖3所示。

2.4 電源接口電路模塊設計

本設計採用3節1.5 V電池串聯供電,電池盒和自鎖開關串聯可以方便電路的通斷。電源接口電路接線圖如圖4所示。

2.5 按鍵電路模塊設計

本設計用按鍵設置學習時間、光線強弱界限以及報警距離。按鍵電路接線圖如圖5所示。其中S4為設置鍵,S3為開始學習鍵和設定值的加鍵,S2為時間清零鍵和設定值的減鍵。當某鍵按下時,低電平有效。

2.6 超聲波測距模塊設計

2.6.1 超聲波簡介

超聲波是高於20 kHz的機械波,它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在通過兩種不同介質時,在介質表面會發生反射、折射現象,超聲波在傳播過程中有一定的衰減。超聲波在空氣中衰減較快,頻率越高,衰減越快,故在空氣中傳播時採用頻率較低的超聲波40 kHz。

2.6.2 超聲波測距原理

本設計利用超聲波遇到障礙物發生反射的特性,採用往返時間檢測的方法進行測距,超聲波測距原理圖如圖6所示。

測距時,超聲波發射器向某一方向發射超聲波,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遇到障礙物就立即反射回來,計算出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往返時間t,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340 m/s。利用如下公式(1)便可知超聲波探頭距障礙物的距離S。

S=vt/2 (1)

2.6.3 HC—SRO4超聲波測距模塊

本設計採用HC—SRO4超聲波測距模塊測量人的臉部離書籍的距離。該模塊測距範圍為2~400 cm,測距精度高達3 mm;模塊由超聲波發射器,超聲波接收器,控制電路組成,其中發射器發射超聲波信號用來作為距離的採樣信號,接收器接收所發射的信號。

HC—SRO4超聲波測距模塊採用I/O口TIRG觸發測距,給TIRG最少10 s的高電平,這時模塊自動發送8個40 kHz的方波,自動檢測是否有信號返回,如果有信號返回,則通過I/O口ECHO輸出一個高電平,高電平持續的時間便是超聲波從發射到返回的時間,測試距離=(高電平時間*340 m/s)/2。HC—SRO4超聲波測距模塊的引腳圖如圖7所示。其中VCC接電源,GND接地,TIRG為觸發控制信號輸入端接P3.3,ECHO為迴響信號輸出端接P3.2。

3 軟體設計

本設計使用的程式語言為C語言,根據系統要實現的功能,先寫出主程序,再利用硬體電路功能及各晶片、各模塊的工作時序寫出子程序,最後在主程序中進行調用,這種方法簡單,主程序語句少,且易於軟體設計和查錯,還能很好的利用硬體電路,分模塊進行調試。

3. 1 主程序流程圖

系統主程序流程圖如圖8所示。

3.2 部分子程序流程圖

T0用於測超聲波的往返時間,工作於工作方式1,對單片機的機器周期進行計數。定時器的定時時間與系統的時鐘頻率有關,由於一個機器周期等於12個時鐘周期,晶振為12 MHz,則計數周期為:T=12x1/(12x106)=1μs。當超聲波ECHO端為高電平時開始計時。超聲波測距子程序流程圖如圖9所示。

學習時間由定時器T1定時,其工作於工作方式1,初值為TH1=0X3C;TL1=0XB0;50 ms中斷一次,value加1,當value值加到20時,即為1 s,秒鐘加1;當秒加到60時,分鐘加1;當分加到60時,時加1;當時加到24時,從新開始。報警子程序流程圖如圖10所示。

4 系統調試

軟體測試:在Keil uvision4中編寫程序,進行調試,修改語法錯誤。

硬體測試:焊接電路之前,先用萬用表測得各元器件的好壞,分清極性電容蜂鳴器、發光二極體的正負以及PNP型三極體的三個級。在焊接電路板時,從單片機最小系統開始,分模塊,逐個進行焊接並隨時用萬用表的「二極體」擋測試電路是否導通。焊接完成後,利用STC_ISP _V479下載軟體將編好程序燒進單片機晶片中,並進行功能檢測。

5 結論

經過軟硬體的設計與調試,系統達到了設計要求,當學生開始學習時;若光線低於設定的弱光或光線高於設定的強光時,報警電路產生聲光報警,提醒學生注意學習環境;若超聲波測到的距離小於30 cm或設定值時,報警電路產生聲光報警,提醒學生調節眼睛到書本的距離。當學習時間到達設定值時,產生10次報警,每次3下,提醒學生注意休息。由於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與溫度有關,本設計沒有考慮溫度對超聲波傳播速度的影響,測量距離還有一定的誤差,但誤差很小,還可通過溫度傳感器DS18B20進一步完善,使其測量更加精確。

相關焦點

  • 基於ATmega32的手持式漏電保護器測試儀設計
    摘要:為了提高測量漏電保護器漏電動作特性參數的準確性,減少測量時間,實現漏電保護器的在線和非在線檢測,設計了一種手持式漏電保護器測試儀。
  • 單片機應用系統的可靠性設計
    單片機應用系統的設計包括功能性設計、可靠性設計和產品化設計。其中,功能性是基礎,可靠性是保障,產品化是前途。因此,從事單片機應用系統開發工作的設計人員必須掌握可靠性設計。 (1)採用硬體平臺的系統設計方法 單片機應用系統的硬體平臺都是由相近似的應用系統基本電路組成,只適用於某一領域中的硬體系統設計。基於硬體平臺設計的應用系統有基本的可靠性保證。一個良好的硬體平臺應具備:標準化、系列化、規範化設計的電路系統;柔性特性的基本應用系統體系結構;豐富的軟體支持;可靠性測試記錄。
  • 基於AT89S52單片機的舵機控制系統設計
    摘要:文中設計了一種基於AT89S52單片機的舵機控制系統,單片機通過定時中斷產生脈寬調製信號(PWM)來控制Futaba-S3003舵機轉動。文中給出了系統的電路原理圖和程序設計思路。
  • 基於51單片機定時器的電子時鐘設計方案
    今天我們將會為大家分享一種比較基礎的電子時鐘設計方案,該方案基於51單片機定時器進行設計,精度較高,時鐘鬧鐘調節簡單。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7025.htm在本方案中,我們所設計的這種電子時鐘主要由51單片機定時器、1602LCD液晶屏等構成。
  • 基於KEIL 51的單片機開發系統設計
    1.引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1806.htm近年來隨著KEIL 51不斷升級,高版本的KEIL 51編譯器,尤其是Keil μVision2(基於Windows的C51集成編譯環境)
  • 基於STC89C52單片機的溫度檢測系統設計
    摘要:為了檢測現場溫度,並直觀反映其變化趨勢,設計了基於STC89C52單片機的溫度檢測系統。利用數字溫度傳感器DS18B20採集溫度信號,該信號送入STC89C52單片機處理,後由液晶顯示器LCD12864(ST7920)顯示溫度值,並繪製出溫度變化曲線。實測結果表明,系統可靠性、測試精度及溫度趨勢曲線繪製達到設計要求。
  • 基於單片機的應用於視頻監控的矩陣切換器設計
    根據視頻監控系統對矩陣切換器的基本要求,設計了基於單片機的32×8視頻矩陣切換器。文中詳細論述了其接口電路設計,最後給出了由此矩陣切換器組成的視頻監控系統實例。
  • 基於51單片機的電子廣告牌電路設計
    1 系統設計方案 鑑於所設計的點陣屏為16×16單色顯示,可以用8×8的點陣屏4塊來級聯實現,此時點陣屏的行列各為16管腳,需要擴展口,採用74LS164串行輸入並行輸出來實現。整個系統以AT89S51為控制晶片,P0/P2口為行控制,P3口為晶片74LS164的輸入,且2片74LS164級聯後為列控制,通過軟體程序調用不同的代碼來顯示字符或文字。
  • 基於單片機控制的多功能充電系統設計
    基於單片機控制的多功能充電系統設計 佚名 發表於 2020-04-16 15:59:52 前 言 由於石油危機和日益嚴重的環境汙染
  • 基於AT89C51單片機的十進位計算器系統設計
    基於AT89C51單片機的十進位計算器系統設計
  • 基於單片機的大型LED顯示系統設計
    基於單片機的大型LED顯示系統設計 佚名 發表於 2020-03-08 13:38:00 隨著平板顯示技術的不斷更新,大型LED顯示系統利用發光二極體構成的點陣模塊或像素單元組成大面積顯示屏
  • 基於Arm 單片機的車載兒童報警系統設計
    朱  琳,蔣美琪,楊  興,曾  誠摘  要:本設計是一種基於STM32單片機和GSM通訊模塊的車載兒童安全報警系統,主要是由信號採集模塊、 單片機STM32F103為核心的控制模塊、SIM900A為核心的GSM/GPRS通訊定位模塊和客戶端組成。
  • 基於51單片機的人體紅外模塊的自動門設計
    綜合分析,方案二簡單可靠,比較適合應用在本系統設計中。二. 系統硬體的具體設計與實現1. 系統原理和框圖人體紅外自動門控制系統的硬體組成如圖2-1所示。本系統主要由AT89C51單片機及其外圍電路、人體紅外檢測電路,步進電機控制電路、故障檢測電路、開關門狀態顯示電路等五部分組成。
  • 基於C51單片機的遙控小車設計與製版
    >設計思路此次試驗採用基於C51單片機的遙控小車的設計。1.7、單片機最小系統:單片機最小系統(圖三)是由復位電路和晶振電路組成的,它是單片機實現工作的最小系統。故此本設計直接應用市場上的成品無線電模塊,本設計採用的是市面上常見的 PT2262/2272 無線模塊如圖六。
  • 基於51單片機的兩路溫度控制器的設計方案
    本方案中所設計的溫度控制器,採用AT89C51單片機作為內核,採用DS18B20作為溫度傳感器,通過四位LED顯示,通過循環掃描實現了兩路溫度的採集與顯示。
  • 基於單片機與PC通信的數據採集控制系統設計研究
    系統的基本組成  1. 1 系統的基本架構  文中構建的基於單片機與PC 通信的數據採集控制系統基本架構如圖1 所示:    圖1:系統基本架構框圖  如圖1 所示,被控對象通過傳感器的作用,採集到相應的數據,經過電壓轉換以及模擬/數字轉換之後,向單片機發送,單片機端可以根據數據採集的情況以及預先設置的程序
  • 基於單片機與計算機串口的溫度實時監控系統設計
    本設計採用上位機和下位機的互聯工作,而計算機的分析處理能力較強,有很好的人機界面和大容量的多種存儲方式,所以上位機一般採用計算機,單片機具有價格低,功能強,較好的抗幹擾能力和面向控制等特點,所以下位機採用單片機來構成互聯工作模式。由於串行通信具有高效可靠、價格便宜,遵循統一的標準等特點,適用於本設計的通信要求。
  • 基於RS485的組態王與單片機多機串口通信設計
    2 組態王與單片機的串口通訊方法目前,組態王與單片機的通信多是通過動態數據交換(DDE)或通過自己開發通訊驅動程序完成。DDE是Windows平臺上的一個完整的通信協 議,組態王通過該協議與其他應用程式交換數據。但不可靠和非實時。而自己開發通訊驅動程序會帶來設計困難,增加系統開發周期,可行性不高。組態王專門提供 一種與單片機多機串口通信方法,可滿足大多數系統需求。
  • 基於STM32單片機的直流電動機在線測速裝置設計
    本系統由STM32模塊、信號處理模塊、電流取樣測速模塊、控制系統模塊、OLED顯示模塊組成,其中單片機採用了STM32F103單片機作為主控晶片,可以滿足本次直流電動機在線測速裝置的設計要求。2.1  信號處理模塊LM393是高增益、寬頻帶器件,能將輸入過來的信號轉換成標準的脈衝方波波形,且LM393是專業的電壓比較器,切換速度快,延遲時間短。
  • 基於單片機和CPLD的PLC背板總線協議接口晶片設計(一)
    摘要:設計了一組基於CPLD的PLC背板總線協議接口晶片,協議晶片可以區分PLC的背板總線的周期性數據和非周期性數據。詳細介紹了通過Verilog HDL語言設計狀態機、協議幀控制器、FIFO控制器的過程,25MHz下背板總線工作穩定的試驗結果驗證了協議晶片設計的可行性。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主機是通過背板總線支持擴展模塊的連接, 背板總線是PLC 主機同I/O擴展模塊之間的高速數據通路,支持主機和擴展模塊之間的I/O 數據刷新。